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独中培才热诚
2019/11/26 中国报/中言
私立学校如独中与宗教学校的教师,必须每年更新教师准证,每年2令吉的象征式费用的措施,已实施一段长时间。
早在2013年,调高独中教师准证费的争议就已出现,只是后来没有执行。有者认为教育部不应该增加该收费,甚至应不收任何费用;过高的费用,显示政府忽视独中培育人才的热诚。
2020年独中教师准证费从2令吉飙涨至40令吉,涨幅高达19倍,为现时费用的20倍,加重独中教师负担,但是由于涨幅过高,令人纳闷。
不应收费
人们都认为,教育部不单不应该调高该收费,甚至不应该征收任何费用,因该收费对政府而言并非关键,而独中培育国家人才理更不应该再被收费。
而且有关收费相比政府对教育部拨款而言微不足道,但对独中而言则是一项大负担,而且也会打击独中教师的热诚。
不仅如此,一些独中会为教师代付费用,无形中也须承担一笔额外开销,因此,教育部应当尽可能的避免让这些学校承担这些开销。
办教不易
就有如一些观点所言,献身教育大马英才都要收费,恐怕有欠合理,再加上办教育也不容易,教育部或相关单位,应该就此事提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平息不必要的争议,同时也必须解释,为何涨幅会这样高。
如果确有必要调整更新教师准证费,也应当避免过高的涨幅,就此问题,当局应该重新的检讨,象征式的调整费用就好。
教育部应体谅独中教师,教师这些年除了必须符合教育部认可的大学文凭或本科文凭,未来还要面对教师准证费激增的处境,不要让这些教育工作者百上加斤。
为华校素质教育加油
2019/11/26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张立德
学校年终假期开始,意味着2019学年结束,假期前各校忙于毕业典礼。回想起以前我小学毕业,学校只有简单的结业仪式,而高中和大学先修班毕业因为忙着政府考试,基本上是没有特别的仪式。
现在不同了,我看到儿子就读的小学的毕业仪式可以分为三个场次,包括谢师宴、毕业生表演会以及感恩毕业典礼。仪式多元,有感谢老师的场次,有最后一次以学生身分在学校舞台表演的机会,还有享受毕业成就的仪式,丰富多彩。
据了解,这些场次和仪式的策划和安排,是由董事部和家协主催,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一位家协理事告诉我,校方放手让毕业生发挥创意,尽量配合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
小学生能够享有机会策划属于自己的毕业仪式,是很难得的教育方式和机会。我每年拿到儿子从学校带回来的校刊,也可以看到毕业班参与编辑。在向来标榜填鸭和应试文化的华小教育场域,能够做到类似的开放教育模式值得喝彩。
可是,为什么平时在课堂上却不能做到同样的效果?
我指的是教学改革方案一直停滞不前的问题。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副主席彭德生就指出,教育部今年起取消一至三年级考试的政策,对于华小教学方式改革是一大助力,但是教师和家长的反应并不积极,还是停留在要以何种最适合的评估或者其他考试来替代。
彭德生主席甚至发现,取消了考试,某些教师就失去了努力方向和动力。这让我这位家长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我交托孩子到学校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而是希望在老师的春风化雨之下,孩子能够学习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开拓眼界,拥有自我表现的适当空间等等。教师没有考试作为评估方式,就失去教育的动力,匪夷所思。
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调整过来,就不晓得如何利用考试或校本评估,来评估本身的教学有没有达标及学生学习有没有效,也不晓得如何改变教学方式。
所谓因材施教,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认知,诚如师范学院资深讲师黄先炳博士所言,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受到质疑的。
教学和评估学生的方式不是铁板一块,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模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评估的形式也不是仅限于考试或者随堂测验。教师不应该怕辛苦,也不应经常埋怨,学生看在眼里,将会有样学样,试问这种教育能够改变国家的未来吗?
好吧,教师们又要开始反驳我,不明白现在当教师的辛苦,教育部长经常出台一些有的没的的政策,整得教师们永无宁日,有写不完的文书,有呈不完的报告。我当然明白和体谅教师们的辛苦和无奈。然而,现在我要表达的是,教师们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知,而且在讨论何为最适当和正确的教学及评估方式时,教师扯到自己的工作负担,怨怼上司,是失败和错误的身教。
一件事还一件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必须正面地表现在教学模式、言教和身教。教师要表达对教育部的不满,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管道和方式,不应该将这些怨言与改善教学方式和调整教育观念牵扯一块,以为这样家长和社会大众就会谅解教师做不好的地方,包容教师因为自己心态不正犯下的错误。
回到毕业典礼或者其他学校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策划执行,开放空间让学生发挥创意,聆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以顾问或监督人的身分引导学生完成活动规划等,在有需要和适当的空间提供意见和指导,这同样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引导和监督的过程中,借此评估学生在策划和执行时的表现,这样可以观察到一般课堂教学可能会被忽略掉的学习能力和心态。
不只是学校大型活动让学生参与,汲取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宝贵经验,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适时地让学生发挥小创意,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吸收能力。还是那句话,教师们别嫌辛苦。
当然,诚如黄稳全校长、彭德生和黄先炳博士所说的,华小教师们需要董事部、家协和校友会,以及华教团体的推动和支持,激发他们的教育热情。学校三机构和各大华教团体在建设华校的软体层面做得更多、更好,誓做教师的后盾,华教精神必能永续。
风风雨雨的2019学年结束,让我们期盼明年会更好。调整心态,积极进取,我身为家长愿意为教师们打气,为素质教育加油。
教育的成本及无知的代价
2019/11/2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胜强
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曾说过这么句话:“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何谓无知的代价?
你听过黑死病吗?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在中世纪,黑死病大爆发的年代,死了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人们以为黑死病是通过猫来传播的。所以黑死病开始肆虐时,当时的人们大量杀猫。老鼠作为真正媒介,没了天敌,大量繁殖,而使黑死病越演越烈。
你听过玛雅文化吗?根据中美州编年,玛雅历史开始于公元前2600年。在全盛时期,玛雅人的文字、建筑、艺术达到顶峰,并创造出非凡的文明。后来,在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玛雅地区,带入了天花和霍乱,使玛雅人口少了90%。接着,大量玛雅文献随着殖民而入的外来宗教而被破坏,关于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的疑问也从此无法解答。
保罗威利斯在1977年出版的《学做工》里,回答了为什么工人阶级的小孩会得到工人阶级的工作。长话短说,工人阶级的小孩,在工人阶级的生活环境里,觉得学校、学习,及教养很不阳刚、不帅气。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觉得帅气的,他们憧憬的,并模仿。结果,带着这份认知、知识水平,及谈吐举止,他们只能在工人阶级里生存。随着保罗的著作面世,许多教育及社会学家们才着手协助这群工人阶级的孩子们。
这些是无知的代价,死了不少人,破坏了不少历史资料,并限制了不少孩子们的未来。
何谓教育的成本?
你还记得来自大马的24岁华裔女博士蓝舒洁吗?蓝博士主导的科学研究团队研发出可以杀死超级细菌的分子,可谓是人类医疗的重大进展。但在蓝博士在医疗领域里取得成功前,所投入的成本有多少?要在澳洲完成大学文凭及博士研究,其学费及生活费,都不是小数目。
你是否发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数码产品、网络通讯、医疗设备及科技越来越先进。现代的汽车都安装了大量科技,旨在减少交通意外及伤亡;现代的医疗逐渐出现治疗癌症的方法,并预计10年内可被完全治疗。但背后推动发展的人们,共花了多少钱来获取知识?
你知道我如何解释成功的企业?在我的课堂里,我说其来自盈利能力及永久经营性。企业是否能赚钱,来自其特别的经营模式、特别的产品、特别的服务。因为特别,而刺激消费,因为特别特别,也能卖得贵些,赚“厚”一点。但要获得特别的点子,需要创意。创意,需要基本知识。没有基本知识的创意,结果都是笑话。若有广且深的知识,结果就是商机。
例子?莱特兄弟当年想带人们飞上天空,别人取笑;史提夫乔布斯当年想做无按键全银幕的手机,被诺基亚取笑;Airbnb及Grab刚出来时,被批评得一文不值。现在?
盈利模式是短期的,企业要拼的是永久经营。永久经营,靠的是管理。如何收纳人心,为其所用,而不是养堆白眼狼;如何布置战略,以时刻站在市场上风处,而不是天天挨着顾客骂或被对手压着打;如何熏陶企业文化,确保大家上下一心,而不是个个窝里反。如何聘请人才,如何挽留人才,如何解决纠纷,如何沟通,如何管理员工情绪,这些统统都是管理学,统统都要有知识,才能突破个人经验的约束,企业内部因素才能够稳定,企业才能走得远。
教育人们所需要的成本是天文数字。现代的学生们还能像古代般坐在树下听课?现代的老师们能像传说般的无私无求?现在的教育还能像以前般死背硬记?现在的课室能像我们小时候般只有黑板和作业?现在的学校能像回忆里的与世无争?
但若无教育,那后代将逐渐回到封建且原始的年代。教育的成本及无知的代价,你明白了吗?
毕业典礼
2019/11/25 星洲日报/大北马
~作者:黄惠玲
还记得当年毕业典礼的情况吗?
说实在,我其实不太记得。我经历过3次的毕业典礼,但距离最后一次,不知不觉也已15年了。
我是独中生,因为就读高中三的关系,所以毕业时已18岁。
当时,我们全校毕业生不到100人。印象中,我班上的毕业生也区区18人而已 。当年,因为独中统考没那么普及化,很多学生都选择在高中二,考完大马教育文凭后就离校。
毕业同学,一些到私人院校继续升学,一些则到社会大学谋生。若干年后,大家的际遇应该都不错,在各个角落,各自发展。
说回毕业典礼,今年年尾最引起热议的话题之一是,现在的毕业典礼太隆重了,尤其是小学毕业典礼,酷似大学毕业,又毕业袍、又送花、又在校园内打卡等。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活动都会第一时间上载社交媒体,更甚的是,可马上直播。
刚好年尾是骊歌响起的季节,自然各大毕业典礼也在脸书上洗版。
当然,其中有简约版,也有豪华版的毕业典礼,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
大家对于过度“豪华”的毕业典礼感到不解,且认为应该把这最重要的时刻留在大学毕业,如此才显得大学毕业更为珍贵。
当然,毕业典礼是必须存在的,这是仪式感的意义,但需不需要隆重则见仁见智。
其实人生有很多阶段,毕业也是。幼儿园毕业、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大学毕业,都是不一样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毕业典礼,都是每个阶段的不同回忆。
在我没有机会戴上四方帽,感受大学毕业的隆重仪式前,至少应该让我在中学毕业时也感受一下毕业袍的重量,可惜当年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也让我对四方帽,一直存有既期待又受伤害的遗憾。
所以,无论任何形式的毕业典礼,师生们乐在其中,家长们拍照上传,直播挣点赞等,重要的是,大家开心就好。
现在的毕业典礼也多了一个敬茶环节,毕业生必须向父母或师长敬茶,感恩他们的养育和教育之恩。
这是好的仪式,但希望不会沦落成一个形式,而忘了其中的深远意义。
现在的校园,何止毕业典礼隆重,生日派对也不落人后,每个月都会有庆生趴,小孩期待,家长压力,所以形式必需做足,大家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