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勿倒果为因
2024/04/20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 黄瑞泰
在网络上众多关于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的讨论中,最常看到的言论就是华文科很难拿优等(A),所以为了保持全科A的成绩,唯有忍痛放弃华文。换句话说,大家不考华文就能够拿到全科A,华文成为考试成绩的累赘。
对于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为考生只要不考华文,就可以拿到全科A的成绩。如果这是事实,那华文科的考试确实应该被检讨,否则怎么对得起我们越来越优秀的孩子呢?希望所有报考华文,却因为华文没有全科A的考生组织起来一起向教育部及考试局等单位反映及纠正这个严重的问题。
对于这种华文影响全科A而放弃的说法,不禁让本人在想,放弃华文就是为了考取全科A是有意义的考量吗?假设考生甲没拿华文,所报考的七科都拿A,另一位考生乙报考华文,得到七科A一科B,谁比较厉害?是不考华文,考七科全拿A的比较厉害,还是考华文,结果七科A,华文一科B的比较厉害?
很显然考生乙比较厉害,因为他需要准备八科的考试材料,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比只靠七科的考生甲来得更有多,也更有挑战,即使有一科没有得到A,但他算打过美好的一战,远比少考一科的考生甲更优秀。
所以全科A的意义是什么?根据考试成绩的正常分布,优等和不及格的人数应该是最少的,中间段的占比应该最高才是,因此能够在考试获得A的人总是少数,而能够获得全科A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都会觉得全科A的考生很优秀很厉害,如果一个考试为了满足所有人获得A的需求,那这个考试还有什么意思?
再说,考试成绩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成果展现,换句话说没拿到A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师资不足、上课时间不够、课程规划不妥、课程架构有问题等等,如果大家都倒果为因,把拿不到A视为SPM华文科的问题,那就看不到真正的症结,也就不会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
希望接下来在SPM华文科的讨论中,能够有更多切入重点的探讨,才能够从根本解决华人子弟不拿华文科的困境,否则接下来每年各大华团和老师重复同样的呼吁,而民众也一样的调侃与嘲讽,又有什么意义?
善用多源流学校培养多语文学生
2024/04/1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颜俊雄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下,语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在商业领域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虽然英文仍然是全球商业市场上主要的交流语言,但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中文在涉及不同市场时,已经逐渐发挥着类似英文的角色。
我们可以从就业平台Jobstreet
by Seek的资料得知,目前我国的求职市场对于通晓中文的人才,在需求上日益增长。
一些企业更是将通晓中文,列为中高级员工职位的基本要求,甚至是加分项目。
这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外国的直接投资大量涌入。大马的偏低的运营成本和良好的民主政治体制,非常符合西方国家设立海外总公司的意愿;另一方面是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同于处在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商业纽带地位,亦成为中国进军海外的理想驻地。在此双重因素下,造成我国在此全球商业格局的变化下,产生对多语言能力,特别是通晓中英文人才的日益需求。
中国的庞大市场,直接使到雇主在招聘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求职者通晓中文的能力。当这些企业更多的商业行为,都涉及到与中国合作时,掌握中文的员工便可以有效地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并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商业习惯,从而增强商业合作的成功几率。
此外,随着更多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也造成对中文熟练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然而,我们对此也需理智解读,要认清一点,那便是中文的重要性提升,并不意味着英文失去了市场价值。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跨国公司和国际交流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晓英语和中文的双语人才,才是未来商业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而非只通晓单一语言者。
我国的多源流学校在此大环境下,成了可以培养出通晓多种语言人才的重要基础。政府和教育部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善用现有的多源流教育体系。只不过我们将中文视为与英文同等重要的商业语言之际,仍然需要避免一些政治人物,再一次种族化这个课题。
拥有先天优势条件的我国,必须要明确的掌握这一契机。随着中文在世界商业市场地位日益提升,以及对通晓中文人才需求增加的当下,我国应该善用现有的多源流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商业市场对多语言人才的需求,同时亦可提升我国的经济功能,让我国在区域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大马在国际商业市场中的竞争,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浅谈小学迎新周的教育意义
2024/04/16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高城人
教育部指示学校在新学年第一个星期暂不教导正课,而是策划各类活动,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并让学生发挥服务精神。
我有幸受邀到学校出席了一些活动的推介仪式,因此对学校推动的各项活动有基本概念和理解。
除了到学校实地了解,并感受活动氛围,我也从一些校长友人的学校脸书专页,以及报章的新闻报道了解更多的详情。
我把各校的活动综合成5大类别:
1)学习知识和培养品德的,如云水书坊的阅讲故事和阅读图书活动。
由佛光山新马寺主导的云水书坊访校活动,由数位退休校长、副校长和教师联合一些志工,到校园倡导阅读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校方还举办一些讲座会,让学生懂得严守纪律,具备人身安全意识,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提升求学的毅力和意志。
2)促进环保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
除了传统的环保回收活动,新山国际青年商会正积极在各校推动“电子废料回收”的活动。
青商会去年从新山的校园开始,逐步把这项新的环保概念活动带入校园,传达给师生,并与校方联合进行持续的电子废料回收活动,为学校和社会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量。
3)学校大扫除除了培养学生为学校服务的精神,也令学校焕然一新,成为清洁优美的求学场所,让学生产生爱校的情怀。
4)进行文化交流、庆生会、校园野餐等,让学生与师长和同学互动交流,促进感情,并在校园展现和谐温馨的氛围。
5)举行学艺比赛、竞技游戏及颁奖仪式。竞赛是发掘学生的潜在才华的平台,而给予学生奖励,能够鼓励学生在学艺、品德及服务精神方面展现最好的自己。
相信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各项活动熏陶,将能纾缓他们来到陌生的新环境,面对新教师和新同学而产生的压力,从而在接下来的日子,信心满满地走入校园,衍生求学的兴趣,同时更懂得尊重老师,并且和同学和谐共处,塑造更美好的校园文化。
老师的脸色 在职的修炼
2024/04/1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是1904年诺贝尔奖得主。他在对狗进行消化功能实验时意外发现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心理学入门课的必学概念,但他本身不是心理学家,是生理学家。
在实验中,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给狗展示各种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物品,并测量狗产生的唾液的分泌量。我们一般都认为,狗流口水,是食物刺激食欲时的自动反应,不受意识控制。
然而,巴甫洛夫注意到,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也会流口水。比如由于在喂狗时助理都是穿著大白褂的,那么在穿大白褂的助理下一次出现却没有喂食时,狗也会流口水。对这现象的注意和思考酝酿著一个重大的科学观念:流口水是习得性反应。
要能欣赏这科学发现的美和意义并引申应用,须注意两点:一、怎么说是习得性反应?看见食物而流口水,这是自动生理反应。大白褂不是食物,看见大白褂没流口水,原没什么好说的。但因每次大白褂出现就有食物吃,那么大白褂就和食物挂钩上了,狗即便只看见大白褂时也会流口水,这并非原就会发生的事,是习得的。
二、如果上述说的是对的,能和食物挂钩的理应就不是只有助理的大白褂而已。助理的脚步声?开门声?助理在喂食前的惯有举动,比如敲两下铃声?实验证明,这些因素都和食物联系上了,也能刺激狗流口水。
狗如此,人未必如此?我们看看对人进行的实验。1920年,行为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 和研究生罗莎莉-雷纳
(Rosalie Rayner) 在巴甫洛夫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项著名心理学实验,叫小艾伯特
(Little Albert) 实验,证明了人的情绪反应可以是习得的,并非天生固有一套。
小艾伯特9个月大时,对白老鼠、小兔、猴子、面具、燃烧报纸等原都不惧怕。后来,每当在实验中向小艾伯特展示老鼠,华生就用锤子大力敲击金属管,发出巨大声响,小艾伯特因而哭泣。这样的事重复数次,导致艾伯特把老鼠和巨大声响挂钩(,之后一看见老鼠还没听见巨响就哭了(习得),变得惧怕老鼠。
用真人做的实验曾引起争论,这里不谈。我们的重点是,如果你明白以上的实验,从狗到小艾伯特,你不难再引申到你的孩子或学生身上。小朋友不是天生怕打针、理发、蟑螂或月亮的。家有未曾打过针的孩子的父母可以捉紧机会亲自做个试验,第一次给孩子打针时,不要担心孩子怕痛,不要和医生护士打眼色提醒他们扎针时斯文些,不要脸露担忧之色等等,一切顺其自然,避免营造诊所的绷紧气氛,孩子就不会把这当作是个‘大事件’而吓得哭泣或挣扎闪躲。
你或许会说,‘没有呀,我没怕、医生护士也没怕,但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怕打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而难完全掌控的,你的眼神、脸色、抱孩子的力度、和医生的交谈时的别扭语速等等会出卖你。
如果只是停留在打针这一例,意义不大。大家想想,学龄前的小孩都喜欢提问,可是为什么十之八九最后都变得静静?提问对他们而言原是乐行之事,但一次次看见父母或老师的不悦脸色(这里只谈脸色一个因素),那么接下来再想提问时看见别人不悦的脸色,提问就通过学习变成是‘懒得做’的事情。
有的老师一向脸色不好,突然心血来潮鼓励学生提问时得不到回应,其实是预料中事。既然之前已经通过脸色让学生习得‘懒得问’,这时就不是通过一次的口头鼓励就能够扭转过来的。不要以为这些事只发生在小朋友身上。我国许多写作人在网上的文章被那些不愿细读也读不懂的人胡言乱语,一次又一次,结果想到这些躲在键盘后的嘴脸就‘险’,也就变得‘懒得回应’(习得),说要‘健康、积极交流’,还哪来那个劲?希望这成人的例子能帮助大家明白在课室里的小朋友‘懒得提问’的心态,主凶老早可能是父母,帮凶可能是老师。
因此,老师真要成功鼓励学生提问,除了需要时间以外,还需要懂得掌握一些手法让学生的提问与好的因素挂钩。比如,你总不能一边称赞学生的提问勇气,但却嫌弃问题太过简单(注意,你的嫌弃会形于色,不要低估小朋友的觉察能力)。如果父母或老师对孩子或学生的提问能有一次次的真心好脸色(记得,只以脸色为例),总有一天他们再看见你征求他们的提问时的脸色,就不会习得性地担忧起来而一贯地默不作声。
另一个值得简单一提的是发言。许多中学生都认为和人聊天是浪费时间,不断在内心自我过滤要说的东西,不愿自己是说废话的人,也不愿听别人的废话,有的得到了四五十岁才开始能做到把与人聊谈(不管是亲朋戚友还是陌生人)看作是一种享受,不纠结自己说的是不是错了或者是不是不明智。不爱发言也不一定天生的,可以是习得的。
如果真要让学生能想提问就提问、想发言就发言,像和好朋友喝茶聊天时的情况一样,不顾虑、不担心,轻松、享受,真得首先要求老师把自己的言辞和脸色一次次地变得更温和一些,让学生的提问和发言举动与自己的良好反应挂钩,这才算是实质的鼓励。‘言辞和脸色一次次地变得更温和一些’不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真心的修炼,不是每个老师都做得好,事实上也真有做不到的老师,所以我的确不认为任谁都适合做老师,那些说‘只要肯学就学得会’而想要转行做老师的,是低估老师这个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