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穿越时间隧道回到九十年前的1929年,一批勤奋好学刚从泗水中华学校(简称“泗华”)毕业的颜淑慧、黄德慈、黄德萱、郑素日、魏珠、林建禧、陈友义、林敦汉、魏俊秀、温祯德、陈顺勤、白广辉、周流增、翁同安、林如壁、曾发宝等20多位青少年,他(她)们渴望继续升学以求上进,当年泗水已有一家中学即华侨中学,因该校学生大多是富家子弟,使泗华同学望而却步。这些年少志气大的青少年,集体发出一个豪言壮语:提出同心协力、自力更生自行办学,先从初中一办起,命名为“励志学社”(寓含发奋求知、自强不息之意)的倡议。
此倡议一出,立即得到一些家长的支持,其中泗华学生黄德慈、黄德萱令堂黄江源夫人热心腾出JL.KAPASAN住宅中间的厅堂作为教室。黄夫人热心公益支持教育,既提供办学地点,还慷慨解囊为两位千金缴纳一百盾(当年荷印币值颇高)的学费,并动员一些亲友劝捐所需的教学设备。其他同学则根据各自的家境,分别交上十几盾或几盾的学费(上世纪30年代华侨中学学费标准是5荷盾),家境贫寒者免费。
开学时只有初中一年级,聘请一位姓顾的女教师当班主任。按上世纪三十年代泗水中华学校自三年级起已教授英语,学社就计划把英语作为重点外语课。可是当时的华社中能精通英汉双语者毕竟屈指可数,这让常陷入经费拮据困境的学社感到一筹莫展。恰好陈厥宝先生深受“励志学社”学生们发奋求知、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见义勇为毛遂自荐愿意义务担任英语老师。1929年底,学社顺利完成初中一年级的全部课程。
1929年,一所具有中学雏形的学习园地“励志学社”终于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泗水市诞生了!这个倡议、这个壮举,为五六十年代印尼名校新华中学播下一颗珍贵发芽成长的种子!这批泗华青少年和泗华家长(尤其是黄江源夫人)是泗水新华中学伟大的播种者和育苗者,是创立新中的先驱!
1930年,开了初中二年级。泗华小学应届毕业生近水楼台,相率报名就读。学生人数增加了,原有场所无法容纳,需要扩展空间,遂在JL.UNDAAN
KULON租到一间较大的房子做新校舍(现眼科医院)。
1931年,学社迁到JL.PECINDILAN,已经开设从初中一至初中二的初中班级课程,学生人数增加,规模逐年扩大,准备开设初中三的课程,学社决定将“励志学社”升级为“励志中学” 。因励志学社是由泗华学生和家长创办,原泗华校长周延珍先生对励志学社的发展极为关心,为此他协助励志学社从中国聘请俞民新先生担任“励志中学”首任校长。
俞民新先生系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对中国文学、哲学和教育学学有专长。对创建励志中学和发展战前新中作出巨大贡献,功不可没!
1931年,“励志中学”增加了初中三。校舍又嫌太小了,便迁到JL.KENDJERAN靠火车轨道旁那间有着可供课余体育活动广场的大房屋。这时,董事会也组织起来,邀请了侨社殷商和社会贤达,如郑今日、林生地、邓思华、曾国治等为董事。
从“励志学社” 到“励志中学”三年的历程,在董事、家长和师生同甘共苦团结合作下,从只有初一办到初二至初三的完整初中班级;规模扩大三年四次迁址。含辛茹苦、历尽曲折艰难的历程,初办时常因经费支绌而影响到教师的工资无法正常支付,得靠学生几次举办文艺演出筹款补助。
1934年,励志中学与华侨中学均遭遇财政困难的困境,两校都有面临关闭之虑,一些家长为子女的前途担忧。两校中一些校董、家长在谈论中达成一致意见,建议两校集中人力财力合并为一校。於是在曾国治、徐崇礼、林生地等人积极推动下,1934年8月4日JL.KAPASARI出现了一间由林生地先生提议取名为“新华中学”的新华侨中等学府。学校的行政领导为公平起见按抽签决定,结果,华侨中学陈漱玉(女)任校长、励志中学俞民任副校长。
原华侨中学校长陈漱玉是化学系毕业的,她主持下的“华中”办的是普通型中学,学生多半是家道小康,毕业后回国深造。至于“励中”校长俞民新,还有周肃侯,前者学哲学、教育,后者擅长商科。“励中”除了普通中学课程外,还增设有关商业知识的课目。学生一般是第二、三代侨生或工薪阶层子女,毕业后大多就地求职。
两校间不同的办学主旨和家庭背景派生出的隔阂和矛盾,合并后貌合神离,一校两制,还按原校分开上课,其结局就只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暂短合并三月后,华中全体师生撤离新中,留下的是原励志中学的全体师生。经临时家长大会通过:“学校必须办下去,不恢复励志校名,维持新中新校名。家长、董事和师生在新中的旗帜下同甘共苦、克服困难把新中扶持成长壮大”。经董事、家长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并争取泗水侨社大小商界的赞助,积沙成丘、集腋成裘,不到一年,新中的财政基础已达到稳定。
1934年8月4日的两校合并,仅仅三个月华中自行撤离,对于新中整个历史进程中,只是区区一个小插曲而已,只是两校合并(暂短而不欢而散的合并)的日字,充其量也不过是励志中学换名的日子。有历史为证、有理可据的新中诞生年份就是新中的最前身励志学社诞生年份1929年。
今年正是新中诞生九十周年,又适逢泗水新中三语学校成立十五周年,特献以下拙句对新中先辈谨表深切缅怀、纪念新中诞生九十周年暨对新中三语学校的热烈祝贺。
新中之魂
回望先驱登高处,远见卓识创励志;
艰难曲折立新中,传承文明新华情。
励志学社新中根,励志中学是前身;
水有源来树有根,饮水不忘掘井人。
新中培育栋梁才,笃学践行报国梦;
不畏浮云遮望眼,历经风雨见彩虹。
新中精英多豪迈,热心公益报家国;
鼎力捐资建三语,报效社会美名扬。
2019年8月22日
本文作者与新中校史关系简介:
陈尔励是1952年泗水新华中学第四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曾留校新中任教两年后回国深造。退休前是天津南开大学教授。1996-1999年任天津新中校友会《新中校史信息》编辑;应特刊总编吴秀吟老师之邀,2014年负责整理编写《泗水新华中学校史》(首部完整的新中校史)。自九十年代初至今,二十多年来一直关注、收集、整理有关泗水新中1966年前 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整理编写的有关新中历史资料曾分别刊登在印尼泗水《千岛日报》、新中校友联谊会和新中校友基金会、香港、北京和广州等地新中校友会的纪念特刊上。
(千岛日报/陈尔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