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566

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从制度反思到教育改革需求

2024/08/2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书苑心声

从一位非教育系毕业后成为合约教师(COS)的朋友那里得知,他每次上课前都会感到担忧和焦虑,甚至失眠。主要原因是他在没有任何培训和指导的情况下,被迫进入课堂教书。他对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毫无概念,只能通过朗读课本或模仿自己小学时期老师的教学方式应付课程。

显然,问题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教育部的制度。笔者认为,教育部在录取非教育系毕业生为合约教师前,应提供基本的教学培训,而不是先派遣再培训。至少,这样能让这些新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并将教师职业视为需接受系统化培训的专业岗位。教师学士课程(PSIMP)的学员需完成为期五年的学习,包括两次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毕业后,学员需通过面试,方能等待教育部的指派前往小学执教。这表明,教育部为培养未来教师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以适应现代教育变革的需求。这五年的培训过程,类似于培育专业领域的精英。

尽管未经过系统培训的教师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的教育理念已与过去大不相同,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方能有效应对这一转变──教育体系经历了深刻的改革。

从小学综合课程(Kurikulum Bersepadu Sekolah Rendah, KBSR) 到小学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KSSR),再到全面废除小六检定考试(UPSR),并以校本评估(PBS )取代,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站在教育最前线,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推手。如果教师在应用21世纪教学法的情况下,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多种思维技能将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大学毕业生教育文凭课程(PDPP)的招生活动。与直接录取非教育系毕业生为合约教师相比,PDPP课程更加有效,毕竟参加该课程的未来教师必须接受至少一年的培训,然后才会被派遣任教。

教育的不断革新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需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部若要确保教育改革的成果,必须提供系统化的培训,确保每位新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已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PDPP课程的推行正是朝著这一方向迈进的积极举措,它不仅能帮助未来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也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教师提早退场的隐忧

2024-08-21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梁洁莹

近年来,提早退休的教师逐年递增,从20204212人、20214389人、20225306人以及20236394名。曾经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为何要选择提前退场呢?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2月在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时提到,根据教育部2022年进行的调查发现,教师申请提早退休共有5大原因,分别是个人财政状况稳定、退休福利、身体健康状况、教育政策改动和教学数码化。

教师退休全球化

就算是2023年有逾6000名教师申请提早退休,这人数相当于教师总人数的1.49%,但无论是媒体、教育团体和社团的用语都尚算温和客气,因为这情况并不只是在大马出现,而海外媒体甚至使用“教师退休潮”这字眼来形容大批教师提前退休的情况。

台湾《联合报》于2024725日刊登的〈教师退休潮〉专题报道中提到,行政过劳、师道不尊、教师专业遭弱化、压力爆棚及健康亮红灯,都是教师挥衣袖求去的原因。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则在2023年发布一项调查,55%的教育工作者希望比原计划更早离开教学岗位,主要原因是劳动短缺所引发的极度倦怠。无独有偶的是,一项美国各行业的职业倦怠率显示,教职员的倦怠率以高比例稳占前二,第一名是中小学教职员的44%,第二名则是学院或大学教职员的35%,远把公务员、零售、卫生及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倦怠率抛在后头。

纵观各国教师退休潮的导因,简而言之就是“钱少事多压力大”。实际上,一些国家不仅是面对教师退休潮,还有不少教师的离职率也颇高;如英国约有33%新教师在任职5年内离职,主要原因是难以承受的工作量和压力过大。

无论是教师退休潮或离职率增加的趋势,在疫情后尤为显见。由此可见,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教学资源不足、学生表现不佳等问题都加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导致许多教师感到身心疲惫,难以继续承受职业带来的压力。

教育形态已改变

就算目前已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随着大多数国家因冠病疫情造成的“学习损失”导致2022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评估成绩下滑,已可预见各国教师们在接下来要“迎头赶上”所承受的压力。

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及教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了另一个灵魂。

当教师们再也无法快乐教学时,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学习呢?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身教言教都更重要。因此,政府有必要深入探讨教师退休潮,否则根本无法打造一个积极的教育环境,更别妄谈什麽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


迈向个性化教育

2024/08/24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燕娣博士

在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一位老师面对着数十个天赋、兴趣、学习方式完全不同的孩子,如果仍采用同一套方法、同一本教材、同一个节奏,教授同一个知识点,再用同一张考卷评价学生,这种做法显然低效。

也许我们认为考试要公平,但现实中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立个体,学习进度及吸收能力不一样,也因为在教育现场常讲求公平,结果不少在学术科目较弱的小孩被淘汰了。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成为学习的促成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校长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者,而是学习体验的设计者。学校的教育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质量,更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

学历不等于能力

因此,校长需要致力于打造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学习社区,让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能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对学历的过度崇拜和对职业的狭隘认知。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传统的学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学历并不等于能力。

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是让每个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利用科技和开放的学习方式,发现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教育的核心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包容性强的教育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校需要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摒弃分数制度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上大学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经之路,但现实却非如此。许多人盲目追求更高的学历,却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大学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选择,更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时,我们也需要摒弃传统的分数制度,寻求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应该只用冰冷的分数来衡量,而是应该关注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成长。

未来,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企业和学校也将更加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真实作品和学习成果。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让所有人都得到同样的资源,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潜力。

 

独中要深入推进素养教育

2024-08-19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桢文

在波德申举行的为期2天的跨阅4.0工作坊,为独中教育界的年度盛会。今年,工作坊汇聚了来自全马23所独中的700馀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充分展示了与会者对教育的热忱,让人倍感欣慰。

今年工作坊的主题为“校本扬帆·深耕素养”,这也是全球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儘管我国独中仅有63所,但这些学校经过多年的艰苦发展,建立了人本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恰好契合了时代对教育改革的要求。许多独中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特色。

发展独中特色课程

这项工作坊已持续4年,目标明确:通过校本课程改革,发展独中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我在独中服务超过30年,亲历了这些年来的诸多改革。独中为了生存,因应社会需求,发展出独有的人本教育特色,如今这些特色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优势,体现了独中的教育基础。

在教育法令下,独中被定义为私立学校,然而对华社而言,它们属于民办中学。基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凭藉灵活的办学方针和教育自主权,独中在艰难的过程中,仍坚持推进统一课程和统考路线,这无疑是一个奇迹。董总于2018年颁布了《独中教育蓝图》,明确了独中课程改革的目标,2020年又推出了《独中课程总纲》,为全国独中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疫情期间,三所独中勇敢地迈出了改变教育版图的第一步。2021年举行的跨阅1.0,随后经历了跨阅2.03.0。今年的跨阅4.0,已有23所独中积极响应,各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以及观摩其他学校的教育成果,开发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此次工作坊中,各校分享了紧扣《独中教育蓝图》中三面九项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并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SDGs目标,开展了具有独特性的校本课程。这表明独中教育正在顺应国际教育改革潮流,致力于成为全球华人世界的教育典范。

工作汇报中,各校的特色课程涵盖了乡土认知、社区参与、族群融合、环保意识、公民责任、残障关怀、业界交流和人际互动等领域。更为可贵的是,各校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融入了人工智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接轨全球教育改革行动。

落实素养教育

4年来,各校的努力彰显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从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提炼出应有的素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展望未来,疫情后期独中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校本课程落实素养教育,走向国际,成为全球华人世界的教育典范。董总也要引领全国独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报我们的教育成就。我坚信,这一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