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556

华校筹款悲歌唱不完

2024-07-28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刘汉良

据知几十年来从未发生,也没想会发生,啤酒公司赞助华校义演筹款活动近来竟然俨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般瞬间引爆毫无必要的争议,由此可见华校尤其是华小的生存与发展将持续面对干扰甚至破坏,华社确须保持高度警惕。

很不幸的是,恶性难改且变本加厉的种族与极端主义恶势力之前曾试图诉诸司法途径以挑战华小和淡小所享有的宪制地位一再失败后似心有不甘,这回却摆出“道德捍卫者”的姿态,伺机炒作啤酒公司赞助华校筹款的课题,加以宗教化和政治化,从而抹黑华校的正当及合法筹款活动,而这回的始作俑者又是专操弄3R(种族、宗教和王室)课题的伊斯兰党,但团结政府某些成员或出自政治考量,竟彷彿与国盟闻风起舞,顿使这场风波一度延烧。

脱衣舞嚷可否为华校筹款

话说曾为全国华校共筹获4亿令吉的某啤酒公司30年如一日般日前赞助华校义演,这次受惠的是雪兰我双溪比力某华小,超标筹获逾317万令吉,讵料这项善举突遭雪兰我伊党青年团污名化,声称校方不宜让学校筹款涉及来自烟酒的收益,更扭曲事实,诬蔑有关活动难逃有向学生灌输喝酒之嫌。

记得当年新加坡南洋大学倡办时,新马尤其是我国华社及各行业掀起各种形式的筹款活动,祈愿本区域第一华文大学如期诞生,据知当时“知名度”颇高的陈氏脱衣舞嚷也献议为南大筹款,已不清楚其结果如何,肯定成为“佳话”,但此事件若出现在今时今日想必会自诩“道德制高点”的伊党乃至种族与极端主义恶势力炮轰不已。

从某个角度来看,被“有心人”有意煽动情绪及破坏社会和谐啤酒公司赞助华校义演筹款风波之险告失控,团结政府看来难辞其咎,只因掀波后,来自人民公正党的团结政府教育部长法丽娜不仅未採取行动息争,她反而证实教育部早于20183月发出募款指南,而教育部也于今年722日提醒其部门辖下的教育机构,必须遵守有关禁令,即任何捐赠皆不能涉及赌博、香烟、毒品和酒精等活动收益,以防它可能会对学生的智力、情绪和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意味法丽娜及其部门的“证实”俨同为伊党及其他种族与极端主义恶势力对华校筹款活动的抹黑“背书”,使彼辈更为“理直气壮”。

或因有关风波若持续延烧而一旦衝击国民团结和社会和谐,也会分化执政阵营各成员的关系,其结果恐将对团结政府带来负面效应,所以出自本身政治利益考量的团结政府祭出所谓折衷或妥协方案,即既有的募款指南保持不变,但会维持过去几届政府允许多元流学校接受捐款的做法。

募款指南仍箍紧华校颈项

这意味面对种族与极端主义恶势力干扰的华校虽可“舒一口气”,却仍深感华校的生存与发展仍犹如颈项被绳索箍紧。

更重要的是,希盟主导的团结政府仍抱紧国盟及国阵前朝对多元流学校尤其是华小所长期实行的不公平政策,没有制度化拨款,导致多属半津的华小及改制的国民型中学几乎自行筹款进行迁校和扩建以及改善校园设备,而最近教育部建议应以捐资建校方式落实9所新华小的兴建计划即是铁证。

华校的生存与发展持续陷困,甚至有朝一日真的靠脱衣舞嚷施援,这不啻是难以诿责的团结政府所须承受的最大耻辱。

 

热爱新中

2024/07/29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副刊

- 作者:亮亮

1959年底我在本地漳华中小学初中毕业。同年政府出台县以下华人不得做生意,没有生计无法生活,成千上万华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政府陆续派船只来印尼接侨回祖国。我们一家也作好准备:办护照,买大木箱,定制鞋底为生胶的学生鞋,织毛衣,裁剪中山装衣服……父母顾不了我的升学问题。我们的初中物理老师鼓励我们去新中报名升学。

幸得邻居珠姐关心,可以和她同宿舍,让我继续她的家教,自食其力供自己读书,她另有更多更大的工作。临出发,我只买牙刷杯,梳子,向表姐告辞时她给我一条浴巾(这三样东西至今还留存)。就这样,黄毛丫头初出茅庐带着好奇心,提一个行李箱及一辆半新旧自行车闯世界啦!

一切都很新鲜,遇见什么都觉得很新奇。走进新中,女生从学校后门入校,男生从前门。有一位老师检查我们的学生证,也看我们的服装打扮,不许戴首饰,不许烫头发,不许穿迷你裙,男生的短裤不许太短,头发不能留太长……这一切 有人觉得很严苛,我认为是培养我们朴实的精神。高中一上的级任老师是俞秀贞老师,她很朴素。蔡鉴辉老师教物理,他是那么认真热情,陈泉吉老师教化学,他的口头禅“慢但是一定,欲速则不达”。

高中二陈桂庆老师教地理,他只带着两支粉笔走进课堂,马不停蹄地讲述祖籍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只管记笔记。薛炳琨老师教数学,他也没带书本。星期六放学后是生物课(有准医生教课)。下午还要上田径,一个星期一次于上课前一段时间学操练。由学生会料理学生园地,每班有福利部管教室的清洁卫生。还有出版部时时更新的黑板报,壁报……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俱全。

在家乡,我过的是学校,住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到了泗水,睡在宿舍,在新中读书,在几个家庭当家教工作,对我都是挑战,都是学习自律担当的机会。我非常荣幸能在新中读书,传承新中母校精神,爱国爱校,敬老爱幼,明白怎么做善良的人,遇到困难要想尽办法勇往直前。

新秩序政权实行灭绝中国语言,中华文化,导致中华文化断层了30多年,使第二代华人忘了根。1998年反华排华政权垮塌,改革开放开始,有志新中人出钱出力,创办了新中三语学校。84日将迎来新中母校90周年校庆,新中三语国际学校创办20周年,祝福新中母校万年青!新中三语国际学校再接再厉!

 

让义演风波落幕,华教往前走

2024/07/28    星洲日报/社论

Tiger华教义演风波延烧多日,内阁已作出决定,而教育部也以白纸黑字阐明,原有的募款指南保持不变,并会维持过去几届政府允许多源流学校接收捐款的做法。

基于各方有不同立场和意见,内阁的决定无法让所有人感到满意,但如今是时候平息风波,继续往前走,重要的是,华教义演能如以往般进行,华校得以从中受惠。

Tiger华教义演走过30个年头,为华校筹获逾4亿令吉,造福无数学子,这原是企业协助教育发展的美事,但日前却遭伊斯兰党领袖挑起课题。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副部长艾曼阿蒂拉出席雪州双溪比力智明华小的华教义演活动时,因受邀上台移交印有Tiger标志的模拟支票,而遭伊党领袖抨击,把教育筹款政治化。

紧接着,政治人物一轮攻防,把课题炒得火热,却苦了教育──这个课题若无法妥善解决,影响华校筹款,最终受害的是华教的发展,以及课堂内的莘萃学子。须强调的是,政治人物之间的恶斗,不该殃及教育。但遗憾的是,一些政治人物还不肯放手,还在炒作这项课题的“余剩价值”。

譬如,教育部前部长、公正党中委马智礼抨击身为穆斯林的艾曼阿蒂拉出席Tiger华教义演让人感到尴尬,损害诚信党形象以及选民对她的印象,因此促艾曼阿蒂拉辞去副部长和诚信党妇女组主席职。

伊党宣传主任阿末法德里周日也表示,如果民政党继续坚持其支持学校接受啤酒公司捐款的立场,那伊党可能无法在下届大选中与其合作。看来,伊党还想继续在这项课题上纠缠下去,但其他人没有义务奉陪。

相比之下,当事人之一的艾曼阿蒂拉展现了务实的态度,她说,自己将继续专注于部门事务,为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务,不会去理会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政治人物应该放下这课题,让事件告一段落,而非没完没了地纠缠不清。总而言之,华教义演须继续进行,华校也要持续发展。

是时候向前走了,艾曼阿蒂拉迈出步伐,其他政治人物也应该放下这课题,让事件告一段落,而非没完没了地纠缠不清。总而言之,华教义演须继续进行,华校也要持续发展。

经历这起风波,华教人士须有所醒觉,要走出华社,积极让其他社群了解华校的背景与状况,以免其他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遭有心人士误导。伊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日前声称,华校拥有更好设施的事实,显示政府提供给华校的资助比国民学校更多,这情况明显不公平。任何对华教历史有一丁点认识的人士,都会知道这是极其荒唐的谬论,可是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友族同胞,能分辨当中的真伪吗?

端依布拉欣曾任部长,若华小拨款多于国小,当时身在内阁的他和诸位伊党同僚还不跳脚?怎会等到现在才来质疑?华校今天的成就,承载着数代人的血汗,当中的付出与辛劳,端依布拉欣可曾明白?

董总新任主席陈友信日前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坦言,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改变,董总除了要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也必须在新环境下灵活调整斗争方式。他称,“我们不但要与各族沟通,也要与政府机构互动、与英文和马来圈子的学者及知识分子进行理性的交流,我们应该走向多元化,主动去和他们见面,切勿把门关上。”

是的,守护华教,不能只是固守城门,更要走出去,让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士了解华教的状况,以及华校所面对的问题,以争取他们的认同与支持。我们不能让别有居心的政治人物,在其他社群中,挑起课题、扭曲华教的形象。

 

捐也错,不捐也错

2024/07/29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林志伟

当政客们忙于争权夺力并起冲突时,社会和谐将继续成为他们游戏中的“受害者”。

补选的热度尚未平息,围绕多源流学校捐款问题的政治纷争再度升温。最近,一名副部长和州议员出席了Tiger啤酒公司参与赞助雪邦双溪比力智明华小的筹款活动,引爆了争议。为学校发展筹获317万令吉款项的支票移交仪式被忽略了,政客只看到模拟支票上的Tiger啤酒公司标志,以及台上的马来穆斯林副部长。

移交模拟支票的照片就像回力镖一样被传播开来,穿插着各种理智和不理智的反应,从而将各种3R情绪注入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讨论空间。捐钱的人被谴责,不捐钱的人也深陷泥沼,也许这就是某些人试图塑造的昌明社会的认知,即一个经常陷入无休止的种族论战的社会。

虽然教育部20183月的通令指出,对学校的捐款不能涉及赌博、烟、毒品和酒精的收益,但从20183月至今,尽管政府和首相几经更迭,但各类私人企业向学校捐款捐物资的计划从未停止过,也从未被任何政党挑起。

直到两场补选及另一场即将在吉兰丹举行的补选,学校捐款的问题才成了目标,而且巧合的是,它只集中在多源流学校。

与其他种族一样,华社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学校被视为神圣的机构之一,必须本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原则以任何方式提供帮助。虽然某些团体主张禁止和关闭多源流学校的声音从未平息,但这种声音从未动摇华社发展学校和教育的精神,因为就像我们的马来朋友坚定捍卫和加强宗教机构一样,加强学校和教育被认为是华社的基石,必须代代相传。

基于这样的原则,同时面对教育部的拨款永远不足以平均分配到所有学校的现实,因此多源流学校从几十年前开始就积极举办各种筹款活动,许多私人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将部分业务的利润捐赠给学校,支持这些学校的运作和基础设施建设。

与传播仇恨和利用宗教的伪善行为相比,为什么向学校捐款突然被批评为大罪?如果学校机构和教育质量的增强完全依赖目前背负着过兆令吉国债的政府拨款,这现实吗?

也许我们更倾向于争论而不是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