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礼先“下课”
2020/01/05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
~作者:庄茂兴
马来西亚人民盼不到2020年先进国宏愿的实现,反而第二天马智礼宣布辞去教育部长,赢来大家的喝彩,是否弥补了人民因为国家无法达到先进国目标的缺憾?
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马智礼却率先下课了,突如其来的消息,各界的欢呼声淹没了唏嘘声。
虽然,许多人都希望马智礼下台,但是当后者辞职后,大家很快就转为另一种心情,内心也挺复杂的。
许多人开始在想,走了一个马智礼,来者又会是谁?新教育部长能否解决教育部一箩箩的问题,进而满足各族人民的诉求?
马智礼的告别,是否因为他是一名危机制造者,尤其是推出了许多备受争议以及令他族猜疑的教育政策和决定。抑或他只是一名政治傀儡,如今成为代罪羔羊?
马智礼宣布辞职前,花了很长时间汇报自己在位20个月的成绩单,感叹自己的改革决心及成就没成为大众焦点,反之参杂太多政治元素。
从前朝到当今政府,教育部最大的失败就是无法消除多元种族之间对政府推出各项教育政策及决定的猜疑。
其它族群,尤其是华裔及印裔一直猜疑教育政策不无理由,教育部唯有完全排除政治、种族及宗教元素,才能够重新建立两大民族对国家教育的信心。
如果教育部上至部长,下至官员过度花心思在政治、种族及宗教,而忽略教育发展国家的方针,很肯定的是,2030年先进国目标将是2020年宏愿的2.0。
教育是在培育人才,如果政府培育不了人才,也留不住人才,软硬体基础都没有建立好,却一直梦想当一个先进国,如同马来谚语所说的“angan angan Mat Jenin”,只是富于幻想,永远无法达成。
华小的生源困境
2020/01/04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欧妙香
2020年首日,全柔华小迎来开学日,峇县36所华小今年无论在新生人数或学生总数上,都比以往减少,今年峇县华小学生总数更首次跌破一万人,创下新低。
纵观近几年峇县华小学生总数的统计数据,峇县华小学生人数出现逐年下滑的现象,从2016年的1万1303人,逐步下跌至今年的9784人。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市区的大型学校或郊区的小型学校,学生人数都呈现下跌现象,峇株巴辖市区过去“千人学校”林立的光景不再,如今仅有华民学校拥有超过千名学生,但该校今年的学生人数同样有所下滑。
学生人数逐年下降的现象,不只发生在峇株,而是全国普遍面对的问题,据教总2018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华小有63万0572人,2018年则减少至51万8543人,10年间共减少了11万2029人,或17.7%。
追根究底,导致华小生人数下降的原因,除了国际学校带来的竞争,主要还是华裔人口生育率低、少子化及老龄化等,尤其郊区华裔人口老化及外移情况严重,使微型华小招生更加严峻,并出现华小靠非华裔支撑的现象。
举个例子,位于偏远郊区的港脚育才学校今年仅有17名学生,亚音港中华小学则有28名学生,前者迎来的3名新生中,两名为非华裔;后者的两名新生都是非华裔。
华小是大马华教体系重要的一环,作为基础教育的华小若学生持续减少,将影响独中学生来源,华小尤其是微小如今问题重重,华社和华教团体有必要深思如何提出解决方案,让华小在未来继续生存。
笔者认为,虽然华小尤其是微小,在这个时代面对人数减少的挑战,但华小本就有其优势与特点,如能够学习三语、注重五育、读书风气好及纪律严格等,甚至吸引友族家长为孩子报读,印证了华小教学的好品质。
既然在这个时代,少子化已是无可阻挡的趋势,华小如今要做的是提升教育的“质”,除了要维持教学品质,继续保持竞争力,也可从多方面去发扬及延伸华小的优点,吸引学生就读。
即便是处在偏远地带的微小,也能利用既有资源与小班制的优势做到“小而美”,发展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华小。
马来西亚华教一路前行不易,但仍有许多人抱着大无私的精神耕耘付出,将华小办得有声有色,笔者相信华小在未来的改变浪潮中,也必定能继续焕发光彩。
关于教育部长二三事
2020/01/05 星洲日报/大北马
~作者:陈绍安
马智礼宣布辞去教育部长职迄今,社交媒体涌现的偏激言论就不曾停息。
基本上,近90%支持希盟取代国阵,一直都为改朝换代作出努力,甚至在马智礼受委教育部长初期都在欢呼喝采的选民,最后也都觉得这个教育部长不搭调,接不上地气不说,即连最基本的政治敏感度都没有,终至通过教育部这样一个平台,点燃各族各持己见、全民互相骂战的薪火。
即便如此,也实在无法苟同于马智礼辞职之后,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污言秽语式的谩骂,这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无助于教育部长易人之后重返和谐的教育愿景,也无助于鞭策政府制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实用性教育政策。
得先了解的是;本来,首相敦马哈迪是要兼任教育部长的。
要不是509大选后希盟内部反弹和希盟的宣言,敦马已兼任教育部长,且会执意推行他所认为的可融合全民意识的教育政策,包括延续他第一次任首相时期所订定的宏愿学校和英教数理政策。
结果,敦马在未兼掌教育部长,又不愿意将此大任交给土团党以外的人选,最后选了小马智礼,孰不知小马把教育当童玩,没有及时拟定大方向,反不停丢出黑鞋白鞋、酒店泳池、营养早餐等让全民啼笑皆非的小玩意儿,直至最后的华淡小四年级国文课本纳入爪夷文单元事件,直接引爆非马来同胞的共愤。
马智礼从意气风发的走马上任,到被劝告后辞职的过程中,虽长篇大论讲述自己功高无数,但是人民看得到的,真的只有黑鞋白鞋、酒店泳池、营养早餐及爪夷文等根本谈不上可左右国家未来方向的教育政策,不但完全无关敦马2020宏愿可延续发展的实用政策,更搭不上希盟政府用以代之的“2030年共享繁荣愿景”实际要求。
更离谱的是,在“爪夷文课题”持续发酵当儿,马智礼竟然视若无睹,或说不当一回事。
其实,敦马很在意他第一次任相内订定的政策被腰斩,尤其经济和教育蓝图大变调,这相信是他最无法忍受的。
但是,509大选全民集中选票投希盟,不是为了回到过去的马哈迪主义,不是为了重拾宏愿学校、英教数理等政策,一如不苟同敦马执意要推出的第三国产车计划,可是现在敦马要用以替代马智礼的,恐怕一样是要能完全根据他的意愿,完全俯顺他的愿景去制定教育政策的人选。意即;同样会是代敦马实现愿景的教育部长。
这,何来可喜之处?
因为,政治上这一人选必须是土团党人选。是的,马智礼辞职之后,社交媒体马上推举努鲁依莎接班,但是社交媒体非敦马,社交媒体无权力。了解敦马者,反觉得所有土团党人包括慕斯达法和慕克力的可能性,都要比努鲁依莎高得多。
只是,吉打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应该就是慕克力接任。因为吉打经历多届大选都无法全面稳定下来,主要原因正是多届大选过后,大臣官位一而再、再而三易人。更离谱的是,政局不稳定令到好几个大臣都无法做满一届,结果是耗时耗费耗人力等资源拟定的州发展大计都一再受挫,州内政务也都被迫重来。
或许,应该及早号召吉打人上网请愿了,吉打真的再也经不起大臣易人这回事了!
更何况,慕克力这一回做大臣,做得也还算稳当了,至少政局已经完全平定下来,州民都在引颈长盼真正的转型发展了。
AI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20/02/04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
在一次人工智能(AI)的研讨会中,一位发言人突然说:“其实我们怕什么人工智能时代?就像手机,以前大家都不会用,现在连阿伯阿婆都用个不亦乐乎。”结果引起欢呼声一片。
这是典型的消费人心态。
人类托工业革命的福,生活不断改善,哪怕是第三世界国家,同样享有这种福利。第一波的机器发明,第二波的电力使用,第三波的网络技术,哪项不是我们今天的日常?我们该思考的,不只是会不会使用,跟不跟得上潮流,毕竟这是既来则安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改变会带给社会怎样的冲击,新生代的教育又该怎样应对。
如果只从消费心态看,就会出现类似今天低头族的危机,只会使用,不会开创;更糟的是,使用层面还是停留在消磨时间、损耗生命里头,离开人文的发展更是南辕北辙。
第四波的人工智能,更会颠覆人类的生活。就因为人工智能将普及到人人可用的商业产品,这才可怕。自动化将取代大量人力的工作,运算能力超过人脑的机器也将取代高学历的白领工作。这将“撬开更大的贫富差距,引起大范围的技术性失业”,如果不趁早做好准备,我们的社会结构将被撕裂,人格的尊严也将被践踏。
如果说机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体力劳动的性质,信息通讯技术改变了认知的劳动,那么人工智能将同时影响体力和智力的任务。人工智能将以远超人类的速度和力量执行各类工作,大大提高生产力。如此一来,目前的许多行业如销售员、出纳员、险损估价人、市场分析,乃至放射科医生等,都将一一消失。
面临这样的一种颠覆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岂能停留在过去的灌输和填鸭之中?若不规划种种的应对策略,却把时间耗在诸如爪夷文、该不该考试、用英文教数理的争辩中,我们该如何迎向人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