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565

华教就只是母语教育吗

2024/08/1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教授

好像只要提到酒,两大(华人很多的)政党领袖都会(个别)站出来“捍卫”华人华教的权益。仿佛酒和华人就是那样紧密在一起的。真的要这样吗?我们的华教是不是还面对其他更严竣的问题?

大马华教的发展与华教意识的构塑息息相关,诚如郑良树所言,那是华教前辈们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和人格感召。但是,华教人格之为何塑造,如何塑造,则又是另一个更应思索的问题。在这方面,中文论述很少分析,反倒是英文论著多有述及。Loh Kok Wah早在1980年代就曾撰文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探析大马华教与国家的关系,“华人社群”的构成实际上是一个“利益群体”,华教的发展是族群意识的一种表达。回应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政策,致使华人族群意识得以成形,进而热衷于华教的发展。

而陈绿漪的英文论著说得更加清楚,他认为大马华人维护华教,对政府控制华文教育所作出的反应和进行的斗争,是因为有相当大批的华人视华文教育为保持华人文化认同的根本。而在华教运动中,董教总实际上扮演的是制衡(国家)文化霸权的角色。

由此观之,大马华教的发展,特别是197080年代华校复兴运动的展开,它确实是与华人争取公平权益的时代氛围息息相关。当年华教意识的高涨,那是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忧患意识”使然。因而若阅读本地中文书写的华教史论述,你会发现那大抵多是史料的堆砌重组,主线明确传达“民族教育”、“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把大马华教写成一部又一部奋斗的悲壮史和斗争史,就如同华人在大马的生命史一般。

然而,当今华教,还能一再强调那是“母语教育”吗?88日,在雪隆为华小校长和老师主讲的一场讲座中,我指说华校不应只是“讲华语”的学校,徒具读华文、考华文、爱华文的口号和“强求”,而是我们更应该要让华校子弟内化自觉:你为什么要读华文、考华文、爱华文?爱华文要爱些什么?那是一个文化教育,而不仅仅是“学华语”“讲华语”的温室。

加之以现今的华小,已有超过20%非华裔生,一些微型华小甚至过半非华裔生,还有一个也需正视的现象:现今雪隆、新山等城市地区的华人子弟,他们的家庭用语已不是华语,而是英语。对他们来说,华语不是他们的“母语”,英语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这些学生从纯英语或马来双语的幼稚园进入华小,校园的语言冲击是很大的。那你如果还在用“母语教育”思维来搞华教,恐怕也是很难有共鸣的。

很明显,连AI都强调,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明乎此,对“母语教育”的强调究竟是为了什么,吾等或许更该要有一番省思。

什么是华教?“好”(第四声)玩,在ChatGPT试问了一下:“请写出马来西亚华教之精神与特色”ChatGPT回答得相当“平稳”:“马来西亚的华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与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多元文化融合与包容性,二、

强调价值教育; 三、语文与文化传承;四、维护和推广华人文化身份;五、高品质教育资源与管理。”

不能说ChatGPT的答案有多好,但它至少是综合众多讯息的“平稳答案”。ChatGPT最后总结说:“总体而言,马来西亚华教不仅仅是对华文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传承与发展,这使得华教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明显,连AI都强调,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明乎此,对“母语教育”的强调究竟是为了什么,吾等或许更该要有一番省思。

 

再谈华教首要任务

 2024/08/1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上星期文章中对于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提出的华教首要任务进行了讨论,如果董总要针对拨款、兴建学校和师资问题上耕耘,那就应该要对于相关课题有所研究,否则董总与官方的对话将无法触及核心,最终将沦为各说各话,毫无交集。因此我并不认为董总目前有能力做这些事情,反而觉得董总应该回到耕耘已久的独中课程与统考课题上继续深耕,稳住基本盘才是首要任务。

对于统考课题,本人认同陈主席不急着承认统考的说法,如之前文章所述,统考承认与否已经是一个被玩烂的课题,这早已不是董总、华团能够控制的局面,与其继续在这个泥沼中混战,不如把董总可以做的事情,如独中课程的更新、独中教改的推动,甚至统考的改革等事情做好,让政府意识到不承认统考是国家的损失,那才有意义。

独中的价值在于统考的水准,而统考的成就是需要完整的独中课程作为后盾。过去数十年来独中课程和独中统考一直都由董总来主导和推动,包括这几年的独中教改相关事宜,也以董总为核心在规划与发展。只是这些年下来,董总行政部在独中课程和统考的改革、发展上显得力不从心,这使的独中课程革新与教改相关业务进展缓慢。

这不能怪罪与董总及其同仁,其中关键问题是过去董总的组织架构与行政分工已不能满足目前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专业需求。比如负责独中课程发展与教材编撰、推动教改的董总课程局,长期在招聘物理、化学、科学、数学等科目的学科人员,可见课程局对于这些重要的基础科学一直都找不到能够对口负责的学科专业人员,这不由得让人担心独中数理课程是否正处于“自动导航”的模式?而且如果继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人员,拿这样的模式还要继续多久?这又该如何应对课程改革的需求?

除了个别科目的学科负责人不足外,即使有相关负责人的科目也因为业务量庞大,要带领课程委员制定新课程纲领、编撰新课本、安排新版作业、董总E启学线上平台的资料维护等等,这使的课程局人员难以顾及所有面向,只能够勉强完成吩咐的重要任务,至于长远的课程发展、推动教改和实践《课程总纲》等业务大概就只能作为口号,事实上是滞碍难行。

如果独中课程的发展和教改的推动只能沦为口号的话,那统考与其改革又该如何有效进行?自1975年第一届统考以来,统考早已成为独中教育最重要的“金字招牌”,统考课题更是牵动国内政局的重大题课。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评量是一个专业的领域,在全球教育改革浪潮和课程革新的推动下,独中统考也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毕竟各种领域的创新也引领著各种教学的变革,统考不能够只是复制过去的做法和模式,就要大家接受统考的优秀,这毕竟是一项逆水行舟的任务,当大家都该思考如何改革以因应新的需求时,统考如果不思变,那日后又该如何说服别人统考的价值?

然而目前的考试局在教育评量相关专业的缺乏,使得统考改革难以推动,也成为独中统考发展的隐忧。试想想,独中统考代表独中课程评量的重要考试,也是独中生未来升学的重要依据,董总考试局编制内竟然没有教育评量专业的负责人处理相关业务。当全球都专注在高思维、多元评量等的改革时,董总考试局在各科的考试评量改革,如题型革新、评量标准鉴定,甚至是考试后的题目分析等工作是否能够胜任?未来如果有国外的教育单位、大学要来考核独中课程和统考的话,考试局是否能够招架?如果考试局只能够维持统考运作,却难以应对相关变革,那统考金字招牌未来是否还能够撑得住?

因此承认统考不是首要任务,其实拨款、师资和建校也不是董总目前能够急于处理的课题,甚至陈主席极力推动的华教大楼建设也没提升董总行政部的专业化与组织改革急迫,毕竟这部分会直接影响独中的日常教学活动,及未来统考的价值所在。

而今天独中之所以在华社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统考在大家心中被视为华教重要的基石,这是过去数十年经营的结果。未来独中的口碑、统考的价值还需要从今天董总的专业改革中去奠定,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董总无法从专业介入,则将冲击未来独中的发展,也会让独中统考的公信力与专业性也会受到质疑,独中过去树立的形象、统考的专业也势必荡然无存。

独中课程和独中统考是否能够在这波的浪潮中转型、革新还需仰赖董总破釜沉舟的改革,这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且必须有中长期规划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期间会触及很多过去固有的惯性,如果无法彻底贯彻专业革新,那独中教育就只是继续复制过去的成功模式,必然无法在这波改革浪潮中存活,五十馀年来的独中模式与统考也将不复存在。长篇大论写这么多,只想表达目前董总在独中课程与独中统考发展的困境,这才是华教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董总领导层该关注与能够做到改变的任务。希望董总陈主席能够好好去了解相关问题,并且带领董总与独中迎接新的纪元与发展,成为大家的典范。

 

华小师资培训困境与华文教育未来

2024/08/1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书苑心声

近与其他师范学院讲师交流时发现,绝大多数学员不愿意选修华文作为副科。原因有二:其一,他们有信心能够胜任华文教学;其二,他们对教华文缺乏兴趣。

今年教师学士课程(PISMP)华小组共招收784人,其中主修体育148人,马来文128人,英文93人,美术81人。令人忧虑的是,华文招生仅从去年15人增至30人。五年后,仅有30位主修华文的教师被委派,是否足以缓解华小的华文师资短缺?

目前,大多数华小教师需承担华文教学任务。对于在师范学院主修体育、音乐、道德等副科的学员,这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尽管教育部强调小学阶段无主、副科之分,但UASA考试仅涵盖国语、英语、数学、科学和历史。在以华文为母语教学的华校,华文自然成为考试科目之一。不可否认,考试科目在课程安排中占据较多课时,学校因此更加重视这些科目。

令人失望的是,学员们以为在师范学院主修华小所谓的“副科”就无需教授华文。然而,华校教师通常需教授多门科目,校方会根据主、副科的课时比例进行安排。每位教师通常有约30节课,涵盖主、副科。例如,体育课在高年级的课程安排中仅占两节,故主修体育的老师不可能只教体育课,他还必须教授语文或数理科目。

近年来,师范学院主修华文科目的录取人数引发担忧。如果学员不选择华文作为副修科目,华文教育将面临严峻挑战。选修华文不仅有助于将师范学院所学的理论与教学理念应用于华小,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而非让华文课局限于朗读、理解、回答问题、书写生字、抄写字词句及听写等常规步骤。这些教学方式与现代华文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小学师范课程应以语文、数学和科学为主修科目,将美术、音乐、体育等列为副修科目。根据小学各科特点进行教师培训并不符合小学的实际需求,反而引发诸多问题。因此,小学阶段的师资培训应以语文、数学和科学为主修科目,而美术、音乐、体育等作为副修科目。特别是这次录取中,主修体育的学员被规定副修道德,这让人质疑他们未来在华小能否胜任语文或数理科教学。这一做法不符合华小的实际需求,反而为华小教育制造新的问题。

教育部应规定,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主修体育、音乐、美术和设计与工艺的学员在五年修读期间必须副修华文。

华校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需依靠这一代教师的齐心协力。华文教学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前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为己的教育

2024/08/1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谚语,不知小学、中学华文课有没有、敢不敢教?

百度百科把这句谚语解释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但这个解释还不算真正带出人们在用这句话时心里所带有的自私、毒辣和不择手段之意味。在电影中,这句话是恶人在为自己出卖朋友之不耻行为辩护时常用的一个理由。

但已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却认为我们是误解了古人的意思。据他说,如果把“为”读成第二声,而不是第四声,整句话意思完全不同。读成第四声,有百度百科解释的含义。读成第二声,“为己”意思是做自己、实践自己,整句变成是“人不做好自己,就会为天地所不容。”。怎样才算是做好自己,这个肯定是每个人可以著作一本书长篇大论的事。坏人有坏人的自己,好人有好人的自己。接下来的文字,当然反映我说的自己,其中有和一般人同的,也有和一般人不同的。

人做好自己,是理应鼓励的事,但并不容易,因为人与人之间互有关系,你做的事情难免会影响到别人的看法、情绪、方便、利益等等,难以周全,必有取舍、妥协、牺牲。所谓别人,包含所有和你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孩子,到和你最疏远、素未谋面的人。

随手拈来就有个例子。你养猫,你说猫是你的,你爱对它怎么样就怎么样,因此你踢它、饿它、甩它、用烧水泼它,没料到给人录了下来上载到社交媒体,引来社会大众对你人肉搜索、网络霸凌,结果你必须公开道歉。这类事情在报章上时有报道。

拿一个社会效应没有那么大的例子:今天星期五,你想下班后赶快回家洗澡休息,享受自己的独处时光。但一名同事或上司今天生日,约了所有人一同吃晚餐庆祝。你去不去?若去,你是在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若不去,肯定有人会不高兴,而你在意别人的不高兴,实际上你也可能因不参与而日后工作上多了一点麻烦。或许你也担心轮到你生日时,别人也不会给你面子,而你很难接受这一点。

这两个例子理应足够勾起大家的回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类似的内心交战,充满疑问、挣扎和斗争,到底自己应该如何拿捏、要怎么做,才能够做好自己或不牺牲自己,又能与人和谐相处。

我们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我们没有把内心的交战展露出来,以致我们周围的人都对我们基本上都感觉满意,但我们自己非常清楚,实情不是这样,我们其实虽然没有刻意要做坏孩子,但也没很想做好孩子,我们只是想做好自己。只是这个简单的意愿却不容易实现,而我们很快认识一点,不把真实的自己与他人(父母、朋友、同事等等)、社会(各种道德要求、规范)的冲突露出台面,是最实在实惠的做法。

问题是,总有按捺不住、无法妥善或健全处理的人,有的在社会上有头有脸之人,强势地让所有人都得让著他,就是一个例子。也有的变得善于说谎、虚假、耍手段。有的高收入的人在商场内偷窃,有的斯文人偷窥等等,都是不懂得妥善拿捏自己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结果。但和那种善于不让冲突露出台面的普罗大众相比,这一类还算是少数,环视你在生活上遇见的人,就知道是这样。

大部分把冲突静悄悄地往心中移的人,他们也的确成功做了一个“正常人”。但那并不是一种健全的处理方法,因为当中的观念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主导,自我压制、自我麻醉、自我安慰、扫问题入地毯底下、以和为贵、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等等,并非老老实实地直面内心的交战。结果很多人其实自己也感觉到自己是在带著面具生活,并接受人生本如此,难得体会到做自己的滋味。

如何做自己,以为天地所容,这是每个人的一生功课,以最终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模型。从小学开始,或从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想望和意志与外在世界格格不入时开始,疑问、挣扎和斗争就开始了。做自己是要争取(甚至是斗争)的,要坚持回家享有自己的时光,而不是出席宴会、聚会,在这个社会中并非想像中那么自然、能“为所欲为”的事。

虽然做好自己是每个人的人生教育目标,但只有哲学、心理学会直接谈这个问题,而道德和宗教不会以个人为切入点谈。我们的小学、中学没有哲学、心理学课,学校辅导老师许多也没真正受过哲学或心理学的熏陶,虽然受训时课本里学过一些。结果是,每个小孩最后会发展成怎样,是最终做个有智慧的人、“正常人”还是被社会谴责或处罚的人,只能靠自己的慧根、努力和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