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553

华基政党啤酒风波中丑态毕露

2024/07/2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丁默群

啤酒公司为华校筹款举办义演的事件,被一些政治人物“盯上”,无风起浪地成了风口浪尖的话题。伊斯兰党和巫青团抓住教育部募款活动指南,即禁止学校任何涉及赌博、香烟、毒品和酒精等活动收益的捐赠的这一条文,猛力批评华校接受啤酒公司赞助,是完全不正确和不能被接受的事。

由于事件敏感且涉及华校经费等实质上的种种问题,显然非常考验团结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领导的政治智慧。根据报章消息透露。政府内部正在讨论可能出台“让条文不适用于华校”的折中方案,有意通过这种妥协的形式,来达到缓解争议的目的。

毫无疑问,如果政府决定让教育部的募款条文不适用于华校,这将是一个理性且相信较容易为各方所接受的一种妥协方式。毕竟华校长期以来依赖民间筹款,以弥补政府资助的不足,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因此,通过给予华校更多募款上的灵活性,

政府不仅可以缓解华社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抱怨,还能赢得华社的支持。

坦白说,让条文不适用于华教,除了可以产生折中和缓解作用,也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需知道大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群的教育需求和文化背景各异。强制统一募款的全部条文细节,可能无法全面顾及所有族群的特殊需求,反而为政府自己的行政困扰。有鉴于此,对华校采取特殊处理,不但有助于政府的教育行政,也能更好的“体现出”政府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此次风波中,华基政党的表现堪称“丑态毕露”。面对募款条文引发的争议,朝野华基政党之间未能形成统一立场,反而陷入了相互指责和推诿责任的困境。部分政党领导人对教育部的规定进行了谴责,却未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将责任推给他人。这种内斗内行的作风,不仅削弱了政党的整体形象,相信也会使华社感到“伤心”。

面对伊斯兰党和巫青团煽风点火,挑起事端的行为,这些华基政党并未能有效反击和捍卫华社利益,只是在评论中“轻轻带

过”,态度模糊。其实华基政党无法有效团结一致对抗外部挑战,某个程度而言是有损他们在华社中的形象,也暴露了其在政治斗争中的弱点。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此次的啤酒风波,可以就此打住,切莫再没完没了的发酵下去。我们期盼“政府考虑让条文不适用于华教”的妥协,能够起到良好的缓解缓冲作。其实这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找到更加平衡和谐的解决方案。

至于华基政党则需要看清当下的政治大环境,早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那个可以左右局势的年代了。如今在面对具真正挑战性的课题,是有必要不分朝野团结一致,才能做到真正代表华社利益。华基政党要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懂得自珍自重。人贵自重。撕破脸的谩骂,只会让他人看笑话,是得不到尊重的。

 

华教义演风波,伊党马华的“里应外合”

2024/07/2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林猷荃

2024725 听风吟唱, 言路, VIP专栏 TIGER 星洲华教义演, 华教义演风波, 林猷荃, 伊斯兰党, 马华, 行动党, VIP独享, 团结政府

马华这边引发华社怒火,伊党那头燃起马来社群愤怒。同一议题,撕裂社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两面抽空了团结政府的政治支持。种族政治,这些政党就是这么会玩。

伊党攻击诚信党雪邦国会议员艾曼阿蒂拉出席由啤酒商赞助的华教义演,意指她苟同饮酒活动,违反伊斯兰教义。

这当然又是至今缠绕我国,无聊的宗教政治。遗憾的是,听闻该议题在穆斯林社区已炸开了锅。

艾曼想必身感压力,只好公开道歉。但是仔细观察,艾曼道歉,针对的是她与印有啤酒商标的模拟支票同框合照,没有置喙华教募款的形式。

艾曼胜选的雪邦国会选区处于雪州南部。第15届全国大选时,绿潮南下,在雪北一举夺下多个议席后,希盟仍然守住雪邦国会这个马来选民占多数的议席。

然而,希盟在雪邦国会的多数票,由第14届的18705票,锐减至第15届的8949票。雪邦选区隔壁的瓜拉冷岳,也从第14屆大选希盟以17112多数票的轻松赢下,到第15届的兵败伊斯兰党。雪邦国会,面对绿潮已经是兵临城下。

伊党攻击这个边缘选区的议员,可能是对下届增加议席,一举夺下布城的关键步骤。当然,炒作宗教议题,效应不会只局限单一议员,而是期待政府高层能够做出貌似罔顾马来社群的回应。

如果伊党攻击艾曼,而团结政府仅以冷淡回应和空泛承诺应对,比如“会探讨调查”等,效应将是可控的。

此次争议,让反对华教的马来极端分子捡到了枪。但就算没摊上此课题,他们原本也会以各种借口否定华教,甚至意图消灭华教。

但多数的友族同胞,是可以因为课题的淡化,而不过度追究。因为这毕竟是华教内部的运作,没有直接影响穆斯林社群。

好比,曾经搞到族群关系极度紧张,甚至还引发纵火事件的“袜子风波”。如今风头已过,面临极端分子针对的KK Mart创办人蔡志权,即使获得撤控,风暴也没有再起。

显然,团结政府希望低调处理。但整个课题,从穆斯林社群蔓延至华社时,情况就会迈向失控。当课题敏感化,团结政府的任何决定都可能面对“顺得哥来失嫂意”,进退两难的窘境。

如果抚顺“华社意愿”,调整官方政策,允许啤酒广告进入校园,国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指责团结政府受行动党掌控,安华是华人傀儡云云。

实际上,放宽限制,让宣扬饮酒文化广告进入校园(目前没有),也未必会受所有华人家长认同。

如果团结政府坚持严格执行当前规则,有心人就会指责团结政府“保守化”、“沉沦”,背弃多年华裔选民的支持。

就算团结政府走中间路线,提出一套折衷方案,或是搞个“华小例外”的口头承诺,两方还是可以分别指责团结政府“退让”、“软弱”,以及“被对方控制”。

教育部在伊党炒作议题后。发出公文回应。公文提出,教育部会彻查有关学校。此外,教育部提醒,现有指南,禁止收受,从赌博、烟酒、毒品等活动为收益单位的捐款,以免影响学子。这种文告,震惊多年从啤酒公司获得捐款的各华小。

马华掌握到教育部回应引发的震撼,火力全开炮轰政治宿敌——行动党领袖担任的教育部副部长,指他没有阻止教育部发出的“禁令”。

从自身政治利益的角度,马华在华社炒作此课题,百利而无一害。民主社会,政党以自身利益出发,可以理解。

但教育部的文告,其实显示“禁令”早已存在。行动党反击,指出“禁令”是在国阵执政时期,马华领袖担任副教长的时候订立的。

马华如果早知此事,可能不会以此为攻击重点。因为,订立“禁令”约束了往后学校的筹款,对华教影响深远。如果说此次行动党没能阻止教育部严格执行禁令是失职,马华任由或参与禁令的订立,罪责的层次更高。这不仅是因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也是规则订定后,往后要改,必困难重重。

不过,这个交手曝露了,马华和行动党虽然同样曾有领袖任职副教长,其实可能也同样不理解此“禁令”的存在,或其对现有华教筹款的影响。

因此,真正对华教有敌意的“深层国家”,无论马华还是行动党,都需加以警惕。两党恶斗,其实无助华社更好的应对往后必定来临的种种华教挑战。

马华也是团结政府的一员,教育部文告发出后,适当的提醒团结政府,还是必须的。如果将华教利益置于首位,通过内部管道提醒教育部“禁令”的问题,低调处理,应该更能达致维护华教权益的目标,因为这可以把政治的纷扰减至最低。

即便马华采取他们多年惯用的“内部协商”,事成之后,亦可以昭告天下,以此邀功。这过程如果涉及和行动党副教长的合作,也不会丧失努力的光环。

 

为孩子教育奔走千里

2024-07-22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桢文

每年七、八月间,正逢中国的学校放暑假时期,总有一些中国家长来谘询,要求让孩子插班就读独中,甚至还有一些仲介机构代理员也来谘询,要求跟独中合作,介绍中国学生来就读。

数年前有人要介绍中国学生来独中就读,起初我以为他是家长,就随口问他有几位学生,他反而问我“你要多少位?”

无独有偶,前阵子接待一所中国高校代表来访,原本是谈如何促进校际合作,将来推荐学生到该大学就读,以开拓学生到中国的深造之路。不料偶然中谈到中国学生来马就读情况,该校人员反而更热衷于谈论如何推荐中国学生到独中就读。

中国教育太过“内卷”

我提起这件事,主要是因为从和许多中国家长谈话中,知道当前中国人都普遍面对孩子升中学后的困扰。从和中国家长谈话中,深刻理解他们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中学就读的关键原因,用他们的习惯用语,就是中国的教育太过“内卷”。

关于“内卷”一词,来自英文的“involution”,原本形容社会文化重複劳作、发展迟钝,换言之,就是到了某个层次后,就只在一个简单的层次上重複作业,而毫无发展。现今则拿来形容“白热化的竞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得到资源,而进行非理性的过度竞争。这种情况尤其反映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上。

中国的中学生在初中三那年要参加“中考”,高中三那年则要参加“高考”,当地流行一句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形容全国的初中和高中生都只能分别通过中考和高考,以决定未来的教育前途。

独中教育是最佳选择

根据中国目前的新制度,初中三的学生经历中考之后,一半的考生可升上普通高中,这也是一般家长的愿望,另一半的学生则分配到高中职校,很多家长都无法接受。至于高中生要通过高考升读大学,其竞争之激烈,更是难以想像。

许多中国家长了解独中教育制度和理念之后,都很感动,因为这正是他们期待的理想教育模式。为了避免让孩子继续陷入“内卷”的窘境,那些经济能力许可的中国家庭,都设法把孩子送来独中就读,这种情况肯定会持续下去,毕竟中国各个发展领域也面对同样的内卷情况,但以教育为最。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中国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前途和人格发展,不惜让孩子提早离乡背井而远渡重洋,到国外接受中学教育,在中国国内已形成风气,而独中教育正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这是过去数十年来没有过的现象,如今已成为事实。

 

用周记激发写作热情

2024/07/25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周记,是作文教学训练中常用的形式。

在理论上,要求学生以“星期”为单位,用文字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者所经历的,记录下来,不仅能启发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取材,达到作文教学所要求的多写多练,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还可驱动学生更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留意周遭环境,唤醒内在的感受能力,觉察能力,一举多得,是写作训练极佳的途径。

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却不一定能达到上述理想的作用。在最近一次的教学分享会上,听到老师反馈“学生常抱怨没东西好写,交上来的周记就像流水账一样,敷衍了事。”

“我已经给学生写好一段时日的周记了,却看不到显著的效果,不知该停止还是继续……”

当中也有收获预期成效的老师表示,周记不仅改变了学生对作文的看法,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还有“与人交流”,而非无意义的文字堆砌,更愿意书写、表达,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流动,加强了信任与理解,拉近距离,收获不在预想中的爱与温暖。

同样是写周记,写的同样是周记,为何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反应,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呢?经过进一步的交流与了解,我发现主要区别在于老师的回应方式。

前者把重心放在批改语言文字、语法、结构等,关注的是表达技巧、表达形式,努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

后者主要针对内容、情感作出回应,不以批改语法语句为重点。比起写得对不对,好不好,更关注学生是不是乐于书写,勇于表达,注重表达意愿甚于表达技巧,重视“作文的学生”甚于“学生的作文”。

前者扮演的是评审员的角色,而后者主要充当倾听者,不急著指出错误,或评头论足,仅用交谈、对话的语气,给予真诚的反馈。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的在意他们在周记中想表达的事,想说的话,觉得老师是个可信赖的倾诉对象,会更乐意书写。这样的信赖感无法靠简单的打勾或“已阅”两字传达,需要依靠时间积累,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慢慢建立。 不批改,不指出错误,学生的作文怎么进步?”有老师提出疑虑。

多元批改形式

这样的担忧不难理解,教师都习惯了有作必改,不批改好像不负责任似的,至于为批改所花的心力,是否与学生的收获成正比,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作文批改固然有其作用,但形式应该是多元、灵活的,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训练目标配搭使用,不必面面俱到,篇篇都采用同样的批改方式。

就让周记批改成为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过程吧,教师真诚的回应将激发表达欲望,成为学生写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