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再消费“承认统考”课题
2021/12/1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穗昕
本季国会,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博士先后书面答复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和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关于“承认独中统考特委会”(简称“特委会”)研究工作进展,以及教育部是否准备承认独中统考的询问,表示教育部至今没有收到任何来自“承认独中统考特委会”的调研报告;有关特委会职期已经结束,自动解散了,调研工作也多次延长,未能如期提交报告;现阶段教育部依据教育法令和国家教育政策,维持不承认独中统考的决定。
“特委会”恐徒劳无功
“承认独中统考特委会”是希望联盟掌政时期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主导成立,负责收集各方对政府承认独中统考的意见和观点,并协调共识,提交政府参考。
可笑的是,日前马智礼却以“前男友”比喻,撇清与特委会的关系。特委会能否“有名分”地持续运作以完成任务?看来无需赘言。
实质上,华教界有识人士尚且对特委会的成立与功能不寄以厚望;特委会的言行表现,更让人们慨叹其教育专业素质的不足。
譬如说,特委会察觉“现有国家教育系统是失败的”,却又未能提供理论上的充分论证;对于教育政策掣肘独中课程和独中统考的承认,似乎也无法提出“解围”的方案。
再如,特委会负责人建议各政府大学为来自非国家教育体系的学生举办入学考试,认为这是解决承认独中统考问题最具“创意”的方式。殊不知把独中统考文凭升读政府大学的学术价值贬低为大学入学考试的“准考证”,予人笑柄!
国阵垮台,希盟上台又下野,国盟执政;“承认独中统考”已不是“一里路”之遥,也不是竞选宣言的凿凿承诺。
“国盟”被撤支持却戏剧性复得政权,人们喜见朝野谛签“合作”协议,惟不见民族教育和谐发展之议;看来想在“大马一家”框架下争取政府承认独中统考也是没戏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希望彼岸,也可能是“桃花源”幻境;独中统考,民族教育的图腾,不能完全依托于变化莫测的政治现实以寻求承认,更不能沦为政客忽悠民众的政治筹码,备受操纵耍弄!
然而,争取承认统考,何以为继?在笔者看来,独中统考的存在与发展,不能“仰人鼻息”,也不能陶醉满足于“墙内开花墙外香”,不思进取。
拓宽独中统考在国内外的影响层面和认可信度,关键在于“庄敬自强”。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才是生存与发展的硬道理。
独中统考47载,以严谨的行政系统和作业程序,获得ISO世界标准认证,但在学术质量上尚有诸多不足与缺憾,有待填补与提升。
守正创新提升质量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带动教育学界对学习评量与考试改革的深刻思考与探索;素养教育的推进,要求学科课程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引领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习评量与考试命题的变革。
国内外“素养导向”考试命题的探索与实践,方兴未艾;国内教育文凭考试也已引进“校本评估”模式和“高阶思维命题”策略。
面对国内外考试变革趋势,独中统考似乎应该探索前行。然而,近五年来,大部分学科命题内容与形式体现不出改革创新取向。
最近笔者对独中统考命题质量做了研究,发现2017至2020年间初中和高中华文科多道“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试题,竟抄袭自中国网络题库。
考试命题贵“原创性”,蓄意踩“学术诚信”红线,无异自毁信誉,徒增统考学术含量“硬伤”!
再过几年,独中统考就将迎来开考50周年。期待独中统考主管机构秉承当年华教前辈开创统考的智慧与胆识,整全学术研究,锐意改革,守正创新,提升命题质量,完善考核学生能力素养之效,为扩展国内外学术认可增添底气。
新加坡的“语文挑战”
2021/12/18 《多伦多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
~作者:伍 依
有一种奇怪现象,每到某个时期,关于华文教育就会出现一阵议论热潮,过后又悄无声息,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像极了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种周期律说明了什么?
2021年12月18日,《联合早报》发表本地时事评论员林义明《我们真准备好了吗?——中国崛起的语文挑战》,对新加坡新时期面对中国崛起提出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说起新加坡的民族教育面临目前的处境,要溯源起来,可说一言难尽。简而言之,殖民统治100余年,新加坡的民族教育百花齐放,鼎盛时期有约200所华校,全岛各个角落可以听到琅琅的子曰和唐诗宋词的读书声。但到了新加坡人当政时期开始,短短20年时间,民族教育烟消云散,满耳听到的是洋腔洋调。作为华人也只能嘘嘘,徒呼奈何。
当初,李光耀认为,中文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中文在提升新加坡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
李光耀曾批评:“说华文时会触动的是中国文化,以及透过华校保存的中国传统。这不是一个无产阶级议题,很明显的,这是简单的‘爱国主义’。”
李光耀说过不要新加坡当“第三个中国”。他在回忆录里说“我们很难分辨说是好的华校人才,当共产党对人民行动党政府开火时,谁会保持忠诚?……我们和共产党分子是在同个池塘里钓鱼,但他们同时掠夺着华人民族主义与毛派马克思主义的平等主义思想……那些华校出身的人们,心里想的是中国历史、中国寓言和格言,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传奇般的革命成功,拿这些来作为他们在新加坡挫败生活的参照。”
李光耀更搬出语言专家的研究,说普通资质的学生脑袋资源有限,是无法同时学习三种语言(英语、华语、方言),所以,“快刀斩乱麻”只好割舍方言。他也提出数据,指出家中讲方言的孩子在学校学习效果比较差。
新加坡厉行英文至上主义,是全世界人都看到的事情。行动党人不止一次又一次说,只有英文才可以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他们说,中国没有人才,所以难和美国比,原因中国不用英文,人才都去美国了。
这明显是个谎言。日本、韩国等并没有放弃他们的母语母文,何以能成为现代化国家?
1980年,李光耀说他关闭南大的原因是:因为南大毕业生的水准低,学位不值钱:如果不彻底脱离过去的南洋大学,是没有可能挽救南大的。
2009年7月,李光耀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访问时坦言,很后悔当年没有早点关闭华文大学。另外,在李光耀自传中,承认花了16年时间才解决南大的问题。可见,李光耀早在1964年,也就是李光耀上台的5年时间之内,南洋大学开课9年之际,就已经有了消灭南洋大学的念头。
李光耀看民族教育,从来都是以政治为着眼点,其余的理由都是借口。
李光耀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中国在雇用外国人才时能否克服语言障碍及由此带来的困难,除非让英语成为主导语言,就像新加坡一样。”还说汉语对外国人而言极其难学,很难学到自由融入中国社会并被中国社会接纳的水平;汉语给中国吸引、同化其他国家的人才增添了巨大的阻碍。
李光耀更进一步说:“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型国家,我们可以运用强势的领导力做到这一点。虽然我曾经建议一位中国领导人把英语作为中国的第一语言,但对于一个自信的大国和文化而言,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语言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看看李光耀何其狂妄,竟然要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舍弃自己的母语母文来学习弹丸小岛的治国理念,何其可笑。君不见,四大古国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俱已消亡,唯独中华文明延续至今,靠的就是统一的汉字。汉字联系古今文明,绵延发展,融合包容,铸就灿烂的中华文明。
庆幸的是,中国人并没有听从李光耀的“指点”,使英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语文”,却日新月异,科技水平傲视世界。林义明在其文中说:“这让人联想起中国空间站的操作界面使用的全是中文,使得不少想要加入中国空间站的法国,德国等航天员,开始积极学习中文。据报道,正有不少国家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如果新加坡是其中之一,我们的未来航天员肯定必须得掌握航天科技水平的中文。”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以“家中使用的语言”为调查项目,方言从1957年的97%、1980年的81.4%,直至1980年开始讲华语运动,短短20年的时间内,大幅降低超过50%,到了2000年只剩下30.7%,讲华语比例只增加25%。
2019年,李显龙在“讲华文运动40年”的活动上说,经过新加坡政府40年来的努力推广,新加坡华人家庭说中文的比例从50%下降到了30%,70%的华人家庭在家里主要是讲英语。
这是不是一个讽刺:讲华语运动40年,讲华语的人数竟下降了。数字表明,限制方言使用和所谓“讲华语运动”失败了。
如果再深挖下去,恐怕行动党人很难摆脱让民族教育消失的罪名。
当前,全世界掀起学习中文热潮,一些国家把中文列为学生必修课。新加坡原本就有中文的根底,却被行动党人搞得七零八落。正如林义明指出的“新加坡推行双语教育多年,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虽说大多能说华语,但不少水平流于表面,有时连跟来自中国的同事话家常都倍感吃力”。
林义明在其文章中所举的事实,事实上就是行动党人的苦恼。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新加坡人即使自己当老板,也必须和中国人打交道,即使不当老板,更必须当中国人的雇员。不懂得中文,正如林义明文末提出的“我们一觉醒来猛然发现要学习某项尖端科技,唯一的途径是通过中文,我们的年轻人是否真的已经准备好了?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行动党人喜欢吹捧李光耀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尊为“国父”,把英文英语当作工作语言是英明决策,现在如何?造成新加坡目前的困境,是否要指责李光耀是始作俑者?
即使是南洋大学复名问题,当时任副总理的陈庆炎一句话:“南洋理工大学从1981年发展到1991年,才成为一所一流的理工大学。今后可能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才能发展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到时,南大校友再来考虑复名的问题。”南洋大学复名的议论就此戛然而止,说明了什么?
现在为了商业利益,又再提倡学习中文。什么时候,当政者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母语母文,就像爱国一样,天经地义,不须任何理由。
要行动党人承认是民族教育消失的罪魁祸首,比要马哈迪用筷子吃饭还难。
自强是华小的出路
2021/12/1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硬要将多源流改为单源流,或将其视为终极目标来制定政策,都是伤害和限制国家与民族潜能的。
敦马说单源流教育制度是对我国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是事实是,我国从独立前便开始了多源流教育制度,至今有逾1800所国民型学校,时间无法倒流,历史无法逆转。在能够将现有的多源流教育制度发挥成更大的国家优势的情况下,硬要将多源流改为单源流,或将其视为终极目标来制定政策,都是伤害和限制国家与民族潜能的。
有关国内各源流微型小学的专题报道上周陆续刊登了,尽管从教育部整体的管理角度而言,合并微型学校或许是能够整合资源最好的方案,但是对华印社会来说,让学校生存下来才是大家最乐见的情况。
然而,面对人口往城市或新兴住宅区迁移、华印裔人口比例逐年变少,以及私立和国际学校的竞争等,微型国民型学校要如何确保可持续性?
就华社而言,要确保华小的可持续发展,便要使华小成为更多各族群、各阶层父母的选择。如今非华裔生在华小的比率有约20%,显示华小具备吸引非华裔生的能力,然而,华小在教导非华裔学生的效果上,能否进一步提升,以便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华小之余,也让那些非华裔生占多数,或完全依赖非华裔学生来源的微型学校,不沦为一个“问题”?
微型小学的专题报道访问了一所全是非华裔学生华小的校长,她坦言,以华小现有的课纲与一贯的教学方式来教导非华裔学生是困难且效果欠佳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仅教师在教学上感到吃力,学生也会觉得沮丧,无法爱上甚至排斥学习,要说会耽误学生的一生其实也不为过。实际上,在中等和大型华小里就读的非华裔学生学习情况也值得关注。
即便是华裔学生,许多父母也有意从小培养孩子说英语的习惯与能力,这使这些孩子的第一语言或“母语”已不是华语,而是英语。因此,华小教师有必要研究更适合这类学生的教学方式,以便无论是华语为母语的学生,或母语为其他语言的学生,都能在华小教育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学习,也让华小教育的过人之处体现在更多学生身上,进而成为众人的选择。
敦马或其他人说的“多源流教育阻碍国民团结”是一种情绪,一种你我无法否认,确实存在于现今社会之中的情绪,而政治人物要以此为操弄社会情绪的武器,也不是你我能改变的陋习,所以我们只能“自强”,华小也能在保留原则与华小特质的情况下,成为更加包容,更符合我国的多元文化,以及更能满足时下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学习场所。
我们都是大马人,我们爱国不必受到别人质疑。即便受人质疑,我们还是有责任让她变得更好。
守护我们的多元性
2021/12/1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郭健平
多元和单元民族的国家,各有其好,也有自身的痛。但政治人物为了从中捞到利益,经常兴风作浪,才是民族和谐出现裂痕的导火线。
扁担饭(Nasi
Kandar)和椰浆饭是我的最爱。这两道美食都能代表马来西亚。但如果只能二选一,椰浆饭更能象征马来西亚的精神。椰浆饭身为国民美食,煮法大致一样,但是佐料却随各族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
从路边售卖用香蕉叶包裹1包1令吉到本土色彩餐厅叫价20令吉的椰浆饭,各有千秋。马来人的椰浆饭偏辣,但也有长期在华人社区经营椰浆饭的马来人,因为担心华人吃不惯太辣,稍微做了改良。印度人的椰浆饭,有香料佐配。华人餐厅的椰浆饭,最经典的是配上一个炸鸡腿。
这些都是椰浆饭,不能说谁的最正宗。各族经过互相观摩,精益求精,最后一同把椰浆饭的美味推向更高的层次。
这造就了我们不一样的民族特性。我们是马来西亚人,文化上虽有差异,但不会影响我们对国家的认同。我们效忠的是马来西亚,无论去到天涯海角,我们的祖国也只有和只可以是马来西亚。
敦马哈迪最新的言论又得罪了不少人。许多华人当初觉得老人家已改过自新,加入希盟对抗腐败国阵,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可能要慎重的再做考虑了。
华人至今还用筷子,说华文,不应该成为国民团结的绊脚石。世界上单一种族的国家何其多,但也有本身说不完的问题。敦马认为大马华人应像印尼华人般同化,只说印尼语、不用华人名字等,那只是表面上的同化。如果印尼华人放弃了这些象征华人的身分,就不需再经历那些潜在的种族歧视、排华威胁等,那就能证明同化是好的。
问题是,经历了1998年最严重的排华后,印尼虽然在改革氛围下,民主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华人还是带有肤色的原罪。就像有一天我们只说马来文不说华文,我们也无法彻底去除华人标签,永远不提“华人”这个字眼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不能因为看起来单一民族较好管理,就希望少数民族被同化来让管理上更为容易。
我们用筷子并没有得罪了谁。老一辈在乡下长大的华人,也有用手进餐的习惯。不用手进餐,只是一个选择。况且在疫情时代,在外头用,用餐具总会来得方便和安全些。
华小成为团结的绊脚石,也是敦马时不时提起的老调。讽刺的是,华小反而更能成为多元的象征。马来人家长把孩子送去华小的数量已日愈增加。关闭华小,不仅仅是逼华人接受同化的手段,相反的,友族们也失去了学习中文的机会。
马来歌手茜拉曾在华小求学3年,而掌握了华语。这对后来她进军中国,成了很重要的基础。华小成了友族们学习华文的良好环境,这在世上也是独有的。
华小屡遭抨击,但是为华小护航的非华人校友少之又少,他们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加,但在马来人社群里,还是只占了少数。
多元和单元民族的国家,各有其好,也有自身的痛。但政治人物为了从中捞到利益,经常兴风作浪,才是民族和谐出现裂痕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