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089


现在不是“放假”


2020/04/18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再忍耐多几天,行管令解除后,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你是这样告诉家里的孩子吗?你相信这句话?

我国新增病例已减到二位数,行管令初步收效。可是,全球确诊人数已破220万,美国每天二三万人确诊,千人死亡;东南亚好些国家确诊人数超越了我国。你真认为一切会恢复正常?

事实是,我们看不到未来。主观上的看不到,却无法否定客观的演进,不管愿意与否,世界在变化,回不去了!

教育方面,面对疫情,中国一早启动了“停课不停学”。学生不能到学校上课,得另觅途径学习。我们步其后尘,竟连抱怨都拾人牙慧,重复他们3个月前的台词。

PISA首脑施莱贺最近评述中国在教育上的调整,他说:“当地政府在一个月内,成功让5000万位学习者上网。他们并没有倚赖广播技术,而是在体制中建立强有力的师生连结,结合社交与数位环境,使用能触及到每位学习者的方式进行,对没办法用数位连结到的孩子,他们寄送课本到家里。”

我国也有送材料到学生家里的做法,这是积极和必须的。面对危机,我们该视为契机,才会看到转机。别把这段时间当成“特别假期”,期待一切会恢复。

有些家长投诉孩子在家里学习不专心,其实这正是他们在学校的真实反映,让家长看到了。教育部取消了统一考试,有人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甚至想用其他管道来借尸还魂。这些现象,都是没有从危机中学习的反映。世界停摆,给我们机会集体反思孩子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和看待行管令一样,很多家长以为只要栽培孩子上大学,顺利就业,就是责任的完成。看向今日就业群的职业道德、专业品质,不正是我们这种错误观念造成的吗?

教师不要以为“有上网上课”就算,家长别只顾着孩子有没有做功课。解铃还需系铃人,不如趁着不需到处走动的时候好好反思,调整我们的教育。



取消UPSR,要紧吗?


2020/04/1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随著行动管制法令的再三延长,开课日遥遥无期,教育部高级部长日前宣布取消今年度的小六检定考试(UPSR)和初中三评估考试(PT3)。这让原本就担忧孩子会因为停课而变得散漫,影响学习的父母,愁上加愁。那种感觉就像蓄心积力准备了许久的比赛,突然宣布取消一样,目标不见了,重心不知该往哪里安放?

除了担忧没有考试作为箭靶,孩子会失去学习目标,丧失学习动机,也有父母担心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升学申请。身为父母的,大概不会不知道,目前我们的教育已有能力让所有孩子透过自动升班制,从小学一直念到中学五年级,至少拥有高中学历。这一次面对无法预测的灾害,教育部能毅然宣布取消小六和中三的检定考试,证明了这两项考试的存在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它并不像大马教育文凭(SPM)和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那样具有“选拔”作用。

“选拔”作用是指优胜汰劣,汰劣留良,就像比赛一样,因为名额受限,高一级的教育资源有限,供不应求,不得不把一部分的人淘汰出局。为了公平起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就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与“评分标准”,还有确保能在同一时间同步进行,才能真正一比高下,为此需要用“统一考试”方式。为了方便操作、测量、统计,统一考试多采用纸笔测试方式。

为了反映应试者的水平差异,则得设计区分度高的试题,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这样才能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明显看到差距。

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密切相关,而调整试题的难度是提高区分度的重要方法,因为这当中有个假设:难的试题只有高水平的学生才能回答,低水平的学生是回答不了的。就像设定门槛一样,只让部分达到特定“高度”的学生跨过去,其馀的只能望门兴叹,借此区分高下。

相反,如果出的试题大家都会做,没有难度,没有区分度,每个考生的分数都很接近,则无法发挥“区分”作用,无法达到最终的“选拔”目的。

应采取多元评估

很明显的,在注重区分度的“统一考试”中,肯定会有学生受挫。在面对进入大学的激烈竞争时,这样的挫败自是难免。但是对于处在人生奠基阶段,各项能力仍在持续发展的小六学生来说,真有必要让他提早感受这样的挫败,提早被区分优劣吗?

更糟的是,当大家都习以为常,把UPSR当作了教育唯一的目的,学习的中心,让纸笔测试成为训练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又岂止是给孩子带来挫败感而已。当教长一宣布取消考试,就直接联想到没有了考试,孩子会失去学习动机,不就是最大的“副作用”了吗?

当然,摒弃“统一考试”,并不表示放弃测试,无视收集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只是改变过去以纸笔测试为主的统一考试,由强调“诊断”作用,以促进孩子学习、成长为主要目的的多元评估方式取代。

身为孩子的母亲,我能够理解家长想要给孩子进入好学校,拥有优质学习环境的心情。能够提供至高中的自动升学制,却无法拉平学校之间的差距,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好,是我们教育目前仍无法解决的遗憾。但是如果因为害怕失去,而不愿意放开旧有的经验,原有的模式,不愿忍受阵痛,踏出改革的第一步,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素质教育,将是我们永远都到不了的彼岸。



2020UPSR考试取消的省思


2020/04/17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洪荣坚


随著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迪宣布,今年度的小六评估考试(UPSR)以及初中三评估考试(PT3)将被取消,这意味著UPSR将是在1988年推行以来首次被取消。这样一来,大家可以预见这将会是小六毕业生在没有UPSR成绩单的情况下,首次踏入中学生涯的局面。

一直以来,UPSR都是作为小六生最重要的评估考试,在没有了这份成绩单后,学生将何去何从?难道UPSR考试就是六年小学生涯的全部?

国民教育理念说明我国的教育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努力,旨在进一步发展一个整体而完整的个人潜力,在智力、精神、情感和身体上取得均衡的人。为了达致这个教育理念,教育部近几年来致力推行的《小学标准课程》就是一项努力。

此外,《小学评估报告》(PPSR)是国内小学体系的一个新系统,并于2018年正式取代只是以中央考试为主的小六评估考试(UPSR),这也是教育部所作出的进一步改变,以让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其他先进国家更具竞争力。

随著今年的UPSR考试取消,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迪也表示,将会以其他替代方式来评估今年的小六生。

笔者希望在这项替代考试方案的大前提下,拟定有系统且完整的评估方式,让所有的小六生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估。

此外,宣布今年的UPSR考试取消,也能够借此机会让教育部重新检讨UPSR的考试制度,以往的填鸭式考试是否得宜,评估的方式是否可以多元性、多样性,而不是采用单一的评估的考试等。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瞻前顾后的。

教育是整体性的,在德、智、体、群、美五育观的融合下,才可培育优秀的学生。



取消考试,是欢呼还是失落


2020/04/1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何俐萍


疫情什么时候会真正成为过去式,大家心里都没有谱。屈指一算,学校停课至今,包括原来3月中旬的一周假期,校园也已一个月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课室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老师借助科技的便利,展开教学和派发功课;学生隔着屏幕听课、抄写,想偷懒时就悄悄关掉镜头,伸个懒腰或是啃个面包,吃点零食。这就是疫情带来的新常态,不止当下,也是未来教育发展走向的大趋势。

在中国,学校也是在近日随疫情逐渐好转而分批陆续复课,高考也延后一个月举行。在大马,政府也很清楚对抗疫情将是一场持久战,行管令进入第3阶段,会不会有第4、第5阶段,大家都没有十足的信心大声说不会,教育部就率先在本月15日宣布取消今年的小六评估(UPSR)和初中三评估(PT3)考试,以及把包括SPMSTPM在内的4项公共考试延迟到明年。

取消或延迟考试都是不得已的决策,非常时期的非常决定也给社会创建更大、更广的思考空间。过往社会一直存在批评应试教育的声音,呼吁取消考试让孩子走向自由和快乐学习的声浪从未停竭,此次取消两项不至于影响孩子将来升学的次要考试,既让应考生和同样处于备考紧绷状态的家长暂时松一口气,也让社会大众好好想想,当考试不再是必然,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要从何发掘及凸显?

当身边的几个小六考生听闻9月无须考试的消息,我即使隔着手机的一端,从他们隔空敲击逐一跳跃在手机屏幕上的文字都能感受到他们当下无比雀跃和欢畅的心情。我调侃孩子们可以抛掉书包,同一时间也疑惑,当考试对孩子们不再是学习的重心点,要让他们如何保持对学习的动力和热诚吗?

行管令期间,教育界最盛行的一句话是“停课不停学”,所谓不停学指的是学生虽然暂时不需要到学校上课,老师仍通过线上工具继续教学和布置功课,考验在于少了课堂上的互动,挑战则在于虽然这是暂时的应变措施,但如何确保学生按时交作业,自律并主动学习,相信也是给予因行管令被迫待在家的家长们,一次很好观察,也是更进一步贴近了解孩子学习的好机会。

对家长,尤其是双薪家庭,以往在家庭和事业得两兼顾的情况下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窘态。“停课不停学”也衍生两种状态,一是埋怨孩子课业太多,压力太重,二是觉得老师给的课业太少,监督不到位,也等于是觉得太宽松。撇开课业多寡的争议,个人倒觉得,父母可趁这段时间重新点燃或是巩固孩子对学习的热诚,这不单在课业上,因为学习不只在课堂,更在日常生活中。从家务、园艺到亲子共读,透过与孩子的共同参与,这比要他们呆板的写作业、温习课本,更能激起他们对生活有更多方面的好奇和探索。

至于老师们,无论时代的巨轮如何快速转动,不变的是依然肩挑育人的重责。当拼成绩不再是唯一的KPI,教育界应当鼓吹集体思考及脑力激荡,育人的责任从来不是以追求卓越的成绩为终极目标,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当思考,把教育二字拆开,教和育要如何两者兼备?互联网上百花齐放的资讯早已让学校、老师不再是学生唯一汲取知识的渠道,但有温度的教育是冰冷的科技永远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