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爽直的教育部长
2018/08/0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罗汉洲
当首相马哈迪宣布委任马智礼博士为教育部长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上博得华社的欢欣鼓舞,报章和网络异口同声额手称庆,咸认得人,为什么呢?原来马智礼会讲华语,大家想当然尔的他必定了解华人“到底要什么”, 于是要解决华教的疑难杂症可事半功倍矣。
这种想当然的想法不可谓不合理,但在下一向惯于用小人之心看人看事,所以心中还是有点存疑,反正来日方长,且让我们拭目以观。
马智礼上任至今大概有七十多天了吧,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做事不拖泥带水,有想到做到、想做就做的爽直作风。
比如,列入华小正课的收费电脑班该不该禁止,前朝政府一直拿不定主意,但这问题一到马知礼手中,他当机立断下令禁止,要办收费电脑班就改为课外活动。
这一下,哪些乘搭校车上学的学生与家长顿时不知所措,因为要低年班学生在课外时间上了电脑班后,自己搭巴士回家,无异于置之于险地,随时会发生不测事件,为人父母者能不提心吊胆乎?但学电脑已是“必修科”, 为何不能通权办理,在正课时间学电脑?正课时间学电脑,究竟“杀”了什么科目?
白鞋换黑鞋阵脚大乱
日前,马智礼又出怪招,下令学生明年白鞋换黑鞋,结果如何,这里无须赘言了,总而言之就是马智礼部长想做就做的爽直作风把大家搞到阵脚大乱,家长“大出血”,商家亏大本,是吾等小民不能适应马智礼部长想到做到的爽直作风尔。
又日前,马部长在国会回答魏家祥的提问时说,独中不在国家教育体系内,所以政府不能制度化拨款。
显然的,马部长对这个提问想都不用想就按照前朝历任教育部长的标准答案照本宣科,爽直得很,第二天又澄清说独中可得发展开销拨款、可列入国家财政规划,原来拨款有这样多名堂,惟吾等小民只知道制度化拨款与发展拨款是两码子事。
承认统考须从长计议
不过,马智礼部长也有深谋远虑的时候,比如承认统考文凭这课题就是,他说必须从长计议,要向每个方面征求意见,教育部不会“仓促”做出承认统考文凭的决定。
咦,这岂不是说,希盟当日在竞选宣言中列明有条件(SPM试马来文优等)承认统考文凭一事是仓促的,没有经过讨论就做宣布,只图过了海就成仙,上台执政后才来“不仓促”决定,果如此的话,希盟是在忽悠华社,志在骗取华人的选票吧了,却倒也骗到95%华裔选民呢,希盟果真是这样做吗?
有人以承认统考文凭会威胁国语地位、会破坏种族和谐为理由来反对承认统考文凭,惟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理由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向这些人征求意见,无异于问道于盲。
我曾在本栏说过,竞选宣言是政党对选民至高无上的承诺,它比圣经更神圣不可违,圣经不过是教人为人处事的道理,不是向人许诺,没有一板一眼按圣经去做人,却仍可做个好人、完人,但政党在执政后若推翻竞选宣言就是自食其言,也可说是蓄意行奸使诈的行为,哪可就是人格兼信用破产的事,选民必定知道下回该怎样做。
新政府与承诺
2018/08/0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侯显佳
希盟在执政前许下一揽子的承诺,其中百日新政最受关注,如今希盟执政100天就快到来,有的承诺已经在路,有的还在探討中。
根据希盟竞选宣言,將会在成立政府后的百日內废除消费税;稳定油价;为家庭主妇缴交公积金;收入未达4000令吉的高等教育基金(PTPTN)借贷者暂缓偿还学贷;彻查一马公司等丑闻,並重组政府关联公司领导机构;谨慎地检討各项颁布予外国的大型计划等。
客观来说,希盟从执政开始就努力落实承诺和展现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像是承诺的取消消费税,在9月1日起以销售和服务税作为取代,如今人民打油的价格也不再波动,一马公司案也在彻查中,家庭主妇缴交公积金也在逐步落实中,给国家带来沉重债务负担的大型工程也开展检討,所以说政府在落实承诺方面还是展现出一定诚意。为了节省行政开支,希盟政府精简人员臃肿的政府机构,终止1万7000名政治委任的公务员合同,政府关联公司高层大减新,官联公司的高层不再有月薪8万多,內阁部长也减薪10%,这些节流之举值得肯定,也显示希盟政府整顿官僚风气的决心。
然而「梦想很美好, 现实很骨感」,希盟政府在实际推行各种政策的过程遇到不少麻烦和挑战,可以看到一些承诺出现跳票跡象和U转情况。首相马哈迪就表示,政府內部腐败程度严重,债台高筑超出想像,或无法100%在百日內完成部分承诺,最近他又说竞选宣言只是指南,不是圣经,频频发出无法兑现承诺的讯號。
执政不是喊喊口號而已,要满足惠民承诺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大马是一个富裕国家,要满足民粹性质的承诺相信是轻而易举,而目前最大问题是国库空虚,因此要如何持续性稳定油价,以及填补消费税取消所带来的税收减少,还要落实津贴性质的政策,如何平衡成为新政府一大考验。
在涉及体制和政策的转变方面,希盟政府也是踢到板,像是华社最关注的承认统考问题,这一题从教育上升到种族和马来人地位的敏感问题,巫统和伊斯兰党的炒作下在马来社会引起反弹,同时还出现了教育部长马智礼指在承认统考必须確保不会动摇马来文的地位,种族和谐和是否抵触国家教育政策的言论,此话一说掀起华社不满,结果討好不了华人还得罪了马来社会,这或许是希盟当初所没有想到,变天之后依然会面临如此之大的种族压力。
一些人事任命也引起质疑,包括下议院议长没有从国会议员中挑选,首相敦马哈迪担任国库控股主席,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阿里担任董事,希盟宣言中的承诺就有一项阐述,指受任命为国家和州政府官联公司的董事,是拥有信誉的专业人士,而非基于政治关係而受委。
新政府上台最重要的是给人民信心和安全感,若未来还有更多的反復无常,恐怕会让人对政府能力產生质疑,前朝留下的烂摊子再怎么难啃,哪怕需要更多时间都要一一去解决,因为这终究是人民促成改朝换代的最终目的。
由你选择是否承认统考
2018/07/31 东方日报/时评
~作者:庄仁杰
写一篇评论需要多久时间?这问题因人而异。笔者从起草到完成一篇文章,大约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可是这其中尚未包括选题、思考和累积相关知识的时间。虽然选题与思考常常与其他活动一起(例如边吃饭开车洗澡时也在想),但是为了累积相关知识而花去的时间却非常多。例如一个课题可能需要某方面的知识,而这可能是笔者过去几年阅读所累积的成果。因此,花在写作上的每一分钟的背后,都意味著花了更长的时间。
政策其实也是如此。今日政府调整某一政策,但是要达成其目的,都需要花费无数的心血。例如推广环保袋取代塑料袋,就需要不断地教育与宣导使用环保袋的好处,並且要求各大小商家配合,减少提供塑料袋。同时也必须提供诱因让厂商愿意大量生產耐用的环保袋,让环保袋的价格可以达到平易近人的程度,甚至可能还必须有些设计吸引人愿意使用,如此才能让塑料袋的使用逐步减少。
不敢冒犯多数
看看现在我国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就知道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政策虽然已经推行了好几年,但是距离不使用塑料袋购物一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不论个人到国家大事,某件事情的达成,往往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回到承认统考的课题上,也是如此。更何况这背后有涉及到了国家语言与文化政策路线,以及长期所累积下来的族群问题,解决承认统考,更需要时间与耐心。
一些人认为,承认统考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政府一定要服从华社民意马上承认。的確,许多华人都支持承认统考,认为这是很重要並且可以马上做到的事情。但是在华社之外,人数比华人更多的马来社群,许多人对於承认统考一事持反对意见(更別提华社內部也有反对的声音)。这对於只在大选中拿下1/3马来票的希盟政府,愿意冒险触犯马来社群心意而承认统考的可能性,更是大大降低。所以,如果要比民意,按人头来算的话,承认统考的事情很可能不会发生。
转型正义渐行渐远
一些人说承认统考是涉及到转型正义的事情,所以要快快实行。这说法基本上是套了「转型正义」这个大词来瞎扯。承认统考是落实公民平等,赋予我国各种族平等权利的象徵之一,但是这也涉及到真相的还原、人民的共识、各方展开立场並自由论述,以及补偿正义应该到哪里等等课题。
转型正义绝对不是不管实际操作的方式,就隨隨便便贸贸然实行的事情。今时今日,连各个种族与宗教群体是否应该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都还在刚刚开始辩论的阶段中,在此时却打著「转型正义」的大旗来强行闯关,要求马上承认,只会让真正达到转型正义的目的越来越远。
说到底,必须好好检视现在面对的难题,仔细瞭解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加强支持者的信心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好好地去安抚与说服反对者,让他们瞭解统考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即使不支持但是也不会反对承认统考。对於如何介绍统考並且说服反对者,黄进发与林宏祥等人已经多有著墨並有详细的论述,所以笔者不再重复。
顾及他人视角
所谓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自己思维所认可並投射出来的事物。但扩大来看,真实世界实际上还包括了其他人和我们共同投射的世界。我们如果只看到並活在我们自己投射出来的真实,那么可能会对別人和自己造成灾难(对於只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我们一般上认为他们自私)。只有把他人的真实世界也囊括在自己的真实世界中,顾及他人,还能製造双贏的世界。
为了让统考得到承认,让其他人不再反对,你愿意花时间去好好说服他人,还是只想一直大喊说,他人一定要顺从你的意思去承认统考,而不愿意去好好说服他人?承认统考的路要怎么走,选择就在你的手上。
学者或智者?
2018.08.02星洲日报/古城
~作者:范纯玮
在“黑鞋论”掀起满城风雨后,教育部长马智礼自嘲“黑鞋部长”,我第一个反应是:看来他很懂民间的反应嘛!
马智礼自称学者而非政治人物,但在我国民主尚未真正成熟之时,至少在我看来还是以政党治国的状态,马部长要以纯学者身份进入政府主流,做他学者认为正确的事情,可能只是一种远大的理想。
他还说,换黑鞋的言论是占当天在“新大马及国家教育”研讨会中发表的政策性言论之1%,惟媒体只是专注报道黑鞋论。言下之意,仿佛充满无奈。
无论从媒体或大众角度,那些10年或20年的教育政策太遥远,而人民早已习惯教育政策是因部长而改变,因而不甚放在心上,反观当时说明年就落实的黑鞋论肯定是新闻重点,事实也证明非常广大回响,毕竟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孩子的人格教育。
马智礼说自己从这一连串事件中学习不少,但没说明到底学习了什么,是学会了慎言,还是学会低调?
但相信人民要他学会的是掌握我国实际的民情、聆听各族的声音及我国教育的重点需求。
从国阵到希盟,曾有很多领导公开发表言论后,都会觉得不应被媒体重点报道,但如果那些言论不正确或不重要,又为何要发表?
别每次尝试利用媒体来试水温,事情搞大了又归咎媒体渲染,毕竟这些言论都出自他们口中,媒体拒绝背这个黑锅。
况且,除了官方媒体之外,其他媒体报道新闻要抓哪个重点,应是馆方的决定,不应该被人左右或责怪,因为若要人不知,那就干脆不要说。
问心一句,除了黑鞋论之外,承认统考、不利团结及“10+6”华小有政治意图等,难道又是政策性言论的1%?
当那么多人都持有一样意见时,马部长反而不听,而是觉得要求换黑鞋的家长巴仙率比较重要?这种矛盾的言论,不应出自一个学者部长的口中。
也许马部长一下子进入政治圈,受到太多的追捧和赞美,有点迷失,因此,我建议马部长再沉淀一下,拿出学者的智慧去做对的事,不受政治力量影响,做一个学者中的智者。
毕竟,学者是一种名词,是一种地位的统称,而智者才是一种赞美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