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孔子学院的七年- 印尼玛琅孔院-
2024/07/26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宋佳兴)
这几天岗前培训,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每当自我介绍时,我心里总是不禁感慨“原来我成为中文教师已经这么多年了呀。”
这七年间,春秋更替,孔子学院始终与我一路同行,一同欢笑。回首这段时光,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初识孔院:播下一颗种子
七年前,我怀着对中文教育事业的热情,远赴泰国南部一所普通全日制学校任教。这所学校坐落在郊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学生们的中文水平十分薄弱,但他们对中文的学习态度都非常认真。
2018年新春伊始,我辅导并带领我的学生们去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参加泰南中学生汉语文化大赛,他们深知自己的基础相较于其他参赛选手有所不足,所以每一天都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赛。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讲稿,纠正发音,调整语调;一次又一次地彩排自己的节目,让自己的表演越发精彩。甚至在比赛前一周,学生们自愿地住在学校教室里通宵准备。
这次比赛,学生们的成绩虽不尽人意,但我们一起见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也让我和我的学生有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孔子学院”的宝贵机会。我们感慨于孔子学院学生中文水平的娴熟,工作能力的突出以及待人接物方面的周到和得体。
比赛结束后,我和学生们在回程的路上聊天,他们并不失望于这次比赛的结果,反而告诉我以后一定要更努力学习中文,争取考上一所设有孔子学院的大学,在孔子学院里继续学习深造。我望着车窗外渐暗的天色,在心里播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也要进入孔子学院,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和请教,这样才有能力更好地帮助我的学生学习中文!
进入孔院:逐渐开出繁花
在柬埔寨一所华校里担任中文教师志愿者三年后,我终于进入了印尼玛琅孔子学院任教。我的梦想在此刻逐渐盛放开花。
相较于七年前对中文教育怀揣着的是懵懂的热忱,七年后的我,更明白作为“孔子学院中文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我选修课班的学生Tomas是个来自苏拉威西岛的小孩,他是第三代华裔,遗憾的是他一句中文都不会讲。和我聊天时Tomas谈到,因为他的祖父母过世得早,对他来说,中国和中国文化都是十分遥远的词汇。
让我特别欣慰的是,在上了几节课后他在课上变得越来越积极,即便是选修课,作业也完成得十分认真。
上学期最后一节课恰好在春节前夕,我给学生们介绍了春节的习俗,他听得津津有味。这学期开学后,他就神神秘秘地说要给我一个礼物,我打开袋子后发现神秘礼物竟然是一盒他亲手包的饺子和一张中文手写贺卡。看着那盒外形精美的饺子和贺卡上方方正正的汉字,我不禁热泪盈眶,想必此时此刻,中国对他来说,再也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了,那里有像宋老师、他祖父母那样千千万万的质朴善良的好人,有像饺子一样许许多多美味健康的食物,“中国”变得具象化,变得可亲可近起来。
作为这份神秘大礼的回礼,我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怀源。我希望他永远都能铭记中华文化的根脉,为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与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期待累累硕果
2024年是孔子学院成立的20周年,也是我和孔子学院有幸同行的第七年。这七年是充满欢笑与感动的七年,亦是收获与成长的七年。感恩无论在什么时刻,孔子学院一直与我同行,在我迷茫时做我指路的明灯,在我困顿时做我坚强的后盾。
我期待孔子学院的下一个20年,到那时,曾经的那颗小小种子想必已长成葳蕤的大树并结成了累累硕果了吧。
在这里,我衷心祝福孔子学院20岁生日快乐!祝福所有中文教师在地球上汉语之花盛开的每个角落认真地绽放并桃李满天下!
(千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