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星期三

庄思丹老师: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亦为之

2021/07/12 星洲日报/爱华文

庄思丹老师,执教于柔佛麻坡康文女子中学SMK CONVENT MUAR1993 年毕业于槟城理科大学文学教育系,主修国语,副修会计与商科,同时是中学华文教师及出版国中华文作业簿《抽枝展叶,结苞绽放》。

圣·泽维尔教会中学:前排着白袍者为校长,前二排右一为庄思丹老师。

菩提国民型中学学生与庄思丹老师(右一)合影。

高级中学 1990年中六毕业生(庄思丹老师)与29年前自己的老师们于师生团圆会合影。
.保罗教会中学华文学会学生与庄思丹老师(后排右三)。

圣·保罗校友会2019年常年晚宴:与20年前学生合影。前排坐者右起为当年班长颜宏伐,级任庄思丹老师。

斯里麻国中庄思丹老师转校欢送会。右起为柏拉敏校长、庄思丹老师及教师联谊会主席沙拉老师。

康文女中家长日,父母到校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成绩,左一为庄思丹老师。


人到哪里就教到哪里

想想,吾教书生涯漂泊,临近退休之年此刻想起,不胜唏嘘。当年理大友人,有些“从一而终”, 此生在同校终老一生,是为“专一”。唯吾因个人因素,历尽事态变迁,尝尽人情冷暖,经历劫难数次,也曾惶恐度日,不得已再三迁移,也因此辗转间在数间学校留下教书生涯轨迹。

始于教会学校,邂逅圣·泽维尔

 该校校长一身白袍,面带慈祥,不多话,是经典老好人,同事学生多为华族且口操流利英语,

校风淳朴,所列明之校规与纪律简单明了。每日校园所到之处,学生必道早安或微微羞涩向教师点头示意问安, 学子家境多为中上,学习能力固然强弱有异,但大多皆有向学之心,孺子可教也,令吾教起书来亦备受鼓舞,乃因知其可为而为之,想来男校有此校风,甚是宽慰。

菩提树下也留痕

得闻某校具浓厚佛教色彩,吾听了心向往之,故申请转校至此。当时此乃一纯女子国民型中学,华文课的节数比一般国民中学多了一倍;不仅如此,佛学课程亦编入课程表及学期考试内,吾自告奋勇,一副舍我取谁的模样,毅然挑起这差事,其实亦是吾入此校之意。

校园内草木青葱师生们相处什欢,菩提树下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课堂上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让人听来不胜欢喜,  学子如此,教师费心尽力解惑授业,学子必有所成,正所谓,学贵知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其中不泛好学者提问,令吾这初出茅庐之辈常多次自我警惕,自我充实精进,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乃不变之理。

见证历史的建筑与流水    

因个人原由吾唯有忍痛挥别沙沙作响的老树,临别之际手握掉落的菩提叶,从此各分南北,想必他日有缘再见之际,大树依旧人已白头。此刻吾迁至高级中学,校园内建筑共分两座, 其一座乃当年英国殖民地时期留下之建筑,今作为学堂之用, 分上下两层,其独特之处在于每间课室皆无窗户,一间课室的三面墙壁共有六个高高阔阔的半椭圆形大门形成, 所谓的“墙壁”其实其实已所剩无几。        

由于校园依偎于河流不远处,因此日日凉风习习不曾间断,当时吾亦头一回在下午班执教,学子们初上中学,虽较顽皮爱闹、但礼貌、可爱有加,吾教起书来精神抖擞,委实乐在其中。每每遇大雨强风闪电之际雷声轰轰作响,上课途中雷电交加 ,吾教书途中自然难敌雷公公之声,偶与学子们齐齐瞎闹起哄,雷响之际师生纷纷故作惊吓恐慌状,有者更什发出怪声,师生笑作一团,有趣得很,如今想起,仍历历在目。

吾亦是此校中六生,31年后吾等与旧日同窗在各行各业皆有所成,感怀恩师,于前年宴请昔日各族老师莅临团圆宴,今年因疫情关系故无法续办。众多师生虽阔别31年,然吾等轮廓眉目依旧,几番寒暄老师们仍是记得我们的。今日吾亦身为人师, 教师的责任,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啊!

重遇教会学校,情牵圣·保罗

事不得以再次搬家令吾转至小山丘上的一个学堂。此男校优等生众多、人才济济且出类拔萃,学子们或个人或团队,不时参与国、州、县等各式各样竞赛皆能得奖为校增光。 校内学子课业程度强弱悬殊极大,强者力争上游, 遇强更强, 弱者浑浑噩噩,嬉笑度日; 虽然如此,本着有教无类的心态,吾教起书来亦等同视之, 然在课题细节上,对不同学子而言仍需分而教之,对某些学子需偏重深入分析详尽明了,对某些则深入浅出尽量简单易懂即可, 皆因明确了知因材施教的道理,如此就能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亦可为之”的道理,其实所谓教学之道理莫过于此。

吾个人于此校时日什久,遇好学不倦学子对课业再三提问时,曾张口结舌为之语塞,在连夜翻书倒柜为求替学子解惑释疑之际,自己同时受益良多,令吾益发虚心学习,在教学路上与学子们教学相长,因此此校可谓吾工作上学习、成长最多之学堂。“学然后,知不足“,吾深深体会到学海无涯、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之不变真理。想起当年吾初至此,因该校缺华文教师,吾除了教本科会计外,亦自告奋勇当起华文老师,以至今日吾虽再三转校,仍有教导华文。

此校可说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与归宿感,校方于每年同日同地点皆会举办盛大之校友回归晚宴,一张餐卷约百余元,除鼓励该校毕业生回“娘家”外, 亦可为母校筹款。皆获来自东南西北各方校友积极响应,他们能放下身边事物,不远千里出席晚宴,只因心系圣保罗,支持母校,只知此乃“保罗一族”职责所在。 吾乃二十多年前中四理一之级任老师,每年当时的班长颜宏伐皆会送三张晚宴餐卷邮寄于吾,供吾与一双女儿出席,浓情厚意令吾至今亦风雨不改,驱车北上出席,眼见当年校园里年少气盛的少年郎,今日在各领域皆有所成,为社会献出一份力,为师者除了替他们高兴,自己亦倍感欢喜。

如唐代诗人杜甫所写:“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当晚在灯火通透五光十色闪耀下的宽敞宴会厅里,老中青保罗校友三代同堂、历届校长教职员……等等济济一堂,手机相机顿时成了重要角色。大家天南地北倡谈一番,许多人亦在众多人群中尝试寻找当年校园内熟悉的脸孔,师生相认之际才发觉,当年的顽皮小子已长大成材玉树临风,与眼前老师则互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际遇,处处可见有者把手言欢,有者相拥而泣,场面洋溢交织着满满的欢喜、暖暖的温馨与淡淡的忧伤。

归去来兮

后来吾遇到生命中的转折点,万般无奈下忍痛举家南迁,黯然转身离开圣保罗,心中存留遗憾不舍之情。世间事就是那么奇怪,吾回到当年就读中学的母校执教,校长是当时的下午班主任尚认出吾是他的学生,不知何故得知吾的困境,慷慨解囊借钱助吾渡过了一段拮据的日子。比起吾国中时期,纵观今日之国中,校规条例甚多,微细之至、详尽之处、有过之而无不及,让吾叹为观止,不免赞叹今日校方之周详与考量,白纸黑字列明得清清楚楚,让学子犯错后无法故作无知状,试图置身事外,丝毫无从抵赖 。然而是否只能说世风日下,今日犯校规的学子却远远比吾当年在此校时多得多。学子的犯规频率并没有因为校规增加了而降低,反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校内三大民族学子合作精神可嘉,表演天赋极高乃其可圈可点之处,华、巫、印学子皆能在舞台上以婀娜多姿的身段,熟练的跳出巫族轻柔曼妙的舞步、,印裔热情奔放的充满音乐节奏感的舞蹈及华族独具一格的文化舞蹈,并花尽心思配合民间习俗穿著打扮,让人大饱眼福,声声赞好。

终于教会学校,温柔康文

时至今日,尚有下午班制之学堂已少之又少,由于健康故吾申请转至有下午班制女校,校规之多、严与细那自是不在话下。比起吾求学年代,现今父母对教育的意识与认知提高,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关注力自然不在话下。学校每每邀请父母到校为孩子领取成绩单、与教师对谈互相沟通以协助校方了解、帮助及提升学生的品行与课业成绩,皆得到令人鼓舞的反应与回馈。

吾在下午班,孩子们乖巧听话,举手投足规规矩矩,说起话来轻声细语, 感觉上似乎连笑也只是微微牵动嘴角,比较起这些小家碧玉,委实让吾自叹不如,吾唯有尽量收敛,再开心亦不好意思东倒西歪的张嘴“哈哈大笑”,生恐破坏这优雅的校风。印象中,看到孩子们唯一一次拼尽全力高声嘶喊的神情、听到此起彼此落响彻云霄的欢呼声是在学校运动会当日。她们当时脸上那激动的神情,咧嘴开怀大笑的模样让我有点错愕, 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下那些难得的精彩画面。忆起当年菩提学子每日在校园内淘气、爽朗、爱笑爱闹的性格,吾不禁在想, 是否今日过多黑白分明的条规造成了隐形的束缚,扭曲了孩子们天真浪漫的性格,使她们在校园内亦

敢释放与展现真正的自己呢?!

也算临别秋波

数年后亦是我退休之龄, 许多人见我身体健康状态不佳,问我为何不提早退休、也有的希望我提早退休,我都不愿意;只要我还做得到,我想在有生之年好好的完成这赋予我的使命、我的任务。的确,如今教学上的处理都离不开电脑与上网,想起来就让我烦恼与头痛,此乃唯一让我却步、深觉恐惧的障碍,若有一天我提早投降了一定是因为它。未来的路就看未来才决定吧。是为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