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550

读书是生命的修行

2024/07/22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作者:彭海玲

在历史的长卷中,读书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也引领着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从古至今,读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滋养,人格的塑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回溯往昔,古人对于读书的热爱与执着,令人动容。他们或于松间月下,手不释卷,与天地共呼吸;或于寒窗苦读,挑灯夜战,只为那金榜题名的荣耀。但更为重要的是,古人读书,更多的是为了修身养性,明理达道。《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他们看来,学习是一种乐趣,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读书,古人得以与先贤对话,汲取智慧,从而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超脱。

古人读书,还讲究方法。他们或精读细研,字字珠玑,力求领悟书中的精髓;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有如苏轼、王安石等大家,不仅读书万卷,还善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实现了知行合一的至高境界。

时至今日,读书的意义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价值依然不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读书,是为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宁静的港湾,让心灵得以休憩;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是为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今人如何做到有效读书,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应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消遣娱乐,还是为了学习新知,亦或是为了提升自我。明确目的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避免盲目阅读。

其次,我们应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又要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以拓宽视野。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书、阅读APP等,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但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碎片化阅读问题。

再者,我们应注重阅读后的思考与总结。读书不仅仅是看书,更是与作者、与自己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应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将阅读所得记录下来,无论是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还是创作灵感,都是对阅读成果的有效巩固和深化。

最后,我们应保持对读书的热爱与坚持。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持之以恒地阅读,我们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丰富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书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总之,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读书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智慧的灯塔下前行。让我们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用心去感受书中的世界,用智慧去点亮人生的道路。

 

浅谈华文水平低落问题

2024/07/2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前几个月,在商场看见一张矫正鞋垫的广告横幅,上面写着:“及时补救,未免为时已晚!”我看了啼笑皆非。再看看它的英文版本,语法似乎也不太对,不禁摇头。

前几个星期,学生的考试作文题目是“中学生应如何善用时间”,有近一半的资优生都在文章内写“中学生应该好好善用时间”这样语法错误!这又让我想起,经常在电台听到的病句,如:“这是唯一的一个机会”等。如此这般的例子多不胜数,华文水平的低落可见一斑。

日常言词影响深远

最近,听到一些老师说:“现在学生都不太喜欢华文了,就不要要求太高,不然以后华文水准就不是低落,而是灭绝了!”我当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却因此联想到为何今日大家都不是很在乎说或用正规的华文了。

媒体人或广播员对社会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他们若言词粗俗或语法乱象,听众或观众就是直接被影响的人群。同样的,在学校,老师的言辞也是学生的学习榜样。

如果老师平日与学生说话,就已穿插“walao eh”等词汇,对学生的文字也不要求质的提升,只希望学生不放弃华文,那么,华文水平低落问题,将无法解决。

每一代人,都是一个语文传承的转折点,如果我们今天忽视这些在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那么这一代人过后,就会有更多的中文问题出现。届时,华文的问题就再也不是用词不精准的问题了。

也许,同样的句子,会变成“及时补救,before it is too late”了!类似的中英参杂的句子当今口语已经屡见不鲜,如果大家再不重视,我想未来它进入文本,成为传媒的吸睛噱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韩江后浪,十年磨一剑

2024/07/2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教授

6月底,由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主办的第一届马来西亚国际汉学研讨会“旧学新知:传统汉学的新视野与新方法”,我们看到不少年轻学者的参与,他们之论文发表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例如最后一场论文发表的最后一个发表人15分钟的论文宣读〈“武吉”文学的场域建构初探:以陈政欣短篇小说为例〉,可以说是这研讨会我有在的场次参与,看到呈现得最为流畅、讲述自己的论文要点思路最为清晰的一个。论文发表人罗湘婷,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讲师,也是马华文学研究学者许文荣指导的博士生。

资讯科技不是理科生的专利。文科人若也能掌握电脑和电子网络资讯的应用,那是与时并进,时代之需求,与文理商科之分野无涉。文科生、中文人的论文宣读和PPT呈现,最怕是字多字小(除非是引文),密密麻麻把整张PPT页面塞满文字,那是最最糟糕的事。(有限时的)论文发表或专题教讲,我们更忌惮是对着塞满文字的PPT照念。若是照念也读念不好,情况更惨。大家都听到要睡着了。倒不如你把那塞满文字的PPT发给我们就好,你早点下台吧!不然,台上的你辛苦,台下的我们也听的很辛苦。

惟罗湘婷老师的PPT制作,非常简洁。就是“字少少,字大大”,图表简明的那种。诚为大专讲学,擅用PPT最为典范的模式。顺着PPT的图文脉络,简单明瞭阐述论文要点。主线抓牢,侃侃而谈。有这样的老师,学生是最幸福的。

此次研讨会更让人感怀的,还在该研讨会的第四场论文发表B组场次。这一场次,我没有主持任务在身,纯粹作为研讨会参与者,是来观摩交流和学习了。惟这场次的四篇论文发表基本都涉及我的研究领域,而且论文发表者甚至好几次还提及我本人。在交流回答环节,主持人看了看我,讲了一些“暗示”的话,我也就站起来对此场次的四篇论文都进行了提问和评点。学术讨论的提问,就不在这里谈。一些年轻学者的论文所存在的问题和格局,也不在此重提。倒是这场次的第四位论文发表者,也是一名年轻学者,他是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江剑聪讲师,发表论文《清末民初中国图书传播马来亚:以槟城孔圣庙中华中学图书馆藏为考察中心》,让人惊喜。

江讲师以槟城中华中学图书馆藏清末民初古籍图书和教科书的实际研究,不仅整理出馆藏的古籍书目,还以各项线索,尤其是借助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电子扫描版中文旧报章的搜索,很细腻勾勒出当年馆藏图书的来源及其可能存在的多元管道,除了槟城华人之藏书与捐赠风气之盛所促成,从这些古籍图书的传播途径尚包括当时的华社领袖张弼士向清廷请求而获颁赠的《古今图书集成》,另有清廷官员之赴南洋考察时赠送图书予各埠学校。此外,当年的报章亦有记载一些书籍是从中国上海购买的,间中也有可能是通过当时的南洋商贸和文化中心:新加坡的书局购得的。

诚可谓十年磨一剑,韩江后浪,让人期待。大马汉学/华人研究,代有人才出。

简言之,江剑聪这篇论文通过作者亲自在槟城中华中学图书馆所见中国古籍的初步整理,结合网络媒介旧报章扫描史料的搜索,

深入分析这些中国古籍的版本、可能来源及其传播途径,揭示清末民初中国图书传播马来亚的多元管道,以探讨清末民初当时槟城华人的文化氛围,并尝试勾勒出当时的中文书籍流通的文化圈市场。

我当天的评点,对江剑聪讲师这篇论文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并鼓励在场的年轻学子可以江老师这篇论文及其治学方法为典范。没想到,我话刚讲完坐下,台上江剑聪的回应显得有些激动。原来,就在10年前,也就在同样的场地,韩江(当时还是韩江学院)主办2014年创新金帆论文奖,当时我是其中一个受邀的评审。当年尚是学生的江剑聪也有论文入围,但却被我很不客气点评了。

江剑聪说:“没想到10年后,同样是安老师的点评,落差这样大,得到如此的肯定。”

诚可谓十年磨一剑,韩江后浪,让人期待。大马汉学/华人研究,代有人才出。再补充一句:而当年在2014金帆论文奖得奖的马大中文系学生萧雯佳,亦赴华深造,考获博士学位,如今也已是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成了我的同事。

 

教育数据的扯淡

2024/07/2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我们先听一则古老的寓言,再看一个现代的模型,后提教育数据的收集和扯淡。

有一则叫【棘刺为猴】的古代寓言:燕王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有个卫国人请求为他在酸枣刺的尖端上雕刻猕猴。燕王非常高兴,就用三十平方土地的优厚俸禄供养他。有一天,燕王对卫人说:‘我想看看你是怎样在酸枣刺上雕刻猕猴的。’卫人说:‘国君如果想看它,必须半年不到内宫住宿、不喝酒吃肉,然后等一天雨停日出、阴晴交错时,您站在阴暗的地方看,才能看见酸枣刺上的猕猴。’燕王只好继续供养卫人,却始终看不到他刻的猕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对燕王说:‘我是做刻刀的人。各种精细的东西都是用刻刀刻出来的,而被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锋大。现在,酸枣刺的尖端容纳不了刻刀的刀锋,怎么能刻出一个猕猴来呢?国君只要看看他的刻刀,能不能刻出猕猴就一清二楚了。’燕王说:‘好。’于是便把卫人找来,对他说:‘你是用什么在酸枣刺上制作猕猴的?’卫人说:‘用刻刀。’燕王说:‘我想看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让我回到我住的地方去取来吧。’于是就趁机逃跑了。

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在2017年开了一门课,叫做Calling Bullshit (下文简称 CB),中文有人直译为抵制狗屁。Bullshit一词,南方朔翻译成‘扯淡’,比较温和与斯文。CB的授课老师是生物系的Carl T. Bergstrom和信息学院的Jevin D. West。网上已有完整的讲课录影,书也出版了,谁愿意对自己有点素养要求、学学如何理智应对数据、错误和虚假信息的,可以看看这本书。

今天,信息大爆炸,数据动辄海量,同时收集数据也得助于科技而变得简易。这时,不管你爱说什么,只要能伴随一组数据,必然更有说服力、震慑力。无论你在哪个机构哪个部门做领导,以数据辅佐你所说、所写,是一个必须有的真本事,或伪装能力。

数据之所以具震慑力的原因在于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处理和读懂数据的能力。我小时看见别人西装笔挺,总以为他们必然是成熟之人。道理一样,有人看你手握数据就以为你另有能耐,却不知那可以是一个假象。

CB的作者教人怎么绕过这个障碍。他们建议,不必理会数据是怎么处理的,只管看数据是怎么获得的及检视其质量,然后看数据被处理后的结果,包括如何被诠释和应用,即可知以数据支撑的陈述、论述是不是扯淡。也就是说,根据图一,黑箱中的数据处理机制可以不管,只看左边的数据输入和右边的数据处理后结果即可。

CB作者说这一招常常管用,省得打开黑箱,就可辨识扯淡。19世纪时有位意大利犯罪学家 Lombroso 认为一个人的犯罪是遗传的,我们可以通过外表识别"生来就是罪犯 "的人。他的理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被驳倒,之后不复存在。但在 2016, 上海交通大学的两位学者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提出通过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他们能根据人脸特征以接近90%的准确率分辨犯罪者和非犯罪者。

CB作者认为两位学者的数据是有问题的。经一番检验,他们发现学者用以训练机器学习演算法(即图一的黑箱)的是1800张的人头像,像中人年龄介于1855岁之间。其中大约1100张是非犯罪者,700张是犯罪者。前者照片取自社交网站、专业公司员工列表等等,而后者则由警察部门提供,取自官方身份证。这样获取的数据本身就隐含偏差,两类照片的拍摄设定有差别,观感也不同。各位如果抱怨过自己的护照、驾照等照片不好看,马上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CB作者认为在数据处理的结果方面也是有问题的。经两位学者训练的机器学习演算法根据几项人脸特征判定某人是否为犯罪者,其中两点是:犯罪者口角和鼻柱所形成的角度较小、上唇曲率较大。但微笑的人由于口角向外张,上述角度会变大,而下唇曲率会变小。按常理想一想:上述两组照片中,哪一组人拍照时比较可能微笑?

在无需理会机器学习演算法是怎么一回事下,根据以上检验,CB作者认为通过样貌判定一个人是不是犯罪者,是扯淡。

【棘刺为猴】中的铁匠给燕王建议的方法和CB作者的方法相似,虽则前者不涉及大数据。酸枣刺是制作猕猴的材料,犹如图一中的数据。在酸枣刺上雕刻是处理材料,是卫国人不让外人看见的过程,犹如图一的黑箱。而雕刻品猕猴是产品,犹如黑箱输出的结果。(请比较图一和图二以明白两者的关系。)卫国人聪明,但取酸枣刺为雕刻材料,是百密一疏,犹如两位学者选取两组照片时不自觉纳入偏差一样。而忽略了刻刀刀刃必须比被刻的东西小这层关系,却声称能有这样的产品,这犹如忽略了拍生活照的人比较可能微笑(以致口角和鼻柱之间的角度较大)而声称他们不会是犯罪者一样。   

铁匠的建议之巧和CB作者的模型之巧相似。既然卫国人有意不让燕王观看制作过程,那么只要看看刻刀的大小(并和酸枣刺之大小比较),就可以知道卫国人声称的结果是否可能。这是个在思维层次上有趣的古今联系。

在教育界,老师经常需要做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诠释工作。做好数据的收集这一环是很难的。如何才算‘明白’?不同的老师对这个概念有不同层面和深度的了解,因此也就有不同的设题方式去评估学生对某一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最差的老师不考量这些,只从参考书、网络上搬运题目拼凑卷纸,学生能作答就算是明白,不能作答就算是不明白。

许多人以为选择题是最容易设的,这反映出对‘明白’一事没多少关注和思考。而把题目设得难或简单都是容易的,把题目设得符合学生的程度和课纲水平,才是考老师的本事。评估工具建设不好,收集到的数据带出的讯息就不全、扭曲甚至跑题。学校派发下来的一些调查问卷有时被家长一遍填一边诅咒,这是其一原因。

处理好考试成绩后,在予以诠释方面,许多是扯淡。若是成绩不理想,他们就说学生学习态度、心态和方法有问题。如果成绩理想,就说这一回题目比以往的容易。遇上疫情,网课成了用来解释考试成绩不好的万全原因,而且还耐用。高思维教育提出初期,老师说学生差是因为高思维能力不足,而学生杰出则是因为高思维能力强,真是成也高思维,败也高思维。

扯淡的人不关心事实真相,看著数据想当然尔就胡说一通,反正没人能驳倒我。小学、中学的老师是这样,在科研中必须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的讲师是这样,部长也是这样。大数据时代,催生扯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