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日大选后,我国出现了新的政治局面,人民联盟执政了几个州属。当年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等领导,毅然主动访问了霹雳、槟城、雪兰莪及吉打等州民联政府,并提交备忘录和提出三项建议,以期在政治新格局下为华教开拓新局面。
首先,建议为各源流学校提供土地建校,州政府修订规划蓝图、地方发展蓝图及学校规划指南,在每一个住宅区规划保留地,建设居民所需的学校,包括华文小学和华文独中。
其二,建议减收学校地税。州政府将州内包括华文独中的各源流非营利性质学校的地税定为每年马币一令吉,所欠之地税也减至每年只需交马币一令吉。
第三,建议州政府拨地供独中“以地养校”及每年固定拨款予华文独中,协助解决学校的财务问题。
当年的董总经过与四个州政府坦诚交流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地税方面,霹雳、槟城和雪兰莪州政府宣布,只向华校征收象征式马币一令吉地税,而吉打州征收马币10令吉。在拨款方面,槟州政府从2009年起列入财政预算案,每年拨出共100万令吉给州内5所华文独中,今年增加到200万令吉,每所各40万令吉,落实“制度化拨款给州内独中”政策。
霹雳州政府基于财务状况,除了一般的拨款外,时任民联政府霹雳州务大臣尼查,
2008年在霹雳育才独中举办“育才创校100周年”的庆典上,宣布拨出一千公顷(约2500亩)的土地予州内九所独中,作为“以地养校”用途,纾解独中面对经济的难题。然而,霹雳州独中的“以地养校”计划,却是一波三折,主要是因为议员的跳槽,引起政治风波,造成执政不足一年的霹雳民联政府,让国阵重掌政权。
随着国阵的上台,“以地养校”计划起变数,出现了“要地还是要钱”的争议,有人游说“要钱不要地”,一时难以解决。不过,有独中尤其是育才独中董事会就坚决认为,拥有土地才能确保长远的利益。后来经过了独中内部协商和斡旋,包括在各地举行汇报会,反映华社支持“要地”的决定,国阵州政府才放手让独中自行决定“以地养校”计划。
目前,九所独中成立了非营利有限公司经营该地,不过其收入也仅能纾缓,而不能解决独中所面对经济上的难题,所以学校为了建设与发展,每年还得向社会人士募款。这说明独中的发展,必须秉承“团结一致,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傲立在这充满契机的时代浪尖上迎风飘扬。
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希望联盟终于取代了61年来以巫统独大的国阵,抛弃种族主义政权,迎来了“新政府、新希望、新纪元”。我们期望希盟政府确立多元团结政策,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和扶持各民族母语教育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必须指出,一个各民族语言与文化获得尊重和肯定的多元文化社会,有利于国民的团结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马来西亚有今天的发展,是紧紧依靠各民族共同奋斗和辛勤耕耘。各民族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包括土著文明、马来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欧美和西方文明以及各少数民族文明,这些优势正是实现一个美好的多元团结社会的条件。
所以,鼓励和支持各民族通过母语教育,传承和弘扬本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融合东西方各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新的多元文化,化解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发展性危机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危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各源流学校的母语教育是构建多元文化社会的基石,“ 华文小学是华文教育的基础,华文独中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是构建多元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盟政府应予重视及大力支持华校的发展。 因为,华文教育不仅是华族的事业,更是国家的事业。
际此国内外环境出现较有利于华教发展的关键时刻,华教工作者更应抖擞精神,充满信心,自强不息,继续壮大自身的力量,同心协力,为我国华教事业攀新高、创辉煌,为构建多元团结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80812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