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221 辑



首相出席董总团拜意义重大

2013/02/18 (砂拉越) 国际时报/言论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周日身穿唐装,偕同马华及民政领袖出席董总新春团拜活动,并与华教领袖共同挥毫及捞生,成为史上首位出席董总新春团拜的首相,媒体形容这是“破冰之旅”,也受到华社各界的欢迎。

首相出席董总新春团拜,在时机上难免有迎合大选的政治考量,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深具意义且令人鼓舞的重大转变,对董总和政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藉以解决华教发展的一总问题,可说是一个良好开端。

我们知道,过去长期以来,董教总对维护民族教育的鲜明立场,在一些不利措施上采取不妥协的抗争态度,甚至举行集会表达诉求,不但无法和政府高层领袖直接会晤,更被巫统视为激进团体或极端组织,一直受到不同形式的打压,即使通过华基政党陈情,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华小师资不足、发展经费欠奉、要求制度化拨款和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等,依然原地踏步,毫无实质进展。

当然,我们不能奢望一次的会面,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化解所有问题,华教从此再无紧箍咒,不过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首相亲自出席董总新春团拜,正如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所说的,显示纳吉和政府的诚意,对于如此难得契机,我们觉得应该善加把握和珍惜。

有报道指除了首相之外,民联成员党领袖也出席团拜,董总当局妥为安排出场时间,错开纳吉和安华同场较劲机会,避免整个活动被政治化,这是明智之举,毕竟华教运动需要各方襄扶,而且多多益善,但却不应沦为朝野捞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以致普天同庆的新春团拜气氛被破坏。

尽管首相没有在团拜上发言,也没有带来各界翘首以待的“好消息”,然而,纳吉亲自出席即已蕴涵一个重要讯息,就是对董总领导华教工作的认同,直接撕破所谓的极端组织标签。

我们希望通过如此高调宣示,有助消弭部分政客对董教总的误解和敌视,并促成政府特别是教育部给华小和独中的公平对待。

值得一提的是,首相和董总主席叶新田在团拜活动中互动良好,据说董教总代表将在不久后到首相署正式拜会纳吉,一般预料,在多番接触和争取之下,首相或许会作出对华教松绑的重大宣布。

我国华教发展之路曲折坎坷,因为缺乏政府扶助,只得自立更生,仰仗华团和热心教育者的大力支持,才能辛苦维持当今局面,然而华校虽未被列国家教育主流,却为社会培育诸多人才,并且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认同,但始终无法获得公平地位,受限偏差施政和人为刁难。

因此,首相出席董总新春团拜除了彰显其开明作风,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华教政策的全面变革,特别是政府已经承认中台大专文凭,自当抛掉钳制华校发展的旧包袱,让“破冰之旅”开花结果,迎来华教春天,莫要再让人失望。

 

马华的尬尷

2013/02/1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陈述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昨日出席董总新春大团拜,可谓破天荒及破冰之举,因为在历任首相中,没有一位出席过董总新春大团拜,更何况董总一度被某些政府领导人视为“极端分子”!

首相这次出席董总新春大团拜,往好处想,是显示中央政府仍关心华教发展,以及政府向董总伸出橄欖枝。

万事好商量

所谓礼多人不怪,再说董总也算是华教文化团体,没有理由不知礼尚往来,人家敬你一呎,你不能不敬人家一丈,因此这次的“破冰之旅”来得正是时候,也万事好商量了!

不过,诚如檳州行政议员曹观友揶揄的,董总过去爭取教育改变,没获得政府认同,这些问题过去都是“外包”给华基政党(马华)处理,如今纳吉因为对马华失望,唯有自己“承包”,看能否擦出一些火花,拉近与华社的关係。

我们可以把曹观友的冷嘲热讽,看著是对政敌的攻击。但往深一层想,曹观友讲得不无道理,也是许多华人对马华的普遍印象。

马华无法搞好董总和政府的关係,首相只好亲自出马,这点,就让马华非常尬尷。如今的马华,可谓下不了台,要如何找到下台阶,就得看马华袞袞诸公的智慧了!

 

马华还能为华社做什么?

2013/02/18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庞萱

日前报道,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医生出席一项慈善义演晚会时表示,马华长久以来为华社贡献不少,华小方面的有:1990年至2010年有75所华小获得搬迁,44所新华小增建;学生人数少于10人的微型华小,只是迁校;即使没有华裔生就读的微型华小,照旧以华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

在独中方面,独中生可凭5科优等成绩申请进入师训,而一般大马教育文凭生则须获取5A才符合录取资格,可见统考地位比大马教育文凭高;统考生也可以申请高等教育基金(PTPTN);从2012年开始,每年逾50名成绩优秀的统考生与其他学校的优秀生获得政府奖学金。

从“成绩单”来看,蔡总会长认为马华没有对不起华社,更没有典当或出卖华教。

马华贡献不足挂齿

我们不清楚成绩单上,到底有哪几项是马华靠本身的努力为华社争取来的?华小乃政府学校受到照顾是应该的。其实,数十年来华小的问题多不胜数,单是师资短缺的问题到目前仍旧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独中方面虽有一点“小成绩”,这也只是技术上的调整,不是政策上的改变。所以,蔡细历自夸的“功劳”,其实只是小仁小惠,不足挂齿。

华裔是务实而懂得感恩和知足的族群,除了坚持公平、公正、民主、自由及法治等的治国原则外,所要的并不多,这一点马华比谁都清楚。

马华自夸没典当或出卖华教,以下两件事办得到吗?

承认统考拨款华小

第一,向政府争取承认统考文凭。独中是被“逼”出来的,数十年来在打压和逼迫中求存发展,从无受到政府的照顾。因此,马华有必要向华社交代,尤其在大选前夕,尽最大的努力说服首相纳吉,宣布承认统考文凭,相信对国阵和马华在大选前造势有加持的作用。

第二,落实制度化拨款给华小。多年来华小虽有陆陆续续获得一些零星的拨款,但都不是政策上的措施,而且也与华族人口或学生人数不成比例。

华裔要的是,按照华族人口或族群学生比例给予制度化的拨款并切实执行。

至于魏副教育部长所说的特别拨款给华、淡小,作为设备及维修费等用途,已经列入预算案中,则应保留并持续做下去。  (庞萱)

 

首相的大选之旅

2013-02-17 光明日报/评论版


~作者:郑钦亮

这个蛇年过得很不错,见到我想见的人,吃到我想吃的小吃,去到我想去的也方,只可惜假期不够长,还是没办法拨出时间探访更多老朋友,老同学和老亲戚,只好等下次了。

亲朋好友们互道恭喜和互相慰问,说得最多的是恭喜发財和新年快乐,看到手拿小礼物,最客气的是那句“人来就好",表示礼多重也不比情义重,既温馨又亲切。

適逢大选年,大伙也谈了一点政治,也猜了大选日期,讲得最多最有味的,是首相在蛇年的两大动作,一是年初二赴檳,另一为年初八出席董教总团拜。

年初二在檳岛的骑马舞旋风,有说首相吃了一记闷棍,国阵三问得到的答案是“non ono",让这个檳岛式幽默成为朝野互相爭议和揶揄的话题,但如果有人以专家的姿態来分析此为选票流向徵兆,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

嘻嘻哈哈摇滚嘶叫一番,耗尽体力欢乐一晚之后,一般观眾想知道的是下一场还有甚么演唱会,不是政治座谈会。

年初八这一场,没有骑马舞的喧哗,只有传统舞狮热闹,更多的仍是华教的哀愁和无谓的矮化。

首相亲赴华教的地盘上门祝贺,“竟然"没有礼物,没有宣佈,对华教来说是意料之外的礼貌拜会,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却打圆场说不代表以后没有礼物,他不会感到失望,还说“人来就好!"人来就好?从甚么时候开始,在华教方面几乎是对立和互相埋怨的国阵政府与董总之间,关係已提昇到“人来就好"的亲朋好友境界?

华教爭取平等对待几十年,近期动作更甚,去年5次集会棒打教育部,更是剑指国阵政府,这些年的积怨,已形成双方的敌对,董总早已是他们的眼中钉,更是马华在当家之中永不痊癒的伤口,要说董总与政府“和好",可以是愿望,绝不是真相。

就这样的疏离关係,又何来“人来就好"的亲密?除非董总已看到美好的未来,即是说已秘密获得首相的承诺,只待时机一到,即宣佈好消息,所以才会欢迎首相空手而来,有来就好。

但是就算是有那么一天,比如是在宣佈大选日期之后宣佈承认统考,华教的地位也只是回到宪法保障之下它应该的原点,而非爭取到额外的善待。

华教公平未至,仍是多年僵局的僵持,任何官方动作,董总都不再需要自我矮化到把政府首號人物的空手到访美化成破冰之旅。它本来就不应结冰,倒可称大选之旅。(光明日报/泼墨文:郑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