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469

教育评估与学生全面发展

2023/09/24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燕娣博士

我国教育部于2021年宣布废除小学六年级检定考试(UPSR)以来,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教育部也早于2019年开始推出了小六校本评估制度(PBS)取代UPSR。虽然如此,舆论至今还未平息,似乎倾向于支持保留UPSR,认为PBS缺乏透明度,学生和家长无法准确了解评估过程和标准。

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担心小六检定考试取消后,小孩没有学习动力,也就没有了竞争目标,以及教师可能失去教学的方向等。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关于考试制度的争议,更反映了教育体系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对学生真正需求的理解以及教育的目标。

每年公共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和家长的情绪波动。有些人因为喜悦而哭泣,有些人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甚至有些学生走上极端的道路。这些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对当前教育体系的质疑。

尽管数据显示,每年在公共考试成绩获得全A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这并不代表整体学习水平的真正提高。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

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需要更加透明,公开历年全国考生在各科目中的平均分数、最高和最低实得分数以及各等级的最低要求分数,这样我们才能更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表现,避免统计数据带来的误导。

此外,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有许多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但大多数是通过刻板机械的训练取得。

这种训练可能使他们拥有卓越的考试成绩,但不能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除了纸上考试,学生还需要培养实际生活技能和知识,这些无法单靠考试成绩来评估。

许多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现实挑战,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读写和算数技能都没有掌握,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引发一个重要问题,即我们是否过度依赖考试来评估学生的能力,而忽略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需求。

成绩不能决定未来

考试成绩不能预测一个人的未来,特别是对于小六生来说,他们仍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有时候,学生在升入中学后才开始展示出他们的真正潜力,并学会有效的学习技巧。

成绩的好坏不应该被用来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关键在于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并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潜力。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对于那些成绩处于边缘的学生,教育体系是否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学校的领导和教育部高官应该致力于找出解决方案,以帮助这些学生建立信心,并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这包括确保评估是公平和合理的,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和辅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现潜力。

考试制度的改革只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关注教育体系的改进,以确保它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个体。

 

别把教育当作玩物

2023/09/22 中国报/评论

~作者:张满恩

有关独中的课题,不论是是否承认统考,教师人数不成正比等,都一直被各华社和人民关心着。如今,教育部又投出了震撼弹,独中不能收国际生。

当年国阵政府致力打造马来西亚成为区域性的教育枢纽,努力吸引大批的外国学生前来大马就读。除此之外,现在的政府也一直大力推广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

我本身,毕业于独立中学。在中学期间,也曾接触过几位国际学生。在谈话中,才得知,原来是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他们逼不得已只能转学到这里,要不然就只能孤身一人留在中国或者当地。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独中?那是因为他们不能到华小或者其它政府资助的学校就读,就只能花费到私立的教育机构就读啊!为什么不选择国际学校呢?因为语言等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适应啊!

招生标准

虽然就读于独中的国际学生并不多,但独中作为一直不被政府承认,也没有被完全地资助的教育机构,教育部就不能禁止独中学校接收国际学生。作为私立的教育机构,就应该和国际学校一样,拥有自己的自主招生标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还有不同的内容。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统公文,告诉我们人民和第二家园计划的家庭,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不管是对外国人还是本地人,教育真的纯粹只是为了下一代,为了让下一代能更好地融入现今生活。最后,请记得,教育原本就不应该也不允许被拉扯进政治当作筹码或者是被针对的课题!

 

谈“固打制”

2023/09/21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黄家贤

固打,是从英语“Quota”翻译过来的,配额的意思。

1969年,发生513种族冲突事件,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家行动理事会接管政权,直到国会恢复运作为止。

1971年,国家恢复议会民主,国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为宪法153条增加“固打制”的条款。随后,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在各领域为土著定下固打制,包括国立大学收生固打、政府奖学金固打、公共工程固打以及政府房屋固打等。

780年代,各州州政府在各地兴建两房一厅的平民屋(俗称廉价屋);当局以721的配额给申请者,就是巫裔占70%,华裔20%以及印裔10%

70年代中,政府以固打为由,大量录取土著生进入国立大学,很多华印裔优秀生被拒于大学门外,非巫裔家长为此感到非常不满。

1979年,马华时任总会长李三春和时任首相胡先翁经过多轮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签署“628方案“,双方同意大学录取新生比例为土著55%,非土著45%

 

“三马一体”架构 开启中马教育交流合作新篇章

2023-09-2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张宗益

厦大与马大,这两所百年老校,跨越时空,遥相呼应,成为紧密联系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的纽带;中国与马来西亚,始终“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在即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再次出发,相伴而行,共同开启新时代中马睦邻友好的新征程。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马来西亚工作站揭牌仪式后与马来西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厦大校友等合影留念。出席者包括大马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前排右三),马大副校长莎丽扎(前排右二),马大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丽娜(前排右一),以及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前排左二),厦大南洋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高艳杰(前排左一)。

厦门应该是与马来西亚最为亲近的中国城市之一。这个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海岛城市,是许多马来西亚华人的祖籍地,也是中国东南亚研究的重镇之一。漫步鹭岛,你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南洋场景——高挺的椰树、繁茂的棕榈、成片的骑楼,甚至连厦门特色美食沙茶面也有着深深的南洋基因。也正因如此,在我刚刚抵达吉隆坡时就强烈地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源于厦门与南洋的历史连结,也来源于厦门大学与马来亚大学的特殊学缘,更来源于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天然联系和特殊渊缘。

921日,我来到美丽的吉隆坡,参加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与马来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并与马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共同见证“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马来西亚工作站”在马来亚大学的正式设立。作为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国家成立的第一个区域(国别)研究站点,马来西亚工作站的设立既是赓续厦大与马大悠久学缘的创新举措,也是新时代两国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体现。

1921年,马来亚华侨陈嘉庚先生在祖籍地创办了厦门大学。自建立之初,厦门大学就以“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面向华侨”为办学方针。职是之故,厦大与东南亚国家联系密切,尤其与马大有着长期友好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为此,厦大分别建设马来西亚分校(马校)、马来西亚研究所(马所)、马来西亚工作站(马站),以“三马一体”的架构格局推动两校及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

2003年,前首相阿都拉来访厦大时,倡议中国创立马来西亚研究学科。为此,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马所”)于2005年正式成立。厦大前校长朱崇实教授和马大前副校长哈欣耶谷教授共同为马所揭牌,厦大马所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马来西亚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同期,马来亚大学成立中国研究所。近二十年来,这两个“兄弟院所”遥相呼应,密切配合,在中马关系、华人华侨、东南亚研究等方面建立了深厚、稳定且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马所在促进两国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学界及人民传统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大马政府正式邀请厦门大学到马来西亚创办分校(“马校”)。同年10月,两国正式签订了厦大马校建设协议。厦大马校是中国大学首次在海外办学的创新尝试,也是对陈嘉庚先生倾心教育、造福乡梓的历史回馈。短短三年间,一座座具有浓郁嘉庚风格的教学楼在一片900亩的棕榈树林中拔地而起。2016年,厦大马校正式招生办学。今年是马校建设协议签署的第十个年头,迄今马校已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毕业生。目前,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6800余名学生在马校就读。这些优秀学子在这所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学里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正成长为有理想、有尊严、有智慧的世界公民,而后信心满满、朝气蓬勃地走出校门、走向世界。

2023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工作站(“马站”)在马来亚大学正式建立。马站将作为厦门大学专门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师生在马来西亚进行学术访问、田野调查及开展学术交流的办公场所。作为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国家成立的第一个区域(国别)研究工作站点,马站的建立必将进一步推动两校、两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出版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是两校传承深厚学缘的新尝试,也是厦大推动区域国别学建设与加强东南亚研究的新举措。

2003年、2013年、2023年,厦大分别建立了马所、马校与马站,这三个年份将在中马人文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厦大“三马一体”多层次、立体化的构架格局将继续推动两国教育交流合作,不断丰富人文交流内涵。厦大与马大,这两所百年老校,跨越时空,遥相呼应,成为紧密联系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的纽带;中国与马来西亚,始终“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在即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再次出发,相伴而行,共同开启新时代中马睦邻友好的新征程。

(《鹭岛南望》是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和马来西亚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就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相关国际问题共同撰写的评论专栏。本文为特约专稿,也是系列评论的第十三评。文章仅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