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516

袜子、母语学校和敏感课题处理

2024/03/2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林德宜(公共政策分析学者)

人权组织捍卫自由律师团声明:警方和政府未能对挑动和煽动“真主”袜子争议的自命正义团体和高层政客采取行动,这违反了法治精神并鼓励了暴民正义

KK便利店创办人蔡志权和国大教授张国祥最近都被警方传召调查:蔡志权涉及“真主”袜子争议,张国祥涉及其反对母语教育和华社的视频评论。

关于张国祥事件,请参考我上周文章。

过去两周,这两个课题一直主导著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这并不令人惊讶,尤其自我国独立以来,种族和宗教课题就一直困扰著我们的政治和社会,这只最新的两宗。

这两件事件,表面上尽管毫无关联,但除了有著煽动种族和宗教分裂,以及挑动种族仇恨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首先,这可被视为如西方社会般,不同群体之间冲突的文化战之一。这不一定是种族或宗教的。不同群体之间为各自的信念、信仰和哲学的主导地位而斗争。在西方,这种文化战一直存在于自由派和保守派团体之间,他们往往与流行文化和多样性课题有关,并且是跨越种族或宗教的。

在马来西亚,文化论战往往融合了种族、身分认同和宗教因素,并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延伸到教育、食品、商业,甚至日常生活领域。

早前的文化论战就有围绕著圣诞节、情人节、盆舞节、啤酒节等庆祝活动,以及穿著方式、狗等课题。之后更延伸到教育和商业领域,这不仅加剧了种族和宗教冲突,也是一个危险的事态发展,需要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和当局迅速采取行动。

其次,这场种族/宗教兼新文化论战的关键发展是社交媒体的使用。在这两件事件中,可以看出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和对流量策略操纵,能向更广泛的公众传达出他们的讯息。尽管社交媒体可能成为网路霸凌、散布谣言、错误讯息以及试图制造混乱或恐惧的管道,但其也可以成为提供有用和重要资讯的积极力量,包括传达被主流媒体排除在外的另类观点。

当下两起由社交媒体驱动的文化论战中,以下社交媒体读者的两则评论,应获得政治领袖、当局和警方关注。

袜子门:传教士否认因商业竞争而发帖

“真主”袜事件,是由伊斯兰传教士黄伟雄最先挑起的,现在其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奇怪的是,黄伟雄竟然如此幸运地在KK便利店其中一间分店中发现了相关袜子,在全马有近1000KK分店。真主一定赐予了他神圣的帮助,让他能够发现有问题的袜子。如果他是个好的穆斯林,他会通知KK管理阶层告知他们这个错误的敏感度。可是,当他把照片放到脸书上的那一刻,他其实就是在没有听取对方的解释下,对一家无辜公司报复。KK便利店没伤害过黄伟雄,但黄伟雄却对KK便利店造成巨大伤害。目前,KK便利店可能不得不按照巫青团长阿克玛的发展速度进行调整。我们没必要存心与那些诚实做生意并且与你没有任何瓜葛的公司/人找麻烦。搭建桥梁,而不是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过河拆桥。

煽动对多源流学校的异议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怀疑他(张国祥)是否对在制度化种族主义、马来人至上主义和宗教主义等因素下的华人务实观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他没有提到华小有“10101119.75%(2020)”的非华裔学生,也没有去了解这些父母为何送孩子进华小,这说明张国祥并非这领域的研究员和所谓专家。还有,他发表声明的时机充满了恶意阴谋的味道。华人的务实主义,意味华人不会花时间去捍卫华人性、宗教或种族特点。我们努力工作,培养我们的孩子和才能,并与这国家其他社群一起做为一个整体向前迈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希望华小能迎来大约100万非华裔学生现象,这将有助于消除现行政策下的歧视,进而造福所有马来西亚人。

同时,主流和社交媒体读者可以透过分享人权组织─捍卫自由律师团总监再益马烈主的文告,反击当下或未来文化论战中的政治机会主义、极端主义和霸凌行为。文告内容如下:

2024323

对昨天(322日),当局因“真主袜”争议评论,在吉隆坡地庭援引《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CMA)第233条提控卓伟隆(Chiok Wai Loong)。他被判处监禁6个月和罚款12000令吉。在沙巴也有类似的案件,被告为利基山(Ricky Shane Chagampag ......

第三,众所周知,卓伟隆的个人资讯在网路上遭人公开,有不法分子人肉搜索和上门找到卓伟隆,威胁他对著镜头道歉。大家都看到了这个视频,都觉得恶心。如今卓伟隆已迅速被逮捕、提控和监禁,但那些不法分子动用私刑,可能犯下多个罪行,他们被对付了吗?这包括《刑事法典》第503条文的刑事威胁、第505b)条文的蓄意导致公众恐慌及破坏社会安宁的罪名,以及《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错误使用网络设备)。

为何警方在对付卓伟隆时行动迅速,但是却不对付这些不法分子?马来西亚如今难道沦为暴民统治了吗?

第四,那些煽动、挑动、火上加油的政治大人物能逍遥法外吗?这些政治人物,特别是来自巫统者,把一般人认为的KK便利店的供应错漏诠释为羞辱伊斯兰。这导致了一场暴徒私刑运动,不法团体可以对付任何他们认为触犯敏感言论者。

默默无闻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贴文不会损害社会结构;然而,路边正义和因个人认为受到轻视而公开羞辱他人,都是有害行为,必须给予打击并采取严厉行动。

法律不能依据声量最大的群体随意执行,援引《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来对付上述两人,等同于选择性提控,有违法治精神。

尽管政府似乎热衷于压制社交媒体上的种族或宗教仇恨,但他们无法区分无知或愚蠢的行为和实际的有害行为。当涉及种族和宗教争议时,他们反而在迎合偏执者,尽管这可能会给马来西亚社会的凝聚力带来灾难性的长期后果。对这种行为的容忍可能会导致暴民随后采取更激烈的行动,从而导致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我们要提醒政府,他们有责任维护我们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结构。这种责任不仅限于刑事起诉,而且必须主要透过全面的公开沟通对话和教育来解决。

 

母语教育在宪法中的地位

2024/03/25   光华日报/言论

~文:林武灿

我国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当英殖民政府开办官方的英文学校时,它也允许华人和印度人开办以华文和淡米尔文为教学媒介的小学,这就是所谓的源流学校。当时它也允许伊斯兰教小学的开办。接受多元社会现实的我国宪法,除了依遁世俗的政体以外,也特别容纳和保护这即存的多元教育体系与母语教育的存在。因此,即使在独立后马来语已成为国语和官方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它并不影响其他民族语言的共同生存、使用和发展。

董教总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拥有1302间华小,527间淡小。约有20%的华小学生为非华裔。若以总数50万华小生计,约10万学生为非华裔。

然而,历来都会出现一些有心人士和团体,尝试挑战各源流学校的合法地位。最近的几次,发生在20191023日,土著权威党副主席莫哈末凯鲁占以个人名义入禀高庭,申请挑战1996年教育法令下成立的多源流学校违宪,却被联邦法院以错误程序为由而驳回。过后,大马回教教育发展理事会和半岛马来学生联盟,便在20191216日重新入禀高庭,同样是反对华淡小的合法地位,并且反对任何获得政府拨款的教育机构使用外来语作为媒介语。

2020220日,穆斯林教师联盟入禀哥打峇鲁高庭挑战华淡小的合法地位,随后在同年323日,马来亚回教徒联盟主席阿米努丁耶哈入禀吉隆坡高庭,挑战多源流学校的地位不合法和违宪,并将教育部长和大马政府列为答辩人。

这两个高庭分别裁决说,源流学校是合法和没有违宪的。随着在哥打峇鲁和吉隆坡高庭败诉后,四造就上诉至布城的上诉庭,但却不能得逞。20231123日,上诉庭三司会审的承审法官亚兹朱亚兹米指出,源流或国民型学校并非公共机构,所以在这些机构使用淡米尔文或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将不会被禁止或指有违宪。他强调说,这权利是在宪法第152条款下受保护的。承审法官同时也说 1962年教育法令合法化源流学校的条款,即下述的第21728条款并不违反宪法第1521)条款。

1962年教育法令第2条款下定义说,国民型学校是政府的小学或政府津贴的小学,主要教学媒介语是华语或淡语,而国语与英语为必修科。第17条款说国语是所有教育机构的主要媒介语,除非是在第28条款下的国民型学校或被教育部长所豁免的其他学校。

宪法第1521)规定:国语必须是马来语,而它的脚本必须是国会通过法律所提供的(注:是拉丁文,但是并不阻止爪夷文的使用)。但是(a)没有人会被禁止或阻止去使用(除了官方目的以外) 或去教导或学习其他任何语言;以及(b)这条款下,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在保留和维持在这个联邦内其他社群语言上将没有偏见。

承审法官也特别指出,该条文有关“保留和维持”的字眼在宣布独立时,有率先使用国语和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作为教学而非官方语言的效果。今天不能有人煞有其

事的主张将它列为非法和违反宪法。因此上诉庭维持高庭的源流学校并不违法或违宪,以及学校并非公共机构,教学并非官方目的之原判。

因为这是牵涉到法律课题和对宪法条款的诠释,大马回教教育发展理事会,以及马来作家协会联合会,双双在高庭和上诉庭败诉后,再向顶尖法庭即联邦法院申请上诉的准令。

今年219日,以林添钻为首的联邦三司会审,在听取上诉两方及成功申请加入的介入者或答辩方,即董总、教总、马华及大马华文理事会等十二造之陈词后,以二对一的大多数裁决驳回该两个组织的上诉准令申请。这2票来自林添钻和拿督罗扎丽雅,拿督阿都卡林则持异议。主审法官林添钻表示,在多数判决中,我们不觉得需要酌情处理以允许申请方按照1964年司法法庭法令第96b)条款修改法律问题。换句话说,联邦法院没有必要对由高庭与上诉庭已对该宪法条款的裁决给予回复。

这下子可好了,虽然母语教育的案件只在高庭裁决以及被上诉庭维持了原判,再加上有了联邦法院的不准许上诉予它的这个判例的情况下看来,源流学校可以非国语即华语和淡米尔语为教育媒介的宪赋地位,已受到铁一般的肯定,并稳如磐石,且为将来可能再发生的任何法律挑战堵住了去路。这就是所谓的同样的课题不可重审的法律原则(res judicata)。这可也是拜我国的民主法治传统,以及司法的独立和公正所赐,人民不可不察。庆幸之余,尚须步步为营。

 

华校是国家多元的具体展示

2024/03/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何正宇

吉隆坡陆佑路一块挂在中国华小礼堂外墙的捐款看板,受到了一名巫裔家长的注意,并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表示对于华裔如此慷慨解囊的捐助教育事业深感敬佩。她拍下看板上来自各行各业的捐款,对其中最高的捐款额居然高达200万令吉,令她惊叹不已。

然而,这些捐款背后蕴含的远不止是一堆数字,而是华裔在这一块土地上,艰苦维护华文教育的深刻印记。捐款看板所是华人社会重视教育的彰显,里头捐款者的名字包括了商家、慈善团体以及普通家庭,他们跨越了社会地位的界限,共同为华小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这种跨越界限的团结精神,是马来西亚社会多元和谐的生动写照,也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社会之际,还能够保存自身文化的关键所在。

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都知道华文教育不论是华小还是独中,一直以来都面对资金不足的困境。华裔靠的是通过社会各界的捐款支持,才得以让这些学校存活,延续华文教育在这片土地的生命。所以这些捐款不仅仅是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也是对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投资。因为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华社广泛参与的捐款行为,便是身体力行的体现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这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华校捐款一般上都会将捐款者的名字和数额公之于众,其用意不仅是给予捐款者表扬,同时也展现了学校的财务透明度,增强社会对捐款使用的信任和监督。透明度是任何一个组织良好运作的基础,而这种公开捐款信息的传统做法,便是为华文教育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的举措。

然而,除了对捐款看板本身的赞赏和肯定,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华校之所以依赖民间捐款,主要是因为过往常州期缺乏政府的足够拨款支持。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固然有其历史背景因素,我们只能期待随着国际时势的变化,这样的情况应该永远成为过去。

尽管有一些低级政客不断的炒作,但有识之士却应该意识到,华小的存在和种族不和谐并不存在半点关系;相反的,华文教育正是国家多元社会和谐共存的有力见证。华小的教学内容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而且它们为马来西亚培养了许多具有双语能力和跨文化理解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反之,这些政治人物对华小的污名化和分裂化言论,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始作俑者。

捐款看板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教育是每个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不应该被政治或种族偏见所左右。唯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捐款看板背后所体蕴含的重视教育的精神,应该成为国人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中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2024-03-25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桢文

几天前和一位同事在餐馆吃早餐,偶遇隔桌一对老夫妻,正是同事当年的学生家长,一时言谈甚欢。他们的孩子毕业多年,早已成家立业,在事业上也有一番成就。看到家长充满欣慰的笑容,大家回味当年管教孩子的种种遭遇,如今都化为欢声笑语,我登时感受到一股温馨无比的亲师情怀。

我的同事曾经是这对夫妻的孩子初中班导师,孩子在初中时期不知搞出了多少事情,令班导师和家长都头痛不已,各种软硬的管教方法都用上了,无论站在班导师或家长的立场来看,大家都百感交集。然而,对于关爱孩子的初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不受孩子犯下各种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心灵衝击而有所动摇。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跌跌撞撞成长过程中升上高中,却很可惜没有坚持到高中毕业。

教育关键惟品格

我经常认为,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人生成长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他们从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人格素养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间奠定了基础。因此,除了掌握学科知识和活动技能之外,到底真正能够引领孩子走向正常人生之路的教育关键又是什麽呢?我认为就是品格而已。

虽然上述家长的孩子并没有完成中学教育,然而,孩子在离校之后仍然跟随著父母亲,虽然学校教育无法让他顺利走到高中毕业那一天,但在家长的呵护之下,终于走过了青涩的青少年成长岁月。像这样的亲师合作教育方式,对独中的班导师们来说,并不罕见,而在多年后的一些学校活动场面中,往往会出现这些孩子的身影,他们都带著自信回到母校探望老师。

一所学校的成就到底要如何评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看学校教育的附加价值有多高,而这教育附加价值,往往反映在孩子离开学校之后能否融入社会,并促成社会的良性发展。

教育重成人成材

在同事与家长的谈话中,听到家长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孩子顽皮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他经历了各种管教之后,将来能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这句话是家长的肺腑之言,如果没有真正管教过孩子,并尝尽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又怎能说出这句充满智慧的话呢?这句话听在我和同事的耳裡,大家都会心一笑,这不就管教孩子最真实的经验之谈吗?

因此,走在中学教育的路上,班导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重大的,无论孩子能否成才,都不能忽视培养品格的重要,因为这才是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教育关键,也是中学教育最高境界的教育本色,而班导师就是家长之外的另一个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