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270

家长不支持,教改不可能成功

2021/07/2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谈到教育改革,大家都会把期望与注意力投注在教师身上,希望身在前线的教师能不负所望,负重前行,协助国家顺利完成教育转型计划。忽略了这背后还有一股来自家长,足以影响教改成败的庞大力量。

如果家长无法认同改革,不愿革新教育思维,仍然执意用旧思维来看待新发展,用心中的旧尺来衡量新格局,就像扯后腿一样,让本来就举步维艰的教育改革面对更大的阻力,寸步难行。

面对这一波教育改革浪潮的父母,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若非从事教育行业,或长期对国内外的教育发展保持关注,对于课堂评估这件事大概有点难以想像。根据我有限的观察所得,很多父母并非不了解废考的意义,也不全然反对改用课堂评估,只是一旦面对只显示各科级别(Band 16),看不到具体分数、总平均,也不见班级排名、全级排名的成绩册时,还是不免愕然,觉得看到最后也看不出个“结果”,掌握不到孩子真正的学习情况。

为此,虽然明知不能比较、不该比较,还是会忍不住探听其他孩子拿到什么级别,偷偷收集“情报”,以便了解自身孩子站在什么“位置”,与同龄人相比,这样的水平算好还是不好?虽然常听说课堂评估更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人才,但看到孩子的级别低下时,还是不免忧虑,有时甚至忍不住质疑这种评估方式的公正性,怀疑负责评估的老师是否具备专业的评估能力,会不会出现人为的偏差?担心孩子成为教改中的白老鼠,担心错过可以补救的黄金时期。

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希望有任何的闪失或风险。只是所谓“最好的教育”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将随著时代变化,随著社会对人才的不同定义、不同需求而有所不同。

需要合力,而非内耗              

如果家长不能与时并进,对教育的想像仍然停留在自己求学时期的样子,并执意用自己过去所受的教育模式,来衡量今日的教育,用过去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打量老师,甚至不惜为此而找老师理论,动辄批判、质疑老师的专业能力,将使老师大伤元气,不管是对个人的信心与职业尊严,还是对整个团队的士气,都是重大的打击。

废除行使已久的考试,改用相对陌生的课堂评估,不管对家长还是教师来说,都像踏上新的征途一样,意味著需要展开新的探索,接受新的变化与挑战。注重子女教育的家长会焦虑,走出舒适区、处于适应期的老师也会压力。当焦虑遇上压力,特别容易擦枪走火,两败俱伤,到最后遭殃的必然是孩子。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家长则是不可缺的助力,两者需要合力,而非内耗。改用课堂评估,并不会直接让孩子变成白老鼠,但是假若父母与教师不能达成共识,缺乏应有的信任、理解,相互猜疑、对峙,将给改革带来负担,形成阻力。一旦把持不住,打回原形,走回老路,孩子就真沦为白老鼠了。

 

高思维教育 老师的视角

2021/07/25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天空的云朵,在气象学家眼里,首先说明天气;在艺术家眼里,首先突出色彩,而在诗人心里,首先激起意象。“首先”,带有“自然”的意思。

“听见”这件事,生物学家研究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物理学家研究声波和鼓膜的振动,化学家研究内耳毛细胞产生的神经信号传导。“听明白”这事,则牵涉更多的领域。

自然、客观存在的一件事或现象,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看待,将得到不同的信息,获得不同的启示和审美,成为不同领域的专家。董桥在其文章〈文化气息与专业意识〉里提到吕叔湘(中国语言学家)的以下看法:“语法讲的是对和不对,修辞讲的是好和不好,逻辑则注意说得通不通”,同样是提出三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语文、文章或说话。

看看似曾相识的这一句:“华校生都不爱发表意见,你是华校生,怎么你就讲个不停?”这句话从语法角度看,没有问题。从修辞角度看,把“怎么你就讲个不停”改成“怎么你总是喋喋不休”后句子或许比较美丽。从逻辑上讲,它通不通呢?

每个物体都有属性。一个个的物体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群体之形成也随之发展出本身的特有属性。意思是说,群体的属性和群体中个别成员的属性,未必一样。比如,一棵棵组成森林的树木并没有森林的属性,乐队之享誉全球并不表示每个乐队成员都天下知名。

以上的例子,第一个“华校生”是指由一个个华校生所组成的群体,但第二个“华校生”是指个别的华校生。前者犹如“森林”,后者犹如一棵棵的“树木”。一个叫做“华校生”的群体具备不爱发表意见的属性,你作为一个华校生而具备积极发表意见的属性,两者并无冲突,因此指责你的人说的话并不通。

我说上例“似曾相识”,因为即便你不曾被那样指责过,也很可能听过以下相似的说法:“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他就是一个商人,怎么可能诚心捐钱办慈善?”、“政治圈里的人都喜欢尔虞我诈,这件事上你真认为我们的国会议员单纯是个温顺小白兔?”。这一类的说法都犯有同样的毛病,从思维上看,都是不通的。

如天气,如“听见”,一句话迸出口,一段文字写下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而思维角度在学习语文科时,是常被忽略的角度。教学生写文章如果只著重语法、修辞而不注重逻辑和思维,则可能产生虚的甚或误导性的美文。

如天气,如“听见”,如语文,其他各个科目,包括科学、数学、道德、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等,都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切入去教,除非有哪一个科目之学是不需要思维活动的。

当我们说从思维角度去看待、去教、去学,这句话本身意味著,材料可以是既有的,而角度是新的。我们过去每天看天空的云朵,或许从来都只是为了消除眼球疲劳或放松心情,从来不曾像气象学家那样去判断、预测,但若要像气象学家那样思考,我们就得先打好一些相关的气象学基础。同理,如果要从思维的角度看既有的各科目课本,我们需要学习一些逻辑知识,掌握一些思维技能。

我国推行高思维教育,要推行的不是新课本和新说词,而是要推行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使用既有的材料和教学。为推行高思维教育,不必赶著为课本、作业贴上高思维标记,而是要赶快帮助老师们建构思维的视角。这是一个需要老老实实进行的工作,让老师们首先对思维技能有所掌握,是让高思维教育有实质效果的第一步。

这工作不能是虚的,不能只是公布一些文件、发放“高思维教育”的学术定义,然后让大家任意诠释,随意界定考题是不是高思维题目,再陶醉在“考生的高思维能力已经达标”等报告之中,就算是功德圆满。

                              

遇强则强的老师

2021/07/27 中国报/评论

~作者:王筠婷

去年,很多人都以为,网上上课是暂时的,不太需要掌握好,技术层面的东西懂一点点就好,因为应该没多久,我们就会回到线下模式了。一如既往,大家可以肩并肩的靠在一起上课。然而,尽管病毒专家已预测,不断变种的病毒,只会让冠病无限更新我们的网上生活。我当时曾经想,即便我们这个国家好了,也会有其他的国家无法解封,而且,以伊波拉病毒和伤寒病毒来看,病毒随时会回来,又或者我们像一些有季节性的国家那样,长期和伤寒病毒作战。

于是今年,我们终于下定决心,卷起袖子把课程都安排网上,这很不容易,瞬间转移的平台几乎让老师重新准备教案,更困难的是如何安排小朋友上课,还是确保没有人落队。去年,我就听说很多学生“逃课”的小古怪,比如说:关掉镜头,或者拍一张“很专心上课”的照片让老师以为自己还在位子上,或者把名字换成“联系中……”,更让我觉得悲哀的是,我到年底,才听见邻居屋里传来网课的声音,前半年,他们几乎没有上课。

今年,我那些老师朋友们都已练出一身本事,限制大家开镜头,还可以通过一些微表情来识破学生们的伎俩。这样子,即便没有家长在旁监督,也可以让荧幕变成课室,真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私人空间了!

 

复课?现在不是时候

2021/07/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郭秋香

5岁儿子幼儿园的学习WhatsApp群组里,那个马来女同学的母亲交上的英文阅读视频,发出这样吵闹的声音。短短2分钟7杪的视频,这位母亲骂了镜头外的孩子两次,女儿则边闹边不情愿的跟着妈妈念。妈妈一直按捺着声调在教女儿,最后还是得拍打了女儿两下,才勉强把那一页的英文给念完。

看了这个视频很心疼也很无奈。其实,赶时间加上身体不适的时候,我也是会忍不住这样急躁的骂儿子,希望快快把作业完成。这样的画面自一年多前断断续续的关闭学校以后,就在我们看不见的周遭频频上演,尤其是中下阶层的家庭。面对年幼孩子的学习和断炊的困境,忧心仲仲的父母,精神状况处在紧绷的边缘,家里还有不能外出玩耍而哭闹的孩子,这样的日子几乎撕裂一个家庭的和谐。

面对教育部宣布或从9月分阶段复课,很多父母是喜怒交加。尽管这段日子以来,网上学习确实改善很多,按时间表上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过去丰富,孩子也更熟悉与适应网上学习,不过长期面对荧幕,没有实质的社交,造成孩子的懒散,对生活对学习失去积极性,长期网课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大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家庭,特别是中下阶层的孩子。孩子和大人的精神健康都逐步敲响了警钟,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这一年多以来,稍微还有些能力的父母都在奋力寻找资源给孩子最优质的居家学习,琴棋书画的才艺班没有停,有能力转型的补习中心,客似云来。未来复课以后可以明显看到中下家庭孩子学习进度的悬殊差距,贫穷孩子想要靠教育翻转命运,会更艰难,那是这场世纪瘟疫的隐忧。

家长在痛、孩子在痛、老师在痛、各行各业都在痛。只是16个月了,这些哀痛的呼叫声已经麻木,我们都筋疲力尽,只有在郁闷与迷惘中,日复一日的行尸走肉的活下去。

复课,是一种望梅止渴的假希望。在每日冠病确诊病例“万万声”下,政治大戏热烈上演、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所有政策都和政治挂钩之际,这个消息让更多的父母变成惊弓之鸟,疑惑政府的判断。

如果疫情继续这个样子,你敢送孩子回学校吗?

我不敢。在雪州多日45000千宗,甚至6000宗的情况下,尽管相比大人,小孩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率较低,但是没有父母愿意把孩子的生命健康当赌注。

借用一句我一位校长朋友的话,复课对于雪州是天方夜谭。其他州例如现在是大马乐土的玻璃市在符合条件与严格遵守SOP下可以复课,但是疫情恶化是随时的事。

除了80%的群体免疫、确保全校的教职员包括保安、清洁工人和学生车司机都必须完成2剂的疫苗接种之外,有些家长甚至希望可以让孩子也接种疫苗后才来谈复课。

如果真的要开课,建议教育部可以提供网上和实体的混合教学,如果可以就让家长选择。毕竟有些家庭真的撑不住,需要把孩子送去学校。混合教学固然会增添老师的负担,在这个艰难的情况下,教育部和校方把握时间致力开放资源共享,互助互补,减轻老师的负担是刻不容缓之重。教育部没有时间观望,必须尽速拟出一套明确的机制和方案准备复学,同时必须解决和提高国淡小和乡区学校,老师和家长在资源上的缺乏和教育上的意识。享受公平的机会,获得国际水准的教育机会,是所有孩子的权利,也是马来西亚《2013-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11项转型计划第一项的目标。

我的校长朋友告诉我,我们在疫情下犹如面对身处一场风暴,先解决温饱了才来谈教育,只能等待撑过风暴后才来收拾残局,疫情不退去,一切都不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绝大部分的政治领袖都在忙着上演犹如演寒战2的电影情节,老百姓彼此照顾还是比较靠谱的。欣慰的是,我看到一些老师调整步伐后,重拾教学的热诚,藉着网上教学与科技的便捷愿意多走一里路,例如我的女儿的马来老师就举办了网上马来文讲故事比赛,通过参加者人人有奖的方式激励学生,绝对值得肯定。

在这个纷扰的时代,我的小小经验是父母不妨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情况,认清自己的资源,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有素质的陪伴,建立孩子的自律,是当下最好的生活与学习,网上有很多的免费学习资源可以共享,例如三语有声绘本。

在为三餐苦恼填饱独自之际,父母不要忘了照顾自己和孩子的精神健康。如果有多余的能力,就为身边有需要的人献出一分力,助人真的是快乐之本。约翰福音1512节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复课,对我而言,目前看来至少是明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