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独中教育的活力
2024/02/1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庞宣
对为华教贡献大半辈子的独中教职员来说,无论他们是在职还是退休,今年都将有机会首次领取来自民间的感恩福利金,这可真是他们在即将来临的甲辰龙年的一大喜讯。
该感恩福利金并非退休金,也不是纯粹的援助金,而是一份来自于社会人士对独中教育工作者的感恩金,以感谢和奖励
长期从事独中教育工作的教职员。他们只要年满65周岁,在全国任何独中服务累计超过25年的教职员,都可申请这份感恩金。
发起感恩金的马来西亚社会企业家基金承诺,自2024年开始,他们会连续10年颁发“独中教职员长期服务感恩金”。
每人一年可领取6000令吉感恩金,直至2033年感恩金1.0活动结束,或受惠者离世为止。
在60余年的独中教育长征中,独中教育长期受到华社和热心人士的爱护和支持,才能一步一脚印地艰辛地走到今天的办学成就和规模。老师们、行政人员和董事会的贡献固不待言,唯华社甚少有人提到职员们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这未免有失公允。其实,数十年来在独中服务的职员少说也有数千人,其中不乏还是终身默默服务而不离不弃的。可是,除了少数独中有颁发长期教职员服务奖励金之外,罕有社会人士会关注到他们这一群人的服务表现。
而今,社会企业家基金不分教师或职员,以及其服务性质之不同,一律肯定他们同样对独中教育作出可贵的贡献,单是这份识见和决策就值得我们华社喝彩!其实,凡是在独中服务的人士,我们都希望他们不会受到忽视而被看见,这才是独中教育职场上的健康现象。当然,我们也希望日后有更多热心独中教育的人士,投身独中职员行列,以壮大华教的建设队伍和发展。从今日独中发展的规模来看,学校职员已经是一个专业团队,扮演一定的有用的角色。
社会企业家基金是由一群热爱独中教育人士发起的,他们热爱华文教育的初衷和创举令人敬佩。笔者相信在他们的努力和推动下,感恩福利金活动1.0只是开始的第一步,之后还会有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活动……换言之,感恩金应该会长期有序地颁发下去,以实践其推动华教长期建设的持续性和可行性。
从挥春比赛谈文化建设
2024/02/21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李国辉
每逢春节,许多华团学校组织都争先恐后举办一年一度的挥春比赛,以提升华文书法水平,传承传统文化及发扬优秀中华文化,也同时能增添浓浓的春节气息。
这种习俗,无论在城镇乡区,华裔家庭家家户户都会挑选涵意吉祥的春联贴在大门口左右侧,象征辞旧迎新,增加喜庆节日的热闹气氛,而相传古人先贤贴联乃表达劳动人民一种避邪消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这种传统就一直沿续至今,显示了华社华团龙的传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重视。
然而,华社华团领导是否应考虑全面整合一起推动各类文化建设,共同规划,共享资源,分担职责,以凝聚华社华团一股更庞大的团结力量,将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及传承得更精致,更系统化及更有内涵。
每当春节,一些华团一时兴起,就搞一搞挥春赛,贴贴春联,舞舞龙狮,跳跳舞,唱唱歌等,掀起一阵热闹气氛,大家高兴一阵子,过后又打回了原形,很少华团组织领导会主动深入研讨,再做一些建设工炸,以提升文化素养,拟定长短计划与目标,加深及扎实文化的根基。
纵观上述,我们从一些华社华团举办的文化活动,可以理解到华社华团所推展的一些文化活动都不算是文化的根,而只是嫩枝与嫩叶,杂乱无章且庸俗没有内涵。然而我们则需感激华人先贤南来,携带了各种藉贯的文化,为了让文化薪火不灭.,不畏艰辛地代代相传下去,而在环境与时间历炼下,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我国华人独有的中华文化。
如今华人文化在大马除了自成一格,也与其他种族文化互相融合,发展成更高层次的马来西亚文化,这是值得赞赏的。
无庸质疑,文化是我们人类的特产,以促进社会文明,也是一种生活过程。这其中包含了知识、信仰、音乐、艺术、道德、风俗、法律等等。
若从文化作用而言,它是一种创造制度的过程,而若从文化形式而言,它却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从他们的生活行为表现,了解这个民族是否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民族。
若从学术文化的观点而言,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除了发展经济,我们必须推动现代文化建设,使人民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享受,也同时有文化素养,真正迈向一个文明的社会。
因此,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的社会,华社华团必须做到质与量并重,需自力更生,不断提升知识力、文化力、社会力、宗教力、经济力、政治力和教育力,以提升我们华裔同胞的竞争力,行动力,迈向世界的宏观视野和思想,以新的人生观,社会观,国家观和世界观,面向未来快速巨变的新时代,才是现今华社华团领袖,尤其华裔人民代议士应尽的职责。
老师这个身分
2024/02/21 中国报/评论
~作者:叶添鸿
那天和大学品管部门同事闲聊,谈到老师在外头的私生活、以及也算公众人物的老师到底还有无私生活这回事,她推荐了这部电影。简单来说,这是部宝莱坞电影,演员不是一线,演技算是一般,但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中学女老师带学生团到别的国家参加比赛,晚上和另外几位老师到酒吧庆祝,其性感穿着和行为举止被拍摄上传网上,导致印度国内中学校长老师们看到后,纷纷对她做出谴责,随团老师也被解雇,而这位女老师也因此失去了工作、还有一份婚约。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位中学女老师的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舞台表演者,在父权社会氛围下,这位父亲并没有袒护她,反而加以谴责。最后,这位女老师失踪,之后的下场就让有兴趣的你去观看。
在父权社会中,女子就像是家里的物品,极少受到尊重,哪怕家里出事情,家人也似乎不会去保护女子。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会一直看到在印度发生的性骚扰、强奸事件中受害者往往都是女性。
归咎印度政府,到底在社会政策中有多少是保护、保障女性权益的,抑或是法律存在但执法漠视?这部电影有一个剧情伤透了我,订婚后的男朋友鼓励女子过摩登的生活,但却因为这个被流传的短片而恼羞成怒,他随后又重新定义口中的“摩登生活”并非让女朋友选择去做这些事情。
过去印度曾经有很多电影,都在点出印度女子的不公待遇,可见印度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
十一年寒窗后的憧憬
2024/02/1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前一篇文章我提到,测量转盘上的扇形圆心角未必需用量角器,通过概率的概念也行。两者似乎互不相干,但解题者却从中看出联系,这样通过深入思维的‘看见’,令人有‘发现’的喜悦,体会到学问的美。
问题来了,怎么许多成功解题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体验?
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我认为学习有四个层次:知识、技能、鉴赏和素养。知识是指获取知识;技能包括了学习技能和运用技能处理知识。处理知识的目的是要亲自建立知识结构;鉴赏为在运用技能处理知识的过程中的审美;素养是以鉴赏中的情感为基础培养出的思维、行为和心理品质。
拿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前天观赏科学纪录片时,我听说光速大约是每秒30万公里(知识),昨天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我知道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一亿五千万公里(知识),而今天早上在数学课中老师教我速率方程(知识)。今天下午,闲来无事,我突然注意到,三者似乎有关联(技能)。稍作数学计算和推理(技能),得出光从太阳出发,抵达地球需花大约8分钟20秒的时间。
以那么快的速度飞行,也需花8分钟20秒才抵达,哗,那很远耶,远得令人难以想像(鉴赏)!我们从小学的科学课本中知道,光进入眼中我们才能看见物体(知识),那岂不表示(技能)我们这一秒看见的太阳,是8分钟20秒前的太阳吗?真神奇(鉴赏),我看见的竟然是历史!
至于层次四,素养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累积而成的。上述放学后闲来无事的下午一次三分钟的体验掺杂了许多不同来源的情感,包括天文学这个领域本身给人的感觉、想像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空间之大的感觉、处理各点知识时的感觉、质疑和检验自己的算法时‘严谨’感觉、哲思味浓厚的结论(我这一秒看见的太阳不是这一秒的太阳)所附带的深邃感等等。各位能够明白心灵经历这三分钟的美好感觉的意义吗?人有过这样的深刻、美好的内在体验,就会要下一个三分种、再一个三分钟,慢慢就生成崇高的品格,而高尚的生成了,自然就会排除低俗的。
用上述四个学习的层次,可理解以下几点:
一、 我国学生缺的不是知识(层次一),是处理知识的能力(层次二)
我国的教学,即老师的教和学生学,多著重的是获取知识,情况好一点的会著重习得技能。技能可分两种,一是学科内的技能,比如美术课中的调色技能;一是跨学科的技能,比如沟通技能。我所谓‘好一点的会著重习得技能’,是指跨学科的技能,尤其是处理知识所需的思维技能,常见的有推理、联想、提出和修正假设等等。
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忽略‘运用思维技能处理知识’这一块。学生费劲记住的是切割式的知识,他们不善于举一反三,没用心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比如,今天学习比例概念,明天学习斜率,却看不见斜率就是一种比例概念。通过直线学习斜率概念,用在曲线上就当作是完全新的东西。
学生所谓的备考,其实就是在努力记住各种知识,少有处理知识的思考活动。学生的海量阅读,视频的海量观赏,知道这个知道那个,但就仅此而已,多使用的是记忆力。从这个角度看,我个人认为常识比赛意义不大。
二、 我国学生拚命学习,但缺少感觉(层次三)
当然,毕竟有好的学生。好是指处理知识的能力没有问题,完美地处在第二个层次,各种习题考题都能解,即使牵涉多步骤、稍曲折的逻辑推理,也难不倒他们。但是,就是缺少感觉,对所学不懂得鉴赏,也不愿花时间和心思鉴赏。大家一定很难想像会有在烈日下不断挥动锄头耕地,但却不觉得疲累,没有汗流浃背的痛快,更没有劳作的满足感的农夫,对吗?但这样的学生不少,每天啃书本忙功课,对所学的却无感。
可是人多少总会有感觉,你说怎么可能一个人在学习时完全不曾踏足第三层次。实情是,即便稍有感觉并且觉察到了,也会马上被考试和出路这两点动机和意识牵引、质疑、压制或扭曲。一个学生爱跳舞,马上就会被父母提醒未来可能吃不饱。你说你喜欢研究黑洞,但是周围的人都说不如建路搭桥盖房子。跟著感觉走、追求自己的梦想是孤军作战,且四面楚歌,几个今天马来西亚的高中毕业生能成功杀出重围?
这是表述现象,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美好感觉去了哪里,为什么学生的憧憬(也是一种感觉)只剩下医生、律师、工程师刻板的几种,糟一点的是网红和送餐员?我的答案是:没有上例中所提的‘闲来无事的下午’。怎么会没有?因为‘学习是为考试’、‘学习是为出路’的动机和意识破坏了心灵的悠闲,瘫痪了对学问的感受能力。家庭、学校和社会老早给孩子打下的上述动机和意识,其破坏力之大就在于它让孩子不再悠闲,没空去体验一次次美妙的三分钟。学生对考试和出路这两点念兹在兹,难以跨入‘鉴赏’的第三层次,即便在处理知识的时候,也不屑于花时间去注意自己的体验,因为‘学问的美’在成绩、出路的动机和意识遮蔽之下既看不出有什么长远的人生意义,也对眼前的好成绩、好职业无济于事。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认清楚学习就是为学问本身,让学问回归学问,这样学生才听得进‘鉴赏所学’的劝告。‘让政治的回归政治,让教育的回归教育’是我国政坛喧闹中的一种说法,但真从教育的角度看的话,后一句还不够,必须是‘让学问回归学问’。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相信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学好怎么处理学问’的长远好处,其他各种应对SPM毕业生不愿升学要做网红、送餐员等等的所谓解决方案,都不会搔到痒处。
不再把学习简化成一个层次,或者不再只著重第一层次,是多年来改善我国教育的多番尝试中未达成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要改善我国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打从心底认真、专注地以正确的动机和意识做好‘学习’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