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

黄胜全3年为崇华筹逾70万 身体力行 贡献华教

2025/02/11 星洲日报/大霹雳

报道/摄影:甘国隆

江沙县教育局来都顺果园民宿开会,黄胜全(左四起)与教育局主任沙比利等官员合影。

游客喜欢在民宿内的古董车展览处拍照打卡。

黄胜全非常孝顺,陪同103岁高龄的母亲梁彩云到都顺果园参观,左一起为妻子拿汀黄连枝与姐姐黄玉莲。

黄胜全(后右三)兄弟姐妹众多,图为全家人与母亲合影。

黄胜全(右一)对非华裔生一视同仁,分发新年红包让他们感受到佳节喜悦。

果园附近的巫裔与黄胜全关系融洽,彼此间相处的很好。

都顺果园民宿入口处有财神爷迎接游客到来,寄望新的一年财运滚滚来。

都顺果园崇尚环保概念,里头的建筑大多由废弃的建筑材料搭建而成。

黄胜全鼎力支持华教事业,凡老师退休必定到场以示支持鼓励。

黄胜全与亲朋好友一起欢庆母亲生日。

崇华独中董事长拿督黄胜全为了华教的发展不遗余力,把自身经营的民宿“都顺果园”的收入全数捐给崇华独中,3年来,该独中透过都顺果园的营收和筹款,共获得了七十多万令吉的款项,缓解了办学资金入不敷出的窘境。不少游客来旅游住宿后还会回头,彼此间经常接触下成为好朋友。这项傲人成绩全靠公众爱华教的力量才能达致,所有收入以善心人士名义捐给崇华独中永久教育基金。

从小随父母去芭场割胶

黄胜全并不是出身富贵之家,父母只是胶工,靠微薄的收入养大12名孩子。他在12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9。小时候家里穷,小小年纪就跟随父母去芭场割胶,那时候他最怕的就是学校放假,因为得跟父母到芭场劳动,工作异常辛苦,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力,更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

他说,中学毕业后就投入建筑行业直到现在,其主要从事政府相关工程,包括建学校、清真寺、礼堂甚至王宫装修与扩建等。由于有诚信,很多人认为他可靠,愿意将工程交予他负责。业主都知道他定会将部分赚到的钱回馈社会,而他也身体力行出钱出力支持华教事业。

坚信“别太计较 吃亏是福”

他一直坚信“做人不要太计较,吃亏是福,一定会有福报”的道理。世间的亏不会白吃,同时也不要占别人的

便宜。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因果报应,所谓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总之有舍就有得。

“没有吃过苦的的人是不会有福享,正如一直在冷气房的人是不会懂得珍惜树下的阴凉。我想跟一些年轻人分享人生经验,不要一直说钱不够用,反而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在能力范围内生活。平时也不要乱花钱,否则永远都钱不够用。”

疫期将果园商业化

黄胜全也回顾3年前的冠病疫情,很多行业都无法正常运作,包括他所从事的建筑业,于是他就带领自己的工人在果园动手建房子,这里的面积有6英亩,当初建好房子后可以与一班亲朋好友聚会消遣捡捡榴梿,毕竟疫情也拖得相当久。

然而亲朋好友也不是每个都时常有空来这里消遣,他的妻子就建议开放给其他人来住,但如果将果园商业化恐会招来一些麻烦,妻子接着说反正崇华独中需要钱,那就将民宿的全部收入悉数捐给学校不就行了嘛。

“我觉得相当有道理,住宿费就当作捐款。刚开始时只有6间建筑物,后来陆续加建,我本身为建筑商,就把之前剩余的材料循环利用建成屋子,既赋予了它们新生,又造出了风格独特的各种装饰和用具。”

有人问他为何投入如此大的精力来扶持崇华独中,他回应独中和华中有很大的差别,独中的办学理念延续了华文教育精神,除此他也被一些前辈用心经营学校的热诚感动,所以也投入华文教育事业。

须办好独中吸引学生

他提到,江沙只是小地方,很多家长都不大认真考虑孩子的升学情况,反观雪隆等大城市的独中非常抢手,媒体去年就报道有5000名学生无法进入独中(名额有限)。

“小地方的江沙情况却是相反,很多家长都不大选择独中,他们对独中的认识不多。我们必须把独中办得越来越出色,吸引当地的小学生升上独中求学。国语和英语较弱的华小生升上政府中学后很多都无法跟上课程,尤其小地方的情况更为明显,如果这些学生送来独中,我们董事部和老师都会认真监督教导。”

他透露,崇华独中毕业生的大专升学率超过70%,以前我们讲一所华小都不能少,现在要改口号变成一个华裔学生都不能少,都应该送去念华文中学。如果学生的家庭条件欠佳,崇华独中有很多的助学金可以申请,这里还有午餐津贴,而且老师的孩子免费。目前全校学生有两百多人,大概7080名学生需要董事会津贴学费。

崇华经费每年不敷80

他还谈到,崇华独中2023年的经费高达170万令吉,2024年会更多,每年不敷大概70万到80万令吉,虽然得到联邦政府和霹州政府拨款,仍需每年筹款2次才能够应付。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