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710


华文教育的挑战与契机


2017/09/27 南洋商报/言路版

~作者:利亮时


我国的华文教育在经历《巴恩报告书》、《拉萨报告书》和《拉曼达立报告书》等的多次教育政策调整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曾经一度被压缩和限制。再历经1969513日的事件,华文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

然而,政府推动国语政策,调整英殖民地留下来的传统英文教育,为华文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契机,再加上华人社会对教育的支持,让华文教育在1970年代中晚期,逐渐出现复苏的现象。

我国华文教育历经艰苦的经营,最终迎来了曙光,这并不代表前路是康庄大道。走入21世纪的今天,华文教育的前景虽被看好,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包括了陈年的老议题,以及新涌现的课题。

首先就华文小学方面,师资不足问题是否真的已经完全解决,往后是否产生有系统的制度来防止师资缺乏的问题再次产生?经费问题,同样是国民教育的一环,政府经费的挹注是否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这都是华人社会必须共同监督的,我们不能只依靠官爷们的“神来一笔”。

合力将小康推往盛世

独立中学(简称独中)教育方面,政府的支持微乎其微,除了一些州属如槟城州,地方政府会固定拨款支助一些经费外,基本上独中从以前到现在都是要靠自身董事部与华人社会的支持。如今有部分独中是办的十分成功,学生人数不断攀升,然而独中在不久的将来会面对国际学校的竞争。独中必须不断强化本身的质和量,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也看到董总在这方面给予独中许多增能的培训和治校的建议,这些都对独中未来的发展大有帮助。

目前独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董事与治校者之间的关系,这可说是一个延续逾一世纪的老问题。双方若能信任与团结,则校的发展可以稳步前进,反之就会把学校推向败亡的悬崖,这是办教育者必须严正看待的问题。

华文教育走过了荆棘满途的前路,迎来是一个小康的局面,如何把小康推往盛世,这都有赖于投入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环球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外在的资源,并结合国内的力量,把华文教育推向国际的水平,而在推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紧记华文教育是本土的华文教育,而非中国或台湾的中文教育,我们在吸取他人养份的同时,能够推陈出新打造具有我国多元文化特色的华文教育,使之成为我国教育的一环,这才是成功之道。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



独中应实行非典型双轨制


2017/09/27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小二


日前,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在2017年会员大会上建议国内一些以单轨教学的独中可以尝试改为双轨制度,让独中生除了统考以外,同时报考政府文凭考试。

他说,目前国内大多数独中采取“非典型双轨”方式,即统考为主,政府考试为辅。这些采取此制度独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包括国文国语在内的三语之外,成绩也一样优异,更拥有更广的升学出路和就业优势。

提高统考国语水平

方天兴这番建议,对独中可说是百无一害。在独中,国语可说是最弱的一环。无论在语文掌握上或是会话运用上,都稍为逊色。因此,如果独中生多考政府考试,可以辅助这方面的不足。一路来,独中生对国语的学习,可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至今,董总教育中心还没有好好地为独中策划一套完整、周详的国语科课程纲要。最难以置信的是几十年来董总教育中心连统考高中国语教科书都没有出版。这叫老师如何将国语科教好。老师只好自己寻找资料,自己编印教材,费时费神,事倍功半。平心而论,统考国语程度一般上比政府文凭略低。所以祈望董总教育中心尽快加倍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以提高统考国语水平。

诚如方天兴所讲的,有了政府考试文凭,将为独中生开拓更广的升学之路。包括本地国立大学,各政府学院如工艺学院、技术学院、技能学院、社区学院、大学预科班、师范学院等。即使是申请私人学院或大学,拥有多一张政府考试文凭,肯定比只拥有统考文凭的独中生占尽优势。

谈到就业方面,无可否认,政府文凭肯定比统考文凭更吃香。许多工厂、商业机构或雇主不知统考为何物。彼等心目中,只接受政府文凭。这对只拥有统考文凭的独中生,无疑是首当其冲吃了暗亏。不久前,政府宣布想要申请进入公共服务局的人士,必须拥有SPM国语优等。因此,独中生兼考政府文凭,可以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将来从国外学成归来,有意加入公共服务局,可说是有备无患,捷足先登。

那么,在独中教授政府文凭考试是否会面对师资问题?绝对不会。目前大多数的独中老师都是本地大学毕业生,本身经历过政府文凭各类考试。因此,要他们教授政府文凭考试,绝对是轻而易举,不成问题。更何况在市面上各书局售卖的政府文凭考试参考书及资料,不计其数,应有尽有,随手可得。无形中为考生提供诸多方便,省时省力。

至于独中教授政府文凭考试,在时间分配上是否会有冲突或两边不到岸?这个问题也不会发生。本国独中上课制度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学生可在初中学年的三年里做准备,而在初三报考PT3,取得一张通行证。因为学生没拥有PT3是不准报考SPM 的。上了高中,校方可以开始教导SPM课程。到了高二这一年,因为学生还没有考高中统考,(高中统考是在高三才考)所以校方和学生可以在这一年做充分准备,集中火力,专攻考SPM文凭。上到高三,又用同样的方法专注精神攻考高中统考。这是多么两全其美、一举两得的机会,真是天赐良机啊!事实证明,在2016年,吉隆坡几间独中在SPM及高中统考中,多位考生考获全A的骄人成绩。

独中教育应与时并进

无可否认,独中一路来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发扬母语教育的使命。然而,独中生兼考政府文凭考试,不但没有违反独中教育理念与原则,反而是比国中生更强劲、更加具备竞争能力。

总而言之,独中教育应与时并进,放眼世界,不要把自己套进一个民族大义的框框里,与世隔绝。尤其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而国语是国家官方语文。因此,华裔除了本身母语外,更要掌握国文国语能力,加强其他语文,肯定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因此,独中实行“非典型双轨制度”即统考为主,政府考试为辅的方式是明智的、正确的。



社区型独中经营的难处与解题


2017-09-2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芳龙


雪隆区二三百万华人支持8所独中(平均30万人支持一所独中),财力来源相形见绌。也因此,社区型独中必须靠校友与地方人士支持;董事会和校方背负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办学也只能战战兢兢;用钱方面也得锱铢必较。我们都理解应该以“投资兴学”的观念办校,把办校各项支出当“投资”而不应该当“费用”;但钱筹得不易,能不谨慎吗?

我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但与很多华裔一样,关心华教与独中的发展!

先贤历经数十寒暑的努力与近年中国崛起,大马华教发展可以借用《孟子·尽心上》的一段话:“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白话文可以简单解释说:华人社会暸解支持华教这件好事,支持气势就像江河决堤般无可抵挡,独中全面发展的大势底定!)是的,华教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设在小镇上的社区型独中,却面临经营困境与难处!

难处之一;在于学生来源及素质不足,少子化问题及年轻人移居城市,小镇周边华小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就三丶两百人,即使报读率达到40%,新生人数也不过百人。这种处境,不是雪隆丶新山都会地区的独中办学者所能体会的。

生源不足,就不存在用“入学考”筛选“菁英学生”的先天优势,所以社区型独中只能实践孔子的“有教无类”!大型独中的学生录取率50%;而社区型独中则凡报名者一律录取;学生素质不平均,除了造成教学上的困难,也会影响将来各项考试的成绩,学校进而可能背负办学绩效不佳的骂名。

难处之二;生源短缺造成编班困难,假设一个年级学生105人,那应该编成3班,抑或2班?因为每增加1个班级,每年必须增加12万令吉的支出,对资金来源短绌的独中而言,无疑雪上加霜!缺乏规模经济,是社区型独中很难解决的问题。

难处之三;社区型独中面临的另一个难处,就是不容易完全补足适任的本科专业教师;全校只有10几个班级,但课程科目一个都不能少,所以会出现物理老师兼教化学丶数学老师兼教生物的现象!这种兼任情况,未必会出现老师不适任的问题,但也不应该形成常态。

要补足专任教师?且莫说教师不好找,增员的薪资成本也是沉重负担。

难处之四;在于社区型独中的位置均处于小镇上,对英文与巫文的运用必然不如都会学校普及;缺乏学习大环境,就较难将语文学好,学生英丶巫文的掌握能力也因此成了学校的弱项!

难处之五;资金短绌,小镇华人人口最多不过几万人;这与雪隆区二三百万华人支持8所独中(平均30万人支持一所独中),财力来源相形见绌。也因此,社区型独中必须靠校友与地方人士支持;董事会和校方背负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办学也只能战战兢兢;用钱方面也得锱铢必较。我们都理解应该以“投资兴学”的观念办校,把办校各项支出当“投资”而不应该当“费用”;但钱筹得不易,能不谨慎吗?

日前,曾与一所社区型独中全体老师分组座谈;双方无拘束的交流,倒有一些想法适合公诸于报端。

解题一;主动出击招生,如果能增加华小毕业生到独中的报读率,每增加10%就招来三四十位生源;但招生必须靠校方做好准备,主动出击说明;被动招生只能招来原本就想到华校就读的学子,会流失犹豫不决的学生。

解题二;如前所述,社区型独中迫于现实,招生政策是来者不拒丶有教无类,所以部份学生升上中学后,会面临课业接续不上的问题。我曾经想过,是否应该扎根于基础教育,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同学,何不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教起?用一年的时间,由浅入深,以提升小孩的学习兴趣与信心,而不至于因为课文太难,学生在人生起跑点上就放弃了!

解题三;找出学生的亮点,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把所有学生当成资质一样的通才;用同一课本与教学进度教导所有的学生,这会扼杀了开窍慢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找出每一位小孩的亮点和学习兴趣,是教学者重要的工作和使命!同时检讨“升留级制度”;比方说,是否可能实行当学生的单科成绩超过85分或者全级的前10%,就予以升级;脱离传统利用“平均分数”必须达标才能升级的窠臼,让同学重启学习的信心和尊严,这才有意义!

解题四;我们常说五育(德丶智丶体丶群丶美)并重,但新式的教育发展至今,似乎“智育”凌驾其他“四育”。从前,我也认为智育的重要;如今,已近耳顺之年,能够体认中学甚至大学的学业成绩,和人的一生成败与否,划不上等号!个人的学习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更显重要,所以“品德”教育应该加强。最近发生的23位宗教学校师生因纵火桉身亡,不就是校外问题学生所为?

解题五;再说学生的英丶巫文语言能力,缺乏外在学习环境,必然形成后天失调;所以也有人提出用英文教数理等意见;其实这有点本末倒置;更适当的应该是将“生活化的英巫文”引进校园,生活英语才是英语的入门。

解题六;稳定的师资,减少师资流动率,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础。学校的经营与企业经营应该相去不远,只有稳定的人力资源,企业才能稳健发展,学校不也一样?校长的流动,老师必须重新适应;老师流动,学生必须重新适应;所以当人事更迭太频繁,不是好事。

解题七;社区型中学的财务窘困,有其必然性;必须“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长远来看,学生的学杂费应该要能调整至足以支付老师的薪资;孔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就是“缴了学费的学生,我没有不去教的”)。再者学校的节流必须多花一些心思,毕竟筹款不易。

社区型独中经营的难处,不会是无解的;这端赖校方丶学生丶家长丶董事会丶社区人士共同的理性关心丶感性支持!何不充份授权校方办好学校,明订绩效评估指标(KPI),定期稽核评估(InternalAudit)即可;以免董事会与学校的事权不清,徒添困扰!



讲华语考华文,一个不能少


2017-09-28 星洲日报/观点

~作者:曾毓林


我们认为,维护华文有不同的方式,有人宣扬华文之美,但也有人着重其重要性,各司其职就好。所以我们坚持先宣导“学生报考华文科,让华文科在教育体制占一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星洲日报自2002年开始推动“我讲华语.我考华文”运动以来,两度“升级”──一次升级为“抢救华文”运动,这次再升级为“爱华文”运动。

一切源自于每年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报考华文科的华裔考生逐年低落,我们担心,华裔考生再受“华文难考、考不到特优等难申请奖学金”的印象影响,在政府会考中放弃报考华文,久而久之,会形成政府体制内华文科变成可有可无,乃至于被自然淘汰。

先在国家体制内保有一个重要席位是当务之急,所以星洲日报透过“我讲华语.我考华文”运动展开多方面的呼吁、推动,这包括全国巡回演讲、发动中学生们的偶像人物齐声呼吁、出版应考技巧手册、设立“华文小勇士奖”、分析选修华文科不影响大学选科结果、大篇幅报道各地努力学习华文的情况等等,希望中学生不再视选修华文为畏途。

那几年在推动“我讲华语.我考华文”也面对一些人士冷嘲热讽,谓把“华文变得功利化”了。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维护华文有不同的方式,有人宣扬华文之美,但也有人着重其重要性,各司其职就好。所以我们坚持先宣导“学生报考华文科,让华文科在教育体制占一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几年后,有感于单是宣传已不足够,应该更进一步去帮助有志学习华文的学生克服各种客观问题,再加上发现中学生华文水平普遍下降,所以星洲日报再把这项推动华文的活动升级为“抢救华文”运动。除了保持原有的指导华文考试应考讲座及项目,也增加了开办快乐华文学习班,华文进阶函授班、“希望阅读”计划、送书到乡下缺乏资源的小型学校、发动具有知名度的人呼吁等等。这一次“升级”是把重点放在落实推动,而不单单只是呼吁。

其中“希望阅读”计划也延伸出更多与阅读有关的活动,走进乡区,特别是偏远乡区及阅读资源不足的地区;而这个阅读计划也得到许多热心人士赞助定期购买读物的费用。每年有400名获得校长或老师推荐的贫穷小学生,每个月会获得“希望阅读”计划下定期寄出的优良读物,让乡区小朋友也能透过阅读打开人生另一扇窗口。

“抢救华文”谈何容易?又岂是报馆区区几位同事可以完成大任?不过,由于有着媒体便利,也达到一些小效果;从受惠小朋友的回信和老师的回馈中,我们看到了一点小成绩。

今年9月,“抢救华文”进一步升级到“爱华文”──15年一路走过,我们发现,对于母语、对于华文的学习,单靠“责任”和“使命感”不够,必须是让人打从心里头热爱华文、自己也愿意浸淫其中享受学习华文的乐趣,这才能根深蒂固愿意让自己终其一生和华文拥抱。

我们把“我讲华语,我考华文”、“抢救华文”和“爱华文”\"称为之“星洲日报维护华文运动”三部曲,过去我们用了15年时间来推动和努力,往后我们还会持续下去。

国家独立60年,华文教育一直是华社重视的一环,但当中也有不少把华文教育分成“独中华文”和“国中华文”;社会还存在着重视独中华文而让国中华文自生自灭的现象,更有人把国中华文班视为“私生子”。其实60年以来,不论是独中华文还是国中华文,都照样孕育出社会良才──国中华文班、华文学会也是华裔学生学习华文的摇篮,它不应该被再被视为华教一环里的怪胎。

不过我们想,固执保守的耆老们终将老去,新一代的接班人有很多也是在国中华文课下受惠的──未来的“抢救华文”、“爱华文”等运动,是没有门户之见,更没有国中独中之分。

华文就是华文,华人学习华语,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