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886


敦马,为了马来人,赶快承认统考吧!


2019-01-17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林沧海


首相敦马哈迪日前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要签名承认统考很容易,却要顾虑马来人的感受。此言论引起华社哗然,他事后试图解释说,他也须顾虑到华人及其他族群对敏感课题的感受,及辩说并没拒绝承认统考,也没违背竞选宣言,惟须先处理华、巫、以及东马土族间的经济鸿沟问题!他过后又解释说相较于承认华校文凭,马来人的问题更大,他身为纯马来政党的领袖,必须保护马来人的地位。

首相敦马哈迪日前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要签名承认统考很容易,却要顾虑马来人的感受。此言论引起华社哗然,他事后试图解释说,他也须顾虑到华人及其他族群对敏感课题的感受,及辩说并没拒绝承认统考,也没违背竞选宣言,惟须先处理华、巫、以及东马土族间的经济鸿沟问题!他过后又解释说相较于承认华校文凭,马来人的问题更大,他身为纯马来政党的领袖,必须保护马来人的地位。

风马牛不相及的东拉西扯,不知所云,笔者看得一头雾水!

其实,广大的马来社群会继续落后、贫穷,是被政客拖累!政客需要巫裔基层的支持,以不实的史料向他们洗脑,并毫无节制地金援他们,以保政权不变,却造就一班伸手要钱、贪污腐败、依赖成性的二世祖族群!

老马也已发现其偏帮的弊端与后遗症,不止一次苦口婆心的劝告,甚至声色俱厉地批评其族群,惟为时已晚,唤不醒执迷不悟之人!

笔者有个建议,假如老马想要一劳永逸地挽救其族群,看他是否愿意跳出种族主义的框框,换位思考?

方法就是全面承认独中及统考文凭,并把它纳入国家的正统教育体系,制度化经援,并鼓励巫裔同胞报读华校。

世人皆知,华文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系统,它奉行正确的世界历史价值观,不粉饰、不奉承,也不批评各宗教信仰,还教导我们修身养性、勤俭持家、居安思危的经商之道。

我国华裔虽历经不公、打压、欺榨,却还能屹立不倒,皆因受益于此灵活的教育政策。

华社早已不在乎统考文凭是否被政府承认,他们在乎的只是国家的认同感。统考文凭已被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所承认,反不被自己国家的政府承认,情何以堪?华社要的只是公平对待,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正名而已,就是如此简单。

巫裔把孩子送到华小求学,让他们从启蒙时期便学习正确的人生观,相信他们长大后就会养成务实勤劳的习惯,而且在耳濡目染下,也能学习到华裔的经商之道,自然就能在商场上与华族一较长短了!

假如敦马还能以其垂暮之年及时醒悟,公平施政,不止可拨乱反正的救了其族群,也是国家之福!

他虽无缘亲睹其民族的兴起,却将在其族群及马来西亚史上永垂青史!



承认统考?休矣!


2019/01/1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许运发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接受专访时说,承认统考只需签一个名即可,非常轻而易举,但是….又来个但是。

唉,这问题可是烦死人。怪不得拖了半个世纪,承认统考的征结仍然吊在半空中!首相后来又说,马来人问题比承认华校文凭来得更重要。

教育乃建国之本

国阵已经耗尽整 60 年的社会成本,却依然与华社讨价还价。而华社也因争取承认统考煎熬了两代人,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变成飘荡的气球。

承认了统考,什么地方开罪了什么人?

以史为鉴,承认统考当政治诱铒,从来是国阵的拿手强项,其最主要的政治利益考量正是考虑马来人的感受。而如今希盟还来这一套滥招,当真匪夷所思。教育乃建国之本,希盟政治家衮衮诸公岂可无知至此?

18日在登嘉楼,首相重申:“马来人所面对的问题,比承认华校的文凭更大,但是让马来人进步,并非通过发一纸文凭就可以做到。

“这是不可能的事。要让马来人进步,并不是容易的事。他们落后,而世界也承认,我国贫穷的族群是马来人及土著。”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承认统考与马来人进步有可关系?

换言之,不承认统考会促进马来人进步?而相对来说,50年来统考文凭为国家作育英才千千万,这成就对马来人的感受又如何?有任何一位马来人因此而失去了什么?伤了自尊?丢了面子?抢了就业?

综合上述,令人担忧的是:承认统考经历了数十年政治化而毫无成果,如今至少得再在种族化的牢笼中挣扎5 年。教育回归教育?

看官们,心照不宣:承认统考?休矣?



教师工作压力大


2019/01/17 中国报/中言


教育部长马智礼日前宣布教育改革方案,推出5大倡议和9大方案,以简化官僚与繁文缛节,废除小学一至三年级统一考试,减少教师文书工作。

新措施宣布不到一星期,就有匿名信申诉华小教师压力和工作量都非常大,把华小教师压得透不过气来。

该匿名信的撰写人自称本身是一名华小教师,在雪隆区的华小执教了20多年,他指华小出现的补习课与收费是不健康的做法,更指华小教师必须应付补习课、代校方向学生收费,工作量超多,导致华小老师因工作压力大而失眠。

因为压力失眠

投诉人也提到,一些华小老师必须负责学校晨读课及课后补习班。老师必须清晨6时起床,一直忙到下午5时。

虽然匿名信所提内容有待确认真假,但老师的工作压力大却是公认的事实,教育部不能忽视。

无论是什么职业,都会面对压力。教师有压力,学生有压力,家长有压力,其他职业,不管是专业人士如医生和律师,或者上班族,肯定也有工作压力。有压力,就要减压。

适合管道投诉

若教师的工作若受到严重折腾,影响正常生活,应勇敢把问题提出,并通过适合与有效的管道,例如向教育局投诉和通过全国教师专业职工总会提出问题与建议,好让问题受到正视并被解决。

可能有关教师深怕被校方或校长秋后算账,而选择匿名投诉,但惟有通过正式管道投诉,问题才会受到重视。因为匿名信交到教育部或教育局官员手上,他们也无法找出源头下手彻查,甚至把发匿名信当成搞破坏行为。

教育部必须继续改善教育制度,包括给予老师合理的工作量与待遇。老师本身也应摆正心态面对问题,适应教育改革措施。



《老师还是很忙》 


2019/01/16 中国报/评论

~作者:张芮


今年起,老师们可以少做一点文书工作,回归教书育人的教育初衷,肩上压力也可以轻一点。但开学至今,我看到老师们还是很忙,除了改作业、准备教材和处理开学相关的杂务外,还得回覆班级群组里众家长的各种讯息。

买不到黑袜子,可不可以白袜配黑鞋?找不到去年尾发放的课本,老师确定有派给每个学生吗?万一我的小孩根本没收过课本呢?作业本不完整,可不可以换一本新的?保险是不是一定要买?今天有什么功课?家课簿每天都要家长签名吗?我的孩子看不见白板上的字,请老师安排他坐前排。体育衣要换大一号请老师记录一下……

──讯息一不小心就破百,可怜的老师,整晚的空档时间都典当给班上40多位学生的家长。

他们大多是低年班的级任老师,新生初报到,忙乱是预料中事,接下来讯息应该会减少吧?没错,讯息是少了,但每晚还是免不了收到几则,大多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如询问功课、告假,甚至告状的也很常有,譬如孩子被某某同学欺负请老师关注、文具失踪请老师调查、练习本被同学涂鸦等,也有白目的家长在群组里分享商业资讯、生活箴言或笑话。

我也看过得寸进尺的家长提出要求:“老师,不如在微信也开个群组,我用微信方便一点。”

──各式各样讯息不分昼夜跳出来,不只是老师,家长也饱受干扰。

曾私下问过一位老师为何要开班级群组、心甘情愿被家长“绑架”?老师一脸无奈地说,低年班的级任老师开群组已成风气,你不开,家长会不断要求。再来,新生入学,大多懵懵懂懂,丢三忘四,为了方便教学和行政,老师就会在群组里直接向家长做出各种交代,包括交代家课。

亲师沟通变相

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家长最不能接受的地方──家课不是应该由老师指派学生吗?曾几何时,变成了由老师指派给家长,再由家长指示和督促孩子完成?

上学除了求学问,也要培养孩子自立和自理的能力,但在群组里,我看到所谓的亲师沟通,变相成了一种喂到嘴边(spoon-feed)的教育方式,养出依赖成性的小孩,大事小事都有爸妈代出头,自己连家课簿也懒得写了。

今年家中小孩升上三年级,也换了新的班级老师,去年的老师在群组里交代说,新老师希望孩子们学习独立,决定不加入群组也不另开新群组;这么一来,班级群组已是名存实亡,但好些家长还是不愿意解散,说要留着互通声气。

去年的班级老师退出群组后,我也跟着退出,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我想老师也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