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999


完整教育的重要性


2019/10/13 光华日报/社论


教育其实可以分为教导及培育,只有通过完整的教育,人类才能完全脱离蛮荒的行为和思维,成为一个文明人。

教育是人类传承的根本,一旦缺乏教育,人类就犹如未进化时期的蛮荒人,其思想和行为将会对社会及国家造成巨大的破坏和负担。有句话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所以几乎每个国家都会把教育的比重放在优先的位置。特别是先进国,这些国家的教育制度让该国的人民都能够成为文明人,并各司其职地帮助国家继续前进,所以说只有把国民教育成才,国家才能拥有足够的人才库去应对发展的挑战。

教育其实可以分为教导及培育。教导是指知识的传承,教师或教授负责把各种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获得一技之长。而培育则是属于课业外的栽培,灌输正确的观念、学习分辨是非、学习增加抗压的能力或者是培养具弹性且能够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所以说教育必须是完整的教和育,只有通过完整的教育,人类才能完全脱离蛮荒的行为和思维,成为一个文明人。

其中,高等学府是教育制度的最高点,所以学生必须通过高等学府来获取专业文凭,并以这张文凭来定位将来的职业。可是在获取文凭的过程中,一个学生是否也同时获得思想以及人格上的培育,这才是最重要的。日前,霹雳苏丹纳兹林就指出了教育的一个重点,那就是大学必须负起责任,以全方位的塑造学生的人格和思想,而不只是一味的培养大量的毕业生。殿下也表示,文凭是鉴别一名毕业生知识水平和领域的外衣,而大专也必须确保毕业生在现实世界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及重视操守、道德、责任和廉正。

的确,如今的教育非常注重绩效制,而高等学府之间的互相竞争让校方更是绩效至上,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和思想的全方位塑造,尽管为国家带来了许多大专毕业生,但实际上却只出产了一大批未做好准备进入社会或是没有抗压能力的毕业生。而这些人抱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心态,导致他们无法学以致用,甚至浪费了本身的专业,也浪费了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培育,拉高了失业率。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大专生都会是国家各领域的领袖,如果他们没有正确的观念,那么减少贪腐滥权问题将会是难上加难,这给国家带来的伤害将会是巨大的。



华社与华文教育


2019/10/10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古


印尼华社是在 1998 年政局变革之后再现,蓬蓬勃勃兴起的,当然这里指的华社是沿袭过去新秩序时期被禁止的具有华族文化色彩性质的社会组织,创始人多数是受过华文教育的老年社会活动家,会员大部分是过去的华校生,以及局外的不参加组织的拥护者,其初衷即通过华族的凝聚和团结,在新形势下改变自身命运,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印尼国家作出贡献。

由于带有怀旧情结,华社都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口号,争取一部分仍留恋华族文化人群的认可与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族中土生土长已经完全不谙华语并缺失文化的群体,也同样存在以效忠印尼祖国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由于其成员与其他族群合而一体,我们姑且不称之为华社。这两种性质的社会组织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也就是说其成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互相适应,互相整合的过程中,增加了华社性质的复杂性,尤其在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印尼华社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景概述

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明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必经诞生、发展、衰退、结束的过程,社团也不例外,从成立之初,过后必将经历构建、适应、整合、兴盛、式微、颓废、消亡的过程。这些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必然走向。结合到印尼华社的情况,会不会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所关切的问题。

苏哈托政权倒台以后,兴起的华社主要表现为同乡会、宗亲会、校友会、宗教会、合唱团等组织形式,围绕在公益性及娱乐性活动,可是若干年以后,我们看到这些华社并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活力,没有明确的愿景与使命,没有有效策略进行接班人的培养,对前途迷茫是华社领导心照不宣的忧虑,华社的前景趋向于“人是物非”或“改弦易辙”的结局。

那么谁将会第一个遭受此厄运的呢?那就是前华校校友会。校友会是上世纪被封华校的衍生物。以当时班级最小的学生来说,如今已是花甲之年,华校已消失五十多年,新的华校校友是没有再现的可能,曾几何时华校校友会将因时间的流逝而尘封历史。

五十年前,华人被迫改名换姓,消除了中文姓名。五十年后由当时被强制换名到今天自 愿地为下一代不取中文姓和名,这种蜕变显然与华人百家姓传统背道而驰。华人的下一代对 有无中文姓名根本不在乎,想知道自己的姓或名,也无从考察。

另有社会上的姓氏宗亲会以祭祀活动为主,因是单一姓氏的团聚,或许可以有效地教导 年轻一代做到慎终追远、认祖归宗,使家族香火得以延续。但不论是大姓氏或少数姓氏,在 活动及其能力上,也将因姓氏的湮灭而前途堪虑,时间将是姓氏宗亲会能否长期生存的试金 石。

乡亲会或称同乡会是以中国汉族民系或地区,如广东、福建的同乡人群组成,是具有祖籍国局域文化色彩的社团。乡里乡亲凑在一起倒也是一大乐事,只是现在传统文化日趋淡薄,华人中多数对祖籍国的认识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模糊的,况且无论广东人、福建人不会讲家乡话已见怪不怪,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这种族群分类在海外——尤其文化氛围薄弱地区早已不分你我了。族群是以族群文化划分的,虽然今天的华人保存着客家、广府、潮州、闽 南、福州等等文化及方言,但语言文化濒临消失,若干年以后的华族是否会以不同的族群名 称出现不得而知,或者语言文化的消失是否也是华族族群在意义上消失之时?

印尼建国五原则保证国民的宗教自由权利,这里着重谈谈唯一华人信仰的孔教。新秩 序时期的高压政策,在禁止华人文化传播同时,也切断华人的宗教信仰,取缔了具有儒学教 义的孔教,大家不得不改选其他宗教,孔教从此销声匿迹。印尼进入改革时期以后,政府重 新恢复孔教的合法身份,并为提升孔教声望做了很多努力,每年举办由孔教会主持的全国性 的春节庆祝会,将春节年方加上孔子曆字样,以说明孔教存在的现实性。但今天身为印尼第 六位宗教的孔教,登记在案的教徒仅为全国人数的0.05%,意即在全国二亿五千万人口中仅 有十二万五千人的孔教教徒,显然这是岌岌可危的分数线。唯一 一个应用中华儒学作为教义 的孔教,在新环境下不能不用印尼语作为传教工具,未免词不达意而挂一漏万,不能起到对 儒学的完美诠释,难于维护宗教的纯洁性,加上信徒的老龄化,使孔教处于式微状态。(上)



华社与华文教育


2019/10/12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古


华社成分略述华社以及华人社会上愿意接受,有意坚持并传承中华文化的人究竟有多少,是我们务必先了解的问题。首先华人人口究竟有多少,历届人口普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然而一个比较可靠的计数方法是以居民证上的宗教字段作为凭据,以众多华人信奉的孔教、佛教与基督教人数统计约占全国二亿五千万人口的百分之三,这样得出的确切人数是介于七、八百万人。在这个人数中有多少人致力于追求中华文化的传承呢?有这种愿望的,基本上是上世纪受过华校教育的人,那时有 600多所华校,学生27万,但五十年以后老一辈几乎都已作古,而能识读华文的若从华文报纸发行量来看不过数万,若从积极参与华社活动的精英来看,历届全国会议的人数在两千人不等,如此看来,华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微薄的,尤其对文化传播而言,更无人才可选。

华社依靠极少数的成员起了什么作用呢?我们首先看到社团的主要工作放在社会福利方面:组织银会,灾害救济,节日送爱心,晨运锻炼等;在文化方面的活动则少之又少,表现在舞蹈歌唱,美食烹饪,节日活动等;在教育方面则给成绩优秀生发奖学金,资助学生去中国留学,对教育单位在钱财上给予关注,并无从社会上发掘与培养教育人才作为教育的长远打算。华人在文化上的倒退令人遗憾。在丧失文化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素质的低下以及道德的堕落。华社圈里的谄上骄下、争名夺利、愚昧无知、窝里争斗、一盘散沙等行为均为劣根的拙劣表现,于是“棒打出头鸟”蔚然成风,看不得别人比我好,就必须把肯干、实干、埋头苦干的积极分子压下去,以虚伪、浮夸、争风吃醋的人取而代之。

华人认定印尼为自己落地生根并生息繁衍的国家,加入印尼国籍,并从国籍认同上升到国 家认同取得共识。在族群认同上,由于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属于少数民族,有一部分人不想或不承认华人身份,再有多数人因感于当政者多年对来华族政策的朝令夕改,在身份认同上处于困惑,总是感叹自己是被排斥在国家体制外的“二等公民”,因此由族群认同的不确定性导致对族群文化的不自信,引发了对华族文化教育的摇摆性,举棋不定,成为观望者。

当前华社的最 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制定出一系列的文化教育项目,引导人们逐步消除对发扬华族文化的疑虑。项目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华文教育。五十年以来的文化断层没能浴火重生,华文教育成效甚微,虽说与华族对文化的自馁息息相关,文化认同意识淡薄的原因,也不能不说是因为华社在华文教育行为中没有起到砥柱中流的作用。我们探讨华社问题,务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之,凭真实数据来分析问题,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今天华社难以发展,并被预言走向没落,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发展演变,为华社领导所始料不及,既有旧观念的历史局限,也有年龄身份局限造成的既定思维,将华社定格在无定义状态,毫无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纲领。为今之计,唯有变革,改变思路,华社才有出路。 (中)



华社与华文教育


2019/10/14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古


文化是团结的纽带

华人愿意聚集汇合共同做事,为华社的发展出钱出力,一个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系在一起,这就是华族文化。假设这条纽带散了,文化消失了,华人的凝聚力即将涣散,华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十多年以来,华人的文化活动呈现了极大的活跃,比如春节的张灯结彩,舞龙舞狮,元宵游街等以及反映华人历史活动的文化博物馆的建立,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好事。然而在这些活动的另一面,对华人年轻一辈实际上并无触及其灵魂,只是作为一种欢度形式过过而已,文化活动的量变显然没有进化为接受文化内涵的质变,从舞龙舞狮鲜有华人子弟参与,就很好的表明,一些长辈们希望可以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却是一厢情愿的结果。文化问题是华社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也是华人族群避免褪色的保障。今天华社老领导仍坚守其位,正是由于难觅具有华族文化才德兼备的接班人的缘故。文化传承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并且与华文教育是息息相关的。长期以来华族在弥补文化断层的过程并没有做到相对应有的效果,华人子弟对华文学习不感兴趣是普遍现象,个中原因并没有人认真以待。华社对华文教育事业的疲软对待,对华文教育机构的置若罔闻,使华文教育人士成了名副其实的单干户。如此一来,在华文教育问题上产生巨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某种意义上还丧失了自主权。

华文教育既然是构成族群文化的重要手段,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华文教育的最终教学目的是文字教学,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这是因为受到“中文难学”这一说法的影响,进而忽略了(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道理。华文教育既是华语文字(汉字)教学。掌握汉字才是认识中华文化的捷径,只有头脑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汉字,才可能与中华文化产生共鸣。曾几何时,多次的文化激励演说没有激起年轻人的激情,正是文化缺失无有心灵感应的表现。

现在在印尼,华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逐渐走向消亡已是大势所趋,尽管部分华人仍在学习 华语,但主要是作为交际型商业语言来学习。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华文教育问题是否能咸鱼 翻身,应该为华社及其领导共同关注的问题,毕竟作为华族文化凝聚的组织,还有一定的人 力物力资源可以发挥,为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国家建设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文化传承并非嘴上说说,喊喊口号可以做到的,希望大家具有忧患意识,集思 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吧。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