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875


友族生撑华小招牌敲警钟


2019/01/0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张瑞强


华小招牌需要友族生来撑起,揭露出华教新生来源的悲歌!

2019年新学年开课,最大的爭议依然是友族撑起华小的招牌,而这现象也並非刚出现,而是已延续了好多年。不止是吉打州有这样的问题,多个州属也同样面对华裔新生短缺,特別是郊区微型华小,此情况更是严重。

在新的一年,吉打州有多间华小普遍面对相同的问题,当中吉中高打瓜拉姆拉训蒙华小及吉中知甘峇都平民华小完全没有华裔新生,这2间学校新学年迎来1名及6名友族生报读。

吉北巴东德腊高华小学,20名新生只有1名华裔生,而武吉茹嫩华小12名新生当中也只有区区1名华裔生,尤仑指南华小的2名新生当中,其中1名为友族生。

霹雳太平大直弄益华小学去年爆出没有新生,恐面临关闭厄运,庆幸开学时喜迎1名渔村新生;反而是太平章吉遮令新板益群华小则爆出全校21名学生全部是巫裔,包括新学年的3名巫裔生。

益群华小全校巫裔生引爆另外一个危机,董事会的成立尚可说由华裔领袖领导,但家教协会主席规定必须是由家长担任,而益群华小完全没有华裔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家教协会主席自然由巫裔家长出任。

如果巫裔家长出任家协主席,將来会不会发生学校被要求集会用马来语,一旦有马来家长担任董事会要职,开会时全程是否要用马来语发言,开会通知书是不是采用马来文,如果这些都被要求落实,那,这所华小肯定变质,华小的实质將会被淡化,这岂是华社所愿看到的实况!

不管华社接受与否,相信这情况在往后持续加剧,远的不说,吉打州將会有华小面对这种困境,至少州內好多间华小都是由友族生在支撑,在巫裔家长的潜移默化之下,校方又该如何抉择,以保全华小的本质,无疑是华社的一大考验。

华社的另外一个考验,乡区微型华小除了面对华裔学生来源短缺外,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学生少过30名,被逼实行复级班教学,而校长更是一脚踢,包办行政及教学的工作,有苦自己知。

尽管教育团体如董总、教总不断在这个课题上用心良苦的善意提醒,呼请董家教关注微型华小的发展状况,可是如果当地的年轻人在完成中小学教育,隨后到大城市深造或到大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往后就没有回到乡下,反而是在大城市落地生根,组织家庭,试问新生从何处来,因此董家教也都爱莫能助。

当前这种状况,身为教育部副部长的张念群是否有良策化解,反之必须从长计议,別让华小敲起更大的警钟!



华小旧问题需新政府打救


2019/01/03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颜健品


微型华小近年面对华裔学生短缺的问题逐渐严重,而在今年的新学年,已越来越多华小出现全是非华裔新生状况。在太平的育群华小,在去年唯一的华裔生毕业后,全校就没有华裔新生下,成全马唯一没有华裔学生的华小。

微型华小缺乏华裔新生的问题,在郊区、小镇已很普遍,问题关键除了是华裔人口减少外,年轻一代华裔迁移城市发展,在人口外移连带影响下,亦是微小华裔学生流失的导因。

当然,也有小部分家长因追崇名校下,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往更大规模的学校就读,也不送孩子到毗邻的微小。除了缺乏华裔生,一些微小也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缺乏情况,以致面对关闭危机。

其实,微小危机不止是华小面对而已,马来学校的微小数量比华文微小多三倍。无论如何,在托中文教育趋势崛起下,近年的微小还有非华裔新生来救校,这是大环境的现实。

反观在城市区,特别是华裔人口集中区的华小,却面对学额不足的问题,与郊区华小形成两极化对比。在国家教育政策下,华社要增建华小的需求都不获重视,以致一些发展快速的城市地区,长年面临华小学额不足问题。

因此,华社要新学校只能靠迁校解决,但迁校是一项大工程,除了需教育部批文,在区分津贴学校的制度下,属半津贴的华小董事需很大资金迁校;寻觅适合的校地,更是大挑战。此外,这当中还需做足各方面的协调。

就算解决了财务资金、校地,董事部还要面对教育部的繁文缛节。这也是一些华小董事部,就算学校面临关闭危机,也不愿迁校的原因。

马华在国阵执政期,面对大课题无法发挥当家当权的角色,只能做小事。但无可否认的是,在狭义教育政策下,马华扮演中介角色,协助不少微型华小迁校解决关闭危机。然而,这并不被华社视为一种贡献,反之是政策不公下的弥补措施。

有一些年轻网民,对微小苦苦支撑的情况质疑,为何不干脆关掉学校就算了。关闭学校是容易,但日后要再增建学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华社对于华小的保护及坚持,就是基于教育政策的不公,所以才尽力守住学校,不希望关一所少一所的情况出现。

捍卫华教权益不力,是马华长期备受诟病的不当权表现之一。华裔选民在第14届大选,全力支持由华裔领袖主导的民主行动党,期许的就是冀行动党能取代马华,争取回族群应得权益,包括对于华教的公平政策。

如今的希望联盟政府,特别是获华裔选民高民意支持的行动党领袖,对于华小的问题,可否有什么想法,从政策的基本面来解决问题?

行动党在野时,亦曾强打华小议题,而如今在权在位了,同时有党领袖出任教育部副部长,所以是时候展示当权政治影响力,来证明与马华不一样,希盟不是国阵2.0

尽管行动党一些高阶领袖鼓吹“新马来西亚议程”,呼吁华裔选民要摒弃狭窄的种族主义,但该党领袖必须清楚的是,是华裔选民撑起了该党及希盟,因此要“饮水思源”,给予华裔选民应得的回馈。

倡议新马来西亚之际,应先让华裔选民的各项权益,特别是教育政策的待遇回到正轨上,否则一切论述皆空谈。希望我们的新政府班底,能为华教带来一线曙光,给我们看到解决华教的实际行动及诚意,这包括制度化据需求增建华小。



校本评估公平吗?


2019/01/0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新学年开始了,小学低年段將正式取消考试,但家长对取而代之的校本评估、课堂评估却仍存有疑虑。

 大家都一再强调校本评估比传统考试更灵活、自由,能更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测出传统考试所无法测试的能力,並为此举出了一连串听起来很迷人的评估方式如表演、实验、展览、案例研究等。家长大概无不被这样的方式吸引,问题是该如何考查才能確保评价过程是公正无私的?会不会因为有老师偏心、过於主观而出现人为的偏差?

对於领受过优胜汰劣的丛林法则,已习惯由统一的考题、统一的考试时间,还有標准答案来分优劣比高下的家长而言,没有標准的標准最叫人害怕,没有固定方式的评估方式让人感觉没有安全感,实在不能不担心孩子的未来就此被典当。

依据表现指南评价

其实,校本评估方式並不是无的放矢,任意而为的,而是採取「標准参照评价」形式,根据所设定的表现標准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什么是表现標准呢?表现標准是以课程目標为依据,用来陈述学生学习表现的说明。课程纲要中的內容標准规定了学习范围及需要掌握的技能,而表现標准则是对內容標准的进一步解读、细化、具体化,为衡量学生表现设下相应的指標,例如对於利用哪些要素来评定学生对某项技能的掌握,学生需要有什么表现行为才能达至某个水平,不同水平在表现质量上有什么区別,均有清楚的描述性文字说明。

为了提高教师进行评价的准確性,KSSR课程纲要皆附有表现標准指南,分別用文字对1-6不同水平的学习表现做了说明,如「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薄弱,不能应付实际需要」,「学生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但仍难以表情达意、与人沟通,表达时往往词不达意」等。对於关心孩子,希望进一步掌握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来说,这样的描述性反馈信息,不是比只能提供粗略分数,显示孩子得几分的方式更有意义,更有助全面瞭解孩子的学习表现吗?

透过清楚、明確的描述性语言来提供反馈信息,也將使学生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学习进度,知道自己达到什么程度,接下来还可以往什么方向努力。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表现如何,有什么弱点和强处,与预期目標相差多远,有助於激发学习动机,为自己的学习负起更多的责任,化被动为主动。这样做不是比单靠考试来驱动学习更有意义吗?

要从已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转向校本评估,著实不容易,这样的转变势必要经歷阵痛期。希望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能凝聚更大的改革动力,成为直接面向挑战的前线教师的坚实后盾。



进入“无考”制度


2018/12/3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徐孝豪


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一个推特推文下来,2019年开始的小学一二三年级不用考试啦!这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不及的政策,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略有所闻。甚至,荣誉教育体系榜首位置的芬兰也早在数十年前就摒弃考试制度。

那么,问题来了。不需要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家长该如何追踪小孩的学习进度?校方又该如何编排出精英班和放牛班的学生?从网民对推文所产生的两极反应,不难看出大家对我国政府向西方取经的手法有所保留,毕竟这“无考”文化在我国可是头一桩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它人“无考”体系下的成果吧。芬兰的学生无论是在数理还是语文的表现都在世界充当领跑者的角色。移除了考试制度,小孩能够在较为轻鬆愉悦的气氛下学习,老师也因为少了绩效指标(KPI)的压力而被赋予花式授课的自由。在行政上,学校亦不需再处心积虑的强推小孩的学术表现来增进排位,这将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

万事起头难

“话虽如此,西方教育系统不一定适合我们亚洲人嘛!”

面对类似的反对声浪,我国更需要的是开明思想并倡导一种集各家所长于一身的风气。马来西亚身为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够像先进国从容学习可以让我们在迈向文明的同时少走冤枉路。正所谓万事起头难,教育改革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归根还是需要全民的支持和配合。

与其过于忧虑“无考”制度所会带来的未知数,父母在这时更应该定位思考自己在这改革上所扮演的角色。时代已经不同了,传统科举考状元的制度只会造成更多的填鸭式教育。家长真正需要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不断学习的兴趣,让新生代在面对任何环境都能处于泰然。

“高等”教育从来就不在于学生是否能获得全科优等,而是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专长来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掌握他们成长的关键。

政府都换了,我们对考试那根深蒂固的执着,不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