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谈语文与法律
2019/11/03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許文思
近来大马司法界忙於应对公认敏感兼具爆炸性事关教育与语文的官司。
先有上个月民政党假捍卫华小和淡米尔小学不变质之名,向法庭申请庭令以违宪為由,阻止政府落实将爪夷文纳入华谈小课本的政策。一个月后,土权党副主席凯鲁阿占入稟联邦法院,同样以违宪之名挑战《1996年教育法令》下的母语学校。一来一往,似有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以牙还牙的味道。
先谈爪夷文官司,许多反对政府落实将爪夷文纳入华谈小课本的政策的人士与团体,异口同声认為此举违宪。他们认定爪夷文并未具有法律地位。然而,事实是根据联邦宪法第152条款,马来文虽是我国指定的官方语文,但却声明其字体由相关法令来规定。而相关的法令,即是1967年国家语文法令。该法令第9条文言明:国家语文的文字必须是罗马拼音文字,但这并不禁止马来文字(更广為人称的爪夷文字)作為国家语文的应用。易言之,爪夷文是马来文,也不就是国家语文吗?
至於土权党副主席凯鲁阿占的官司,他入稟法庭挑战国会制定1996年教育法令第17条与第28条文的权力。有关法令取代了1961年教育法令及1956年教育白皮书。1996年教育法令第17条文阐明,国语必须成為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而第28条文则阐明国民型学校的设立与维持。报导引述真律师沙哈鲁丁阿里的谈话说,国会无权授权教育部长设立华淡小。
他说,根据联邦宪法第152条文,马来文是我国官方语文,而这也限制教育部长这麼做。报导也说,凯鲁阿占表示,他是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拨款1亿2700万令吉予国民型学校后入稟法庭。身為纳税人,他有权质疑公款的使用。
媒体报导指出,该诉讼把教育部长及马来西亚政府列為第一及第二答辩人。
在联邦宪法152(1)(a)及(b)条文下,非官方语文学校以及接受母语教育是受到保护的。根据联邦宪法第152条文,人民可以学习其他语文。看来法庭对联邦宪法第152条文的詮释至為关键。这让我们想起了1982年国会议员麦哥丁的官司。1982年法庭判决国会议员麦哥丁在国会发表了质疑国人学习马来文以外的其他语言的言论,煽动罪名成立。麦哥丁被判煽动罪名成立,在於他质疑联邦宪法第152条(国语的地位及学习其他语言)。法官指出,在煽动法令第3(2)(C)下,联邦宪法第152、153(马来人特权)及181条文(统治者地位)的存在,是不準被质疑的。
仅法律问题 不影响各族关係?
麦哥丁1978年10月11日在国会发言时提到:“我百分之百认為,我们应该关闭上述类型的学校(华文及淡米尔文小学)及完全制止路牌上使用上述语文。如果上述做法违反了第152条文,那麼為了国家与人民,那麼我们应该修改这宪法。”
法官认同,在(a)条款下,虽然国文是马来文,在官方用途以外其他任何语言的使用,是受到保障的。在学校,不管是华文、淡米尔文、阿拉伯文或者英文学校教授或者学习其他语言,也是如此。不过,(a)条款完全没有把此保障延伸到保护那些使用华文、淡米尔文、阿拉伯文或者英文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的运作。
法官认為,这个有限制的詮释是符合(b)条款,即联邦政府或任何州政府保留及维持联邦内的任何其他社群使用与学习语言权利的保障。也就是说,其他任何社群语言使用的保留与维持,是受到保障的。
基於上述理由,法官认為被告(麦哥丁)建议关闭淡米尔文或者华文学校,并不构成煽动。而至於上述关闭淡米尔文或华文学校是适当或可行的,不由得法庭决定。允许华淡小继续存在,并不是非法的事。既然上述官司已进入司法程序,就该由司法来定断有关法律课题。但是,上述官司牵一髮动全身,如果有人认為其结果仅仅是法律问题,不会影响大马各族的关係,那就有自欺欺人了!
废除华淡小,然后呢?
2019-10-31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朱泉豪
教育课题从来是我国政治与社会心结。在早前的马来人尊严大会上,有人再捅马蜂窝,老调重弹废除华淡小的争议,引起族群间关系紧张。
废除华淡小的最主要论述是为了确保国民团结。
捍卫华淡小人士,在面对此论述时,通常无法提出正面批驳理据,毕竟谁敢否定国民团结的必要与重要性。
然而,该论述看似头头是道却内容空洞。
单元教育就真的能团结各族人民吗?纵观各多元民族社会,并无统一答案。
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如美国、中国、巴西、土耳其、泰国与印尼,相对单元,少数民族之母语教育即使存在却并不普遍。
然而,这些国家不一定就国民团结,社会依旧可能撕裂对立。单元教育体系能否一举团结国民因此存疑。
相反的,加拿大、英国、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波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因种族多元,因而教育体系非常多元、母语教育昌盛。那些夸说唯独我国主体民族“宽宏大量”允许华淡小存在的人士宛若井底之蛙。
事实是,不论单元或多元教育,这些国家无法避开族群间关系紧张、乃至分离主义的威胁。
针对该建议的支持者,敢问,废除了华淡小,然后呢?
该大会主吹阶段式的将华淡小过渡转型成国小,意欲软化反对声浪,却对其成效避之不谈。难道一旦实行,我国就奇迹般不再社会撕裂、万众一心?
大量穆斯林将孩子送往宗教学校、大量中产与上层精英将孩子送往国际学校就读,难道为国民团结也得一并废除?
理性推敲,可以预见,关闭华淡小不止无法团结各族,却会加剧社会紧张,乃至随时变质成族群冲突。
许多中上阶层的华印裔会将孩子送往国际学校或国外就读,甚至举家移民。有心人士更可借故进一步废除华团等组织。
单元教育乃针对一个严肃问题的病急乱投医。三大族群间,很多人的生活从不交集,各处不同社交泡沫,令人忧心。
我们切勿对该问题嗤之以鼻,应探讨更有效方式,拆除族群间隐形围墙,鼓励族群间深入的互动来往。
华社切勿自我封闭,对国内其他文化与族群抱持猜疑鄙夷之态。这对国民团结、捍卫和争取华社权益,绝非好事。
不承认资格开倒车
2019/11/03 中国报/中言
尽管台湾7所大学牙医系学位早在1996年已受公共服务局承认,但希盟政府在今年7月突然宣布,我国从未承认台湾7所大学牙科医学系,引发风波。
由于卫生部的上述决定,令许多毕业自台湾,并在大马开设牙科诊所或执业的牙医措手不及。
卫生部要求毕业自台湾的牙医,若要继续在大马执业,必须在理大进修一年后再报考牙医资格专业考试,才能在大马获得牙医专业资格的地位,是多此一举。
考量公众利益
众所周知,台湾牙医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反观大马的牙科水平未必跟得上台湾。但从台湾7所知名大学,即台湾大学医学院、国防医学院、阳明大学医学院、台北医药大学、中国医药大学、中山医药大学及高雄医药大学所毕业的牙医,却受到政府质疑,规定他们必须在本地大学再修读多一年课程。
卫生部只宣布不承认台湾大学的牙医,但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政府此举是开倒车的方式,并没有以公众利益作为首要考量。
尽管希盟政府正在努力纠正和解决前朝政府所留下的烂摊子和国债,但前朝政府所推行的良好政策,应该保留和继续推行。
吸引专才回流
若上述禁令一出,从1996年开始至今的廿多年,陆续从台湾回国服务的大马牙医,将面对停业或到外国执医的情况,不仅导致人才流失,也让病人少了选择。
不仅是健康医药费越来越昂贵,牙医费用也是,在私人诊所补一颗牙都要上百令吉,在牙医缺少下,恐怕收费更贵。
政府应承认更多世界顶尖大学的医学资格,才能吸引在外国的大马专才回流,贡献大马社会和国家发展。
中文的魅力
2019/11/03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叶玟豪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人的身影,也就是说,中华文化和语言至今已被传到世界各地。
由新加坡美都出版社精心制作的一本书的标题写着《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写出了华人从中国移民海外的血泪和辛酸,也展示了华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如何坚韧不拔,发奋图强在异国他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华人是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因为咱们都深知只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只有自强不息、敢于挑战才能不断进步;只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才能不断开拓前进;只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华人,学好母语是最根本的,不仅自己要学好,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并以精通华文引以为傲。在大马,华文教育是中华文化的堡垒,数十年来培育出众多的华裔学子,已遍布政经文教各领域,所谓:优秀文化培育出优秀人才。
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比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国爱国之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乐于助人之心;“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坚韧品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道德之光辉。
无可否认,中文是世界上最多人说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深奥的语言。犹记得在大学时,我的外藉同学说:“你是华人,中文好,是理所当然”。的确,作为华人,即使您的英语程度很高,说得很好很流利,中文没学好,就会感觉如失去了文化根,甚至被号称为“香蕉人”。因此,学好国际语言英语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忘了本。
近年来,中文语言获得了许多非华裔家长的青睐,纷纷将儿女送入华校就读,以学习中文,提升竞争力。所谓:多一种语文,多一份优势,掌握多一门学问或是外语,不但会为工作领域或生活中带来便利,且已成为时下趋势。
日前在报章上看到一个图文并茂的标题写着“开心学习中文”,图片中是一群马来妇女在学习中文。有关新闻报导一批马来妇女在槟城威北打昔牛汝莪巴当珍巴达宗教师住家学习中文,以便与华人沟通,而有关导师是一位百分百的传统穆斯林、曾受华文教育的退休女教师。这位女穆斯林老师在采访中说:“我不仅要教她们如何中文发音,还要教她们写中文字,因中文字太美了”,充分说明了中文的魅力。
作为华人,中文就是我们的语言,也是马来西亚华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