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究二三
2021/12/27 星洲日报/东海岸
~文:黄先炳博士
对华文教材的讨论,不只是民间,也包括学术界。最近我就听了三份研究华文教材的报告。
最感兴趣的是探讨儿童教材中的成人观那篇。我一向推崇杜威的童心论,相信儿童的教育该回归儿童,从儿童本位思考,所以对这课题特感兴趣。
研究者发现小学华文课本的选文内容是很丰富的,不过大多都经过修改。他提出我们的教材有四个倾向:课文主题的成人化、叙述视角的成人化、童话语言的成人化、原著改编成人化。原因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华文儿童文学缺少关注、儿童观念上的偏差。
“儿童观”是我们在探讨儿童文学时必须深究的课题。确立这个观念后还可延伸到教育领域,像教材的编写,也需要有正确的儿童观,要不然就会出现像研究者所说的那样,以成人为本位去教训儿童了。确立儿童观,对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也跟着提升,对教材的编选就更到位。
关于主题成人化的问题,其实过去的教材更严重。课文常常出现一条尾巴,就像《伊索寓言》被编撰后加上的“这故事告诉我们”那样多余。这种“只注重成果,不注重过程”的编写方法,是基于对儿童的不理解,不相信儿童在阅读中会得到启发,硬要作者跳出来点破主题。
研究也发现我们的教学过于注重孩童对字词句的认知,忽略了内容的整体把握。这是阅读教学上的问题,间接影响了我们教材的编订,把教材当成是语言教学的材料而已。
我很欣赏这样的探讨,对教师很有启发。相对的,“研究”若只发现我们的教材选文太过偏重国外的,缺少本地作品;发现我们的教材过于以男性为中心,忽略两性的平衡等,就偏离了核心议题。
教材要编得好,就要回归儿童,多注重语文元素,不要用非语文因素干扰。多用本地作品,多写女性,恰恰是成人本位的增强,不但无助于教材的编写,反而添加了更多的行政干预。
独中校友会
2021/12/27 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木川
2021年已来到尾声,冠病疫情纠缠快两年了,似乎没有缓和的迹象,不断变种的病毒让人难以招架。此时,惦记着明年的校友会活动,是不是又要停办。
往年,校友会举办的端午节、中秋节、新春联欢晚会,都会看到校友扶老携幼出席。可惜,在冠病疫情肆虐、不能群集的情况下停办了两年。
最让校友雀跃万分的,莫过于回麻坡母校一日游的吃榴梿聚会。每当信息在校友会群组发布后,短时间就被预订而空,此活动项目可说是一票难求啊!
无可否认,独中校友会的成立,在联系母校与校友的情谊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能与母校取得紧密联系,也是作为独中在发展与扩建的过程中,一股坚毅不拔的力量。
在冠病疫情的艰难时期,校友会也积极参与募捐,把校友热心捐赠的防疫物资,顺利地送往母校,以让学弟、学妹安心地回到校园上课,给母校送暖解困。
冠病疫情更使得部分学弟、学妹家庭面临困境,大家纷纷响应校友会的号召,为学弟、学妹筹集学费,以缓解燃眉之急,此等善心有目共睹。
很多校友,虽然身在国外,但依然心系母校,人在异乡的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母校慷慨解囊,这些善举大家乐见其成。
独中生热爱母校、关心母校乃天经地义的事,此情意节是校训使然,抑或发至内心的饮水思源的教诲,一时也说不清。
感谢校友会台前和幕后的理事无私奉献,有你们的付出,才有今日的校友会,理事精心打造的各项活动,校友积极的参与,令人鼓舞。
愿校友会日益壮大,积极传递正能量,给校友会来个赞!
教育部需积极抓漏
2021/12/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张永隆
教育对学生和国家未来的影响深远,教育部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学生因为疫情而导致的学习进度落后的问题。
2021年即将结束,很快地我们将迎来2022年。对于有孩子在中小学或幼儿园求学的家长来说,新的一年的到来,意味着年终假期的结束,家长们又要烦恼孩子上学的问题。
今年9月教育部所公布的学校复课计划,中小学的学生从10月起被安排分阶段的回校复课,大部分的学生都采用轮流上课的模式,一个星期到校上课,一个星期居家自习。根据教育部长11月尾在国会的回答,从10月3日复课到11月间,学生复课的出席率达85%以上,显示家长们响应教育部的复课计划。
然而在这85%的出席率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巨大差异。在网络上搜索媒体的相关报道,有些地区的学校的出席率达95%,但也有的只有70%左右。选择不让孩子回校上课的家长,大部分应该是担心孩子在校园感染冠病的风险。他们当中有的或许有能力在家好好监督和陪伴孩子自习,这些孩子的学习进度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不排除也有些家长不放心让孩子回校上课,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好好监督和陪伴孩子自习,这些孩子的学习进度自然令人担忧。另外,对于有回校上课的学生,一个星期到校上课,一个星期居家自习这种轮流上课的方式,对孩子的学习进度也会有一些影响。
虽然教育部已决定2022年1月和2月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将延续2021年的年级,以让学校评估学生的进度,并设法帮助进度落后的学生,但这些评估和对进度落后的学生的帮助该如何进行,教育部还需要妥善安排。
虽然我国的每日冠病确診人数已经有所下降,但是还是介于2千多到4千多人之间,加上传染率更高的变种病毒的潜在威胁,相信还是有一部分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回校上课,教育部也很有可能延续轮流上课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估该如何进行?理想的情况是评估应该是在学生返校上课时,以纸笔或口头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透过线上评估。线上评估的挑战是低年级的学生对电脑或通讯器材的掌握可能不够,可能无法独立完成评估,需要家长帮忙操作电脑或通讯器材。
然而当家长帮忙操作电脑或通讯器材时,学生的评估表现反映的到底是学生自己的进度还是家长“协助”后的进度?因此,对于有回校上课的学生,教育部应该指示学校以纸笔或口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只有对选择不返校上课的学生才折衷改用线上评估的方式。以笔者在小学求学的孩子为例,学校在11月时就为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有没有返校上课的,安排了好几次的线上评估。然而这样的评估能多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进度是值得怀疑的。
当然评估了之后,更重要的措施是如何帮助进度落后的学生。对于有回校上课的学生,相关措施还相对易于安排,可以对进度落后的学生以分组或分班的方式针对性加强。然而,对于选择不返校上课但进度又落后的学生,该如何帮助他们就伤脑筋了,尤其是政府目前的政策是不返校上课的学生只能自习,无法参与线上同步课程。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只能积极和家长沟通学生落后的情形,鼓励学生返校上课,或建议那些实在不愿让孩子返校上课的家长如何协助孩子加强落后的科目。教育对学生和国家未来的影响深远,教育部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学生因为疫情而导致的学习进度落后的问题。
同学,你还在线上吗?两年网课点滴
2021/12/2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雷远育
清晨时分刚结束跑步,耳机的提示音响起……心想:“不知是哪个家伙迟交功课了……”抱怨了一下就想看看是哪一个学生补交了功课。但没想到打开居然是校长的一则网上征稿通告。在新教学模式上每天都必须用这种方式与师长、学生、甚至是家长沟通,从一开始的抱怨到习惯一转眼就两年了。
两年的网课下来,对于一个习惯于黑板教学的我来说有说不完的意见和看法。今天就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网上教学的点滴。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实体课中我能够从孩子们的眼神与互动中知道他们的学习情况,不论是长时间的课程累了、听不懂、发呆、躁动,我都能够当下及时的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但在网课阶段受限于网络质量以及孩子们的自律情况,交流的模式要跟著改变。如:同学们你们有问题吗?有问题的打上“1”,没有问题的打上“2”、请根据投影片的问题在留言区做出回答、某某某,你的镜头看不到你、孩子们镜头是否有调整好,我目前只看到你们的额头、某某同学,在镜头前让老师看到你的课本是否有翻开……不过,记得有数次上课提到历史故事,留言区就会有一大段补充资料,细看都是上课内容。
若是时间允许,就会停下脚步要求班上都看留言区内容,再调整一下课程流程。虽然很多时候资料都是“维基百科”等参考资料,但孩子们对上课内容讨论专注力、搜索资料的能力、愿意分享的情况都是在实体课上比较不常见的。
其二,学习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现场一些“脸皮厚”的孩子总是能够吸引到教师目光。而一些比较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总是给教师留不到深刻的影响。在这次网课中,我发现今日孩子都真的不太敢与直接发言或不知道如何沟通。如今年年初网课时,我留意到在网课发言(留言)最踊跃的孩子回到实体课(一个月时间)都不敢说话。甚至是一对一的沟通时候孩子也是显得格外胆怯(一度怀疑是我的样貌问题)。
这不得不让我去思考教育的现场上这类型的孩子应该如何去鼓励与关爱呢?未来的实体课是否能延续网课的留言模式?而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教学现场的活动是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我不是想要让每个孩子成为演讲家,只是想让孩子们有机会认识让自己的想法被同侪重视与肯定自我的价值。
与家长沟通
第三、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作为一个非班级导师的笔者而言,过往鲜少有机会和家长沟通。唯有在面对少部分在学习意愿低落的孩子时会和家长简单了解在家里的情况。但在网课期间,与家长的沟通是爆炒性的成长。如“家长,家里的网络设备是否出现什么问题?家长,孩子的作业有迟交的情况,请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就在频繁与家长沟通时内心产生了很有的想法,过往执教时少让家长参与到孩子学习是否是正确的?家长是否能够认为说孩子大了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无需介入?现今的家庭孩子真是管不住了吗?
也因为频繁的与家长接触,笔者对于孩子的行为背后有了更多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段期间的网络教学对于教育认知有著积极的作用。不论是实体课还是网课,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不简单,但却不能停止下来的工作。让孩子在传统的实体课中也能够畅所欲言,肯定自己价值也是未来我想要投入的工作项目。而老师↔孩子↔家长的沟通模式应会逐步改为老师↔家长的互动模式。让家长放弃“孩子大了自己处理”的心态,多与家长沟通也能让教师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