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464

教育的使命

2023/09/09  光华日报/言论

~文:柯秦建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教育系统往往被视为一种生产线:输入年轻、未经雕琢的学生,输出具有特定技能和知识的“劳工”,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这样的观念正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作为教育者和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我们需要停下来反思: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是仅仅培养出适应职场的“劳工”,还是应该更进一步,致力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和幸福生活?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学术成就和职业准备,但这是一种狭隘的视角。全人教育考虑到了个体的多维性,包括情感、社会、心理和道德层面。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职业上取得成功,还能增强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幸福并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累积,更多的是内在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良好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培养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的讨论中,学术和职业准备经常被强调,但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超越这些界限,深入影响学生的整个生活。全人教育不仅仅关注学术表现和职业准备,更包括心理健康、社会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责任。同样地,一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也是多维度的,从心理健康到工作满意度,再到社会关系和生活目的感。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多维度的人。它涵盖了情感智慧、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甚至艺术和文化欣赏。这些元素不仅有助于职业成功,还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息息相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人教育的理念也应具有跨文化和全球视野。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会对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有不同的影响,教育应当能够适应这些多样性。全人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在职业上更成功,而且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会表现更优。这一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全人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全人教育不仅能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人们具备更全面的能力和更高的幸福感时,他们更可能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社会进步。现代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远程教育,为全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技术不仅能个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打破地域和资源的限制,让更多人受益。

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教育也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多样性。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还能促进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相互理解和尊重。除了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学生自己也应该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更多的社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开始重视教育的全人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他们与教育机构合作,为教育改革提供资金、资源和创新思路。

要真正实施全人教育,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可能包括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个性化,以及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实施和效果。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趋势要求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教育需求和期望。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从全人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角度来审视和调整教育目标,那么教育不仅能适应未来的挑战,还能成为提升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

从全人发展到幸福生活,教育的使命远不止于培养职业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全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因此,现在是重新思考教育目标和策略的时候了。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新使命,将有助于我们开创一个更为人性化和有效的教育新时代。

“我不培养劳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教育更深层次价值和目标的强烈呼声。通过从全人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我们不仅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还能更有效地回应社会和个体的多样需求。这是每一个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和关心教育的人都应当认真考虑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这样,教育就不仅是一张通往职业成功的门票,更是通往幸福和高质量生活的关键。

 

透过儿童阅读营打造阅读环境

2023/09/0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初次听说“儿童阅读营”的人,总不免好奇:啊,去营会集体阅读?阅读,也需要有营会?趋向热闹的营会形式,如何与静态的、个人的阅读行为结合?的确有点难以想像。当中,也有人误以为是跟阅读作答技巧有关的备考训练营。

就算知道儿童阅读营推荐的是课外书,以儿童的阅读乐趣为重,仍有人半信半疑:这样的营会对儿童来说,有吸引力吗?孩子们真能静下心来,享受阅读?

儿童阅读营是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旗下的重点活动之一。开创于2009年,经历了长达5年的摸索、实验、调整、修正,到了2014年,整个模式渐趋成熟与稳定,适合迁移后,才开始接受协办邀约,到全马各地撒下阅读种子,打造书香校园。至今总共办了151场,足迹遍布全马13个州,参与的儿童人数超过18000人。

这些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拥有不一样的成长环境,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也各异,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一、有阅读能力,也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二、虽然有阅读能力,但没有阅读习惯,也缺乏阅读兴趣,只为考试读书。

三、既没有阅读能力,也没有阅读习惯。

有人问:儿童阅读营更适合哪一类孩子?第一类已经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孩子,还有参加的必要吗?至于第三类孩子,又是否够资格参加?可期待有什么变化呢?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儿童阅读营并没有立竿见影的神法妙方,只是希望借助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的阅读循环圈理论 “选书—阅读—回应”,为儿童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慢慢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先有量的积累,再求质的飞跃。

准备适合儿童的优质作品,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阅读口味、阅读需求,儿童阅读营共准备了400多本涵盖不同种类、体裁、主题、内容、风格的优质作品,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能点燃阅读热情的“全垒打”书。

有了好书还不够,还得有大人的介绍、推荐,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所以阅读营特别准备了“荐读”活动,由大人扮演引路人,使尽浑身解数,借助不同的荐读方式,如讲述、朗读、表演等, 把精心特选的书籍介绍给孩子,为好书找读者,也为读者找书。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营并没规定、限制孩子一定得看什么书不可,欢迎他们拿起大人推荐的书,但也不反对他们选择其它想看的书。

为了让儿童能静心享受阅读的美好,阅读营也透过“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SSR)环节,为在场的儿童与大人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大家能在轻音乐的陪伴下,静静、缓缓地进入文字世界,拥有一段完全不受干扰的阅读时光。

到来参加阅读营的孩子,都能顺利进入阅读状态吗?当然不是。但身处集体阅读的氛围中,也不会完全不为所动的,孩子都有从众心理,一个大部分人都爱阅读的环境,会让孩子也慢慢亲近阅读。阅读营无法立马解决所有问题,但期望透过打造阅读环境,由读者影响读者,热情点燃热情,为实现书香社会尽一点心力!

 

拥抱多元,爱护马来西亚

2023/09/06  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陈建绵

趁着马来西亚日即将来临,那就写一写我的国家──马来西亚。一个多元种族、宗教、文化、语言的国家,国民有着不同肤色、信仰与习俗。

因为“不同” ,思想与生活方式可能会让好多人和事变得“复杂化”。

然而,我国独立66年来,凭藉先贤所推动的 “多元特色”,造就了我国人民和平共处与独特的社会模式。如今,我们更需要携手合作,不分你我一起好好保护得来不易,经过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各族和谐与文化交流,对多元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社会稳定,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当不同种族和文化能够和平共存并交流时,社会就更加稳定,也可以促进创新和创造力。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激发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为社区增添了多样性,促进文化艺术、饮食文化、音乐等各个领域的丰富性,使社区更多彩,更多互动和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彼此,减少对他人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各族人民需加强并主动了解友族的文化习俗,以实现和谐中庸的社会。

如,定期举办文化、节庆或展览活动,鼓励彼此分享传统习俗、美食、如,定期举办文化、节庆或展览活动,鼓励彼此分享传统习俗、美食、音乐和艺术等,跨文化地理解和尊重。

各族同胞与相关单位需携手合作,向全世界展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特色,透过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展示各族传统和文化,包括美食、音乐、舞蹈和节庆,鼓励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必须以中庸的治国理念与施政方针,鼓励文化多元和包容性,为各族提供更平等的机会,权益与自由。

媒体(包括社媒)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播多元文化和谐信息上,需减少刻板和偏见,促进各族间的理解、尊重和合作,创造更和谐的社会。

最后,也要祝福马来西亚国运昌荣,和谐共处,迈向繁荣。

 

阅读风气

2023/09/09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包素菡

阅读难以形成风气,有些人认为是因为书店少(不赚钱)、作者少、书类选择少等所致,但是,人手一机的年代,电子书应该更盛行和普及,但电子书似乎也没有提升国人阅读的风气。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成人和青少年扫盲国家区域和全球趋势1985-2015”报告,马来西亚的识字率为94.64%。然而,阅读文化却是另一回事。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PNM)在2014年发布的报告指出,马来西亚人平均每年阅读15本书,意即每月平均略多于一本书。

尽管我国人民的阅读量在时隔约十年后的今年已经提升至平均每年阅读20本书,但比起先进国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中国等国民平均阅读量还是有段距离。

日本人被视为最爱阅读的民族,因为日本人普遍认为,读书不只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来源,也是一种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所以,在日本公共场所、交通工具普遍可以看到日本人翻书阅读。

在马来西亚,育儿圈近年来盛行阅绘本(图文本),许多有能力的家长都购买价格不便宜的绘本给孩子,希望从小培养他们对书本的兴趣。

国内各华校和华小也积极推动阅读,只不过许多学生一旦上了中学,就以专注于课业为由,或离开了学校因工作忙录而停止阅读,之前努力培养的阅读习惯也逐渐被淡忘。

笔者不是热爱阅读的人,但是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学习阅读的技巧,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只看五六页书,然后抄下其中一段或写下感言(如有)。或许这种方式无法真正吸收所读,但每天坚持,养成习惯,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