2022年4月18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343

华教师资吹冷风?

2022/04/16  光华日报/言论

~文:陈树楷

华小是华教最后的堡垒;中学华文科则是华教的续命符。要壮大华小,师资是决定性的因素。怎讲?要确保华小师资充足就必须确定中学华文课可以顺利开班,因为华小师资是来自教育文凭有报考华文的学生。要确定中学华文课可以开办就必须确保中学有足够的华文师资。所以华小和中学华文科的师资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幸的是,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和董总秘书长庄俊隆都在一个师资培训说明会里,异口同声的点出华小和中学华文科师资不足的问题。由于华小和中学华文科师资培训机制不一样,笔者将分开讨论。

先看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副部长说,冷门科目无人问是华小师资不足的主因。从教育部学士课程招生的数据来看,的确如此。但是,笔者想从课程入学标准和科目性质和厘清症结所在。

大家先看看课程的入学标准。过去师训课程是以五科优等为标准,再从申请者中筛选最适合的人选入读。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教育部师训学士课程的入学标准,已从最少三科特优改为五科特优。这样的一个修订是正面的,但是却值得商榷的。从过去的五科优等到现在的五科特优是不是要求过高?特别是学生在教育文凭考十科,教育部就要求最少五科拿特优,试问有多少个学生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在扣除有许多升学机会和选择的优秀生后,试问还会有多少符合这个基本资格的学生来提出申请?教育部同仁应该很清楚个人的成绩不意味着他将成为一个好教师。其实师资培训也要看心理素质啊!这个标准刷掉了多少有志于教育工作的学生。这也难怪副部长说国小也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

再看看所谓的冷门科目。历史、体育与健康、设计与工艺、辅导与咨询、音乐和美术。除了历史,其他五科都属于兴趣课,而且也需要一些天分。的确有学生是可以做到兴趣与学术都平衡的,但是这类学生不多,刚获得哈佛录取的梁辰钖就是一个例子。学术成绩可以靠努力,但是这些兴趣课可不能。不喜欢运动就是不喜欢;画不成就是画不成;五音不全就是五音不全。就算有五个特优又如何?五个特优成了有志申请这些科目者的一道越不过的坎。试问我们能有多少个梁辰钖?笔者不是要求降低成绩,只是有必要把入门槛设置的那么高吗?为何不以五科优等为标准,再通过笔试和口试来录取适合者呢?

接着看看中学华文师资问题。笔者尝试从师资培训和行政管理两个角度来看问题。

过去中学华文师资的来源是多元的。除了师训的正规培训师资外,其他师资来源还包括选修教育证书的大专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和修完学士课程的在职华小教师。如今这一切已改变。首先现在师训已停止培训中学华文师资。这本科学位后的师训文凭也停止了,导致有志于教书的大专院校中文系毕业生执教无门。还有就是现在在职华小教师完成学士课程后都留在原校。现在中学华文师资只剩下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中文组供给,该组一年只招到大约25位学生。试问在这杯水车薪的情况下,华文师资能足够吗?

再来就是行政管理。过去常发生华文教师被派至没有华文课的学校执教或者被指派教导其他科目。所以拿督韩春锦在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时,就在各州委任了华文科督学一职。这的确有助于协调华文教师错调或者错配的问题。但是随着到了法定退休之龄的教师陆续退休,新教师的调派又不到位,修完学士课程的在职华小教师又不再教华文改以学士课程为主科,就出现了吉打州缺少十个百分比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善,未来玻璃市也将面对只剩7位华文教师的窘境。虽然董教总和华社都积极宣传和鼓励学生报考师训课程,但是反应却未见理想。

除了以上所述,另一个原因是师训之路已变成单程路而非过去的罗马大道。错过了教育部师训学士课程(有年龄限制)和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中文组,那就错过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教育部可以重新开办学士学位后教育文凭,让有兴趣者重圆教师梦。

 

守护母语,人人有责

2022/04/16 中国报/评论

~作者:温任平

美国的移民来自欧洲,欧美是自己人。

欧洲人没把俄罗斯人视为自己人,斯拉夫族皮肤白里透红,亚洲人把他们视为“欧洲鬼佬”,是认知谬误。俄罗斯多次申请成为北约成员,“脱亚入欧”,都以失败告终。

除了政治上的排外,美国在世界各处制造矛盾,引发动乱,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方便薅羊毛、割韭菜。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对非我族类的排斥。亨廷顿提出他著名的“文明的冲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东西文明的碰撞,美国的黑白种族矛盾,文明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无日无之。俄罗斯不被北约接受,文明的排斥明显。

回想2009年,谢川成与我赴山东大学出席研讨会,恰恰赶得上聆听在威海大学另一研讨会叶维廉教授发表的专题演讲。叶的论述一开始便提:匈奴骚扰中原这么多年,它应该是一股在政治上在军事上相当大的力量,他问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大家对匈奴文化/文明懂得多少?

由于上述事件的助缘,我逼着自己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读——去了解满语——想藉此了解清室在统一中国后,何以朝野都接受外语(汉语)成为主要官方语文,把自家的满文“投闲置散”。

我翻阅了廖炳惠、张京媛的文化研究合集,可惜没有发现任何触及这方面的论述。是满洲统治者没有这决心?未必。清廷强制汉人必须剃发留辫,汉族哪敢不从,何以在官方语文方面,满人反而逊让?

清初顺治年幼即努力学习汉文,他的汉语带着夸夸的山东口音。他24岁驾崩传位给8岁的玄烨(即康熙皇帝),康熙学习能力很强。康雍干三朝上来的奏摺都用满汉双语,乾隆期间,用满文写的奏摺比汉文多。朝廷用各种方式,鼓励、奖掖国人学习满语,熟谙满文者升迁易,只懂汉文不谙满文者被贬官者伙。

满文的衰落大概始于嘉庆拐点,斯时满朝文武,对满文生疏,满汉二语对译困难,八旗子弟母语程度低落,许多人甚至视汉文为自己的母语。

汉语可以承载思想

从顺治到嘉庆,历经大约150年,满文的优先顺序才被汉文取代,自然而然的取代,因为满文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无法承载儒释道华厦文明。道光之后的满洲贵族与官员,他们一般的汉语造诣胜过满语,用汉语可以畅所欲言,用自家的民族语言反而捉襟见肘。

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Toynbee)提出“挑战—回应”的三个模式出现了:当一个挑战太强烈时,受挑战者无法有建设性的反应而解体。第二、当一个挑战既不强烈、也不微弱,这导致具有创造性的回应。第三、当挑战太强烈了,受挑战者回应乏力、以致于趋于投降式的解体。

19世纪中叶,西方的船坚炮利,把中国人打愣了,打傻了,觉得中国窳败的根源是清室腐败加上汉文拙劣导致。白话文草创,有人全盘否定汉字,钱玄同、傅斯年等著名学者认为汉字是野蛮时代的发明,应该拉丁化,与西方文化接轨,这种投降式的回应,竟然得到胡适、鲁迅,甚至毛泽东的认同与响应。当局者迷,可以迷到这个地步。

清代得捱150年汉语才看到曙光,民初对汉语的反感(有人提出用Esperanto世界语取代),是1856年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室在西方列强下签署多项丧权辱国条约出现文化内卷。折辱百年(1960年)汉语终于得到两岸三地的肯定:汉语可以承载思想,西方学说则可以通过汉译传输。

谈了这许多,大家即不难理解华社坚持南方大学华文成为有学分必修科的根由。一个民族不爱护自己的母语,是不可思议的,而任何自毁长城的举措都必须受到谴责。

 

敲锣打鼓寻师资

2022/04/14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李秀霞

30年河东,30 年河西,人类灵魂工程师曾经被大众视为金饭碗。如今师训之门大开却乏人文津,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七、八十年代要申请师训并非易事,所谓僧多粥少。女性没什么工作好选择,高中毕业后,国文和母语(MCE SPM)若有优等,很多都乖乖申请当华小老师。

当年师训毕业后成为合格教师,薪金是580令吉,加上各种津贴,生活还可以。

如今教师的薪金已大大改善,无奈年轻人却对为人师表的工作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在职的老师辞职宁愿当网红。

时代真的变了,看来公务员的铁饭碗已失去了号召之力咧!当老师可绝对不能勉强,这一份工作需要耐心、爱心和上进心。

老师若在教育界混日子,那可是误人子弟,无论是对自己或对学生都是罪过。

师资不足往后对华小的发展关系重大,对国家的教育和建设也息息相关。目前华小很多资深的老师已渐渐到了退休年龄,有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也因为承受不了疫情下的网课而提早退休。

华小师资青黄不接,若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再过几年,说不定资师荒就更严重了。

语文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文化的根。爱护母语还得有人接棒、传承、深耕,以确保不会断层。

有意当老师的年轻人不妨踊跃地去申请,他日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把自己所学的作育英才,让大马的华文教育继续发扬光大。

 

掌握多语表达能力的优势

2022/04/15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李志强

都说了,要学好任何语言,无他,就四多:多听、多说、多读及多写,学母语、第二语文或任何语言都一样。

都常说了,语言乃我们的额外资产;能使用多一种外语,等于给自己多一份财产,即能力,还是永远用不尽的本领。

都已经说了,语言不是死背得来的,而是用在每日生活情节、实际情景自然表达出来的。课室里学的跟课室外用的语言不尽相同。

换言之,学任何语言必须要有语言环境,而马来西亚就是个很多元的语言环境,我曾经教过一组来学华语的泰国人,带他们到华人餐馆学用普通话叫菜,刻意制造语文环境让他们运用刚学来的语音与词汇,不必死背,效果不坏。

一些外国学生来大马深造的几年后,毕业回乡前已经可以说一口不赖的英语与马来话,这就是语言环境的实用效果。只是他们回国后,国内就缺乏多元的语言环境,他们很快就把所学来的外语忘掉。

由于所居住的省份面积太大,小时候也很少有机会到他省求学或谋生,一般的中国青年只能操普通话与自己的家乡话。

当他们来到大马念书或经商时,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英语、马来语、粤语、闽南语、潮语、琼语及客家话等,令他们佩服加羡慕:马来西亚的华裔比中国人更中国人。

话说回头,大马人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有赖于我们的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我们今日所拥有的多元母语教育不仅不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还能满足我们在职场与经商的需求与愿景,是我们的“本钱”。

能讲同一种语言所产生的亲切感,也可以协助你在职场上增进人际关系,一些私人企业甚至会因你的语言能力而愿意给你额外津贴,我国的警察部队一向来都有语言与方言的额外津贴优惠。

大马人不仅能说各种不同的语言,还能迅速的转换语言或方言频道,我们可以在一个句子里同时用上多种语言,例如 :哇佬欸、annay、这样geli的事我不会做、你不要bully我了。

哇老欸,以上这种语言表达,看来只有大马人才能用得那么淋漓尽致,因为我们是Malaysia Boleh

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习了人家的语言,自然也会理解或爱上人家的文化,会讲英语的人自然懂得谁是Michael Jackson, 或许还能哼上几句Beat It

同样的,爱说客家话的人,一般都爱吃擂茶、算盘子及茶果。换言之,语言不仅可以用来沟通,拉近人与人的关系,更是了解他人文化的最佳通道。

语言是求知的软性工具,例如学好英语方便使用电脑、学好华语可以研究中医中药、学好马来语可以了解“班顿”的含义等。

随着科技发达与经济需求,我们有必要学习与掌握多种语言,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到国外深造或谋生,不会面对语言沟通的障碍,因为多元文化与语言本来就是我们的生活根基与能力。

一些外国投资家告诉我,他们挺喜欢来马设厂,除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水平偏高,多元语言也是我们的优势。

有研究报告称,几十年后,大马的海南与兴化方言会逐渐消失,接着是潮州、客家及闽南方言,只有粤语会长存,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南腔北调,并及时补救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