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还在最后一里路
2011/11 南洋商报/社论
政府承认独中统考之路,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事态的最新发展,是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下称特委会)的建议报告是否已呈交政府一事出现罗生门,特委会主席邱武英和成员莫哈末莱米各执一词,后者声称报告已交给了教育部,前者则表示报告还在撰写,但已来到尾声。
报告书的撰写来到最后阶段,或许并不意味着政府即将承认统考;前朝政府的“最后一里路”来到改朝换代后的希盟政府,似乎同样是崎岖难行,统考文凭只能在学术和政治的狭缝中探寻出路。
国阵执政时期,承认统考文凭是反对党的一把利刃,尽管国阵政府允许高中统考生以大马教育文凭(SPM)优等资格进入师训学院,但时任马青总团长拿督张盛闻指相关争取“胜利在望”,最终却“无功而返”后,其所喊出的“最后一里路”口号,马上让反对党,尤其是民主行动党“捡到枪”。
不过,事态很快就出现“逆转”。
5·09大选前,称承认统考将在换政府后水到渠成的行动党,至今可说还是“一事无成”;从一开始指事情将“一蹴而就”,到改口指承认统考可在去年年杪“大功告成”,再到行动党领袖的最新“口风”,相关争取只能期待在大选后的5年内达标。
事到如今,承认统考一事已听不见行动党领袖将之挂在嘴边,而马华顶多也只能嘲讽行动党之前的“信誓旦旦”;换言之,承认统考已然失去其作为攻敌利器的作用,而在这种情况下,对统考文凭的争取,究竟是祸是福?
眼下观感,是行动党和马华在争取承认统考方面“半斤八两”,谁也讨不了好,不过,行动党现在毕竟是执政党,若最终能在下届大选前完成重托,相信华社还是会对其另眼相看;反过来说,那将是行动党另一项承诺的跳票,到时华社的失望就可想而知。
为此,统考特委会须快马加鞭,完成其历史性任务,将一份完全不将政治利害考量在内的报告书,尽速提呈给教育部。
华淡小违宪?无事生非
2019/11/1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张立德
联邦法院今天将裁定是否审理律师兼土著权威党(PUTRA)副主席莫哈末凯鲁诉讼挑战政府设立华淡学校是否违宪一案。
凯鲁是根据联邦宪法第4(3)条文,寻求联邦法院做出裁决政府设立华淡学校是否违宪。但是他首先必须根据宪法第4(4)条款取得庭令,因为他正在挑战国会是否有权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第28条文和第17条文。
1996年教育法令全面取代了1956年教育条例以及1961年教育法令,其第17条文阐明,除了国民型学校,所有国民学校必须使用国语为教学媒介语;倘若教学媒介语不是国语,那么国语是必修科。而第28条文则阐明教育部长可以设立和资助国民型学校。
第一答辩方教育部长及第二答辩方大马政府的代表,高级联邦律师陆意清在书面陈词中表达得非常清楚,国会绝对有权修改教育法令,须知宪法第九附录立法事务表中联邦事务表第一事项就是教育。
如果凯鲁认为教育法令第17和28条文抵触联邦宪法,他其实应该在高庭提出挑战。凯鲁直接入禀联邦法院,予人第一印象就是制造舆论,捞取政治资本。凯鲁根本就是设想错误,国会是根据宪法制定和修改教育法令。
挑战华淡小地位的任何举动都是敏感的,尤其这回像凯鲁这般直接诉讼政府,触碰了华印裔社会的底线。这虽然是凯鲁以个人身分提出的民事诉讼,但案情影响深远,多个教育组织已经申请介入此案,包括董教总、华理会、大马淡米尔基金、淡米尔小学校友会等。
凯鲁身为公民、纳税人当然有权利提出任何诉讼。他不满由政府设立的学校不是以国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因此政府不应该拨款维持这类国民型学校,遂以国民型学校违宪的理由提出诉讼。以民主精神而言,他的诉讼一旦被法院审理,也有助于厘清宪法中有关华淡小乃至独中的地位,以及国人学习母语的权利。
但在宪法这一层面,凯鲁身为律师犯下了明显的低级错误,相关的法律条文不能分开诠释。
首先,宪法152条款并没有令设立国民型学校不合法,本条款虽然阐明国语为马来文,但不得禁止国人学习和使用其他语文,同时无任何规定可妨碍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维护其它族群语言的使用和学习的权利。
凯鲁咬着这条款指国人确有学习马来文以外语言的权利,唯不代表准许政府设立和拨款不以马来文作为媒介语的国民型学校。其代表律师辩称,教育部必须获得马来统治者会议的首肯才可以设立华淡文学校。华文和淡米尔文等马来文以外的语文只能在国家教育体制之外的学府教导并学习。
然而,凯鲁不要忽略了宪法第8和第12条款。
第8条款阐明人人在法律下皆平等,并在法律下受平等保护。第12条款则阐明在不损害第8条款的基本原则下,在关于公共教育机构的行政,尤其是有关学生的入学与学费事宜;或在政府对任何教育机构(无论公立或私立、国内或国外)或学生的教育拨款上,不得因宗教、种族、血统或出生地等理由而对任何公民作出歧视。
由此可见,宪法已经保障了国人自由学习本身母语的权利。进一步而言,政府也得提供国民学习本身母语的机会,包括设立和拨款维持国民型学校的运作。建国60年来,无论是前朝国阵还是现在的希盟,拨款给国民型学校都符合宪法,此一举动已经证明无论是国会的修法举动,还是华淡小的设立都没有违宪。凯鲁根本就是无事生非。
华淡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矗立了几代,有的学校甚至已经超过百年,为国家培育了无数英才,而且现在尤其是华校,获得许多友族的青睐,统计数字显示华小学生有18%为非华裔,证明母语教育是我国多元社会的宝贵资产,政府及国人都应该珍视。
可悲的是,国民型学校的存在一直被有心人操弄成政治及种族课题,他们利用还有不少国人对宪法的不熟悉,误导某些国民有关宪法的诠释,制造国民间的不信任,更甚的是,操弄宪法和滥用司法程序,让某些国民以为政府偏袒某个族群,以捞取政治资本。
华社和印裔社会除了必须团结起来捍卫华淡小和母语的地位,也是时候以更坚决的立场要求教育部正视宪法和公民教育。这样一来,国人就不会因为对宪法和公民意识一知半解,而让有心人有机可趁,继续操弄教育和国民权益课题。
云端教案之我见
2019/11/10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一个学年即将过去,老师们大多都在学习如何把教案上载到谷歌课室——这款用来取代之前那只“青蛙”的网络平台。
教育数码化,教学用科技产品取代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的事了。电脑的普及使用,造成时下许多新晋老师都不太会写字,甚至有提笔忘了怎么写某字的困扰。师范学院在训练连教师时大概也不甚注重板书技巧了吧?当所有的教学工具都可以用人工智能(AI)来取代之际,老师们还有需要写字吗?字体不美就算了,写错的也大有人在。
论及老师写教案这一环,之前老师们手写教案及反思,至少能让老师在写的当儿,为每一天的教学进行思考。这就好像我们以前让学生抄写一样,学生们是必须思考的。
我手写我心,一个人的字体总难瞒骗过老师的法眼。当我们都用电脑科技代替教学,甚至是写教案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正慢慢与人隔离,转而与机器交流?机器是没有感情的,他不会有情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无法注入“情”这个元素,那么人与人之间冷漠以对,对身边发生的事,除了会拍照拍照视频上传,完全是不会伸出援手的。近日在中国长沙发生百人坐看疯汉打死男孩的命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此外,用电脑程式写教案,不是简单的事,毕竟项目多,要求多,一节课的教案就已经是一张A4纸那么长了。
需要人陪伴非机器指导
试想:如果一个老师一天上课6节,一个星期27节的话,他需要花多少时间自己写教案?写完了还有心力去教导学生吗?尤其是大型学校,一般40人,一个人教五班的话,我想单凭想象就已经累了。然而,数码化教案还是必须做的呀,结果可以怎样处理?老师们聪明如此难道还不知道“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方法吗?于是,为了做而做,大家互抄教案这份“功课”,然后上载。
上载这工作,其实也可以“假手于人”,毕竟也看不出来。这样一来,教案的存在还有意义吗?写了什么和教了什么,其实真的是两回事。能够用爱教导学生的老师,就算没有漂亮详细的教案,也能培育英才。
中学生处于观念确立的年纪,他们需要的是人的陪伴,不是机器的指导;他们需要爱的力量,不是冷漠的机器图像!行笔至此,我突然有感我们的教育似乎很难再找到初心了,我们的下一代有抑郁暴力倾向估计也将日增!这,是何其可悲的事啊!
同中存异的文化认同感
2019/11/10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刘国伟
中华文化的语言与文字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百花齐放,尤以大陆、台湾、港澳、新马为主,各具特色,各有风格。书有横直,字有繁简,甚至是词汇、语句、说话方式都有所不同。面对不同的特色,我们应该选择一律统一,还是求同存异,一直都是文教界积极探讨的问题。
首先,从语言语文的体系来谈,华语华文根本无法以一个规范为标准来限制其它地区的发展。我们说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一个地方的文化是直接影响著当地的语言,因此语言就是这个地方的文化载体。
以英文的发展为例,英文始于英国,如今不同的国家因为地域的不同和文化差异而发展各自的英语体系。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等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都有属于各自的标准英文,从来不会纠结于以哪一国的英语为规范标准。
包容性强助长生命力
英语之所以成为世界通用语,不在于英国特别强势,而是英文本身对在地化的包容性,助长了它的生命力。同理,华语也必须包容各个地方的特色,才能发扬光大。
当然,这里并不是叫大家不追求语言语文的规范,我们当然都希望可以规范化,只是我们不希望规范只依据一个标准。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马来西亚有华语规范理事会,台湾有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新加坡有推广华语理事会,这些机构都会按各自国情设立自己的标准,但目前各地的华文水平不见得杂乱无章,毫无标准可依。反之,如果其他地区的华语华文硬是要以中国现代汉语规范做为标准来衡量,只会限制自己的语文语言发展。
其次,从华语华文发展的现况来看,各个国家没有因为缺乏统一规范标准而造成沟通与交流的障碍。在文字书写和阅读中,无论是简体还是繁体,各有存在价值。台湾前总统马英九曾说过,每年去台湾的300万名大陆观光客,大多数人阅读繁体字皆不成问题,没听过有人看不懂繁体字。
根据大陆新浪网的调查,3.1万的投票者中有79.4%的民众认同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精髓。在语言表达上,只要通晓汉语,不管是去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还是新加坡,虽然在语句的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却不见得无法用华语沟通。
别自我矮化减少特色
例如,马来西亚的华乐,中国叫民乐,台湾叫国乐,港澳叫中乐;还有我们叫的德士,中国叫出租车,台湾叫计程车,但是这样的词语多元化有严重地阻碍到各地区之间的日常沟通吗?可见,即便不根据中国现代汉语规范标准,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沟通障碍,反而让彼此在沟通时探索各个区域的特色,使语言变得更生动有趣。
很多海外华人在心态上都偏向以中国的规范作为“正统”的依据,却较少思考本土华语的多样性与地方特色,从而压抑了自身华语华文的多元化与在地性。海外华人不应该觉得自己是华语的支流,而自我矮化,而且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拥有独特的语文风格与词汇特色,也已经开始占据华文天空一角的趋势,正如共和联邦的文学作品一样,它们扩大与丰富了英国文学的版图,而海外华人的华文发展又为何不可呢?
全球华语与华文的应用,无法以中国现代汉语规范为标准,反之异中求同的文化认同更具有价值。又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针对祖国的注释分别是“祖籍所在的国家”和“自己的国家”,究竟哪一个注释才是明确的标准?最重要的还是你心中的身份认同感是什么,自然就不需要中国现代汉语规范告诉你自己的祖国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