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

三语教育方兴未艾 华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2019/11/20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我于10月底至11月初,访问印尼,看了几所学校,和华社教育界人士交谈。深感华社的三语教育有强大的生命力,原有的学校在扩展,新的学校在催生,中国外派老师和本地老师通力合作,深化教学内容和教法的改革。
低收费、向友族开放的峇厘海南大众学校
该校由祖籍海南的庞廷国先生在十多年前开办的三语学校,原先校舍只是设在两间店铺里,由于立意给穷苦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学费低,受到友族子弟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在印尼海南同乡会的支持下,购置了新的校舍。我们在1027号到该校参观,校舍不大,但绿荫覆盖,壁画文化气氛浓厚。据介绍,现在该校开设幼儿班和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学生300余人,绝大部分是峇厘族孩子,教职工30余人,有两位华语教师。我们一进入校门,孩子们纷纷过来紧握我们的手,并拉到他们的额头上(一种宗教礼节),孩子的天真无邪和热情有礼,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孩子们已没有了族群的隔阂。我们观摩了两位华语教师上课,孩子都认真学。这样的教育不但转播了中华文化,也转播印中友好的种子。校长是梭罗人,是位硕士生,热情谦虚,治校有方。学校董事对她的工作甚为满意。据庞董事长的介绍,该校的学费是很低的,每月仅105千印尼币(相当与人民币75元),家庭困难的可免交学费。低收费,向友族开放,这是该校的特点。家长和社会希望能办初中,庞廷国先生也考虑此事。
开明三语学校在发展
三年前,在张兆恩、吴萌暄等校友的积极推动下,开明联谊会开办了开明三语学校,由张兆恩免费提供两间店铺作为幼儿园的场所,经过装修改,幼儿园在两年前开始招生了。幼儿园按照蒙台梭利体系进行教学,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并进行印、中、英三种语言教学。在本地和中国老师的努力下,教学成绩突出,为家长认可,现在已有近百名学生。今年开始招收小学一年级学生。114日,我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园清洁干净,装修适合幼儿的教学的需要,设施现代化,在原来的幼儿园后座搭建了小学教室。我们观看了中国外派王老师的教学,她教学技能娴熟,能开启幼儿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很好,是一堂成功的课。
开明三语学校新校址已选好点,去年12月已举办奠基仪式。新校址占地6千平米,计划建成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体化学校,设计图纸已完成,并已送呈市政府审批。建校执行董事张兆恩透露,将按市政府的新要求,争取明春开建幼儿园与小学部分。开明张兆恩、游继志 、吴萌暄等校友对办校出钱出力,坚持不懈,作为开明的老教师,向他们致敬,希望开明校友能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早日园办学梦。
中中校友会吹响了建校号角
去年10月,中中校友会举办70周年庆典时,中中校友、印尼赫赫有名的企业家翁俊民做出了决定:要建最好的国信中中学校,并做了模拟的奠基仪式。海内外校友莫不额手相庆。在今年3月份,翁俊民当选为在中校友会第八届理事会主席,他重申了这一决定。111号举办的“中中全球校友联欢盛会”上,第五届中中校友会会员代表委员会会长陈恒曦讲话,表达了广大校友对建校的热切期望,他表示相信在翁俊民主席的领导下,以他的教育理念和魄力,中中校友园建校的梦一定能实现,新的中中将发扬中中的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为印尼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抓住当前有利条件  加快发展华文教育
在华社出现了一批积极办三语教育的华贤、老师、文化人。出现了黄啟铸、何文金、胡建章、张兆恩等一批热心办学的企业家。在东爪哇,泗水、玛琅、任抹、南海漳等地都先后办起三语学校,外南梦也要急起直追。
作为推动三语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在印尼进入开放改革的新时期,原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主席符福金老师,为适合印尼当前的政治形势,提出办三语学校的理念,在原印尼教学计划中增加华文教学内容。这是个切实可行性的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总结,三语学校逐步成型。符福金老师退休后,李光迈博士接任,他提出不少创新计划,把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变为推进先进教学经验、培养师资、选拔优秀留华学员、大胆使用青年人的平台,推动了三语学校教育的发展。
泗水有一批长期坚持华文教育的教育家、老师和新涌现的优秀教师,她们成为三语学校的教学骨干,是华文教育战线的骄傲。在本月5号出席泗水华裔妇女联谊会举办的欢聚中的老教育家施宝瑄、93岁老教师吴秀吟与新一代优秀教师张玲玲,就是这支队伍的代表。
115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驻泗水总领事馆奖学金颁奖仪式,给20名三语学校的优秀学生颁奖,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三语学校的支持。出席仪式的还有东爪哇省教育厅代表。从很多报道了解到,印尼教育部门是支持华社办三语学校的。
三语教育得到华社、中国政府、印尼政府的支持,应该顺势而上,把华文教育办得更广泛,更有成效:
与印尼华人人数相比,现在的三语学校还是不够的。呼吁华社企业家、社会贤达、热心人士,用独办或联办的方式,新办或扩办三语学校。
开展教学改革,让三语学校的华文教育更有成效。现在的三语学校,华语只是作为一种外语,每周只上7-8节课。学生学得不多,由于没有在其它学科应用,也容易忘记。学校可考虑优化校园中华文化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处处感受中华文化;也可开展多种有关应用华文的兴趣班、竞赛活动。
如何解决学习汉语难的问题,现在是从拼音开始学汉语,其缺陷是对字的本源意义认识不足。可以选一些学校做试点,应用中国楚建德博士研究成果《汉语之钥》的教学系统。
三语学校汉语教学的发展根基是老师,单靠中国派出是不够的,作为长远之计,是培养本国老师。现在各校选送一些学生来中国学习,学成之后回到本地任教。据我所知,在华留学汉语的人数不少。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希望能好好利用这个资源,让这些老师能留得住,发挥骨干作用。建议有关部门每年给优秀的本地三语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作为长远之计,是在印尼一些大学设立汉语师范系。
发展华文教育、维护华族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个人认识问题:
融入主流社会与保持华族文化的关系
华人生活在印尼,自然要融入主流社会,所谓融入主流社会,首先在思想上明确自己是印尼公民,应该效忠于自己的祖国,尽一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其次要打破狭隘的活动圈子,不要故步自封。要与印尼各族群和谐相处,相互支持,休戚与共。但不等于同化华族,消除华族的文化,现在有个怪现象:一些有地位的华族人物,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华族,甚至故意与中国疏远。毋容置疑,这是受苏哈托政权时期长期丑化、打压华族种下的祸根,他们心有余悸或者存在误解。华族出头人物越是如此,就越没有华族的地位,华族的正当权益就难以保障,就可能重演替罪羔羊的悲剧。我们期望有萧玉灿那样的人物,在殖民统治时期、印尼反华黑暗时期,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华族,维护华族的正当权益,效忠于印尼祖国。
以上浅见,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

(千岛日报/李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