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264

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学习之旅

——「寻根、寻己」

~作者:田慧欣

作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在籍生之一,我非常有幸能在此分享我在大学将近四年(包括预科班一年以及三年的中文系)的学习和生活感想。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简称厦大马校),作为第一所中国知名大学在海外设立的分校,于 2016 年正式办学之际,受到本地新闻媒体的争相报导。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所大学的名字,而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在该校求学。一年后,鉴于自身对中文的热爱,我决定升学报读中文系。在众多学府的选项中,我考量到厦大马校是中国知名学——厦门大学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分校,在“品牌效应”的影响下,我最终选择在厦大马校求学。

厦大马校坐落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雪邦县沙叻丁宜区,而身在砂拉越的我自然需要乘搭飞机,飞越南中国海,来到厦大马校求学。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乡,孤身来西马求学,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初到厦大马校之际,我发现厦大马校的建筑风格有别于其他本地学府,后得知整体的建筑风格乃是沿袭自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

既然提到了「嘉庚风格」,那么就得先介绍厦门大学的校主——陈嘉庚先生。

1890 年,年仅 17 岁的陈嘉庚寄居新加坡,协助父亲经营米店。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汽车工业和造船业蓬勃发展。同时,作为轮胎和罐头的原料,橡胶和锡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陈嘉庚先生凭着过人的远见,积极发展橡胶工业和锡矿业。之后,他的事业蓬勃发展,到 1925 年他已成为百万富翁,荣获东南亚“橡胶大王”的美称。陈嘉庚先生曾如此说到:“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因此,在他创业成功后,他立志要回国兴办大学,以报效祖国,而这就是厦门大学创立的缘由。在遇到世界经济危机时,即使他的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但他坚持向多方筹措办学经费。他也不惜变卖家产,以维持厦大的庞大开销。

陈嘉庚先生的“教育救国”理念以及他对办学的坚持,至今仍使我为之动容和钦佩不已,心中对这位教育家肃然起敬。厦大马校的正门前方,高高伫立着一座陈嘉庚铜像,他西装笔挺,姿态挺拔,手握着拐杖,迈开左脚似要往前行走。这座铜像不仅是为了纪念校主的付出,更寓意着他所遗留的精神 ——“出卖大厦,维持厦大”,被后人保留并传承,而厦大马校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我们回到厦大马校的校园设计风格——「嘉庚风格」,乃是由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所构思的,建筑呈现出中华元素和西方风格的结合:屋顶是选用闽南产的红砖和“飞檐翘脊”的设计,而屋身则是采用了西洋的“白墙石柱”结构。这样的建筑风格体现出校主陈嘉庚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此建筑风格被人称之为“穿西装,戴斗笠”。

此外,厦大分校有一座湖和横跨湖两端的桥梁,而两者亦是沿用厦门大学里的湖和桥的名称,各别命名为「芙蓉湖」和「芙蓉桥」。夜幕低垂,厦大马校内的五栋教学楼纷纷开启了彩灯,桥上昏黄的灯光,湖面上倒映的夜色,微风徐徐,望着此番良辰美景,使我颇有一种岁月静好之感,惬意地享受着夜色带来的宁静。

校园内共有两栋的食堂,分别命名为“凌云三”和“D6”。为了迎合校园内多元学生的需求,食堂内所提供的菜色呈多样化,有西式的汉堡快餐、日式的铁板饭、水果饮料摊、本地面摊、蜀味火锅、经济饭、鸡饭摊等。校内也有奶茶店、面包店、小型超市等。除此之外,校内亦具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其中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同时还有一座奥林匹克级别的室内游泳池。虽然厦大马校坐落在较为偏僻的地区,但校内所提供的基本设施和便利,如:多样的食物选择、提贩售本日常用品的超市和各式各样的运动场所,确实提供了“五脏俱全”的生活环境。

厦大马校的学习环境亦使我认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和朋友,其中不乏有来自中国、缅甸、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同学。有的朋友是在课堂中认识的,一起组队讨论并完成功课业有的则是在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中而结识。与他们的谈话和相处中,不难发现彼此间文化上的差异与语用上的差异。

举例来说,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朋友告诉我,她在马来西亚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之一,即是女性可以自行驾驶汽车或摩托车外出,包括马来女性同胞亦是如此。她陈述在她的国家,女性只能由男性家属如爸爸或丈夫陪同才得以外出。起初,听到她的这番分享,我心里充满着讶异和稀奇。不过,经过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明白每个人自小身处不同的国家或生活环境,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同时,这也提醒我:不论大小,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或是文化习俗的形成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要以一概全,用自身的观点和价值观去解读。

不仅如此,我在厦大马校还历了中文语用上的差异。在厦大马校就读的中国同学实属不少,尤其是修读中文系的中国同学亦是如此。在课堂上,老师时而会安排分组讨论的环节,亦或是群组作业的布置,这都促使我与中国同学有机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间久了,我逐渐发现,当我说话或发言时,他们时而疑惑,时而讶异的表情。

之后,他们更是会直接表达不解,并寻求我进一步的解释。我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习以为常的华语,与标准的中文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中国同学起初并不能理解我在言谈中所使用的语气词,如“咯、咩、呱、啦、喔”等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每当与中国同学进行沟通,总是不自觉地使用较为标准的中文与他们进行交谈,使沟通过程更为顺利。

厦大马校环境优美,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一栋栋传递知识的教学楼、散发青春风采的运动操场、绿意盎然的小路,学生们三五结群地打闹着,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不管是要去上课的路上,亦或是下课的回程中,我看着熙熙攘攘的学生,学生彼此打闹、聊天、奋力讨论上课或是考试内容,无不洋溢着青春的飞扬和学海的畅游。早上或是傍晚时分,运动场上,学生们奋力运动,有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他们挥洒汗水的样子,散发着青春气息和健康向上的氛围。

我在厦大马校已有将近四年的时光,经历了无数的作业和考试,最大的感触是发现当我越是深入地学习中文,越是感受到自己的才识浅薄,依旧有许多的未知。常言道,“学海无涯,唯勤是岸”,前人对学习旅途的感慨,道尽了我心里的缺失感。我要更积极努力地挖掘知识,而不局限于学校设置的课程而已。于我而言,这将近四年的大学时光是徜徉中文知识的钥匙、入门票,甚至是指南,帮助我对中文知识有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不至于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迷路”。

中文系的学习内容基本涵盖了“文史哲”——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当然还有中文语言知识。中文知识基本是相辅相成,相互连接的,如谈及文学作品,需要谈及该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品中的辞藻选用与作者的思想哲理。简言之,中文各科的学习内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历史、哲学和语言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曾听过前辈分享学习中文的经历,即是“有时,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组织起来,却不明白”。对于这样的分享,我总是深有体会,认同不已。将近四年的大学时光,记录着我曾经的稚嫩懵懂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

承载着友谊的建立和延续,装载了知识的学习和领悟。这一路上,有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苦口婆心,有朋友的扶持和鼓励,同时又夹杂着自身对未来的迷茫和期许,旅途中的我哭过、笑过、走过。临近毕业的我,想以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大学生活:寻根,寻己。这寻根寻己之旅,何时才有尽头?我不知道,但旅程还在继续,而我还在探索。

 

网课教育也升白旗

2021/07/02 星洲日报/社论

疫情持续严峻下,学校依然无法重开校门恢复正常上课,国内中小学师生必须居家上网课至本月中的学校假期。按照国家复苏计划的标准作业程序,开课的时间以教育部和高教部的上课行事历和当下的风险评估为准。换句话说,居家上网课的日程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居家上网课,即使有一段时间教育部宣布复课,但疫情红区的学校却陆续有学生和家长确诊,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居家学习,只有小部分学生返校,这导致教学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最后,在评估风险后,伴随着政府实施全面封锁,全体师生又回到居家上网课的状态。

上课断断续续,学校开开关关,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是正如所料。至于网课,家境不好的城市B40家庭和住在偏远地区的学生,则一直面对上网配备不足的问题,影响正常的学习进度。设备问题尽管得到教育部及朝野政治人物的关注及协助,但这些援助僧多粥少、杯水车薪,孩子也只能将就。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教育界拥有许多尽责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致力帮助学生解决无法有效学习的问题。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贫穷家庭的孩子因硬体问题面对无法上网课的困境;相反的,拥有较佳上网配备的中上收入家庭,却面对孩子利用网课配备沉迷网络游戏。这是网课衍生的另一道难题,家长及校方稍有不察,很容易造成学生荒废课业,陷入心理问题,甚至掉入网络诈骗陷阱。

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林美琴就揭露,有五、六年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购买游戏配备,而遭网络游戏“伙伴”欺骗和利用,拍下不雅照或做不正当的活动。在没钱买网络游戏中的游戏配备下,不懂事的孩子就可能被一些可能来自国外陌生的网络伙伴利用,而做出他们不应该做的事,以交换取得游戏配备。

相信这些沉迷网络的学生不限于小学生,面对类似问题的中学生相信亦不在少数,相关教育组织、学校及教育部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由于网课,让学生们接触电脑、手机及网络而衍生的问题。问题已经浮出水面多时,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

很多学生来自双薪家庭,父母出外上班,孩子交由隔代祖辈或者褓姆看顾,又或者父亲长时间在外工作,母亲忙于家务,同时照顾多个小孩子甚至是负责看护老人。大人们无暇监督孩子上课,孩子们在无法自律和自制下,就容易逃网课,而老师又鞭长莫及,学生们就会利用电脑和手机玩游戏及观看不良影片,在无人看管及引导下,久而久之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被网络诈骗分子利用,若无法及时抽身,负面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因疫情影响家庭生计,情绪也会起伏不定,亲子关系就容易变得不和谐。孩子为了逃避,就会往其他方式寻求精神慰藉,通过玩游戏就是一个管道。在社交媒体上如果交友不慎,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晓得与他人沟通,而步入青少年期的中学生则处于叛逆期,年纪仍轻,入世未深,容易被人误导和利用。

家长遇到这种问题,如果事态严重就选择报警处理,但是这些骗子大部分来自国外,或者利用假身分,报警也面对追踪问题。同时要不要报警也要看个案来处理,包括这个孩子的心灵是否负荷得了。

目前社会涌现经济陷困家庭升白旗求助的现象,网课衍生的负面问题也足以让这些无助的家长升起白旗。希望教育部、各教育组织对症下药,既能让网课更加有系统性,同时设法在学校及家长的合作下,纠正孩子们的行为偏差。在孩子面对心理问题时,有人能够适时伸出援手,同时灌输学生们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时代不一样了,父母的责任不是简单喂饱孩子而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养成也须兼顾,父母必须懂得如何与不同年龄的孩子沟通,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孩子上网课已经成为新常态,父母也得懂得如何配合学校,监督孩子的学习成效。一场世纪疫情已经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我们都仍在摸索的阶段,教育界、家长、政府亦然。大家面对新的问题,加诸旧有的教育难题,必须通力合作,一同进步,毕竟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及前途是重中之重。


上课有没有用?

2021/07/0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郑秉吉

近年来很多人积极进修课程,无论是管理课程、投资理财课程或者激励课程,只要是朋友推荐、内容不错、时间安排得当,就去上课。他们说,学习是为了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这些人也常购买书籍,家里的书柜陈列各类书籍,而办公室的墙上也挂满各种毕业证书。

本来学习是件好事,因为唯有通过学习,才能自我增值。在变化快速的今天,很多旧知识已不足以应付眼前的挑战。但问题是,很多人并没有因为吸取了新知而使日子过得更好。当面对挑战时仍穷以应付,烦恼还是不断。

问题不在于课程不到位,无法提供解决方案,而是他们上了课,增加了学问,却没有学以致用,把所学有效地落实到生活中。。

一些人参加激励课程后会有短暂的改变,因为身心充电之后,士气高昂,行动变得积极。然而,这种高昂的斗志维持不久,很快就打回原形。因此,有些人认为,参加课程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所以对上课失去信心。

上课之后不把所学活用在生活上,犹如买了书搁在书架上不阅读,入了宝山却空手而归,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我也曾经进修多项课程,不过,我贯彻始终,奉为圭臬的一套课程是史蒂芬柯维撰述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996年参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课程之后,距今已25年了,我仍持续深入钻研和落实“七个习惯”的原则和精髓。这是一套理论架构完整的效率学,也是很棒的成功学。

我把这套课程引入公司,并延伸到我的个人生活中,获益匪浅。我希望“七个习惯”所提出的主动积极(习惯一)、以终为始(习惯二)和要事第一(习惯三)成为我们企业的文化。我们也深信,与生意伙伴往来时,植入双赢思维(习惯四)才能建立长远的互惠关系;不断更新(习惯七)更让我们积极投入员工培训和建立持续改善的机制。

有效地运用这些学问让我们公司同仁更有力量面对多次的危机和挑战。建立了高效企业文化后,让我们的团队不逃避责任,不以行情不好,或竞争对手的行动做为表现不好的借口。

这些“不以受害者自居”的思维常鼓励我们作自我检讨和改进。这样我们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这门学问变成公司的共同语言让我们建立了共识,大家行动一致,集中力量去执行任务,这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功效。

实践须毅力

由此可见,好的计划是好的开始,但是执行力才是王道。若无法有效执行,任何好计划都形同废纸,沦为纸上谈兵。

在实践新知的过程中,须付出时间和耐心持续执行,才有可能见到效果。这就像到健身中心去锻炼身体一样,我们不能期望锻炼几次就能塑造腹肌,练成一副健美先生的身材。

凡事要达到理想的效果皆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这也是很多人难以取得成功的原因。缺乏耐心,却希望立竿见影,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只要不断加强对学问的理解,持续运用在生活中,遇到挑战也不轻易放弃,不断做出修正,最终会发现,很多好的学习是深具实用价值的!

好的学问没有用其实是因为我们没去用!

 

教育部是否因时制宜?

2021/06/30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陈逸飞

从去年至今,马来西亚成千上万的学龄孩童绝大多部分时间的学习都处在不正常状态。去年三月,当学校首度因国家防疫政策而关闭时,没人晓得学校究竟会关闭多久。如此的中断所带来的影响有多深远,我们也毫无头绪。对学校教育造成短期至长期潜在影响的惊慌失措,因为行动管制令3.0而延长了。

首先显露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里存在数码科技方面的鸿沟。依据去年前教育总监的说法,总数不到三分之一的学龄孩童拥有个人电脑、智能平板或笔记型电脑。只有52%的城市居民和37%的郊区居民能连接稳定的网路。其他人则没那么幸运。除了数码科技所划分的阶层,如此大规模失去学习机会将导致深远影响。因此,重新调整课程的学习内容势在必行。

目前学校实行的所有课程都是按照正常的学校行事历所规划的:一年有190个上课日或38个上课周。在这个框架中,课程编写员选择和编排内容的方式,不仅要依照课程的宗旨与目标,也要考虑到学习所需的时间,以便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够深入且有意义。换言之,学生若要实实在在地学习,他们不是单单接受老师指导,也需有时间理解那些资讯,消化所学,辨识出错误,以及在忘记之后有时间重新学习。要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或技能,则需要更多时间。假设因为学校关闭而失去了四成的上课时间,任何补习班都无法补偿这失去的学习机会。因为,补习班最多只能弥补失去的指导时间。教材专家和课程编写员应当开始探究这些问题:面对目前的危机,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必须一板一眼按照既有课程范围学习?有没有哪些内容可以移除,却不影响该科目未来的学习?课程的性质是否应该从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

倘若我们忽视课程因应时局作出调整的必要性,现在不开始著手修改课程使之精简,我们就是冒险迫使学生因缺乏适当的理解而偏离了学习的道路,剥夺他们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的机会。

教育方法的应变

因应学校关闭而立即将课程搬到线上进行,这一措施突显的问题不只是数码科技方面的分化。许多人很快就意识到,要进行有效的线上课程不是靠PowerPoint投影片和稳定的网路就足够了。例如,远距教学对那些不习惯使用科技的教师形成加倍挑战。学习架构和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对于课堂管理和学生的持续专注力而言都构成更大的挑战。为加强学生的课程参与,以专题或方案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成为了相当有力的策略。师生在资讯与通讯科技方面的掌握能力顿时变成有效课程的决定因素。

中国的学校教育自去年全面转移至线上时,其教育系统已经完成了数码化改革的四个阶段之中的两个。这意味著国内的老师已经能取得大量的数码教材,以及符合学校行政与教学需求的电子平台。他们也已经适应和改进这些平台和资源,以便更好地整合数码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方法。

相较之下,马来西亚教育部到底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确保线上教学有效?我们是否已经为老师和学生设置了足够的数码材料?老师们是否得到充分装备,实行数码课堂与线上教学?学校和地方上的教育部门是否准备好为老师实施数码教学提供支援?除了取消和延后公共考试,还有已经姗姗来迟的电视教育节目,教育部究竟安排了什么具体方案?

新冠肺炎所带来的种种困难不太可能在几个月内就得到解决。与此同时,中断学习所造成的冲击却越来越令人担忧。教育部是时候向人民公开计划了。教育部须立即告诉公众,在这艰难的时局中,我们的教育应当如何临危制变,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