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星洲日报/教育
黄家和(右四)移交迁校批文给李培南,由黄思汉(中)见证;左一起为陈伟后、颜天助和杨裕川;右一起为叶清华、杨胜名和梁德志。(林明辉摄)
(吉隆坡13日讯)教育部今日正式移交迁校批文给巴生直落昂利民国民型学校。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今日主持移交批文仪式后向记者表示,教育部是在今年2月5日发出这项批文。
有信心更多孩子报读
他说,一旦利民华小完成迁校计划,有信心能够吸引更多孩子报读该校,解决巴生华小爆满的问题。
他说,搬迁后的利民华小计划新建36间课室,如果以每间课室最少30名学生,该学校可容纳1080名学生。陆兆福穿针引线助筹得50万
另外,黄家和也宣布,在交通部长兼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的穿针引线下,成功为利民华小筹得50万令吉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建校拨款。
利民华小在1944年1月1日成立,迄今已有81年的历史,今年共有100名学生,属微型华小;自2017年开始,学校频繁面对水灾问题,2024年更是发生过19次的水灾。
同时,该学校因位处工厂区面对环境污染问题,重型交通也威胁师生的安全,还有野生动物频频传入校园的问题,因此利民华小董事部在2013年已提出迁校计划。
雪兰莪州政府是在去年8月,颁布宪报将巴生顺利花园一片5英亩的土地成为利民华小迁校的保留地。
黄家和说,教育部在2022年1月31日拒绝了利民华小的迁校申请,但在昌明政府成立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在2023年要求重新提呈迁校申请,同年9月,林慧英召开董事部与教育部的联系会议,将问题完整地提呈给教育部。
“我在2023年12月接任教育部副部长,在2024年2月2日,在董事部邀请下到利民华小实地考察了解到他们所面对的问题。
“在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的努力下,雪州政府在2024年8月正式颁布宪报,将顺利花园的一片土地列为利民华小保留地。
教育部随后也加快处理申请,并在去年11月的会议作出批准。在经过一些程序后,2月5日正式发出批文。”
李培南:建校金尚欠千万 盼慷慨捐助
迁校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李培南表示,在不包括多用途礼堂的第一期工程下,需要1800万令吉的建校费用,加上陆兆福筹得的50万令吉,目前建校基金有约220万令吉,距离800万令吉的开工目标还相差甚远。
他呼吁社会大众、企业大亨、政商名流和各大社团凝聚力量,一起来为民族教育发展出一份力。
“因为在巴生,除了利民华小,现有的21所华小都已成型,只有利民华小需要搬迁,现在建筑成本高昂,需要的费用很大,希望大家可以大大捐助我们的工程。”
他也感谢教育部的努力,经过11年的申请终获得成果,希望迁校后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出席者包括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利民华小董事长杨裕川、副董事长颜天助和杨胜名、董事顾问叶清华、巴生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陈伟后等。
教部致力维护国语加强英语
另一方面,黄家和表示,教育部一直努力确保维护马来语和加强英语的努力不断改善,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他指出,强化英语的努力不局限于课室内,也包括教师的培训。
他说,2016年推出的双语活动就是一项教育改革,强化所有学校的英语能力。
他表示,教育部在去年制订6大重点来强化英语,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技职教育(TVET)和数字等教育。
他也表示,教育部计划将人工智能(AI)也纳入到学校管理之中。
他说,教育部正制订2026年教育发展计划,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纳入考量。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