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学生将代表印尼参加2017第十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总决赛
2017/09/15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2017第十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雅加达)总决赛于6月17日在雅加达HOTEL
SUNLAKE落下了帷幕。较之往年,选手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一路异军突起,攻城略地令赛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经过东爪哇赛区的艰苦拼搏,新中三语学校选手曾红红、何佳燕、陈颖莹分别以东爪哇赛区的华裔组别第一、第二、第三名的成绩代表东爪哇省出战雅加达总决赛。并取得了雅加达总决赛第一名曾红红(一等奖)、第二名陈颖莹(二等奖)、第六名何佳燕(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和老师的努力得到了东爪哇省华文统筹机构秘书长李秀珍老师和新中三语学校基金会副主席何文金先生的一致肯定。至此,曾红红和陈颖莹将代表印尼走出国门,走进中国,去中国昆明参与有世界八十一个国家的“汉语桥”比赛的佼佼者齐聚的2017第十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总决赛。
汉语桥比赛得到了新中三语学校基金会、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在人力物力、时间场地等的全力支持。印尼著名华贤、新中基金会副主席何文金先生在百忙之中亲自来到总决赛现场观摩以示支持。在看不见硝烟的赛场,他不但给予参赛师生心理指导,还亲自过问食宿情况,保证参赛队伍的营养供给及睡眠质量,为最后取得优秀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汉语桥”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十载,古老而年轻的演讲始终是“汉语桥”不可或缺的比赛形式之一。舞台上的新中选手一个个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个关于自己和汉语的故事,言辞流利、娓娓道来。高远而富有现实意义的立意,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青春气息,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蓬勃感。而孩子们的演讲优秀得像一件杰出的艺术品,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都给你留下品味不尽的美感。在她们青春洋溢、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背后,是师生训练场上无数次的重复再重复的语音校对与练习;无数次的修改再修改的演讲稿;无数次的调节再调节,只是为了有一个当众讲话不紧张的良好心态。
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形容才艺比赛环节最恰当,让人不由自主爱上这个紧张又刺激的环节。何佳燕一曲《玛依拉变奏曲》灵巧、多变,无可挑剔的花腔技巧,让人很难跟一个15岁的少女相提并论。紧接,画面一转,一轮高速娴熟的维吾尔式旋转,加控腿的高难技巧把音乐推上高潮,并在高潮中定格,完美大气,恰到好处。脚趾尖上的光辉,是岁月刻苦出来的华丽。
曾红红的《江南雨》,一个回眸浅笑,一个鱼跃大跳,随性翻飞游走在五指间的绸扇,仿佛掬一水柔情、仿佛研一池墨香,浅勾淡描晕出烟淡雨疏,你侬我侬的红粉南国。款款柔情,清痕抚心,怎一妙字了得?印尼总决赛第一名,实至名归!
值得一提的是,为追逐 “我想去中国,我想读北大(北京大学)”的梦想,曾是2016第九届汉语桥东爪哇赛区第一名得主的陈颖莹同学,今年再次参加2017第十届汉语桥比赛,而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她由东爪哇赛区第三名跃升到雅加达总决赛的第二名,争取到中国总决赛的入场券实属不易。
1分30秒完成才艺展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艺术老师的我,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了陈颖莹的才艺部分集京剧、戏剧水袖、戏剧道白、中国书法、中国剑术、中国长绸舞六种才艺精华于一身,这种综合展示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艰苦努力,陈颖莹用每天两至三个小时的高强度排练,完成了更精练、更出彩的《京华烟云》。我有幸成为她通向梦想的铺路人。
虽然决赛时出现了点意外,何佳燕和陈颖莹的麦克风是完全没有声音的,幸亏何佳燕的歌唱技巧基本功扎实,歌声很通透且极具穿透力,靠着自己的原始声音获得三等奖。陈颖莹的戏剧道白和京剧唱段基本出不来,但依然拿下第二名,值得点赞。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起航。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梦,自己不去实现,没人替你绽放。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汉语桥”,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感受、一种历练、一种懂得。“汉语桥”,它与我们一同见证了一代代新中人为印尼华文教育的腾飞所付出的努力。 “汉语桥”,新中从这里走进中国,走向世界。
(新中三语学校 黄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