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6日星期日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马来西亚是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全球华文教育最为发达的地方。这片面积不足33万平方公里、公民人口2833万,是国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至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这一成绩的得来也殊为不易,“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主席叶新田,用这首《咏雪竹》来形容马来西亚华教事业历经的无数磨难和对光明未来的信心。
 

 

【斗争】 经历改制浪潮确立下来的华教格局


 

马来西亚的华裔人口有639万,占全部人口的24.6%,是除马来族之外最大族群。

   “马来西亚现在共有1294所华文小学、78所改制国民中学、60所独立中学”,马来西亚华文学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副秘书长、森美兰振华华小董事长苏祖池,可以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精确地介绍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基本情况。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分水岭是从1957年开始的,这一年,居住在马来亚半岛的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推举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向英殖民地政府争取独立。于1957831日在英殖民地政府的赞同下,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

    “独立之后,政府将全马来亚半岛的华文小学改编为由政府资助的华文小学,政府在师资、行政开销上提供资金,但是扩建、修整、设备补充则需要由各个小学的董事部牵头从民间募集款项。”1294所华文小学从此走上官方接管的办学道路。

    华文中学也难逃此命运。1960年,马来西亚(当时还称马来亚)国会通过新教育法规,只允许国家全津贴中学和独立中学存在。接受改制、接受津贴意味着要放弃华文教育的权利,不接受改制的学校则没有一分钱津贴。19571960之间面对改革浪潮中,78

华文中学由于资金短缺等困难,此时被迫接受改制,但是可以保留自己的董事会。这些接受改制的华小和华中,尽管师资和行政开销由政府负担,同样面临着规模上的发展限制和资金窟窿。

    在改制浪潮中,开始只有16所之后增至60所独立中学(简称独中)不愿意接受,依然坚持独立到今天。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完全靠华社华商出钱出力,一切办学经费

全部来自民间。但是,1961年之后,马来西亚的教育法令把华文中学排除在国家教育主流之外,独中文凭不被政府承认,官方只以马来文或英文作为考试媒介语,华文学校发展极受限制。为此,独立中学设立了单独的内部统一考试(简称统考),以填平升学沟壑。

 

【挑战】对边缘化策略及蚕食计划抗争到底


 

    “本国人不承认本国的教育考试成绩,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吉隆坡尊孔小学副董事长黄华生先生谈到华文独立中学的统考不被马来西亚官方承认这一现状时表情沉痛,极为愤慨。

    如今全面开花、走上多元发展道路的马来西亚华校,其实经历过无数次艰难考验。无论是英国殖民、日侵时期,还是马来亚独立后、马来西亚成立至今,官方政策上的种种限制一直都存在。

    根据马来西亚国内教育政策,独中文凭不被官方承认,毕业生不能进入国立大学深造,只能报读国内私立大专和师范院校。但独中毕业生却受到包括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在内的大学所承认,“畅销”海外。另外,独中毕业生进入北大、清华等中国高校,不需要和马来西亚国民学校的中学毕业生一样,读一年预科,也不需要考HSK(汉语水平考试)。在黄华生看来,这正是马来西亚独中办学水平的体现。

除了常年面对师资不足、增建要求受阻及拨款不足等问题,华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看不见的阻碍,例如78所华文中学在接受改制而成为国民型中学时,同意校长由政府派遣,但如果该校董事会比较弱势,政府甚至会派不具备华文资格的马来人来担任该校校长,这对学校发展事务形成了颇多掣肘。

为了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表达华教合理诉求,进行不懈抗争,董教总(全称是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和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前年共举行了五场抗议大会,试图让政府看到华社抗议的姿态,放慢脚步,但是收效甚微。在一部分华教热心人士眼里,政府所为一直在蚕食华文教育的版图。“国家教育政策就是在华教根基周围不停施毒药,这样即使不用砍,树很快就死掉了。”黄华生评论马来西亚政府2012年推出的《教育大蓝图》时说道。

   资料显示,这份由马来西亚政府强势推介的全称《2013年至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要求到2014年,从四年级开始,所有小学都要采用标准的马来西亚语课程,四年级至六年级的马来语课程由原来的180分钟提高至570分钟,同时大幅压缩华文类课程时间,由此,国民型小学作为华文学校的性质将不复存在,而且2017年撤销小学升中学的预备班制度,这必然影响到华人子弟选择华小的积极性。在许多马来西亚国内华裔、印裔人士眼里,这一规划是旨在贯彻《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标”,即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语文、一种源流学校”,“不符合我国的多元国情和有违联邦宪法下赋予各民族接受和自由发展本身母语教育的基本权益。”苏祖池强调。

 

【拥趸】华社的支撑是华教事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的独中完全由民间独立经营、支撑,华社华人对华文教育的坚定信念,是马来西亚华教事业走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因为发展限制,今天独立中学虽然已经有8万学生,但是学额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学生进入独立中学要通过竞争,每年还有许多华人子弟学生因学额已满,只好转投国民中学。这种学额匮乏的情况也出现在许多城市的华文小学中。据估计,目前大马全国华校每年收到的华人捐款达几亿元。“即使菜市场里每月只赚一千块钱的人,也会掏钱给华人办教育,五十元、一百元,他们觉得钱花在这方面很有意义”。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执委廖熙钿,对于华校在募集资金中遇到的华人支持,很有感触。当地华人自喻:“为了发展华文教育,每个华人生下来都要交两笔‘税’:一笔是每个国民都要交的,一笔是自愿支持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华人也以读华校为荣,每逢开学季,很多华人家长连夜排长队,为孩子争取就读名额。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96%的华人子女会选择就读于华文学校。因为政策限制,华人办学条件相对国民教育资源来说比较差,但是许多家长宁可舍近求远,不辞辛苦,每天要驱车很远也要送孩子上华校。“每当看到那些被荒废的官校教室、建筑,养老鼠也不给我们(办学校),我们非常痛心。”马来西亚华人为争取华文教育的生存空间,做了很多不屈不挠的争取工作,才使得华教事业生存至今,而相比之下,由于抗争缺乏组织性,马来西亚印裔的母语教育空间被挤压得更加厉害。

 

【希望】中华文化血缘是华教事业的根基


 

    为什么马来西亚华人要在如此艰辛的境遇中依然坚持追求母语教育的权利?追根究底,是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和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一样,始终处于中华文化的“情感共同体”中,这种情感从他们父辈那里继承而来,并延续给他们的子孙,延绵不绝,非一时一地的强制力量能轻易移除的。而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母语又是一个民族创造的有严格规律的文化信息,保存着最坚固的文化基因。

    祖籍海南的的廖熙钿是当地某华小董事部董事长,谈到对中华文化的看法时,他说:“我爸爸从小就跟我讲中国哪里哪里都好,我从小爱看中国的古典名著,从中吸收了很多文化精髓。但是对马拉西亚的文化,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对我来说马来语或者其他语言都只是生活、生存的工具。”他说在许多华人眼里,读华文更能让人从思想、哲学的角度有所收获。他们也将这种观点贯彻到孩子的教育中去,“我五个孩子全部读的是华文学

校”,但是他们也因此无法升入本国国立大学,如今两个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个在香港大学,一个还在独中读书,未来也只能出国,“搞不懂政府,全世界在抢人才,为什么本国政府却不接受这些优秀人才。”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语言的兴亡与文化的兴亡必然相连,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汉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力的增强,马来西亚国内对华文教育的政策也有一些松动的痕迹,并且近年来,中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开办分校的进展也提高了独中的地位。
 

“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母语教育对于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融合东西方不同文化精神的新的多元文化,化解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发展性危机及其背后的文化危机、精神危机,意义重大。”董总成员王瑞国在其撰文中如此表述,这也是华社各界人士希望传达给马来西亚政府的心声:和而不同,共创未来。

    尽管历经艰辛,马来西亚华教事业依然屹立不倒,持续为华裔子弟争取着受华语教育的权利。相信在六百多万马来西亚华族前赴后继的努力下,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只是在谈到期望时,来深圳参加马来西亚华校领袖高级研修班的苏祖池表示,因为马来西亚华校长期处于师资匮乏的状况中,所以希望中国能在这一方面给予援助,例如建立定期交流机制,鼓励中国优秀的汉语人才去马来西亚担任义教老师,或者开设教师培训班,让他们的老师可以过来接受到更好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即使是教教民族艺术表演也好啊。”这些华校领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袒露无疑。

 

                                                              (全文终)

 

    出处:本文引自中国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出版的刊物《同心》(总第5期,2015

第1期,      23-26),题目为<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 马来西亚华

文教育在坎坷中求发展>,作者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