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提高统考国文水准
2018/09/26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小二
众所周知,争取承认统考的课题已拖了几十年。眼看只剩一里路了,突然又变成八千里路云和月。接着,柳暗花明又一村,承认统考问题年底就会解决。还来不及拍手庆贺,平地一声雷,又要多等5年考虑!
不久之前,听闻董教总已接受政府所建议的规定SPM马来文优等作为承认统考的条件。不知这消息是否正确。然而,这项决定会不会为独中或统考衍生更多问题?
假设双方都接受这个条件,肯定会给独中带来诸多麻烦与混乱。将来的独中生一方面要参加统考,一方面又要报考SPM马来文考试,这不但给考生带来诸多压力,也给校方增添工作。除了要准备统考马来文教学工作,又要安排SPM马来文的教学课程。
二奶文凭仰人鼻息
无可否认,独中马来文程度要比SPM马来文稍逊色。要一位参加统考马来文的考生,同时考获SPM马来文优等,是不容易的事。将来统考成绩公布后,一部分统考文凭受政府承认,一部分统考文凭却不受承认。统考文凭变成一张不完整的文凭,这是多么令人尴尬又伤心的事。
此外,接受了SPM马来文优等作为承认统考的条件以后,统考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因为统考被承认的主权落在马来西亚教育部。统考也因此要仰人鼻息,似乎成为二奶文凭。更严重的是,学生因为要应付两个考试而承受不了压力,可能干脆放弃统考,单单考SPM文凭就好,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肯定受承认,不怕没前途。
那统考怎么办呢?岂不是枉做小人,赔了夫人又折兵?目前独中正面临国际学校及其他私立学校的激烈竞争,而独中本身长期以来又不能在承认统考的大问题上作出明确的定夺,怎能担保不让社会人士对独中失去信心呢?
其实,统考根本就不需要接受SPM优等作为承认统考的条件,反而应该提升统考马来文的水准与程度,与SPM马来文并驾齐驱,再向政府争取承认,让统考文凭成为一张完整的文凭,才是实际行动。不要几十年来老是在同样的问题里绕来绕去,老调重弹,没有一点新构思和创意。
重编统考马来文纲要
因此,目前最迫切的是希望董总课程委员会及考试委员会重新编订统考马来文课程纲要,程度与SPM马来文程度不分上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才是最积极最上乘的方法。
万一新的统考马来文课程纲要还是受到政府以种种理由不接受,那就算了。反正目前统考文凭已受世界各国大专学院承认,也不稀罕政府承认或不承认了。再者,一位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资方看的是你的大学文凭,而不是看你的高中文凭(包括统考文凭)被承认与否。那还烦些什么呢?
总之,希望董总诸公不要再玩这个又臭又烂的游戏了。换点新的概念好吗?别再用自己的热面孔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了!
希盟与统考
2018/09/26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古云
509后的首个我国国庆日在一片各族同胞欢腾庆祝下度过,在我看来,执政几个月来希望联盟施政有70分,至于国内其他反对党如马华和其他国阵成员党,看起来还不能适应最新的政治变化。
过去几个月,我们可以看到希望联盟拿出政治勇气,做了多项体制的改革,如选贤与能的委任非穆斯林担任我国各大重要的职位,如首席大法官、总检察长等,同时,在政治的委任方面也出现这个情况,如委任华裔担任财长以及史上第一位国防部副部长。财政和国防是很敏感的部门,一个管钱,一个管军队,希盟和敦马敢交出来给非穆斯林担任,这或多或少也顶住不少政治压力,在我国政治现实下此举诚属不易。
很多人关注统考的问题,也有很多人批评,希盟没有遵守承诺的马上承认统考,但我乐观的相信,希盟会守诺在任期内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来届大选,他们无法交待,会冲击选情。但笔者认为,华社不宜采用激烈的手法去争取,否则弄巧反拙,毕竟我们是多元种族的国家,如何平衡各种族的权益是一大考验。
其实,统考毕业生在我国的就业机会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私人界聘请的统考生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州政府的公务员已经开始聘请独中统考生,如槟州政府在多年前已经承认及聘请独中生,统考被政府承认的实际意义是让政府大学可以直接招收统考生。
话又说回来,当我们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我们自己是否又做好本分?笔者友人曾经告诉笔者一个真人真事,有次他去柔佛找他的一名友人,他们到嘛嘛档去用餐,结果发现,他的友人连用简单的国语来点餐也不会,顿时,我的这名友人觉得很丢脸,很想找地方躲起来。友人激动的说,连外劳的马来话都比他的朋友好。
这其实不是单一现象,确实不少华校生连简单的国语都讲不好。我们连自己的国语都不会,友族同胞会怎样看我们?
谈到华教,希盟执政的州政府,如果和国阵时期相比都基本上相对的善待华校,如槟城和雪州已经实施了10年的华校制度化拨款,509后各希盟执政的州属如霹雳、森美兰、马六甲和柔佛等已经纷纷仿效槟州和雪州,定期的拨款给华校。
华教本来就应该是马华最大的本钱,可惜,马华领导层没有善于利用这个筹码,无法在执政期间为华校争取更多权益,加上他们的短视,导致马华和华教越走越远。现在失去政权的马华,想要在未来5年翻身,只能寄望奇迹发生。
温水煮青蛙
2018/09/2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仁杰
近来,教育界一再发生的事故,引起华社的瞩目。普遍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传统观念已经在华人心中根深柢固,因此,教育部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將难免成为大家的討论话题。
首先,柔佛州传出教育局派不諳华文的主考官到州內某些华小小六检定考(UPSR)的考场中监考,引起了非议与抨击。虽然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第一时间出来灭火,表示副考官及其他监考老师都是来自华小,因此不会对考生造成太大的沟通问题。
话虽如此,这实在是一件没有必要发生的风波,难道找个諳华语的老师当主考官有那么难吗?还是州內的諳华文的华小教师居然严缺到这种地步?教育局用意何在,不得不让人质疑。
此外,教育部宣佈將重新规划人员架构,將华文科督学及华小督学分別升级为语文课助理主任及小学助理主任,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引来了大家的忧虑,深恐此举將会给我国华文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华小恐遭边缘化
我国奉行多源流教育,任何体制上的改革都能牵一髮而动全身。张念群大派定心丸,信誓旦旦地保证,华小与华文科事务还是会有人负责。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去掉「华文科」与「华小」的字眼后,有鉴於拿著鸡毛当令箭的小拿破仑无处不在,华教课题將无法有效地上传下达,华文科与华小难保不会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华教的发展也將变得举步维艰。
为了迎合时代的改变,教育部进行適当的改革,无可厚非。不过,在落实任何政策前,有关当局应该聆听各造的意见,集思广益,擬定一套完善的改革计划,经过妥善安排才来逐步执行。反之,如果草率行事,只会节外生枝,引起国人更多的忧虑。
紧盯新政策
敦马对宏愿学校念念不忘,重新任相后也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宏愿学校,在他心目中单一源流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教育部副部长也曾为宏愿学校背书,现在又为撤销华教督学一职做出辩解,这实在让人失望。记得在野之时,行动党曾以一副「与华教同在」的姿態示人,严拒单源流教育与同化政策,怎知执政后却展现另一种立场。
作为监督者,我们应该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紧盯政府的新政策,以及官员们的执行方式,並提出心中的疑虑与不满,绝对不能让有心人士「温水煮青蛙」的计划得逞!
乱了阵脚的正副教长
2018/09/23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郭碧融
回首数月前,我对教育部部长马智礼博士和副部长张念群充满信心,期望在他们的领导之下,为我国教育带来新气象。毕竟前者是享誉学术界的学者,曾出版约60本著作;后者在尚是反对党议员时,经常针对华教课题提出令人拍手称快的精辟见解,且承诺希盟执政后将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马智礼一上台的表现确实令人赞赏,其承诺恢复学术自由,且相继做出令人鼓舞的举措,即政府大学的各项学术、辩论、论坛和演讲活动将不再受限,让大学朝向开放知识殿堂迈进。
可惜的是,马智礼在4个月后竟接受彭亨州苏丹阿末沙的委任,出任国际回教大学主席,结果激发各界争议,更有7名大学生心生不满,到布城教育部静坐抗议15个小时。
眼看事态的演变日益炽烈,马智礼于是和大专生组织代表会谈,但双方最终无法达到共识。尽管出席会谈的学生要求马智礼辞去大学主席职位,但马智礼不为所动。学生代表唯有限他在7日内辞掉该职位,否则将有更多学生参与示威抗议。
难塑造教长公信力
马智礼现今的举动与他之前的承诺相悖。既然有心恢复学术自由,为何要以部长身分出任大学职位,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利益冲突,将来无论在政府拨款、学术政策、管理方针上必将引人诟病,难以塑造教长的公信力。
另一边厢,张念群在这期间也因教育部撤销华校督学及华文科督学一事遭华教分子抨击,直指她并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盲目跟随教育部官员起舞,声称这仅是公务员级别的提升。
此外,在柔佛州华小小六检定考试主考官不谙华文的风波上,张念群向民众澄清实况的同时,也指华社的反应过度,因为她并没有接获国小或淡小向她投诉主考官不谙母语的事项。张念群这就“言重”了,难免让人认为她并不了解华教的隐忧。
数十年来,华教的发展筚路蓝缕,不仅被迫对抗国家政策的不公,还需提防教育部小拿破仑企图破坏华教的意图,其中是擅自向关丹中华独中发出不可进行统考的指示、宣布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及淡米尔文不被列入中六积分的措施、槟州教育局官员发出华校董事会从15人减至9人的口头通知等。这导致华教组织,特别是董教总在华教课题上总是步步为营,深怕稍不留神就使华教陷入不利局面,加剧华教的权益斗争。
尽管马智礼和张念群最近频频在教育课题上触礁,但人民也深明他们走马上任的时间尚短,加上教育原本就存有许多棘手难题,相信会给他们时间熟悉体制运作,待他们上手后妥善处理教育事务。问题在于,目前他们往往在一知半解的状况下发表不当言论,随后又改口推翻自己的说法,这要如何取信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