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220 辑



纳吉“破冰"之后

2013/02/18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瑞源

首相纳吉出席董总的新春团拜,被视为“破冰之旅",但首相並没有如预期般宣佈承认独中统考等好消息,诚为美中不足。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是一般人的反应。不过,从积极角度看,这是政府和董总交流互动的开始,首相已主动献议,安排会面商討华教课题,因此祈望下一次会面,能够解除华教的困境。

董总在过去的一年,採取施压的策略,举办了5场和平集会,清楚传达华社的诉求,现在趁华人新年,邀请首相出席团拜,可以看出董总领袖斗爭手法的灵活性,既施压又沟通。

大马政坛首次出现朝野政党势均力敌的情况,因此董总必须善加利用。民联已经宣佈一旦执政中央,就会承认统考,这对欲爭取华裔选票的巫统是一个压力,因此纳吉打破“政治禁忌",成为首个出席董总新春团拜的首相,就是有望改变的跡象。

如果董总一味施压,没有给予巫统领导人回旋的空间,就可能坐失“为华教爭取有利政策"的契机,甚至被巫统极右派利用,挑起情绪。

现在距离全国大选还有一段时间,虽然纳吉在团拜上未宣佈好消息,不过还有爭取的空间,正如邹寿汉所说的,“今天没有礼物,不代表以后没有"。最重要的是,董总应打铁趁热,致力突破华教50多年来的困境。

董总这次邀请首相,没有马上看到成果,已经被一些人攻击,但这是董总斗爭的策略,不能视为立场软化。由此观之,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新年期间发生的各种风波,显示许多人过於急躁,以致咄咄逼人、令人反感,这就是过犹不及的心態。

举例来说,国阵领袖为了选票,破天荒穿唐装、拍华人新春贺年广告,而反对党支持者担心坏了民联入主布城的大计,就尽极詆毁之能事。

PSY到檳城表演、艺人在政党活动演唱的情况也一样,尽是口水战。大专生在北根受到恐嚇及暴力对待、澳洲独立参议员尼克瑟诺芬被拒绝入境,同样是事情做得过头。

民联成员或支持者的焦虑心態、激进手段,恐引起反效果,一些人原本打算投选民联,会三思而行,恐坏了民联的好局。

其实,目前的局势对民联是有利的,因为两线制,非马来人获得许多前所未有的“礼物"。华人看得比较远,他们已经清楚两线制的好处,所以民联支持者无须过於激进,应理性论政,以保住基本盘、爭取更多中间选民。

激进的手段沦为情绪化、挑起仇恨,妨碍建立健康及理性的政治文化。

董总这次就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来者不拒,有利董总日后的斗爭。不管谁上台,人民的利益和教育才是永恆的。

(星洲日报/一心不乱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总编辑)

 

华教期待好景

2013/02/1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履行承诺,週日早上出席董总新春团拜活动,並与华教人士作简短的交流与互动。

儘管纳吉並未在董总团拜活动作出任何宣佈,然而由于他是我国独立以来,首位出席董总新春活动的首相,此行被视为政府对华教的“破冰之旅”。

华教领袖也对首相踏出“第一步”,对董总的“处女之行”抱持乐观態度,甚至认为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指日可待。

实现愿望

我们希望这一天尽快降临,实现华教人士多年来的愿望。

但是否如愿以偿,尽早落实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解决华文教育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华小资源不足、没有获得制度化拨款、师资短缺等,仍需董教总领袖们在团拜之后,与首相再约时间,举行圆桌会议继续详谈,以便尽快达致成果。

其实,董教总、华总与其他华团都非常关注华文教育,更不时向政府提出建议及要求,改善现有问题。然而,政府並不是每次都照单全收,有许多建议没有下文、石沉大海。

释放好意

1999年大选前夕,华团向政府提出大选诉求,概括政、经、文、教各领域,国阵政府领袖在大选前夕也对华团诉求释放善意,表明愿意探討华团的要求。

但大选后,华团大选诉求被政府视为威胁,华团领袖遭到秋后算账,更被冠上“极端分子”污名,甚为委屈;当时,华团也遭巫青团的挑衅,到雪华堂示威。

这次,纳吉向华教释放好意,破天荒出席董总春节团拜,希望政府是具有诚意,在不久之后能与华教领袖继续探討如何改善我国教育体系,使华教获得公平对待,包括正式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冰未破,路仍长

2013/02/18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首相纳吉破天荒出席由董总和数华团联办的新春团拜,与董教总一眾领袖上台向出席者拜年,但並没有发表演讲,也未作任何宣佈,就离场而去,让一场万眾期待的“破冰之旅"破不了冰,既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疑问。

说是遗憾,是因为首相並未如华社所望,藉此平台,宣佈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说有疑问,是首相选择放弃这个为国阵加分的机会,背后原因何在?是因为巫统强硬派从中作梗?还是首相另有安排?

坦白说,这不是美丽的结局,甚至有点让华社大失所望。如果硬是要说它有甚么正面意义的话,那是纳吉总算踏出了前4位首相不敢踏出的第一步,成为五十多年来首位出席董总团拜的首相,儘管这一步充满著浓浓的大选味道,儘管这一步足足迟了半个世纪,儘管这一步表面上並未带来任何实质的成果。

又或者,我们可以“阿Q"一点,借用高教部副部长赛夫丁的话说,这虽是首相的一小步,却是独中统考文凭受政府承认的一个起点。重要的是,门,还未关上。

但很显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正面看待此事,终其原因,乃因大选將至之际,民间团体和政府或政党之间的任何互动,都会变得敏感至极。

教育无法不受政治的捆绑和摆佈。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董总再如何“超越政治",也明白爭取独中统考文凭受承认,非得在非常时期尝试用一点政治手段不可。

其实,对董总而言,邀请首相出席团拜,乃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因为,若不趁大选將至而向首相出橄欖枝,以致错失了爭取统考文凭受承认的黄金机会,必然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责;反之,又恐得罪甚至激怒声称早在3年前就已把承认统考文凭列入民联三党共同执政纲要的民联及其支持者。

华教和统考文凭已成了国阵和民联大选博弈中一个重要的棋子,这是一个政治事实。如何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中立"和“平衡",不只需要智慧,也需圆融的手段。否则,很可能会落得被千夫所指,遭受被指为汉奸走狗等不堪入目的谩骂。

首相在华社的热切期盼中翩然而至,但没宣佈任何好消息就挥挥手离去,或许有人会认为这让董总很没有面子,也让董总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成为持异议者嘲讽的对象。这种负面的情绪和反应,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华教长路漫漫,沟通和说服,仍然充满艰辛。

无论如何,华教和承认统考文凭问题已成为来届大选华社考验国阵和民联的一个重大试题,试题终究须获解答,拖延下去,意味著华社和当权者的继续对立,而如此零和式角力的结果,政府、华社乃至国家,最终都將是输家!
(星洲日报/云淡风轻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

 

【点评500】——纳吉豁出去了

2013-02-17 星洲日报/评论版

虽然没有带来礼物,不过首相纳吉在面对党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出席董总的春节团拜,而且主动提出近期和董总会面,已经表现其诚意。

根据报导,纳吉一直到星期六还面对党內保守派的压力,认为他不应该出席董总团拜,但是,首相依然穿著唐装赴会。

据瞭解,党內保守派认为纳吉在华教课题上已走得太远,有违其父亲敦拉萨当年的“拉萨报告书"目標;不过,纳吉还是顶住了党內压力,继续释放他对华教的善意。

纳吉不断向华社释放善意,已被巫统党內保守派视为在进行政治自杀;如果无法在大选的选票中获得相对的回报,纳吉恐怕会下台,而党內的保守势力將会再次崛起。

董总是捍卫华文教育的民间组织,数十年一直坚守岗位,因此过去和政府有不少的交锋,以致让一些巫统保守领袖认为董总是“极端组织"。同样的,对华教分子来说,巫统一些还坚持“拉萨报告书"精神的成员,是奉行单一语文主义。

这种水火不容的关係多年来造成误解,民族主义分子不会主动去瞭解董总的立场及华人对教育的诉求,因此发生1999年华团提呈大选诉求,过后被马哈迪抨击为极端组织的事件。

时间巨轮不停转,时代已经不同,现在华文教育普遍被认为对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独中统考已经受到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的承认,对母语教育的芥蒂应该解除,以释放多元教育和文化的力量,推动国家前进。

纳吉可以扮演中介的角色,引导巫统保守派认清现实。如果政府还不承认统考,受损的是国家,而不是独中。

今天独中教育受到肯定、学生出路广,承认统考只是一个程序。

如果巫统要走向开放,就从接受母语教育、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做起。

(星洲日报/点评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