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519

独中教师应专业化

2024/04/1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利亮时

独中历经1960年代的艰苦岁月,来到1970年代华文教育人士发动复兴运动,再加上政府不断强化马来语在主流教育的地位,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反而让即将濒临灭亡的独中出现生机。

这个年代的独中老师,主要来自南洋大学和留台的毕业生。在当时的环境底下,师资虽有大学毕业的专业,但是为数甚多都没有教育相关专业的训练。在当时的氛围下,老师凭着对华文教育的热诚,对族群文化的维护,而在这个薪资不

高,工作量不少的岗位上奋战。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这些前辈教师与当时的董事部,同心协力挺过那段艰辛的日子,并为独中迎来了光明的曙光。居安必须思危,独中虽然度过危机,但是未来的发展亦是必须思考的。

进入21世纪,董总提出一系列发展独中教育的大蓝图,以供各独中参考,其中培育或储备未来师资和培训现任教师成为首要目标。在培育师资的同时,薪资的合理化亦是董总探讨的重点之一。

我们必须思考一点,21世纪的教师群,已经是另一个世代,华文教育的艰困期,对新生代的教师而言,就是过去的历史。今天各独中同仁固然不能忘记历史,但是也没有必要停留在过去,因为今天独中面对的是另一个新的局面。

面对许多新兴的竞争者,独中必须提升教师专业,增加学校的财源,以及为学校找到定位。

在提升教师专业的同时,包括让教师继续深造,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另外则是教育学程的培训。在东西马董总与学校的努力下,确实获得国内学府和台湾学府的培训资源,但是这些培训是需要继续性的。

作为学校的支持者——董事部,其实必须随着时代而作出改变,共体时艰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今天部分独中拥有部分州政府的定期拨款,其财政压力已经没有以往来的大。

在这种情形底下,董事部应该有更多的作为,在要求教师的同时,亦必须考量到教师的生活和学校的未来发展。

董事部支持培训,愿意支付部分的费用,固然值得赞许。然而,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足于让教师突飞猛进,甚至把学生带上新高峰,这是否过于理想?

董事部支持培训,愿意支付部分的费用,固然值得赞许。然而,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足于让教师突飞猛进,甚至把学生带上新高峰,这是否过于理想?

教师经过专业的培训,一定会增进其教学技巧,还有扩展本身教学的视野,但是对学生有多大助益,这必须有多方面的考量,当中包括学校所在的位置(城或乡,在哪一州)、学生的人数、学生的素质等等。

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次的培训,就可以达到完美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容易。教育的培训,绝非一加一等于二,这般的简单。

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著名医师为病人看诊,他敢说每一位病人都可以一次治好吗?如果他有些病人需要两次甚至三次才能治好的话,我们可以指责他是庸医吗?笔者认为凡事都无绝对,在要求别人的同时,不妨也审视自己的专业,是否

也存在这个问题呢?1990年代,台湾有一句广告台词“刮别人胡子时,先把自己的胡子刮干净”,这句话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多源流教育获得非华裔支持

2024/04/10  星洲日报/社论

多年来,“多源流学校教育体系”的课题一直被一些有心政客炒作;一些组织更先后入禀法院挑战华小、淡小用各自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违宪”,但均被高庭裁定驳回,亦即华淡小并未违反联邦宪法;教育部长法丽娜也明确表态支持多源流教育。

另一边厢,一直对民众洗脑的前首相敦马哈迪,也多次在受访时表示,多源流学校教育体系是阻碍国民团结,导致人民分裂的关键因素。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事实,“不是道理的话说久了,也不会成为真理”。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育体系,在部分社会意见领袖长期的喧嚷下,确实会在群众间形成“刻板印象”,以为人民真的“分裂”了。其实,种族分裂(歧视)课题在大马并不严重,如果相较于美国(白人、黑人、拉丁美洲与亚裔)、英、澳,大马人民基本上是团结的,彼此很少诉诸暴力解决问题。闹事的是政客,不是平民百姓。

近日,UCSI民调中心一份调查显示,在1010名受访的样本中,有70%受访者认为多源流学校并非国民团结的阻碍,另有71%否认多源流教育导致国人思想两极化。而认为多源流教育会妨碍国家团结和导致国人两极化情况的,只有区区13%的受访者。调查显示,65%的人不认同我国须废除多源流教育,只有16%认为应该废除,另有19%的人表示不确定。

UCSI调查的样本数共计1010份,受访者中有41%来自国小、39%来自华小及20%来自淡小,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3300万人的人口比例(亦即巫裔58.6%、华裔22.6%及印裔6.2%),但调研中心有将不同族群的受访者进行独立分析,所以调查结果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该项调查另将283名巫裔受访者的结果另行分析,巫裔受访者中有63%否认多源流教育导致国人两极化、61%否认多源流教育妨碍国家团结及55%不认同废除多源流教育。

UCSI的调查的结论说明,多源流教育体系“不会导致国人两极化、不会妨碍国家团结、不应该废除多源流教育”;这3项调查结果,无论是1010个总体样本(支持率介于65%71%)或283个巫裔样本(支持率介于55%63%),支持多源流教育的受访者远超过反对者。

非华裔生占全国华小学生高达20%,而且逐年增加,这说明了华小办学成功,获得非华裔家长支持。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脑袋里挥之不去的是“多源流教育影响国民团结,应该废除的声音”?社会舆论彷佛多源流教育的反对者多于支持者,加拿大社会学教授Frank FurediGábor Göncz称此现象为“熄火效应”(Freeze-OutEffect)。一些在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因为对于网络上的言论或者一些胡闹的课题(如袜子风波、肉骨茶配方、多源流教育)感到不舒服,而选择不发表意见、以免言论受到攻击、批评或者被曲解,进而对个人声誉或社会地位造成伤害,所以干脆选择“噤声”,于是乎大马成了敦马与阿克马的舞台。

我们不能让“熄火效应”造成很多课题积非成是,所以必须相信多源流教育中的华小教学是高品质的。UCSI的调查,在整体受访者中有475人(47%)育有6岁以下幼儿的父母,他们其中的323人(68%)预备将孩子送往华小就读。

这些受访者提到,华小生更有纪律(69%)、华小老师更尽责(67%)、华小设施更好(57%)、华语为母语(40%),是他们愿意将孩子送到华小就读的原因。

去年,董总主席陈大锦就披露,非华裔生占全国华小学生高达20%,而且逐年增加,这说明了华小办学成功,获得非华裔家长支持。不管任何族群,都重视自家孩子的教育,送孩子读什么学校?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称,根本不劳敦马或一些极端组织穷操心,造成族群分裂的反而是这一拨人。

 

多元教育获多数国人认同

2024/04/1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廖自强

最近UCSI民调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国人认为多源流学校并非国民团结的阻碍,也不是导致国人两极化的原因。

事实上大马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语言的国家,多源流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本来就是一件极其正常,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UCSI民调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人认同多源流教育,认为它不会对国家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必须关注的是,尽管大多数受访者对多源流教育持肯定态度,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其持有反对意见。这部分反对者主要是担心多源流教育,可能会因为教学语言的使用,导致学生在语言或文化方面,在同一代人间产生隔阂。

这样的担忧不难理解,但这些家长也需要认识到,多源流教育的目标并不是旨在制造分裂,反之其目的是为之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的包容性。

对于这些反对多源流教育者观点,我们需要让其认识到,在一个多元国家产生出多源流教育,是一件理所当然,也是合情合理的事。然而,我们需要厘清并明白的一件事,那就是多源流教育的出现,其目的从来就不是要消除或削弱任何一种语言或文化,而是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一方面,让孩子到多源流学校求学,并不意味着学生只能接受单一文化或语言的教育,反而是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同时由于多元的学习环境,学生会对其他文化更具有包容心和理解力,这其实亦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同时,多源流教育对于我国的多元社会,还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通过多源流学校的本质结构,提供多种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这种多元架构也有助于培养更多擅长多语言的人才,大大增强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而多源流教育正为学生提供这种优势扮演了重要角色。

 

退而不休的林渐溢校长

2024/04/09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李国辉

森华堂康乐组在主任朱芳俊,副主任陈江海及秘书李国辉的领导下,配合森华人演艺人公会会长拿督邹尚轩的带动,成立了森华堂演艺乌克丽丽组专司推动乌克丽丽弹奏乐器,使其普及化,平民化及不老化,而在花城掀起了一股学习乌克丽丽的热潮。

六年来,该组曾先后召收了四批逾两百名的学员,培训他们学习掌握鸟克丽丽的弹奏技巧,而去年在召收第三批学员,却遇见面孔熟悉,退而不休的林渐溢校长也到来参加培训班。在亲切的谈吐中,方知林校长现居住离芙蓉市逾数十公里的瓜拉庇劳山城。

他虽然已告别杏坛多年,依然孜孜不倦有一颗求上进学习的精神,实令人动容。尤其每周日下午,他风雨不改亲自驾驶着其私家车到芙蓉来学习,其认真专心学习的态度,让其进步神速,获得主任的赞许而提升他为助理指导老师,协助种子指导老师的教导工作。

后来,获知林校长曾多年拜师学习华文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便成立了华文书法研习班,举荐他为书法指导老师,协助推动此中华文化艺术,让其发扬光大。

林校长义不容辞,应允加入传承中华文化工作,但却谦卑地以互相交流及观摩为目的,不以指导老师自居。因此,每当周日下午三时开始学习了弹奏乌克丽丽,四时却开始书法研习班的学习至五时许课程结束,他又亲自驾其车返回庇劳。

此外,他还穿针引线获得庇劳中华校友的资助,在庇小成立乌克丽丽组,并应允担任指导老师。林校长退而不休,乐于助人的心态是令人激赏的!

无可否认,日常生活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既使退休后有了一把年纪,也会面对一些有形及无形的压力。但对这些生活的态度,我们可以选择及缓和其冲击力。

当面对生活压力的不快乐与不幸福,我们可以用积极正面的元素把我们的脑袋塞得满满的,那我们的脑袋就不会有空间容纳一些负面的因素。尤其在忙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常忽略了生活的意义。其实,生活是一种过程,不是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经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更牵涉柴米油盐酱醋茶及喜怒哀乐。

我国国人多在60岁后退休,进入老龄阶段,可是许多老人身体还是硬蹦蹦的,其剩下的日子该如何度过?无可讳言,60岁以后的乐龄生活应是非常精彩的第三人生,重出江湖二度就业或创业,或做义工,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习新的技能,可说是另一个黄金时代。

因此,退休人士要养生,也要养心,身心健健康康,才能把老养好。老人的健康水平,除了医疗照顾与居住环境之外,内在因素尤其可助维持健康水平,例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自己喜欢的动态与静态活动,都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林校长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校长,已树立了一个退休乐龄人士的好榜样,我们希望有更多学有专长知识的退休仕走出家门,腾出一些时间为自己及他人作出少许奉献,退休后的人生才会过得更精彩及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