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001


华文独中的前景


2019/10/16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小黑


最近我们為入读明年初中一的新生举办入学考试。当天早上一共有561名学生登记,远超出我们可容纳的名额。虽然人数比较往年的七百多人少了一百多人,但是我们都以平常心看待,因為这既是一个预料中正常的反应,而且配合时宜,这也是不稀奇的现实。

為新生办理入学考试,已经是每一年例行的公事。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因為每一年报名就读的新生远比学校能够提供的名额多出逾40%。成绩不强的六年级小学生要突围,是要很认真作好準备的。对於他们这些学生,入读华文独中是最恰当的选择。通过母语教育,他们才能看见世界的宽大多姿采。偏偏这一批学生是最早被淘汰的牺牲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很现实的生存规则,是残忍的。

同样的,华文独中也是一样生存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不要以為独中一定风调雨顺,其实前面的惊涛骇浪是随时凸现的。

一批有识之士提出搬迁

如果我们稍微花一点心思,就不难发现就读华文独中的人数在减少中。其中涵盖了几个因素:一、华人年轻人逐渐少子化。这是无可避免的,生活压力大,考虑到教育费和生活费,一般只敢生两个;二、人口外移。年轻人长大了,工作范围也不再是原来的故乡;三、新建的学校也环绕着新住宅区建立起来。没有坚持的年轻父母随遇而安,孩子也被安置在住家附近的学校就读;四、政策放鬆。不少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吸引了年轻夫妇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就读。国际学校虽然学费十倍高昂,并没有吓走年轻夫妇,因為他们都有能力支付。只要教学环境良好,他们寧愿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因為他们使用的是英语媒介。这是原因之四。因此,不少学校都朝向英语教学,考的也是剑桥的IGCST,统考已经不在排行榜之内。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独中人数萎缩,变成微型学校不是奇事。到时候将如何处理呢?

环境如果到了一个很艰辛的地步,也许要电子化教育的传授也不一定,老师与学生只有在虚拟的空间教导及回应。那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见的发展。至於一些独中学生人数每况愈下,早已经有一批有识之士提出搬迁独中。这是可行之方案,只是由於复杂的原因,暂时行不通,假以时日也许不得不改变,好像霹靂州的哈古乐微型华小搬迁进入八达岭,换了名字為李深静华小,人数暴增,是準确的决定。

华文独中能否如此改变呢?



华教拨款有一好没二好


2019/10/16 中国报/评论

~作者:李枝聪


大马经历509变天后,转眼间,希盟政府已交出当政后第二分财政预算案,当中发放给华文中学和独中的拨款,都比去年增加,尤其是独中统考文凭仍被拒之门外,获得拨款就好比一分“安慰奖”。

希盟政府去年开始宣布为独中拨款,不少人对当时的历史性一刻感到雀跃,更相信这是政府承认统考前释放的善意,但马华自那刻起,即陷入了“斯人独憔悴”的抑郁,因为由马华公会创设的拉曼大学学院(拉大),只获得区区550万令吉发展拨款,今年则雪上加霜,令人不忍直视!

2018年财政预算案为例,时任行动党亚沙区国会议员张聒翔,指摘拉大获得的拨款逐年减少,甚至未在预算案上未被提及,之后就演变成高教部发文告澄清和强调,拉大学院获得的3000万令吉拨款,已被纳入国内拨款及高教领域管理项目里。

此事最终变相成为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用作讽刺马华不敢争取拨款的例子,言犹在耳,如今位置对调,变成了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去向林财长追讨拉大学院拨款了。

政治“大龙凤”

其实单凭数字,拉大拨款确实被大幅度削减,但聪明如火箭和马华的领袖们,岂能没有自己的一套衡量准则,身为局外人的人民,只能以“旁观者清”的视野,来判断希盟政府是否公平对待华裔子弟。

更准确的说,这一切“大龙凤”,只是政治里常见的“否决论”,哪怕自己过去也曾像对方持有过同样的立场,但反正只要是敌对阵营说的,这头肯定要反对就是了。

至于有人认为独中拨款是作为不愿承认统考的“补偿”,或权当作是希盟要证明有落实宣言之举,更有人说拉大学院拨款减少是火箭对马华的复仇,不管如何,独中终究是盼到了拨款。

有一好就没二好,华社最终目标是要政府承认统考,且看教育部展开的后续工作和考究,人民再监督接下来的进展变化,总比大家吵了几十年,独中却一分钱都拿不到好。



华教应发动新变革


2019/10/16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许世平


在面对狭隘观念的政客执意为单一源流教育旧制招魂时,有华社领袖倡导华教2.0的改革运动,更有人提出独中与国际学校共融的教改构想。

其实,今日的华教不只要应对荒诞政治的胁迫,更要面对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还须从课堂教学着手,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愉悦的学习状态。

全新教学的试点,不再是教师站在台前训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课,而是教师须提前精心布置课堂作业与教程,在课堂上只作讨论,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互换,实现自主与合作的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此类创新教学的创设,也是对全球化时代的回应,因为在“地球是平的”及人际连接空前密切,文化冲突不断发生的时代,教育重点是培养真正的世界公民,这样才能超越单一文化的狭隘认知,让学生自我内心充实,积极服务社会,促进世界的发展。

根据教育研究,2岁孩童主要是平行游戏,3岁是与更多人或他人互动,养成对他人认知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须摒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玩才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媒介。

文理渗合教学寻兴趣

从教育史学家论述的概括,教育是“内发说”与“外烁说”两种对应观念的缠斗,“内发说”相信教育以自然禀赋为基础,是由内而外的教化过程;“外烁说”则认为教育是克服自然的倾向,是通过外力强制而获得习惯的过程,是由外而内。

“内发说”强调自由、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外烁说”强调纪律、努力,以教师为中心;只有激发孩子内在动机,才能引导孩子应变未来,走向未来。因此,教师须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养分条件,种子就能萌芽及茁壮成长。

为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华校还须编制全新的课程体系,以全新概念贯穿于学校各类教育实践中,例如采取人文艺术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教学,借助文理渗合的教学,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因为持久的内在动机,才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成长的驱动力。

为加强多语文教学,还可采用沉浸式的语言教学,让学生在替换语言教学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轮换教学语言能让学生更长时间地沉浸于另一种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掌握多种语文的能力,也能避免国际学校过分重视英文教学的弊端,以及引起身分与文化认同危机。

今天,我们的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须制定跨界的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要培养世界公民,还须借助多语情境教学及跨学科式学习;要摈弃缺乏思辨的服从力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就要注重同理心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法致华教沉睡

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以昨日之法,教今日的孩子,将使我们失去明天”。

21世纪的资讯时代,信息流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教育革命,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校园的数字教育阶段,正延伸向智慧教育阶段演变,例如“微课”的在线视频教学,给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

还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慕课”,此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浪潮,促进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生态的形成;再有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校园环境与功能业务深度融合的“智慧校园”,都在颠覆知识传授的模式。

当然,时代环境的剧变,获取知识的教育工具也会相应改变,假如永远保持着传统的教法,华教将仍处于沉睡状态,只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和唤醒智慧,才是华教不变的教育价值。



华社还要“希望”多久?


2019/10/1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骆宇欣.


每年的财政预算案都是最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政府事务。由于拨款牵涉各部门行政,各种大小政策,关系到收入和征税,都与财政预算案息息相关。

教育拨款,当然又欠公平。就算以所有华校相关的拨款总额对比那所与巫统息息相关,却依旧获得几十亿拨款的玛拉与旗下的工艺大学,我们只能感叹,手法更绝了。

独中的1500万拨款让人转移了视线,认为独中终于也获得重视了。从无到有,或许是个成绩。但,马来西亚的华人教育,从来就不只是独中这一块。

虽然如此,身为华人后辈,我们至今仍要钦佩那些不随着改制,而坚持独立筹款办学的学校。

国中呢?自从改制过后,哪里还有什么“华文中学”?那些有着华校、英校、教会学校背景的中学,用的是“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的名头,即是“国民型中学”,以示与“国民中学”的区分。行政上、公文上、档案上全是官方语言,为了顾及各族感受,有者甚至也在周会或会议上使用官方语言。这些,都没有错,毕竟相关学校还是由董事会兼顾。问题是,“华中”的定义,又是否为某些华社自我安慰的命名?“华中”的定位,在官方眼里是不是“华文中学”?还是一道政策、一个校长任命就能让民族特征变调的学校?

当然,留存于体制内,需要智慧来周旋,在缺少官方照顾的时候,也有赖于华社缴付第二所得税大力支持,才能一路走到现在,在致力提升学术表现的同时,也有很多国民型中学坚持着华文课列为正课,使华人教育继续传承。

近来,有政客或外围洗白者大言不惭的说,“只要马华放弃拉曼,就会获得数千万行政拨款”云云。

上述言论,一看就是在打击政敌。但我们,一直都相信新政府是最宽容最仁慈最照顾学子福利的。若说以政治手段打击政敌办学,是万万说不通,亿亿也说不通的。只要一看与巫统相关的玛拉得到的以数十亿计的拨款,我们就能感受到,新政府从不偏袒华人,那些友族社会对非巫裔部长的指控,通通不正确。

至于打击政敌,怎么可能?玛拉不都还是被照顾得更好了吗?拉曼明年有100万要感恩了吧?没有行政拨款是因为马华的关系嘛,学一学人家民政办的大学,没有一分钱拨款也一声不吭。

如今回看中学改制的往事,让马华“放弃”拉曼的喊话,是否也像当初信誓旦旦承诺各源流中学纳入主流体系后由政府承担发展经费如出一辙?

以国民比例里约占22%,在政治上强力95%支持率换来的新的“希望”政府,果然让华社充满了“希望”。

我们“希望”,与华人教育相关的拨款从教育部641亿总预算的微薄比例,多提高一些。

我们“希望”,未来的教育部长、财政部长、首相等等能更关注多源流教育,希望议员们少搞政治,多做实事,让国家更有竞争力。

我们希望来年油棕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