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星期日

育群华小巫裔多过华裔生 继续负起传承华教使命

2024/06/15   星洲日报/大霹雳

位于新路口的育群华小。(截自育群华小脸书)

在农历新年,育群华巫学生齐挥春。(截自育群华小脸书)

学生对学习机械人编码感到极有兴趣,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数理科。(截自育群华小脸书)

玛芝丽娜:不后悔将孩子送到华小就读。(黄顺光摄)

陈荣成:巫裔学生掌握多一种语文对求职有帮助。(黄顺光摄)

育群华小学生在全国创新机械人编码比赛夺得4个第二奖。(截自育群华小脸书)

(太平14日讯)位于太平章吉遮令(新路口)的育群华小,近10余年来因新村居民纷纷迁移,造成华裔学生人数减少,惟周遭马来甘榜及住宅区的巫裔居民纷纷把孩子送来就读,让这所华小得以继续肩负起传承华教的使命。

今年该校共有23名学生就读,其中华裔学生只有5人,巫裔学生多出华裔生数倍,达18人。

育群华小家协主席玛芝丽娜受访时说,她将孩子送到华小,主要是让孩子能掌握多一种语文,以便将来能面对社会甚至是全球化的竞争。

她说,尤其是华文,目前在国际受到广泛使用,而中国也有许多投资者前来我国投资,如果孩子可以掌握华文,除了可在中资公司工作,甚至可以到中国工作。

她指出,非华裔家长要将孩子送来华小就读,必须做好各种准备,最好是先把孩子送到以华文教学为基础的幼儿园,让孩子先学习基本华文,以及用华语与学生们沟通。

“当孩子在幼儿园掌握了基本的华文后,升上华小时便事半功倍,否则会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玛芝丽娜说,这是因为巫裔父母很少懂得华文,在家里无法教导孩子华文,或以华语沟通,孩子在面对完全陌生的语文时将显得无助,当他们对华文不感兴趣时,便无法跟上学习。

她分享本身锲而不舍协助孩子学习华文的经验,除了让孩子就读以华文教学的幼儿园外,课余还送孩子到补习班学华文。

“为了确保孩子跟得上教学,我们还常给予孩子鼓励,并陪伴他一起温习功课,当遇到生字时,也利用手机的翻译功能,将华文翻译成为马来文,再解释让孩子明白。”

玛芝丽娜指出,这是父母必须为在华小就读的孩子付出的时间及耐心,如此一来,孩子才会对华文产生兴趣。

她表示,身为家协主席,她经常鼓励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并劝告他们让孩子上补习班,因孩子在学校只有数个小时,家长不能完全依赖老师。

她说,在华小,通过与华裔学生及老师们的互动,孩子可进一步了解华裔的文化及习俗,同样的,巫裔孩子也会与华裔孩子分享他们的文化及习俗,这有助于各族间的了解及团结。

“此外,育群华小拥有许多课外活动,尤其是机器人编码课程,这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们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并获得多个奖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

她表示,把孩子送到微型华小虽然需要上复级班,但因学生人数不多,老师会有更多的时间教导孩子,以及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这对孩子在学习方面是正面的。因此,她表示没有后悔把孩子送到该华小求学。

育群华小董事长陈荣成说,将孩子送到该校就读的大部份巫裔家长受过高深教育,或在政府部门任高职,因此他们了解华文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

他表示,曾向多名家长了解为何送孩子到华小就读,家长们都认为多会一种语文,在面对竞争如觅职时便占了优势,甚至是申请公务员,如果多懂一种语文,受录取的机会也较高。

“此外,学校软硬体设施也是家长的考量,一般上,华小在这两方面都会不断提升,如学校的每间课室都被提升为精明课室,拥有电脑教学等设备,方便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

陈荣成指出,该校的校长及老师皆尽责教学,并推动机械人编码活动让学生学习,加强他们的数理能力。

他说,虽然育群华小许多设备是华社的捐赠,但热爱华文教育者不会因此而不满,相反的,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主要是为了让华文教育得以传承,最好能发扬光大,并没有存在种族区别。

他表示,学校也经常主办各项活动,以拉近师生及家长的距离,新年也派发红包予学生,并带领学生参加挥春活动等,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他认为,非华裔学生到华小就读是好现象,此举可以让更多非华裔与华裔生产生互动,以减少误解及摩擦。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