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578

武断言论显示思想狭窄

2024/09/28   南洋商报/社论

国立大学民族研究所荣誉教授拿督张国祥在“独立对话:通过领袖了解历史”对话会批评说:“在华校就读的华裔学生不太聪明,虽然学习三语,但他们只擅长华文,却不懂英文、马来文。”他的言论立刻掀起舆论风潮。

其实,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华语是华裔的母语,是我们出生以后最早接受的第一语言,是在最初阶段的启蒙教育中学习知识的语言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认同借助熟悉的母语汲取经验知识,才是最有效的,母语教学是初等教育以及提升读写能力,是人才成长最关键的阶段。

马来西亚的华裔学习华文,以及作为家庭沟通用语,让孩子接受母语教育,是自然选择,是人权诉求。

不切实际无知论断

华校注重三语教学,即重视官方应用语的马来文,国际通用语的英文,以及自己的母语。当然在正态曲线下,在三语教学中,会有部分的人才真正精通三语。

可要是华校生只懂华文,却批评说华校生不很聪明,那是极轻率且不切实际和无知的论断。

根据研究分析,“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文,特别是对外国人来说,汉字难认、难写、难读,还有一大堆的修辞,成语典故,浩瀚的文史及哲学内涵,都是不容易掌握的。

对如此艰深难学的华文,华校生也能学得懂,岂是泛泛之辈?

今日的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并存的社会,要增强国家凝聚力,就必须承认和尊重社会的多样性,要培养多语种能力以促进社会的融合,要以多语种教育推动永续发展的未来。

我们更要设法通过利用创新技术来促进多语言的学习,从而促进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增强各族之间的互信关系。

那些自以为比别人更有优越感,只懂空谈,不识创造,只为鸡虫之争,均为无能之辈。

两年前,参加竞选打扪国会议席的希望联盟主席拿督斯里安华访问拱桥新村时,便说学习华文好,更称赞学习华文的人聪明。

真学者有绰越见识

今天 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华文教育,70多个国家还将华文列入教育体制,学习华文的外国人超过2000万;距离地面400公里、环绕地球飞行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的操作界面也都采用了华文。

真正的学者,要有绰越见识,战略议论,要为苍生鸣冤,伸张正义,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立经国大业的不朽盛事,那才是真正的君子和良士。

因此,那些自闭于书斋,轻蔑华校生的学者,更应该学会谦卑些,才会更聪明些。

 

母校广华随想录

2024-09-27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副刊

作者:黄梅麟(香港)

最近重看万隆广华学校五十五周年的纪念特刊,它把我带回童年和少年时代,美丽的回忆一件件地浮现在脑海中。在广华学校从小一到初中毕业,我获得了基础知识,做人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思想,可说对我的人生路起了正面的影响。所以我对纪念特刊中讲到关于当年广华的程度高,校风好,师生关系好等等,都有同感。

近日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是收到同学传来的WA上,有一张原广华老师的合照,这是郭良璋老师九十岁生日时的留影。郭良璋老师从五年级到初中三上都是我们的班主任,初中三下才由刘杰盛老师接任,因此我们对郭良璋老师有特别亲近和熟悉的感觉。我凝视照片中的郭老师,强烈地感觉他还是我的班主任,我虽然已是奔八的人了,却还觉得自己是他的小学生……

教过我在广华念书的老师中,有许多都留下深刻印象,如曾当班主任的刘杰盛老师,教印尼地理的刘文能老师,教语文和几何的黄宝源老师丶教地理的郑建轩老师,教物理的倪朝英老师(已故),等等。

还有一位也是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她是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张美丽老师。广华学校开办时,刚好我六岁,便进校读一年级,因为平时听姐姐说老师很凶,因此我很怕上学,好在我遇见的班主任张美丽老师和蔼可亲,化解了我的恐惧,因此对她印象深刻。可惜过了一学期,就没见到她了,那时年纪太小,虽然怀念她,但不会打听她去哪里了?

后来在五十五周年纪念特刊上的教职员名单上,找不到她的名字和照片。我问了一些广华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有张美丽老师。这也难怪,她是最早期的老师,而且只教了半年,认识她的人真太少了。就这样,当时感觉我这个“怀念”很孤单,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我那时年纪太小,以至于记忆出错?

约莫六年前,我和一些同学一起到河西走廊旅游,其中有一个同学是我在厦门集美侨校时的同班同学,她是广华学校第一任校长黄文赞先生的女儿黄秋化,在闲聊中,她说她知道张美丽老师,是她的班主任。我一听,非常惊喜,其一是除了我,终于还有人知道张美丽老师了。其二是张老师也是黄秋化的班主任,那么小学一年级时,黄秋化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了,不过那时太小,我们都不知道。

我有一张当年张美丽老师和我们班同学的合照,可惜照片小,人数又多,每个人的相貌都不很清楚。后来黄秋化传了一张她和妹妹秋敏与张美丽老师的合照,这张照片就很清楚,使我脑海中张美丽老师的影象大大地清楚化了,真感谢秋化同学!

在五十五周年纪念特刊里,有一篇文章“大树底下”,是曾和我同班的郑建辕同学(已故)写的,反映出一些“大树底下”的情况。他写道:大树底下。有许多卖零食的小贩。他说得对,大树底下是指学校左邻不远处的空地,这些零食小贩让同学们上学前可以买些小吃,放学后可以先解决一下咕咕作响的饥肠。这些价廉物美的零食,非常合同学们的口味,有牛肉丸面丶酿豆腐丶冰冻水果丶雪糕丶冰棍丶万隆特色的炸豆饼(combro),等等。他们在享用这些食物时,也是和同学们谈天交流,戏耍玩乐,甚而打架的时间。打架,当然只是小孩子的打闹,不是动用武器那种。

我的感受,大树底下的这些活动,是当年广华学生快乐的校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大树底下”,当年我们学生生活的快乐程度,必然会打一个大折扣。所以我想没有一个广华学生不知道“大树底下”这四个字和它的含义。

当年我们是半天上学,功课也不繁重,学习之余,还有许多时间玩乐,是快乐的学生时代。最近十年,回忆在广华学校那段学生生活,我会有强烈的感受,认为那确实是快乐的学生时代。因为我看到现代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学生们,不单功课繁重,他们的父母因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不顾他们喜不喜欢,拼命给他们补习,从英文丶数学到手提琴丶钢琴等等,感觉他们压力超大,玩乐时间被剥夺了。其实小孩子天生就应该玩耍,在玩乐中学习,才是快乐的小孩生活。我真庆幸我是在广华时代成长的。

广华学校的学习生活、校舍、草木、甚至“大树底下”等,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当年的老师和同学,许多也已联系不上了。但是所有这一切,却牢固地留有我的记忆中,不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非常赞同一位同学说的:母校广华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优化教育政策需不惧指责

2024/09/2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明峰

对于课堂评估政策是否应该喊停,还是要马上恢复之前的评估考试制度,家长意见各有不同。而教育部长法丽娜则表示,“孩子不是实验室的白老鼠,不能随意测试他们考试与否”,因此她已经做好准备,会将相关的改革带到内阁讨论。法丽娜的做法反映出了政府对教育政策的重视和谨慎态度,需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不应基于短期的试验或仓促的决策,而是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讨论。

然而,因为疫情防控而取消的小学六年级(UPSR)和初中三(PT3)评估考试制度,不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咸认为过于仓促,且缺乏应有的全面性评估。同时,课堂评估(PBD)作为取代评估考试的一种模式,便是在疫情期间快速推行的。在此情况下,虽然这一模式初衷良好,但实际上由于准备不足,导致了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执行过程中,面对人手不够等多方面的挑战。

由于课堂评估需要占用教师更多的精神,让他们在教课的同时,还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估,从学习方面到行为操行。

为了确保教师能做到公平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教育系统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培训。然而,由于仓促推行,许多学校的师资培训和资源配置并未能跟上,这也可能是导致课堂评估的效果,最终打了折扣无法做出真实呈现。

有鉴于此,如果内阁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发现这种改革在实际操作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教育部就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和纠正。同时不可以因为担心政策反复更改,或者害怕学生成为“实验室的白老鼠”,而选择回避问题。我们必须认清一点,那便是教育的核心完全是在于以学生为本,任何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政策,都要在第一时间得到修改。因为长期实施不理想的政策,只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更大的损害。

事实上,教育纲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都会对教育政策产生新的要求。因此,及时调整和优化现有政策,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推动教育不断进步的必要途径。即便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遭到指责,但为了学生的长期利益,也必须勇敢改革,抱持“有错则改,善莫大焉”的精神,把改正彻底落实。

学校教育中的每一次改革,都必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哪怕短期内出现偏差,只要及时纠正,都是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未来。因此,教育部长法丽娜强调不要随意将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政府内阁同时也要认识到,仓促推行的政策倘若已经证明无效,就需及时采取纠正行动。

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个能够及时反思、调整并优化的教育系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避免学生成为教育政策的“牺牲品”。

 

张国祥教授,老狗玩不出新把戏

2024/09/2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傅文耀

最近,我国多源流学校再次被当作箭靶。这次的主角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和国立大学的“名誉”教授张国祥。前者质疑非巫裔不愿意接受同化政策,后者则直接开炮,称华校生“不聪明”。好吧,作为一名独中生,我只能说,这种言论简直无知至极,仿佛几十年都活在象牙塔里没出来过。

首先,所谓的“同化”认同大马文化,到底是什么四不像?难道让所有人变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家都只讲同样的语言、听同样的歌、只吃椰浆饭,这就是团结?敦马哈迪的言论简直让我怀疑这位百岁“耆英”是不是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国家,华小并不仅仅是华人的学校,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在2023年华小非华裔学生的比例已经接近20%。这说明什么?华小并不是在分裂国民,而是在融入多元文化,反倒是一些政客的“同化”论调,才真的是在制造分裂。要是国小真的那么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巫裔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华小?这一点,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再来聊聊张国祥这位“名誉教授”。他的名誉到底从哪儿来的,我不清楚,但如果他的成就是靠贬低其他族裔换来的,那这“名誉”可真是让人不齿。他曾经说过华校生不聪明,国文和英文差。拜托,可能是他平常少上网,但也请他搞清楚好吗?大马华校生可是常出三语人才,看看Nigel Ng(黄瑾瑜),这位从华校出来的全马来西亚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鸣的人,而不是那些试图抹杀差异的“老顽固”。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统一思想、压制个性的机器。

球知名YouTuber,他用精湛的英语幽默征服了全世界。这种例子可不止他一个,难道我们这些用多语沟通的学生,就因为不是通过国小这条“正统”路径,就不被承认了?

说到底,华小并没有妨碍马来西亚的团结,反而是这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伪学者,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他们拿着一套陈旧的理论到处煽风点火,试图掀起族群对立的波澜。对付这种人,正如族魂林连玉所说的:“对付破坏,最好的答复就是建设。”国民小学的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宗教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纪律管理走下坡也是公认的事实。所以呢?家长们纷纷选择把孩子送到华小,这是对教育质量的肯定,不是对国小的否定。

在这里,我还想对那些拿着“非国语教育有碍团结”当口号的伪知识分子说一句:你们的时代早已过去,别再用老掉牙的理论让人笑话了。现代社会要的是多语、多元的全球化人才,而不是用一种语言和文化框死所有人的僵化模式。你们的空话迟早会被新一代多语人才的成就碾压得粉碎。

总而言之,马来西亚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鸣的人,而不是那些试图抹杀差异的“老顽固”。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统一思想、压制个性的机器。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尽量用行动来帮助各自源流教育的发展,证明那些所谓的“名誉教授”和过气政客的空洞论调,迟早会被历史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