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255

且说多语教育

2021/06/0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孙和声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马的华族与印族的母语学校学生都得学习三种语文。整体上言,这是件好事,只是也得看到不是所有学生均能掌握好三语,为了取得最佳效用,三语学习不得不有主次之分,以免三头不到岸。在华社,华小是除英语与国语外,其他科目均用华语。这是一个合情合理和有效的处理方式。

因为,母语毕竟是最有效的学习工具,也是学生习惯用来思考的语文工具。若能搞好母语,便有了有效的学习工具,更何况母语也是民族的灵魂,具有感情因素而不是如英语一样只是一门实用工具。若能在6年华小掌握好母语,学习起其他东西便可事半功倍,驾轻就熟。

许多华校生即便只读过6年华小便看得懂报纸。主因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语毕竟有限。用来用去多是与食衣住行人际关系等相关的日常用语。

就华族而言,不少人还懂得说多种方言,之所以在于不论闽南语、广府语或客家语等均是同属汉语家族的语言,语法相通;许多用词也相通,主要差别是发音,故容易一通百通。

尽管如此,还是有较熟悉与较生疏的区别;因为语文是种熟能生巧,用进废退的工具;只要常用,便能因熟生巧,若少用便会生锈生疏,即便是同源的汉语方言是如此,学习其他语文更是如此。

据此而论,对语文的学习,应有主次之分,而不宜一视同仁,花同样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三种语文。一般来说,人具有多种智能,不同人在不同的领域有优劣之分。有些人善于语文,拙于运动或手艺,有些人则数学好,但语文较不上手。因此,在小学与初中阶段,至少掌握好一种语文是必要的。这个必要语文通常就是学童的母语与家庭用语。

语文是学习的工具

就母语以外的语文而言,视国情与需要而定,可以两种或三种皆可,驾轻就熟当然最理想;只是,这只是少数精英或天才学童才做得到,一般学童恐难同时精通两种或三种语文。在这情况下,就得做出平衡与主次,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或三取一或二的取舍,也就是说视个人兴趣,条件与需要而定,在精通母语的基础上,花适当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多种语文,而不宜主次不分以免两头或三头不到岸。

语文是学习的工具,必须至少精通或熟悉一种,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另一种语文。

就华族而言,幸运的是华语华文的讯息量与知识量够大够多;只要能掌握好华语,便可经由华语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取得讯息。当然如果能兼通英文就更理想。

在多元语文环境的大马,就一般日常生活需要而言,精通英语与马来语是可欲的,但未必人人能做得到;因此,退而求其次,精通英语与马来语就成了现实中可能的选择。

一般来说,除非是专业需要,一般人即便只是精英语或马来语就足以应付日常生活,甚至是工作上的需要;毕竟,日常生活用语有限,也不会涉及太过专业的东西,从务实的角度看,虽然有约九成的华族至少读过6年华小,可进人初中后,就可能在更多元语文的环境。

如在2020年,华小生有约50万(其中约20%是非华裔生),可主要用华语为教学用语的独中只有约8万多人;至于华文国民型中学(华中)也只有约11万人,伸言之,有很大比例是进入国中、国际学校或其他去处。

国中总的来说,是用国语为教学用语。若学校有足够的华族生(至少15人)也可申请开华文科;但只是单科,而不是教学用语。尽管如此,由于受过6年华小教育,他们大体上还是习惯用华语思考。

在国中,出身华校者就得下功夫学好国语;若真应付不来可在进入高中后选择进入技术或职业学校,以学得一技之长。有一技之长在身,再加上有学习精神与善于学习,依然可经由华语或其他语文学到许多东西。

认同本是多元多样

伸言之,人的潜能是多样的未必一定要读大学;若不是读书的料子就宜考虑其他出路。其实,很多职业不需要大学文凭,有技职文凭也可能更吃香和更可能自己创业或成为自雇人士。在大马,就有约18%就业人口是自雇而非受雇。

至于华中,也有多样的选择,有些华中是华语只是单科,但其他科目如数理可能是用英文教学,而历史、地理、道德科则用国语。这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回想1970年代时,改制中学(华中)便是华语为单科,而其他科目除了国语外均是用英语授课,实际成果虽然是因人而异,可大体上许多学生还是应付得来。当然不排除华中生还得多上一年的预备班以便过渡到英文教学。这是大马特殊国情下的制度安排。据知,在今天成绩好的华中生可直上初一,而不必进入预备班。这也是种较灵活的选择方案。

至于独中生,也有所谓的双轨制,即独中统考与政府考试皆考的多元安排,从学生的角度看,这不失为多一种选择。反正这只是额外提供的选择,并非强制。因此,也难以厚非。

大马的特殊国情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与马来执政精英有一种思路,认为语文与国家认同应该一致而不是可以一分为二。这种思路导致了许多无谓的争端与内耗,甚至民族失和。这就是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的一个实例。

其实人的认同本是多元多样,即便是同一个民族组成的国族国家,其人民的认同也足多,可惜大马迄今尚未摆脱这种单元思路。实际上,马来族本身也是多语教育,而不是都进入同一个国民学校,即便在国民学校,马来族也得学好英语。进入宗教学校的还得学习阿拉伯语文,也是三语均得学习,可就没人质疑学习英语或阿拉伯语会损及国家认同。

显见,这些单一源流论者是双重标准者,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一些受英文教育的世俗知识份子虽口口声声大谈民主人权,可竟然也是单一源流教育论者。这确是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有者甚至主张恢复英校,认为英校是种族和谐的大熔炉。可实际上英校里也非铁板一块。总的来说,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些人搞不清团结的重点在内容而不是形式。

 

何以老师须减薪

2021/06/03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202161日,是我国重启“全面管控令”(FMCO)的第一天,然而更重要的是,全国公务员(包括教师)也从这个月起,被喻令连续3个月强制性捐献一部分津贴来救国。

知悉这个消息后,不禁愕然。

众所周知,公务员是国家庞大开销的体系,减少公务员的津贴,真的可以省下一笔开销,用作振兴经济,或是支援前线人员也实不为过。

然而,我们只是担心钱财的去向不够透明化。这项声明中也列明,所有前线工作者并不会受到这项新措施影响。

掏腰包买数据教学

在对抗疫情的这一年多以来,我们无法否认前线工作的贡献,然而,教师在疫情之下,也犹如前线人员一样,牺牲了许多时间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甚至还自行掏腰包,购买数据配套或一些数码工具来辅助教学,绞尽脑汁响应政府鼓吹“停课不停学”的理念。

在学校重开回校工作之际,也如前线人员一般暴露在感染冠病的风险中,毕竟学生人数之多,人尽皆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老师们减薪,却没有“减辛”,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社交媒体上,还有一些创意满满的漫画家,把教师居家工作的狼狈及其他领域公务员居家工作的写意,一针见血的画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疫情下,在公务员群体中,除了医务及军警人员,最苦最难的大概就是教师群了。其他领域的公务员一旦实行居家办公,他们的工作大致上也与平日在办公室工作性质大同小异,也许工作量还会减少许多。例如移民局的官员,大概工作量会减少许多,毕竟这一年来,要更新护照或申请护照的人会少很多很多吧!

故此,我认为教师群不是不愿意减薪救国,而是让他们减薪不太合理。那些因为国会冻结而没有认真执行任务的部长或副部长,才是该强制大幅减薪的主要群体!毕竟他们一个月的薪水,也许就是你我超过3个月的薪资了。

 

对课堂评估的误解

2021/06/0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发现大家虽然已逐步接受废除小六检定考式(UPSR)的事实,但是提及取而代之的课堂评估时,心中还是不踏实,充满疑虑,也存在不少误解。

有人质疑课堂评估的公正性,认为这种“闭门造车”,由各别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私自评估学生的方式,不够透明化,极容易出现人为的偏差,如老师可能会因为偏爱某个学生而给好评,而不得老师欢心的学生只能得差评等。

会有这样的疑虑与不安,显然把课堂评估当作是可以随意、随兴,乃至随便进行的一种评估方式。不知道课堂评估也有必须遵循的评分标准,即必须以表现标准为准绳,而表现标准则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根据。这一切皆有明文规定,明明白白地陈列在由教育部所颁发的“课程评价标准(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 ,简称DSKP)” 中,绝对不是可以单凭个人喜好,肆意妄为的。

老师在进行课堂评估前,不仅需要设定教学目标,还得确定评估形式,除了须清楚知道要让学生掌握什么能力,对于达到什么程度,属于什么学习水平,什么等级,也得心中有谱。

由教育部所颁发的“课程评价标准”是对外公开的,不像考试所采用的评分标准属于机密文件,任何人有兴趣都可上网搜寻、下载。顾名思义,这是一份融合了课程内容(Kurikulum)与评价(Pentaksiran)标准的文件。里头既有对课程范围(内容标准),学习内容(学习标准)的规定,也有根据不同学习表现陈述的“表现标准”,让老师在实施课堂评估时有迹可循,有所参照。

关心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也可透过附随在每一个级别后的描述性文字,理解孩子对不同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例如当看到念五年级的孩子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被评为级别3TP3)时,想知道级别3意味著什么的家长,可从DSKP所列明的“表现标准”看到以下说明:“能阅读与理解文本内容,能用工具书尝试自主阅读文本,对阅读有兴趣”。

更有参考价值

大家都担心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无从得知孩子学得怎么样。其实,和只是显示分数的考试相比,这样用文字陈述学生表现的反馈信息,不是为我们提供更多信息,让我们更清楚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更有参考价值吗?

另外,有老师担心实施课堂评估后,没有统一的评估范围与形式,会影响评估的“信度”,所评价出来的结果无法作准,例如面对要求高的老师,在竞争力强的学校,学生会更难获得高级别的评价等。会有这样的疑虑是因为忘记切换思维,仍然以考试所用的常模参照,人比人的方式来看待课堂评估。

我们今天之所以改用课堂评估,是希望能摆脱过去只看重结果、注重群体排位的桎梏,回归教育本质,关注个人的成长。在重视个体发展,以表现标准为参照的课堂评估中,须要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该有的水平,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改进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该掌握的,而非区分优劣,所以实在没必要与他人攀比。

如果真要比,也只是跟自己比,即知道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然后再用自己的步伐往前走去,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这话听起来很鸡汤,却是改用课堂评估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而继续用考试思维来看待、处理课堂评估,到头来只能成为四不像,两头都不到岸。

 

亲师关系先天上的差异

2021/06/01 中国报/学习

~作者:林明志

老师和父母,分别是孩子生活两大邻域的重要人物,老师在学校教导知识,父母在家里培养生活习惯,照理不会有什么冲突。但是不管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要有效的进行,孩子的态度很重要。对孩子态度的要求,老师和父母难免会有差异。

老师在课堂上或网课教学,对课业的要求,基本上对任何同学都是一致的。功课量一致,缴交时间一致,难易度一致,基本就要求学生务必准时完成,主动解决困难。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健康问题等,否则老师不会轻易改变对学生态度要求的标准。

父母在家教养的情况则比较难统一要求标准,毕竟孩子有长有幼。因此父母被逼考量得更多,以求孩子各得其所,各有发展和成就。师生之间的缘分可能就一年,顶多三年。亲子之间是一辈子的。父母要承担的原本就比老师沉重,毕竟孩子不会奉养老师。在这种先天差异之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挣扎,要老师百般调整配合,无疑是有点超过了。能够了解这点,算是父母对老师的起码尊重了。

教育资本化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际关系变质,师生关系就是变质最严重的一种。当补习盛行,家长能以资本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甚至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对父母孩子而言,基本上算是员工。而且是随时可以被替代的员工。如果家长能抛开资本,认真认知到一位好老师对孩子的重要性,除了谈钱,还能给予家人好友般的礼遇,那就是比尊重更美好的事情。

大部分老师自知身份,不敢要求父母老师尊师重道(这种年代哪个老师敢啊?),很多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好教学工作就好,其他事情尽量不加干涉。但是连这种基本期望,慢慢也被侵蚀了。很多家长不自觉地干涉老师的教学,功课甚至考试评分。这是对老师的极大否定和“侮辱”。

父母干涉老师的教学,基本上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不同调,已生嫌隙,互相推诿教养责任,最后把责任归咎老师;二是父母离异,互找问题,又不愿承认,最后还是归咎老师;三是家中长辈压力,父母无法满足,最后还是归咎老师。

只要父母有所自觉,敢于承担孩子成长的责任,坦诚寻求老师帮忙,很多时候老师还是愿意给予援手,关键在于自己对自身问题的承担。过多追究老师的责任,只会让老师退缩,不但对孩子无益,也是对老师的苛求。

稍有经历的老师都知道哪个孩子家庭有困难,可是要给予援手费尽思量,因为父母不领情。基于脸面,家丑不外扬等等考量,老师干涉太多,只会吃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在这方面,父母还是要主动承担,寻求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当然,有时候父母其中一方寻求老师支援了,另一方却横加阻挠,老师有苦自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