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573

“语言分裂种族论”是谬误

2024/09/17  南洋商报/社论

南洋社论-"语言分裂种族论"是谬误

伊斯兰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端依布拉欣发表奇葩言论,将语言归咎为种族分裂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语言是造成不信任或猜疑,导致种族分裂的主因,特别是方言,会导致马来人对其他人产生负面看法。因此,他认为必须让马来文成为媒介语。

“华人说华语,印裔说淡米尔语,马来人听不明白,就会引起错误的揣测。如果所有人以统一的语言交流,将减少大家的猜疑。”

他说:“非回教徒不敢接近我们,因为我们被(敌人)用极端谎言妖魔化。”

如果伊党认为本身被描绘成极端主义的政党,“绿色浪潮”被描绘成将对国家构成危险、危害国家稳定和侵犯他人信仰的权利,会令人退避三舍,领导应该内部反省与检讨,而不是执意将枪口对外,硬指他人的不是。

华人会说中文,马来人听不懂而产生猜忌,这是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论调。其实,在分裂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特质的正是这些政客,他们成天利用种族课题制造不安、挑唆情绪而散播猜疑,试图引发社会国家的不安与分裂。

相对端依布拉欣的狭隘,伊斯兰党青年团长阿夫南就显得宽厚包容,他促请党员学习华语及淡米尔语等其他族群的语言,以协助党拉近与非马来社区的距离。能够善用华语及淡米尔语交谈,是伊党成员争取非马来选民支持,最有力的工具。

促进交流消除误解

语言能够促进交流,有交流就能促进了解,了解就能消除误解。其他族群能够学习马来语,伊党党员也应该学习和掌握其他族群的语言,加强沟通的效应。一味的逼迫其他族群迎合本身的政治动机,这就是违反民主的欺压政治。

语文是沟通的媒介,在马来西亚这个社会,语言引发的猜疑与不安其实并不令人担忧,也不是引发种族猜疑的主因。我国人民普遍掌握多种语言,在世界上最令人侧目也最惊叹,多种语言交流切换自如无缝衔接,这是展现我国人民掌握语言能力的优势。

依布拉欣牵强的说词,突显的是这位政治人物的民族自信非常薄弱,才会对陌生语言有所猜疑,才会显露不安的情绪。

一个自信心薄弱的政治人物所领导的政党,相信全体民众都不会对他们寄予厚望。

人民团结立国之本

团结是重要的立国之本,是确保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催化剂。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的国家,各族之间的差异相对明显,国民团结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从独立至今,国家一直在和平稳定中发展和建设起来,必须归功于各族间相互的谅解、包容与接纳,关系维系得相当和谐与团结。任何的政治人物或领导,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格局,立足本土以国家为重,放眼世界谋求更大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的人民都希望生活的社会充满和谐、融洽和友善,国人也非常重视国民之间的团结,国人绝不愿意接受极端的种族主义政治。

 

适可而止,别为选票搞分裂

2024/09/16  星洲日报/社论

大马是多元宗教国家;首相安华去年就曾指出,我国存在世俗元素,同时也强调不同的宗教和价值观,因此我国不能被定义为“世俗国家”,但这也不意味着大马是强制非穆斯林接受伊斯兰法律的神权国家。联邦宪法第十一条款也阐明宗教信仰自由:“人人皆有权信奉与实践其宗教信仰和传播其宗教的权利……。”

在大马,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但伊斯兰党崛起之后,尤其在伊党执政的州属执行了许多排斥其他种族生活习惯的政策,例如限制贩售酒精饮料、禁止合法的博彩业获得营业执照、穿短裤遭开罚,类似的政策有变本加厉的迹象。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多元主义,以抗衡保守思维,确保多元种族社会的和谐。

9月初,大马伊斯兰发展局(JAKIM)建议不提供猪肉或酒精的餐馆和食品公司,强制申请清真认证(HALAL)。这项建议引发争议,内阁将在本周三的会议,讨论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纳因莫达提呈的报告。纳因莫达星期一表示,强制餐馆申请清真认证的建议仍需深入探讨,一旦内阁亮绿灯,该部将与利益相关者对话收集意见,包括征询各州统治者。

其实,目前只有少数穆斯林前往非穆斯林经营的无猪肉餐厅用餐,所以强制未贩售猪肉与酒精的餐厅申请清真认证,牵涉的范围极广,包括非穆斯林经营的素食餐馆也受影响,因此强制清真认证的建议才会炸开锅,并且演变成政治课题。

周一,也是身兼国家清真理事会主席的副首相阿末扎希主张,政府没必要强迫非穆斯林餐厅申请清真认证,民众更不要因为此事挑起宗教敏感,所以他承诺会出面协调并解决争议。

阿末扎希表示,大马是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的国家,所以多元文化、多元源流教育、母语教育都是多元特征……。确实如此,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接受宗教信仰与多元教育的自由,必须学会尊重不同族群的语言、文化与生活习惯,大马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所以宗教信仰、多元(母语)教育、生活习惯的自由都应该彼此尊重,一些很容易引起宗教与种族误会的课题,应该慎重处理,千万别为了选票而搞得族群分裂,国际观感不好,这就太不值得了!

如果任由有争议性的课题发酵,不只会挑起族群误会,也会引起国际社会的不良观感。

清真认证风波还没落幕,伊党又挑起另一个具争议又没建设性的课题。伊党彭亨州联委会放话,一旦执政彭州,将关闭所有祸害或对各族人民有害产业,包括赌博业及云顶赌场。虽然这可能只是捞取选票的政治话语(关闭云顶赌场不是伊党说了算),距离下届州选也还有3年时间,但伊党的言论会影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他们会担忧商业环境随时会因为政治剧变而受到破坏。

针对关闭“有祸害产业”的提议,伊党州联委会主席罗斯里坦承,想要关闭赌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赌场的执照管辖归财政部所有。既然如此,又何必提出来刷存在感?

罗斯里说:“这无关宗教问题,是为了保护社会福利。这是依据联邦宪法赋予的权力,若不想要赌博业,选择伊党吧。”但是他却忘了,今年6月亚罗士打高庭宣判吉打的禁赌措施违反宪法。高庭的判词指出,在联邦宪法第737475801)的条款下,州政府的决定不合法,须被撤销。伊党必须清楚州政府的权限,不能为所欲为。

另一方面,团结政府提出城市再造法案,也被伊党瓜登区部形容为另一种形式的“占领者”。城市再造决不是边缘化马来人,更不是地主巧取豪夺穷人的土地,目的只是让城市基础建设更完善、生活品质更好。中央的政策如果被地方政府卯起来反对,整个州政府都是“钉子户”,谈何建设发展,改善生活与未来?

大马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所以宗教信仰、多元(母语)教育、生活习惯的自由都应该彼此尊重,一些很容易引起宗教与种族误会的课题,应该慎重处理,千万别为了选票而搞得族群分裂,国际观感不好,这就太不值得了!

 

留住华裔人口,保护华文教育

2024/09/16  星洲日报/东岸讲

~文:简珮瑩

我的母校是丰盛港培智华小。在丰盛港县内一共有4所华小,分别是坐落在丰盛港市区的培智华小、兴楼区的桥庆华小和好旺华小,以及坐落在仁罗宏的仁銮华小。

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华裔生育率逐年降低,许多华小都面临新生人数减少的问题,本县的华小也不例外,而且因为陆续有年轻人迁居外地的关系,更让华小学生来源减少的情况变得更严峻。

日前,我从跟培智华小校长张志强,以及桥庆华小校长邱素媚的交流中得知,本县华小近年来新生人数不断下降,目前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人数,各别只有302位和339位,每一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只有几十位。

属微型华小的仁銮华小和好旺华小,全校学生总人数更是让人担忧,甚至面临关闭的风险,即全校只有约六七十位学生。

我发现本县华小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年轻的华裔人口逐渐外迁。

许多丰盛港的华裔年轻人在外地读书深造后,大多选择继续留在比较热闹的城市工作和定居,因为他们认为在丰盛港县的就业或经济发展机会很有限,而且生活设备也不如城市完善。

只有很少数的华裔年轻人会继续留在本县就业和发展,高学历的年轻华裔更是少。

其次,就是本县华裔生育率减少和华小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因素。

因为经济压力,以及精养的家庭观念,华裔都选择减少生育。

也有小部分父母会认为华小系统不足,所以安排把孩子送出县外的私立小学就读。

这两项次要因素,也间接影响了本县华小学生人数的减少。

华小的资源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在郊区也能得到健全的华语教育的方便。

然而,要有效地解决本县的华小学生人数问题,我认为必须先想办法提高丰盛港县华裔人口的留存率,减低华裔人口流失的问题。

我发现决定人口去留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机会。如基础设施获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方便获提升,

我相信除了可减少本地居民搬离,也会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带动发展地方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甚至有机会吸引外坡人口定居丰盛港,那么本县的华裔学生人数就会增加。

留住华裔人口,保护华文教育,这不止需要地方政府和县署的政策部署,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携手合作,才能为丰盛港县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中生的转学

2024-09-16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桢文

近期,又有来自国民中学的家长纷纷联络我,表示希望将孩子转到独中就读。他们认为独中的华文教育环境更适合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与家长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转校背后的几个原因。

首先,语文能力的不足,尤其是毕业于华小的华裔学生,对马来文的掌握较弱,在国民中学中面临学习困难。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犹如“鸭子听雷”,使他们难以理解和跟进课程内容。至于为何华小学生普遍对马来文掌握不足,原因複杂,其中包括课程设计和语文重视度不高等因素。

学生缺乏互动交流

其次是校园文化的隔阂问题。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华裔学生难以融入多元族群的校园环境。不同族群的学生之间缺乏深度的互动与交流,使校园文化显得相对割裂。

第三是教学管理的问题。不少学生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席时,往往没有替代安排,学生只能自习或嬉闹。有时,教师虽然到校却未认真授课,课堂管理显得鬆散,甚至出现了敷衍了事的现象。

更为家长忧心的是校园内的霸凌现象。学生在家长面前诉苦,家长却感到无能为力,最终不得不选择让孩子退学,转校另谋出路。

此外,学校的分班制度也加剧了问题。学术水平较低的学生被安排在后段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与支持。这样的分班制度在无形中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当然,国民中学中也不乏优秀学生,他们在该体系下同样能够学有所成,攀登学术高峰。然而,通过接触申请转校的学生,我看到更多的是令人担忧的负面情况。

协助脱离学习困境

教育是立国之本,无论是国民中学、独立中学,还是私立学校,教育的目标始终是培养国民成才,为国家与社会作出贡献。然而,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疫情期间,因网课教学缺乏实效,未能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升入中学后,特别是在国民中学,语言能力的不足让他们举步维艰。

每次与这些家长交谈,我都深感忧虑。华小的教学管理相对严谨,但当学生进入国民中学后,许多人在语言障碍、教学管理不善等因素中徘徊。教育部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脱离学习困境,让他们也能像独中学生一样,从学科教学与校园活动中受益?这是亟需正视的问题。

最后,我借此抒发感慨,奉上一首七言绝句:

求知问道志当笃,

怎为言殊判异途;

学海沉潜须稳步,

自强方可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