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544

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的初衷

2024-06-3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教授

62930日在槟城,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主办,新纪元大学学院和南方大学学院联办“旧学新知的新视野与新方法:第一届马来西亚国际汉学研讨会”。参与本次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是有所感触的。在准备论文PPT时从书架抽出《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论文集》,浮现好多回忆的画面。那年,200473日至4日,南方学院主办“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次年(2005)由郑成海教授和我主编,出版了该届研讨会的论文集。其实当年这项研讨会真正的主催者和关键推手是有“马来西亚汉学第一人”之称的郑良树教授。研讨会经费赞助者萧畹香学术基金也是郑老师游说牵线的。但论文集出版时郑良树老师坚持不放他的名字。然而知内情者都可以感受到当年郑良树的用心良苦。

那个年代,我们没有AI,也没有太广泛的互联网学术文献资讯。当年大马大专的中文系老师“能出文章”的多转向本地“华人研究”,以致研究中国古代文史哲的“传统汉学”几乎断层。你可以说那是因为当时在大马的中国古籍太少,也可以说我们的能力很难与中国学界竞争,缺少发表平台。有感于此,郑良树老师乃倡议由南院主办“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没有经费他就去找。

当时郑良树教授特别在乎使用“马来西亚”“传统”汉学这几个字,也就是只研究“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史哲(不包括现当代中国和本土研究),而且该届研讨会只提供给本地学者参与,不邀请外国(包括中国)学者发表论文。纵然我们这些本地学者发表的论文,称不上精辟,惟当年郑老师的用心良苦在于他希望我们本地大专中文系老师也能撑起传统汉学的研究,而不只是专注去搞“华人研究”。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的举办,志在培养和提升本地传统汉学的研究人员的水平及提供论文发表的平台。转眼整整二十年,翻阅这本研讨会论文集,当年那些论文发表者如今多已是本地大专中文系的师资骨干和大学高层主管。很有感触。

很可惜郑老师当年的用心良苦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原本他是希望这研讨会能在本地大专中文系里轮值举办,然而现实是断断续续,后来的主办单位有的还把“传统”汉学的“传统”二字拿掉,意谓论文发表者也可以发表当代的“华人研究”论文。再后来,原有的“马来西亚”多了“国际”二字,意谓邀请国外学者到来参与其盛,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已偏离了郑良树的初衷。

本次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主办,由南方大学学院和新纪元大学学院联办,又重来“第一届”马来西亚国际汉学研讨会,不知能否找回郑老师的初衷?惟在“旧学新知”上,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和教讲也应是需要新视野与新方法的。不能只是简单拿着现成的中国大专教科书来本地教学或“传承”的。

迄今,本地大专中文系老师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已多转向“华人研究”。这是很现实的研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传统汉学的传承不重要。事实上,本地大专中文系的课程还是以传统汉学为主体的。本次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主办,由南方大学学院和新纪元大学学院联办,又重来“第一届”马来西亚国际汉学研讨会,不知能否找回郑老师的初衷?惟在“旧学新知”上,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和教讲也应是需要新视野与新方法的。不能只是简单拿着现成的中国大专教科书来本地教学或“传承”的。

 

独中校友们何在?

2024/06/28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江振鸿

某独中的“筹款加油榜”,引起热议。

首先,一如既往,评论员们及某些华教人士几乎又是一面倒主打所谓捍卫独中就是捍卫母语教育的悲情牌,而真正支撑着我国中华文化及教育传承(因为数据显示,每年只有约15%的华小毕业生进入独中就读)的国民型华文中学,及于国民中学内坚持华文教育及发杨中华文化的母语班与华文学会,彷佛在这些华教人士眼中是不存在般。

我中学毕业自北马某所国民型华文中学。

求学就读的那几年间,我既不需外出为学校筹款,印象中校方也不曾举办过所谓的筹款义卖会,因为学校所有的软硬设施发展,都受到海内外历届校友学长们的常年鼎力支持捐款,让我们这些学弟们,得以安心做学问。政府拨款杯水车薪

国民型华文中学,虽然不获某些华教人士认可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却在行动上充分发挥了中华文化中的饮水思源。

当然,有人肯定会反驳,指国民型华文中学是有获政府资助,所以与没有获得政府定期拨款的独中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别忘了,大部分国民型华文中学都属政府资助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杯水车薪,就如独中所收取的学费。

而独中,常被誉为学术水准高超,其统考证书受海外主要大专承认,故其毕业生在国外发展非常吃香云云,且又是我国中华文化获不少华教人士认可的正式传承者,然而却因何落到得发动其学生出外筹款的如此田地?

因为在马币兑换国际主要货币疲弱的今天,那些于海外赚取新币美元的独中生,如果有发挥中华文化中饮水思源的精髓,这些新币美元兑换成马币后,资助回馈母校的捐款何止是“事半功倍”,何需后辈学弟学妹们出来抛头露面向外筹款?

也许一些中小型独中缺乏強大的校友后盾,但是如果每所独中联合起来整合来自社会尤其是华社资源的捐款,成立共同的投资发展基金,来个“投资养校”,拨款予有需要的独中,众志成城这句简单的成语,身为被认可为华文教育的正式传承者,难道不能领悟到吗?

 

教师为何“缺乏兴趣”而提前退休?

2024/07/0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杨微屏

教师提前退休近年形成一种“风潮”,教育部长法丽娜声称教师因“缺乏兴趣”,而申请提前退休的因素占了72.36%

法丽娜表示,政府在过去3年批准43006300位教师的退休申请,缺乏兴趣是教师提前退休的最大因素,其余是因为家庭因素(15.21%)、健康(6.96%)、工作负担(3.82%)、个人因素(1.64%)。

教育部和各界有必要探讨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缺乏兴趣”而提前退休,并对症下药改善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教学问题,正视教师的心理素质,以免“退休潮”日益严重造成教师短缺。

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后,全国各源流学校在疫情期间转向网上教学,取代在教室上课的方式,这一度导致不少年纪较大的教师不适应压力,而选择比法定年龄提早退休。也有一些年轻的教师基于同样的因素,相继选择离职转投其他行业。

从过去3年教师提前退休的数据显示,一些教师可能是对网上教学方式“缺乏兴趣”,并力不从心而选择提早退休。

不过,疫情舒缓后,如今全国各源流学校都已全面恢复实体上课。那么疫情后仍基于“缺乏兴趣”理由而决定提前退休的教师,他们是因什么事情导致对教学“缺乏兴趣”?

他们的心声应被正视并当作借鉴,以让教育部、校方协助在职教师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对教学职涯的兴趣,以免继续有更多教师因“意兴阑珊”而提前退休。

同时,教育部、校方,甚至董家教,都需要和在职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以理解教师对教学环境的诉求。

很多教师都曾反映,他们选择当老师的初衷是喜欢教书,享受和学生在一起进行“教与学”的氛围。

家长施加的压力,会打击原本热爱教学的教师,造成他们对教育使命“缺乏兴趣”。

但一些原本对教学充满热情的教师,往往却非常倦怠于校内的行政工作,以及必须处理过多输入电脑系统的文件程序。

这些工作被视为没必要,浪费太多时间,并且影响了日常备课工作。这是选择提早退休的教师,感到“缺乏兴趣”的因素之一。

过去教师的地位比较受人尊重,然而现在家长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下降,科技的发展,也使得家长有机会通过社交媒体的“班导师和家长”群组,“过度干扰”教师的教学。

一些家长甚至半夜发讯息给教师,干扰教师的休息,有者甚至在群组里以不当的言辞打击教师的尊严。这些也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家长施加的压力,会打击原本热爱教学的教师,造成他们对教育使命“缺乏兴趣”。

面临教师的提前退休潮,教育部长表示教育部将通过各种机制,包括心理检测计划、提供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的援助、审视教师晋升机制,以留住资深教师。

然而,部长不能随意说说就算,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才能避免提前退休潮恶化。

政府学校教师的薪金,其实比其他行业可观稳定。教育部在面对许多资深教师提前退休之际,需要积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教学领域,简化合格者受聘的程序,以及延续开放让临教申请受训成为合格老师的制度。

 

为校筹捐,在意义与目的之间

2024/07/0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胜强

上个星期,有个刚毕业的独中生告诉我,关于独中筹款的争论,其实还在持续中。只是,这争论从网上的发帖表态,转为网下的饭后闲聊。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上,有两股暗流。

我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校外筹款是个美好的回忆。先别论那些崇高的感受,例如奉献或感恩精神之类。那比起道德,更像口号。

在他们的年龄层里,最实际的,还是一个集体回忆。这回忆,让他特别想念当时的朋友,特别怀念他的母校,也让他想在这所大学里,也办类似的公益活动。

我不是独中毕业生,我毕业自一所非常传统的国中。在那5年里,作为学生的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关于学校硬体设备发展的概念。关于中学生校外筹款的经验,我只记得当年的一些关于童子军的经历。

那时候,我们三五成群的穿着童军制服,骑着脚车到邻居家里义务劳动来募捐。我们当中,有些被狗追了几条街,有的跌水沟,有些晒了一天的太阳才筹了十块钱,有些被请进家里热情款待,轻轻松松的就达到筹款目标。到最后,筹到的款项,都用在制服团体的活动里,例如生活营或营火会。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有什么领悟。但对我来说,这给我一股很深刻的印象,钱很难赚,人情又分冷暖。

劳务后的隔天回到课室里,大家互相分享彼此的伤口,计算谁身上的“黑青”比较多。那回忆内化至我的人生观,以至我常对男同学说:伤口越多,结疤了,你就越显男子汉;苦难越多,经历了,你就越成熟。

安逸会让我们怠慢,养尊处优会让我们自我膨胀,安全会让我们软弱,而过于周到的服务会让我们永远无法理解饮水思源的意义。

该名学生说,他记得我曾在上学期说过这句话,他也因此对那堂课特别有感触。待他走后,我查阅了那堂课里的讲义,内容来自组织行为学里的工作投入。

那页说:当一个人活在一个空间里,那人只会确认自己该在空间里扮演的角色。而当那人曾为那空间付出些什么,那牺牲才会产生对空间的珍惜。两个人活在同个空间里,只会确认彼此的存在。只有共同经历过什么,那共鸣才能产生对彼此的联系。

所以,我想那位同学是想说,同窗只算是同个班里的同学;而若有共同的回忆,才是朋友。学校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站;而若有深刻的回忆,那就是母校。他不太在乎那些崇高的道德,他只想要重温中学回忆中的美好而再次投入大学现实里的公益。

在意义与目的之间,差别其实还蛮大的。学校筹款的目的是发展,而学生出门筹款的意义则是其他。就像是那学生所说,与朋友及学校的羁绊。

而对我来说,意义是来自社会的磨难来让身心有所成长。当然,这“斯巴达”式的教育方式,放到了今天,肯定是要被家长投诉,被社会谴责。

但若我们不放大生活质量,往往磨难就是最好的成长激素。因为啊,安逸会让我们怠慢,养尊处优会让我们自我膨胀,安全会让我们软弱,而过于周到的服务会让我们永远无法理解饮水思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