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华人社会对董总的印象
2020/01/1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数天前电访土著权威党(PUTRA)副主席莫哈末凯鲁,他所表达的观念让我“大开眼界”。他说,华人农历新年不是宗教节日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是社会存在着一种“印象”,那就是华人农历新年是跟信仰和宗教有关的。
虽然他说各族社会对华人农历新年的印象是宗教节日,很明显是在乱扯歪理,但是他说的有理的是,我国很多事情有“事实”和“印象”两面,在涉及宗教和种族的课题上,或者只要把课题扯上宗教和种族,“印象”就会超越“事实”,“事实”会不敌“印象”。
以如今董总、教总或其他华团给各族社会的“印象”来说,也是如此。当中以董总首当其冲,尤其在敦马公开批评董总种族主义之后,非华人社会当中的有心人士,更是抓着这个被敦马贴上“种族主义组织”标签后越来越深刻的“印象”来大做文章,操弄种族情绪,让非华裔,甚至是华裔,尤其是不谙华语或受非华语教育的华人相信,董总就是种族主义组织,就是华社的“土权党”。
记得当时敦马批评董总种族主义时,他的论述是:“他们只谈论华文教育,丝毫不理会国家和多元社会”以及“即使生活在多元族群的国家里,董总只为单一族群的教育发声”。谈论民族本身的课题,就是种族主义吗?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种族主义”是指用种族作为区分人类优劣标准的一种理论。此理论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高等种族”应统治“低等种族”。这是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根源,直接为殖民侵略和扩张政策服务。
董总从过去到今天为华教所做的种种,只是坚定地捍卫他们所认为的华教特质,无论是说“缺口不能开”、“华小是华社最后的堡垒”,还是举办华团大会来商议爪夷文课题的问题,向政府表达捍卫董事部权力的立场,都不是在抬高自己族群,贬低或压迫其他族群,所以从“事实”上来说,董总不是种族主义,但是从“印象”上来说,董总一昧地谈论和捍卫自己族群的教育,就是种族主义。
在此情况下,“印象”盖过“事实”,而且是压倒性地盖过。实际上,我国人民普遍上对“种族主义”的定义,不是上述汉语词典里“以种族区分优劣”的解释,而是如敦马所赋予的“只谈论和在乎自己族群”的定义。对许多不熟悉华教一路斗争的各族人来说,董总确实有着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而在我国越来越强调多元和包容的现在,人民对“种族主义”的定义已越来越狭隘,随便一个不带恶意的举动或话语,都可能被贴上种族主义的标签。
尽管董总表示他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都有举办跨族活动,但是这份努力不为广大社会所知。在如今他族对董总误解越来越深的时候,董总除了举办更多跨族群活动、积极提升董总内部和华校师生的马来文水平之外,也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向社会解释董总的初衷、使命和各类活动,例如更频密地邀请非中文媒体采访活动,在准备文告时,也准备马来文或英文文告等。
无论是组织或者个人,向别人传达自己的定位都是一门很难但是却很重要的艺术和技能。过去华人较多秉持有麝自然香的心态,所以当独中或华校也获得非华裔家长的青睐时,对华文教育来说是另一层肯定。但是过去等别人来认识自己的谦逊表现已不合时宜,如今已是时候主动出击,主动地向广大社会介绍自己。希望董总能审时度势,调整姿态,在我国这多元社会中,确立并准确地传达让各族都能包容和尊重的定位。
怕灯笼的年兽
2020/01/1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仁杰
相传古时候,人们挂灯笼放鞭炮贴门联,为的就是驱赶年兽。没想到,现实生活中也有“年兽”的出没,怕红色的他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还让7名部长级人物亲临学校,成为城中最热门话题,也让该国中一夕之间爆红。
本该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神圣殿堂,却被无耻政客给玷污了!最让人遗憾的是,一些知识分子居然还随著起舞,向外人妥协,让极端主义在校园蔓延。玻璃市马来西亚大学学期终考种族关系科目中,关于爪夷文、跨性别群体与印度穆斯林传教士扎基尔的题目与选项充满了争议。出题者与审核考题者的草率,尽显他们对教育的无知与不负责任。
校长错误示范
至于蒲种这所国中的校长,选择向一个只会喧哗取众之徒低头,不仅做出了一个错误的示范,而且失去了教育孩子们何的黄金机会。曾几何时,农历新年摆设变成了“刺眼”不堪,明明就是一个传承文化的传统佳节,却无端端地被扣上宗教庆典的帽子,背上违反联邦宪法的罪名,甚至还被污蔑有向穆斯林宣教之嫌。
这凸显了挑起事端者的无知与肤浅!一个人没有知识是多么的可怕,更可怕的是,他还有狭隘与偏执的思维。如果这些旨在增添新春喜庆气氛的装饰能够让人看了就改教,那么这个月内几乎变成红彤彤一片的商场及那些挂上灯笼的道路上,患上红色恐惧症的人士,岂不是要退步三尺或干脆待在家中就好了!
多点包容并不难
迈入2020年,曾经的宏愿幻灭了,等著我们的却是过去不曾是问题的校园新春挂饰风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新马来西亚吗?这就是新年新气象吗?
多元社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特色,也是最美的风景线。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尊重,了解不同文化,欣赏不同习俗,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偏偏有人惟恐天下不乱地拚命挑起无谓的争议,制造矛盾的情绪,继而分化国民,达到自己的隐议程。可悲的是,这些人成为国家破坏者而不自知,反而还沾沾自喜地自诩为民族捍卫者。
对于散播仇恨、恐惧、不理性思维的极端主义分子,执法人员除了严厉谴责,还需要采取必要的行动,以达到杀一儆百之效,绝对不能等闲视之,否则就会助长这种歪风,最终只会让情势不断恶化下去。
关于教育部长的辞职
2020/01/13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郑怔
一年伊始,教育部长马智礼忽然宣布辞职。有人说他被敦马哈迪“炒鱿鱼”,而他自己却说是将职位交还给敦马。
无论如何,他成为离开希盟政府的第一个部长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马智礼的辞职,伊斯兰党认为是因为华社施压,而土团党向行动党屈服的结果。
至于华社,绝大多数的人是乐见其成,看来大家都十分高兴马智礼的离开。
华社认为他推行的政策不得人心,像白鞋换黑鞋就是一个例了。但是很多莘莘学子对这项政策是大表欢迎的,因为他们以后再也不必为了忘记洗鞋子而被师长责备或处罚了。
至于统考文凭一直不受政府承认,就把责任推设马智礼是有失公平的!这么多年来,从敦马1.0 到敦马2.0都不受承认,马智礼有何能耐,竟敢违背马来社会的意愿,大胆承认统考文凭呢?
关于爪夷文课题,其实马智礼已经让步了,所以6页才会减到3页,换着其他人当部长,未必有这种优待。
如果我们有关心国事,一定知道马智礼对教育也做了许多贡献,例如学校拨款透明化、取消一至三年级考试、录取无国籍孩子入学、改善特殊学生的教育……都是值得称颂表扬的措施,可惜很多人却忽略了。
我们总是善于放大别人的缺点,所以像马智礼这样风风火火做了许多许多事情的部长,竟然被要求辞职,那些空谈梦想却一事无成的部长,虽然尸位素餐,却安然无恙,依旧做他们丰衣足食逍遥自在的部长,实在使人觉得很荒谬。
难道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平平庸庸的部长吗?
遏制极端种族主义
2020/01/1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温思拯
土著权威党副主席莫哈末凯鲁日前在推特上载致函蒲种市中心国中一校校长罗哈妮的信函,题为《家长针对校内农历新年装饰的投诉》。莫哈末凯鲁指控,华人农历新年是“华人宗教庆典”,而校内出现过多新年装饰,简直就是在向穆斯林传教。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校方连夜把农历新年的装饰卸下。事情曝光后,引起各界的争议,多名部长也到该校“灭火”。
莫哈末凯鲁受访时还举起V的胜利手势,嚣张的表示他已经胜利。他说,他的一封信就让该学校拿下灯笼,还让副首相率领7名正副部长到该校把灯笼挂回去。若不是他的逻辑有问题,他就是存心想搞破坏的极端种族主义煽动者。
身为律师的他,应该很清楚知道什么是违反宪法的行为。由此可见,他是蓄意公开挑战我国的宪法和正式的向所大马人表态他的极端种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种以单一种族为主导的意识形态运动。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然而,以多元起家的马来西亚没有剥削任何种族在宗教上和个人在经济上的自由。
更何况身为土著的马来人是享有更多非土著所没有的特权。有鉴于此,莫哈末凯鲁是在主张一套极右派以马来人至上,野蛮霸道的种族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他在受访时也表示,他不需要给予任何解释为何华人农历新年的装饰会让他感到“刺眼”。他的表态推广的是马来人草根民粹主义,因为一般有理智的马来人都不会相信他所说的。
笔者认为,极端的民族主义是个人主义套上民族的名义以达成个人政治野心的卑鄙手段。这种狭隘极端且盲目的排他性,鼓吹的是仇恨和透过捏造不实的事件来煽动种族之间的情绪,甚至把社会现实问题的不满情绪归咎于某族人。如莫哈末凯鲁就评华人墓地大到可葬10尸,浪费土地资源。他还表示,“华裔人士生前要拿别人的权力,死后也要拿别人的权力”。显然的,他不但没有针对土地问题发表正当的言论,他也不把华裔当作是大马的一分子。
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一般是透过利用宗教为其洗脑的武器来发展和壮大其思想主义。故此,我国的宗教教育是抵抗这种利用宗教来壮大其极端民族主义的第一大防线。再来,去年八月份全国总警长阿都哈密已经发出警告,煽动种族情绪者会被逮捕调查。希望我国执法当局会秉公处理,绝对不能容忍这样嚣张的极端种族分子继续在新的马来西亚作威作福。
要对付他不是因为他是华人的恶梦,而是要保护草根保守马来穆斯林不被荼毒。因为无知的民粹是可怕的,它的崛起总是让人琢磨不透。欣慰的是,还是有很多马来同胞异口同声的谴责这样野蛮无理的行为。最后,除了教育与严厉执法外,提高全民公民意识和政治成熟度仍是抵抗这种歪风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