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型缺什么?
2022/08/1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若教育议题是各族之间的“共同语言”,那么就应该抓紧这个契机,透过巫裔家长、华裔家长和印裔家长等更为熟悉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增加各源流学校之间的凝聚力,而不只是持续以旧有的方式交流,或让华社的部分交给华裔副部长负责就好。
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前几日出席活动时说,教部将走入社区展开一系列有关教育转型的交流与演说,以便学生、家长和教师能更了解教育部正在推动的教育改革计划。
实际上,作为采访教育新闻的记者,我也发现教育部长本身已“启动引擎”。他有别于刚开始接任时的“低调”,开始走入人群,向大家解说教育转型计划,同时也把这个责任做得很精彩,总是很有活力和魄力地发表演说。
莫哈末拉兹接任教长职后,所落实的两项最重要的教育转型计划就是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和中三评估考试(PT3)。虽然有关废除这两项全国统一考试的讨论,在他接任之前就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是在他任职期间抓紧疫情时机,一锤定音。
相关讨论之所以进行了很多年都没有落实,就是因为社会总是有“还没准备好”的声音,因此都没有一个落实的“好时机”,但是如同很多任教长和副教长都说过的,我们不可能有完全准备好的一天,社会对任何新措施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
如今,既然教育部已决定要朝这个方向前进,就只能在聚焦推进相关计划之余,也直面反对的声音,让他们了解,并尽量将其转换为认同的声音,以形成支持的力量。因此,若要教育转型计划取得成功,那么与民众,尤其是最直接的涉及者,即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就至关重要。
然而,根据官方的说法,教育部一直不乏与民众交流的活动,只是从民众角度而言,总觉得为什么自己好像没有参与到或“被参与到”。
在这一点上,民众有需要扮演的角色,培养起出席交流会、聆听政策和提出自己的疑问的文化,因为聆听了解与提出意见或批评,缺一不可。
此外,官方也须设法提高与民众交流的效果与效率,而不只是专注于所接触到的民众人数。与其向大众汇报这几个月来所举办的交流会所接触到的家长人数,不如告诉大家教育部从交流会中,了解到家长的什么顾虑,教师在执行时遇到什么问题,教育部又将如何调整。
教育部长亲自下马走进社群向民众讲解教育转型计划,若做得好,能为教育转型计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这些交流活动也不得不针对我国多元种族的背景,以及我国教育体系属于多源流教育与学校的事实,来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我们常说教育可以团结人民,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是各族群家长都关注的议题。若教育议题是各族之间的“共同语言”,那么就应该抓紧这个契机,透过巫裔家长、华裔家长和印裔家长等更为熟悉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增加各源流学校之间的凝聚力,而不只是持续以旧有的方式交流,或让华社的部分交给华裔副部长负责就好。
我想,若这点,即提高与各族社会对教育政策的交流,也被纳入教育转型计划,并且大家一起认真对待的话,那对于让教育转型取得更好的效果,必定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双向。从官方角度而言,除了要传达政策,还要聆听;除了聆听,还要记录;除了记录,还要给予回应,而不止是说:“我手上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或“关于这点我需要回去查看”后,就不了了之。
从家长角度而言,除了表达,还要聆听;除了聆听,还要了解;除了了解,还要实践,因为在废除全国统一考试之后,教育模式和大家过去受教育的模式已有了许多本质上的不同,而且非常需要父母的参与,因此若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与官方或学校所落实的不一致的话,教育转型计划就很难发挥预期效果。
教育部近期对于解决教育和学校问题的许多方案,已从探讨和拟定走向落实的阶段了。除了废除全国统一考试,侧重校本与课堂评估,还有许多针对教师文书工作、教师资源、校园安全和霸凌事件等问题的改善措施。
官方在落实这些措施时,必须确保不止步于落实,还要注重反馈与改善机制,才能确保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具备可持续性,并衔接政策拟定与执行之间的鸿沟,以及各源流学校之间的差异。
在玩中乐学,在学中乐思
2022/08/1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符巧玉
我是性格热情奔放的生物老师,不喜欢刻板的上课模式。因此,我的教学都尽可能应用较生动活泼、正向、有趣的方式,而且会与生活情境做连结。我觉得教学是一种带著教育目的的交流活动,所以我的课堂绝对不会是一言堂,学生能及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观点与我交流和修正概念。
我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红绿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个方法是从中国学者吕佩橙教授那里学习到的。学生通过展示红、黄或绿色让我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我会请展示绿色的同学上台来为展示黄或红色的同学进行解说和演示。负责讲解演示的同学需要掌握好正确的知识概念,并利用自己的方式和词汇去为其他同学解说,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巩固和精进自己的学习。黄色或红色的同学在聆听同学分享的过程中,也能有所收获。
我也运用“红绿灯”与学生进行教学游戏,如绿色为选项A,红色为选项B,黄色为选项C,选项D则会是特定有趣的动作,学生可以在玩中乐学,在学中乐思,让他们可以对知识概念有更深刻的植入。
此外,我也很喜欢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上。各组拿到的课题不同,全班同学在各组呈现后,可以收获更多不同的知识概念,效果非常不错。
很多时候,大家会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把学生分组后,给他们一个课题让他们自行讨论出就行了,殊不知很多学生其实也不太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有效讨论,结果在组里面当个沉默者。最终因小组组长领导面对困难,或组内成员分工不均,讨论的成效不佳。
合作学习模式
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前,我会先让学生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好处、合作技巧有哪些以及如何去进行合作等。我会要求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员必须专注讨论,不做其他无关事情。组员需学会倾听,当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插嘴,先记录下与其不同的观点,之后再提出和讨论。
每个组员必须有公平轮流发言、并主动分享的机会。分组讨论时需懂得掌控时间,讨论内容必须切合主题,避免离题。组员间需互相
帮助与鼓励彼此参与小组活动。组员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需保有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不可进行人身攻击,就事论事。最后,由于组员有不同的看法,充分讨论后需协调出可以相互理解或共同认可的意见,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多种玩法。有时我会加入小白板模式让全班一起进行小组竞赛,或者各组把不同章节的生物知识概念作词、谱曲和制作演唱视频,让全班同学通过有趣的方式,把一些艰涩难记的知识,变成朗朗上口的口语作品。又或者各组把不同课题讨论的ppt呈现进行录制,收集后我就放在谷歌课室,加上点评,让全班线下自行观看、讨论并分组互评。
每次的教学活动中,我都会看到学生创意无限;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总能带给我很多的惊喜和感动。
独中不再需要悲情
2022/08/17 星洲日报/砂拉越
~作者:郭珂嘉
又到一年一度独中招生的季节。文宣如雨后春笋冒出。欣闻古晋三中半天就招满新生外额,又听闻远来是客的吉打独中董事长说:独中不能再以悲情兴学,而要找出自我特色。
华社天天自爽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可年年到招生时就爱说念独中要缴学费是生源的一大困扰,我们从不缺建校资金,就是缺少送孩子进独中的信心。
拉开嗓门想要为独中打造孩子们美好的前途时,从不缺席的必是凄风苦雨的建校血泪,还有洋洋洒洒半世纪来的颠沛流离,到如今兴学办校还是得劳烦一大票人在台上谈历史说过去。许同学一个美好的未来时,依然不忘告诉同学我们的文凭是不被国家所承认,政府的政治化独中60年来从不间断,所以你的前途就是得先要维护华族文化的事业(这是多么重的前瞻人生)。然后你才会有出路广宽的未来,全球会有600多间的大学在等着你。
华教被打压是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成为的过去式。我们不能期许大马华教会像印尼的华文教育般从被去华灭华多年后,如浴火凤凰般重生。那个国度的教育和人文环境和马来西亚的华教发展史截然不同,生源少就会有微小,独中亦是。但,独中总不能年年如是,用近乎诉求的“悲情”来要年轻的学子去认同和背负如斯沉重的独中求学生涯。
而在求学的路上,独中应该想的是,你能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学习体验和看得到的未来。华教的历史重责和生存之道,在独中六年里,学生必然能以身受教。若不能,那已是独中教育最大的败笔,不需要华社领袖一再的提醒和洗脑叮咛。
在当今文凭挂帅的世道,统考文凭被喻为是独中的金字招牌,广受全球学府爱戴,唯一遗憾是不被我国政府所承认,这真是唯一遗憾吗?
独中毕业生都知道,手持一纸统考文凭很多华商企业的大门你也都挤不进去。很多公会组织颁发学优奖励金时都将统考资格与大马教育文凭列为同一级别,或条件要求更高,甚至没有统考这组别。
疼爱孩子的父母谁不想孩子有个稳妥的未来,也都知道有张政府会考文凭找个地方吃饭怎样都比较容易。这样的念头多多少少都是被华社领袖们硬生生给催生出来的,这已不是个可以“从容就义”的时代,人已不再会往悲情的民族意识里义不容辞。
要华人把孩子送进独中求学,你必须先许给孩子一个自立自强的未来和无限的希望,一个让孩子和父母有个可供前瞻的远景和宽广的前路,而不是对在校门外眺望的父母和孩子,先来个文化使命的疲劳轰炸,再来一场又一场的悲情喊话。做父母的都明白,孩子的未来不是对文化应该负重前行,而是有个未来可减少阻力的人生道路。
在一场又一场为生源而慷慨就义的华社讲台上,更多华人父母总会有个疑问:华团华社商会血缘性地缘性职业性的有识之士的领导们,你们身先士卒了吗?
撑起一个都不能少的华小独中时,不是买个义卖券、捐个钱就可以。懂华语的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微小会关独中会苦苦经营,只能是没有生源。
中文考生减少,问题不全在学生
2022/08/13 中国报/评论
~作者:姬洛宁
报考STPM中文科的学生逐年减少,这个情况在SPM科考中也不例外。每当谈论起这个话题,不难发现大家都认为是学生不够热爱中文、驾驭不了中文考试、或者说学生看不到进修中文所得到的回报。然而在马来西亚,学生们都是服从式的在学习,服从父母的决定、服从校方的教导、服从政府的政策。试问如果中文教学模式和环境是舒适的,哪个华人子弟会放弃自己的母语?
我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中六中文班学生,所谓的“害怕成绩不理想而不报考中文”其实只不过是大家惯用得借口。中学的中文节数不多,只有区区三到五节,扣除了假期,真正学习的时间简直少得可怜。节数少,课程却繁杂,怎么不叫学生担忧与害怕?
不懂文章内容
再说,国民中学的中文课大多安排在放学后,学生上了一整天的课,又饿又累,谁还会愿意继续上课?以吉隆坡为例子,设有中六中文班的学府比马来亚虎还稀缺,就连华裔学生占据全校80%以上的诗礼圣淘沙国中,在2020年也因只迎来一个报读中六中文的学生而在隔年关闭了中文班,导致吉隆坡区如今仅剩一所开办中六中文班的国中了。许多中学中文班因为学生少于15人制而被迫关闭。一些学校还严禁学生们使用华语沟通,不支持中文活动。在种种不利于学习中文的因素下,学生们如何生起文化自信报考中文?
又有一说,学生对待中文的态度比较消极,怪古文难懂,作文难写,名句难背。回看历年考题,撇开古文不说,现代文理解的文选大多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或者翻译作品,这对马来西亚考生是不公平的。外国的作品在许多语法用词和内容上与本地华语是有一定出入的,让学生们考一篇看不懂的文章,然后让考生无从下手,结果考试成绩不佳,这显然不合理。试问,考卷中若使用贴近本土文化的马华文学,使用学生们熟悉的文字和内容进行考试,不是更为重要吗?
明白背后努力
再拿STPM中文课程来说,大部分的读物都以中国文学为主。不可否认,中国文学是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且高尚的存在,但作为马来西亚华人却没有机会进修马华文学,我认为是非常可惜的。新一代马来西亚华人一直都以捍卫华教,捍卫华社的先贤为傲,但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又有多少人有机会了解他们。教育部不该把中文课程的目光一直锁死在中国文学,而是应该回头望一望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对于我们华人子弟来说是多么的浪漫和亲切。马来西亚华人若能以自身的文化为傲,那报考华文根本不成问题。
如果想从口头交谈或一两篇写作就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语言能力,是异想天开的,所以文凭上若能有中文科考的一席之地,哪怕成绩普通也将成为中文学习者最有利的证明。2015年,大马教育部与中国孔子学院,签署承认大马教育文凭中文科考与中国汉办的汉语水平考试,处于同等水平的备忘录,换言之大马高中中文水平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受到国际的认可。要相信文凭上的几个字足以代表每个中文学习者背后千千万万的努力,所以哪怕成绩普通,报考中文绝对百利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