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882


冀制度化拨款独中


2019/01/11 中国报/中言


中央政府兑现承诺,将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的1200万令吉特别拨款,周五(11日)过账给全国独立中学,新纪元大学学院的200万令吉特别拨款也过账了,是我国华文教育的喜讯,也是农历新年前的礼物。

独中没有纳入国家教育主流,一直以来没有获得政府资助或拨款,只能靠董事部、华社、企业、及热爱华教的人士赞助,还有学生在课余到校外募捐,才能在风雨中生存。

制度化,更完整

华教组织、华教人士要求政府拨款独中,讲了数十年,终于在希联盟政府执政中央后如愿,希盟政府在2019年财政预算案中拨出1200万令吉特别拨款给全国60+2所独中;政府此举让华教发展掀新章,纾解一些独中缺乏经费的困境。

中央政府特别拨款给全国独中,显示新政府正视独中教育发展,但政府需有更大的政治意愿,让国内华文教育发展更完整,制度化拨款全国独中,并根据国家财务状况,逐年增加对独中的拨款。

独中,为国家栽培了很多人才,独中的学术表现也得到世界各国认同,但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公平对待;现在,希盟政府发出特别拨款,是一个小进步,政府可以在未来,一视同仁对待独中,而不是因为政治利益,或为了选票,让拨款独中成了政治工具。

接下来,谈统考

接下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正视独中统考的重要性,不要再让这个课题成为遗憾的“一哩路”之遥。

我们相信,华社、支持华教与独中教育的人士,都希望政府能贯彻制度化拨款原则,让独中不必担忧经费的情况下,继续为国家未来主人翁,提供优质教育。

教育,需与政治分家,是正确的,因此,政府领袖与政治领袖须拿出诚意,协助各源流教育发展,尤其是制度化拨款各级教育,包括民办大专院校,并要避免各种政治术语及抢功劳!



眼中只有独中及统考?


2019/01/1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江振鸿


踏入新的一年,新学年开始。和往年一样,我国一些微型华小面临没有或少华裔新生,甚至须由非华裔新生来支撑的困境,都获得华文报章显著报道,包括登上了头版。

本来我以为趁着去年我国成功改朝换代,华教人士想必已准备要求新政府着手解决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华教问题。

其实,勉强维持本可容纳数百名学生,目前却只有区区几名学生的微型华小,不只消耗华社有限的教育资助资源,也消耗教育部本就捉襟见肘的华教师资。

这些微型华小之所以苦苦支撑下去,是本着一些华教人士及华社那种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心态及信念。

应关注微型华小困境

但是,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心态及信念,却是源自于多年来,华小,别说获得政府出资增建,就算是政府那种成人之美式的“成全”,即只需发出增建批文,其他问题包括校地及建校基金都由华社自行解决,如此简单的“成全”都无法做到。

如果有一个公平机制,即根据社区需求来增建及关闭华小,今天在不再拥有需求(没有新生来源或新生来源不符合学校运作的经济效应)的社区关闭一所华小,明天在拥有大量需求的新兴住宅区无条件增建两所华小,华社及华教人士还会如此执着于一所都不能少的信念,守护每一所华小吗?

此外,在我国每个种族真正获得平权之前,我可没有林冠英那种以大马人而不是以华人自居的胸襟。所以正当我们因为华教获得他族的认同而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感到沾沾自喜的同时,大家可有想过,他族是否在坐享其成着华社长期对于华教包括华小,犹如缴付第二所得税的教育资助?

最后,那些所谓的华教人士,可否稍微关注微型华小的这些困境及其背后的起因,并向政府争取落实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政策,包括根据需求制度化增建华小,而不是一天到晚只把独中及承认统考文凭挂在嘴边?



新政府的教育包容力


2019/01/10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郭朝河


最近,两家媒体对首相马哈迪在专访中,因为对统考是否会承认的课题报导方式不同,让统考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

《全家私房钱》电视製作人兼网站主编。乐观豁达,臣服天命。超斜杠青年,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歷人生。

其实,我对哪边是更贴近事实真相的媒体並不感兴趣。我在意的是,为何每次谈到这话题,种族情绪就总轻易被点燃,沟通永远都像是勾不著边,双方在各自的辩护区里死守。每提一次,局面就更浊。

对我而言,事情很简单——要不永远都无法承认;要不就是想承认,但时机不成熟。

先说第一个情况好了。

其实以独中统考文凭的歷史背景来看,在国父东姑阿都拉曼领导的时代,就很明確表达独中统考文凭不受承认的事实,甚至当时还获得马华的敦陈禎禄和敦陈修信的支持,证明了独中教育本来就是正统教育外的支流。

民调显示巫裔反对

虽然现在已是全球民主意识抬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民族性与语言获得尊重,加上过去几年中国在全球强势崛起,大马也持续与中国来往密切,按照这种牌面来看,承认统考本来就是顺水推舟的事——对內能加强华人爱国认同感,对外又能间接促进经贸交流,一举多得哟!

只不过,这既然是开国的立场,现在再围绕承认的问题打转就显得多余。换句话说,不承认是合情,承认是额外红利。

这已是去政治化后的基本教育现况,没有谁对不起谁(要怪就怪在你还没来得及出世去极力爭取),就这么简单。

另一种情况就是马哈迪现在口中说的,最终会承认统考,前提是要顾虑马来人的情绪。

这点我非常认同。大家应该还记得前几个月时,网络有个针对独中统考是否要受承认的民调,虽然最终几万人投票的结果不相伯仲,但单看马来人的投票数据,几乎一面倒投反对票,说明了马来人对新政府要承认统考的计划是不认同的。

很多华人或许会趁机调侃,认为马来人就是对独中教育不瞭解,不懂统考的真正价值,所以才反对这个教育系统。若这么想,其实华人也与马来人一样,大家都陷入在一种对歷史或情境脉络都模糊的情况,各方都站在一种民族性的优越感,才会发展成目前彼此都持续不谅解的立场。

敦马似乎偏向承认

马来人认为,就算独中教育办得再好,但与政府的教育方针相违背,免谈;华人认为,独中教育栽培了许多人才,不承认的话就是不惜才,难怪国家竞爭力一直都差强人意。

所以,马哈迪顾虑的绝对不是糊弄。但正因为是事实,而他的语意中似乎透露个人是偏向承认统考的立场,让我更期待新政府如何能化解马来人的顾虑,进而逐渐向承认统考的努力迈进。

要知道,马来人的顾虑並非没有根据,尤其独中的歷史定位原本就被排挤在正统教育外,所以要如何能说服他们承认统考,知道统考也有设立马来文科目,教育內容也没有完全与大马现况切割,这不容易,也需要时间。

所以,我愿意相信新政府,给予他们时间。前提是,他们的確有在这方面付出努力,即使最终的沟通结果不理想,也罢。

不过,若站在全民的立场去考量,与其希望新政府立即承认统考了事,我更期望他们向全民展示真正的多元包容力。

这多元包容力的范围,並非遇到一些政治爭议时,就隨机拨款给华小泰小、国民型中学或独中,或拉曼大学是否有马华介入而降低拨款,而是真正让所有学校在实践课程到资源分享上,都能真正地一视同仁,用全马来西亚人的出发点去设立机制与待遇。

平权对待非胥视拨款

新政府的成立,原本就被付诸於想要改变一切旧局面的期待。这时的他们应该在新的期许下,去尝试各种可能,並观察各族之间的包容力底线有多大。对我而言,我期许一个敢於在新时代衝撞出新价值的领导人,而不是一直抓住80年新经济政策时口號的老冤魂。

现在早已是人手一机的时代。每个人使用智慧型手机,久了还能不智慧吗?所以领导人別想再用对不同源流语文说不同內容的招数,现在每个场合的发言,前后对比,其实都清清楚楚知道立场,很难抵赖。

若真的还要追根究底,大家不妨看回独立宣言最后一句话吧——由上天庇佑,基於自由及平等原则之下,马来亚將永久成为一个民主独立国家,永远为其人民之福利及快乐和各国共同维持正义和平而努力。

所以,就算统考不获承认,至少在其他符合正统教育下的华小泰小、国民型中学及大学学院,新政府都应该给予相同的待遇。这个待遇要如何规划,我没太多想法,但只想说,这些都不应该只是来自拨款的价格衡量,而是真正平视的价值尊重。



让学生从课程本土化中受益


2019-01-1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伟豪


一直以来,除了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外,使用非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小学——即华文小学和淡米尔小学都被英文媒体称为本土化学校(vernacular schools)。

日前和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的硕博士生们一起出席了一场由博特拉大学的西迪教授主持的工作坊,主题为“模组课程制作的效度和信度”。西迪是一名职业培训与心理辅导专家,尤其擅长于通过设计模组课程来进行大规模培训或心理辅导。从设计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教学设计是模组化(modular)的。

所谓的模组化课程设计,其实是为了应付大众或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共通性而定制的。在马来西亚,学生们在学校接受的正规教育都是属于模组课程,因为教师们在实践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课程大纲、课本和基础设备都是一样的。课程的编制是由教育部的课程发展组负责的,而所有教育部属下的学校都必须使用统一的中小学标准课程。如此统一并一致的模组化课程设计其实是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换句话说,其目的是尽可能让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在同一时间内惠及最多的学生。西迪说,“在确定了模组课程的实效度和可信度后,统一且有效率地实践该课程就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栽培出一大批学识与技能水平一致的学生。”然而,这样的教育策略虽然可利惠大部份的学生,却忽略了小众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包括学习进度比大多数学生快或慢的学生。

和模组化课程对立的是本土化(vernacular)课程。

这类的课程设计是为了满足小众或个别学生的所在地特性和实际需求。在大马,正规课以外的学习辅导以及学校内外的补习班、才艺班等都可以归类为本土化课程,前提是这些课程是根据个别和一小群学生的需要所制定的。了解到这一点,当下国内许许多多以应付政府统一考试为主的补习中心就可以在废除小学统一考试制度后,转型为各式各样针对小群体学生个别需求而提供培训的学习或才艺中心。那些提供上门服务的家庭教师也可以根据雇主孩子的性别、个性、兴趣以及家长的某些期望来编制符合学生现有能力与技能的教程。

一直以来,除了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外,使用非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小学——即华文小学和淡米尔小学都被英文媒体称为本土化学校(vernacular schools)。

英文媒体这样的称谓其实并不符合课程本土化的属性,因为各个源流的小学仅仅是在教学的主要媒介语上本土化,其他方面则基本上保持着模组式教育的元素。其实,在废除考试制度后,华小可以在遵循标准课程的基础上,让教学与评估活动本土化。在实际操作上,校方可以在教师评估学生作业后的年末举办开放日,以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让家长、校董、校友以及地方上的华社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可以群策群力地让优秀的师生得到相应的嘉奖,同时也可以协助校方,让表现尚未达标的学生使用地方上的资源,逐步提升学习成果,并在本土化中真正地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