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007


华教团体应增强危机管理意识


2019/10/29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庞宣


从日前柔州董联会上诉得直,获得内政部批准原有的社团资格的事件中,相信华社会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不仅日常事务不可轻忽,重大事件发生前后更须派上用场,有效地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柔董联会被社团注册局撤销注册的危机解除了,华社松了一口气。由于柔董联会主席及多位理事兼任董总主席及理事职位,他们基于柔董联会被撤销注册一事可能波及董总的考量,不久前自动请辞在董总常务委员会所担任的职位,主席一职由署理主席暂代一周。注册问题解决后,恢复原职。

审视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笔者以为有2点是值得关切而须加以改善的:

一、人事处理。不讳言任何团体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人事问题,华团自是难免。问题是为何人事会成为组织内部的问题?是否欠缺处理人事的有效机制?若然,则增强危机管理及采取良性沟通与协调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其次,当事件被有心人不断地在媒体炒作的非常时期,柔董联会只在报章一味否认被指责的事件,不将事情的原委和来龙去脉的细节公诸于世,令华社产生疑惑的心理,未能及时采取支持及声援的行动。

其实,柔董联会一早要做的事,应该是把事情的真相用文告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原原本本的公布出来。这样做,可能让部分当事者感到不自在。但,危机当前毕竟当以化解其冲击力及稳住大局为重,无需拘泥于个人的问题。此外,当有心人一再召开新闻发布会及发文告表明欲将事件举报社团注册局的时候,柔董联会理应视为紧急迫切的事件立即着手处理,才不至于让有心人有机可乘将组织内部的事务告上社团注册局,使得事情变得复杂而穷于应付。

或曰柔董联会以为在组织内部开会讨论交代事件就已足够。但,当事情被引爆公诸于报章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内部处理已失其效。唯有启动危机处理机制才能化解争端,让事情恢复平静。

根据柔董联会主席在本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指出,由于这个事件造成该会每年在推动的师资培训工作及各项的教育活动受阻,不仅令华教面对巨大的损失及伤害,就连多年来领导柔佛州华教的董教联合会崇高的地位,也受到伤害。这就足以说明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二、重视社团注册规章。忽视社团注册规章往往成为华团组织的软肋 。华教组织如柔董联会和董总是我国注册的华教组织团体,与华教的发展及生存息息相关,更是华社的精神支柱,其动静一直以来受到华社的关注,政府机关亦不时注视其动态。稍有差池即可能陷入麻烦中,包括社团注册被撤销。因此,完善健全的注册规章,并依章行事是基本的准则。这点,是所有华团包括华教团体组织务须特别关注的地方。

发生柔董联会被社团注册局撤销注册一事,是我国华教史上最重大的危机事件之一。华社应从中得到教训和启示,并认真学会危机管理机制,避免再犯上同样的错误。个人或团体名誉受伤害事小,因此丧失华教团体的合法地位和正常运作,陷华教发展于不利的境况中,才教亲者痛仇者快!



陈六使终再立足云南园


2019/10/28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利亮时教授


195099日,陈六使喊出办大学第一声。他的呼吁没获得热烈回应,办学计划因此被迫搁置。为了突破华文教育困境,1953116日,陈六使再次提出华人自办大学建议。

这项倡议获得华人社会的积极回应,但反对的意见也常有所闻。这些异议来自于英殖民政府、马来社会与部分受英文教育的华人。

为了消除各方的忧虑,陈六使通过各种方法和管道,向反对者解释创办南洋大学(简称南大),只是从纯教育的目的出发,并没有政治意图,他也一再保证绝不允许政治进入南大。陈六使不畏艰途,集合各界力量,将办学运动推向高潮。陈六使积极动员华人社会的力量,加上新马政商要人陈祯禄多方协助。最终阻力逐渐被消除,南大获得注册,校地问题得以解决,新马两地政府豁免捐献南大款项的所得税,办学计划继续推行。陈六使的勇气终于让南大屹立云南园,而造就万千学子。

陈六使为了突破南大困境,曾在1960年代与执政者角力,最后以失败告终,而陈六使也在19639月被褫夺公民权。1980年代初南大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而陈六使的名字则是很少被提起。1998年成立“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2001年南洋理工大学推动的南大研究(包含陈六使);2003年南洋理工大学将陈六使铜像,从某处移至华裔馆一楼的中央处;2006开始出版南大研究系列丛书;2012年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南大毕业生协会和《联合早报》,举办了陈六使逝世40年纪念会;20191019日,南洋理工大学将南洋谷的一条路,易名为陈六使径(Tan Lark Sye walk)。

1998至今,一路走来是如此不易,如今陈六使的名字重返云南园,这是让陈六使终于能够回到南大史册内。20年的时间,虽然走的缓慢,但是曙光已经出现。

奋战过程有得失

笔者致力研究陈六使,只是希望重建当年的历史,笔者固然知道有南大的前辈,对于我著作中点出陈六使的一些缺失而大表不满。笔者十分感谢前辈们的指正,笔者出生在马来西亚,我深深体会您们昔日的感受,受到不公平对待,确实是十分难受和愤慨。

笔者再次澄清,2012年出版的《陈六使与南洋大学》一书,主要是记载陈六使建立南大时期,13年奋战历史。

陈六使建立南大点点滴滴,都在书中呈现,而陈六使并非神,其奋战过程中自然有其得失,书中都是依史料来呈现。书中最后是笔者对陈六使老先生的评价,以下摘录供各位读者阅读,并作为本文的结束:“本书力图全面分析陈六使在主持南大事务时的种种得失,给予陈六使在历史上的一个客观的评价。陈六使由于没有任何筹办大学的经验,个人见识的局限,使南大的发展有着某种程度的不足。惟我们不能就此抹杀陈六使敢担当和为华文教育献身的精神。

“没有他的登高一呼,出钱出力的积极态度,南大不可能屹立在裕廊山岗上,华文中学生的升学之路也不会因此露出曙光。陈六使在新马华文教育上的贡献,绝对可与陈嘉庚与李光前相互辉映,成为20世纪新马华文教育的三根擎天巨柱。”



厦大学生的启示


2019/10/27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某次我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中国籍学生闲聊,才得知该校中文系只有49%的课程用中文教学,51%得用国语或英语上课和考试。

该校中文系自2015年开办,已经栽培了一届毕业生,并获得马来西亚学术认证局确认其学位。全校学生约3000人,六成以上是本地学生。中文系学生约150人。

当我听到中文系得用英文授课,颇感惊讶。我问他们师资成问题吗?他们说不会,欧美很多汉学专家都用英文授课,海峡两岸三地也有不少双语专才。

我好奇地问他们何以到马来西亚念中文系,是不是国内大学申请不到才做的后备选择。没想到这个不太礼貌的问题却没有令他们尴尬,他们表示是以第一志愿到这里来,看中的恰恰就是我感惊讶的用英文教中国文史哲。

他们志在四方,来马来西亚求学,是希望用相对较低的学费修完学士课程,之后再到欧美读研究所,成为中英双语都行的汉学家。

我听了惭愧不已。我和许多国内的中文专才一样,只精通一种语文,若要我们用英文写论文或授课,便感委屈,仿佛被“欺负”了。还真比不上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小小年纪便放眼国际,希望构建更多东西方对话的桥梁。

回想我初到师范学院就职,因人手不足,经常就是忙于上课,少与其他同事沟通。某次轮值主持内部培训课程,秀了流利的马来语,同事因此另眼相看。他们以为我也像“桃花源”里的住户,只沉浸在自己的母语世界。

其后二十多年,我在学院一直都参与主要的工作,并没有因我的专业资格而被边沿化,靠的就是还吃得开的马来语。有时我会慨叹,当年若学好英语,我今天还可以走向世界!

厦大开的是个新局面,本地的中文系学生得以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视野也会拓大。对此多元的发展,我是欣喜的。传统中文系也该加把劲,协助学生建立更高的视野,走向国际。



走出教室与学习真实相遇


2019/10/2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关嘉辉


四年级华文课本的其中一个主题单元——老行业,新感动《高温下的巧手》,一篇以打铁匠为主角的记叙文。课文描述老行业的不容易,借此反映老行业手艺人的艰辛和坚持,以及老行业手艺人的传承精神。

然而,课文能给学生的太片段,光是一篇课文并无法让孩子认识老行业并深刻体会老行业的不容易。因此,我们决定带学生们漂洋过海,远赴太平进行户外学习。此行特别安排参观龙香行以及碳窑厂,希望借此能丰富孩子的生命经验、拓展视野。

经过老行业手艺人的讲解和示范,孩子们亲眼目睹制作龙香和碳的复杂工序。这些复杂的工序并不是课文三言两语能表达出来的。透过这样的方式,学习不再是教师单向的传授,而是学生亲身探索与发现。当学生亲眼看了,感受了,再联结课文,这样的感受更真实,更能体会老行业手艺人的艰辛和坚持,打从心底敬佩老行业手艺人的传承精神。

台湾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副教授陈永龙这么表示:“教室只是一个暂时的基地,学生必须带到大自然与社会场域里上课,才能与‘学习’真实相遇。”

某次和几位朋友带著他们12岁的孩子去爬山。小孩知道以后兴奋了好几个月,期待著第一次的爬山体验。当天一早,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准备要征服这座山。

结合五感体验生活

刚开始,孩子们爬得很快,想尽早爬上山顶,可才到半山腰,大家都大汗淋漓了。停下休息半刻,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继续往上爬;有的孩子却已萌生放弃的念头,但见到朋友继续往上爬,咬紧牙关,还是跟了上去。

下山后,我问孩子什么感受,她说道:“开始爬的时候很兴奋,可是爬著爬著却完全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样的。沿途一直跌跌撞撞,很辛苦,很想放弃,一边爬一边后悔。可是,当我成功爬上山后,看到美丽的云海和日出,一切都值了。”

这一次的爬山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也训练了团队的精神,让孩子们领会到大自然的浩瀚与无常。这些都将让他们在面对日后的人、事、物能抱持著谦卑的态度。而这一切并不能依靠日常课堂里,从教科书或教师自身经验的口头分享所能传授给孩子的。自然环境是生命成长必要的养分。户外学习,让孩子走出教室,透过走读、操作、观察、探索、互动、反思等方式,重拾好奇心,结合五感的体验融合学习,让学习更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