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柬埔寨吾哥比里中华学校校长暨中柬建交60周年
2019/01/02 柬埔寨《柬华日报》
(本报消息)清晨,吾哥比里市的东方上空泛起鱼肚白。有一位老人夹上文件包,稳稳地骑着摩托车向中华学校驶去。
走进吾哥比里中华学校,你就可以看到校门口牌楼上的楹联“同心协力扬文化,众志成城造福德”,这是中华学校办学以来一直坚持的宗旨,也是张如耀校长身体力行办学的信条。如今张校长已年过七旬,但仍然奋斗在学校工作的前线,甚至在周日仍然会加班加点的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做好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信念。
中国同柬埔寨自1958年建交,至今已有60年,而中华学校也在这六十年间取得显著发展。华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的领导以及学校老师们的辛勤努力,尤其是校长他们那一代人,从自己年轻之时就投入到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事业当中,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将柬埔寨华校发展地如此红火。
年少有为,深知学好华文的重要
张如耀先生出生在柬埔寨,是第二代华侨,祖籍在广东普宁县大埔寮村。小时候在金边民生中学读书,张如耀先生从小学到专修(初中毕业之后的一个学段)接受的是华文和柬文双语教学,因学习成绩优秀总是被同学推选为班长。
张如耀校长青年照
1966年11月25日,第一届亚洲国家新兴力量运动会在柬埔寨金边开幕。它促进了新兴力量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增进了这些国家间的团结,冲击了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强权势力。
在举办运动会之前,新中国派遣了几百名援柬专家来到金边,中国的援柬专家协助柬埔寨修建“运动村”,以供运动员入住,可是他们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问题。这个时候,金边民生中学便推荐在读专修的张如耀和同学十几人,为援柬专家做翻译工作,为援柬专家解决了很多沟通上的问题。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建,“运动村”的建设圆满完成。随后,运动会在金边顺利开幕。由于柬埔寨当时的摄像录制技术很不成熟,中国还派遣了一批摄影师来到柬埔寨,录制中央新闻纪录影片,当他们来到柬埔寨之后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于是,张如耀和他的同学们再次为摄影师们担任翻译的工作。
运动会结束后,张如耀先生的职业路口出现了两条选择,一是因为之前做过翻译工作,可以去西北部马德望省的一家中国援建纺织厂做翻译工作;二是继续完成学业,从事教育行业。张如耀先生选择了后者,毕业之后,他被派遣至干拉省加江市培英学校教授华文,后来又到磅湛省三洲府市新民学校从事华文教育工作。在做华文老师期间,张如耀先生很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且治学严格,期望学生成才。
70年代,柬埔寨政变,爆发战乱。迫于战争威胁,张如耀先生来到柬埔寨的西北部,选择定居在吾哥比里市,并在这里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庭。在90年代初期,吾哥比里市柬华理事会成立,鉴于张如耀先生之前从事华文教育工作多年,理事们一致决定聘请张如耀先生担任中华学校校长一职,并开始筹备中华学校的复课工作。
困难重重,却从不放弃华文教育
吾哥比里中华学校始建于1935年,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1970年战争的浩劫,中华学校被迫关闭。1991年,全柬掀起复课风潮,但当时的旧校园已被占用无法赎回,为使华裔子弟能早日进校园接受教育,吾哥比里当地华胞购买排屋(柬埔寨特色的木屋)作为校舍,让广大学童入学就读,以期恢复中断多年的华文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下,张校长接手了中华学校的管理工作。
1999年,根据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吾哥比里柬华理事会开始认真部署华校新校园建设,集资购买约三公顷的土地,准备兴建新教学楼。当时,理事会和张校长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的短缺,于是理事会与华校校友们成立了建校募捐委员会,张校长担任文书工作,并发起建校倡议书,呼吁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和乡亲校友参与华校建设。
在建设华校新校园时期,华人华侨以及乡亲校友们的热情是高涨的。张校长在倡议书中曾提到,“在兴建新校舍时,理事和校领导们,几乎把学校工程当成自家的事看待,有些长期驻在工地督工,有些则轮流。理事们还全体到工地帮忙,发动邻里乡亲一起动手参与。为了给学校节省经费,风砖、磨石、栏杆等都是我们自己制作。”
新校园建设时的礼堂区域
2000年4月24日,新校园建设开始动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两栋教学楼屹然矗立在柬埔寨的西北大地。两栋双层主教学楼共计二十余间教室,在2001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并完善学校相关配套设施,一所教书育人的优良苗圃成功建立。
虽然学校已经可以正常开展工作,但是在校长心中新校园的建设仍留有一个遗憾。礼堂和两侧六间教室原本设计为两层,但当时经费只够一层的施工,所以不能完成第二层的建设。时隔近20年,第二层天台因长期日晒风化,已出现很多裂痕,雨季时,雨水会渗入,长久下去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并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不断增多,教室还会面临短缺问题。因为建筑工程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预算近20万美元,耗资巨大,所以张校长选择再次奔走募捐,为完成礼堂第二层发起倡议。在张校长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有生之年,只有把礼堂的第二层建设完成,新校园建设才可以说是全部完成。”
老骥伏枥,几十年工作如一日
自1994年受聘至今,张校长在吾哥比里中华学校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20余载。在这期间,张校长20几年如一日,每天都很忙碌,但每天都怀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张校长十分重视学校的华文教育工作。校长的眼光十分长远,中柬两国关系亲密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或企业前来柬埔寨,所以华文在柬埔寨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今中华学校重点实行中柬双语教学模式,并增开英文课,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中、柬、英三语合一的人才。随着学校日益壮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现有中文班级17个,柬文班级14个,在校生508名,中柬英教师32位,九年级已有两班顺利毕业并考入政府十年级就读。
张校长十分关心每一位志愿者老师的生活。由于资金问题,学校没有志愿者教师的单独住宿区域,以前志愿者老师们都是住在用教室分隔出来的宿舍,蚊虫较多,而且不易散潮。为了志愿者教师的身体健康,为使大家能安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张校长任劳任怨、奔走募捐,最终为志愿者教师新宿舍募得建设资金。2018年12月1日,学校六名汉语教师搬入新宿舍楼,宿舍设有公共厨房、独立卫生间和单独教师宿舍,并且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张校长对汉语教师生活上的照顾无微不至,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为大家考虑得妥当,为老师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张校长华文水平十分优秀。演讲发言稿、行政文书、信函等等各类文稿的编写,校长总是亲力亲为,行笔文风典雅。张校长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这是和小时候所接受的华文教育密不可分的。校长也为在校的华文老师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每一位老师加深自身修养,砥砺前行。
张校长工作照
这么多年走来,张校长对华文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有推动作用的。张校长是诸多在柬从事华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都在默默地为华文教育事业发光发热。2010年和2013年,柬埔寨洪森总理两次颁发给张校长“优秀社会工作者”勋章,这是对张校长在柬华文教育工作的最高肯定;2011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张校长颁发“海外华文教师优秀奖”,以表彰其长期致力于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显著成绩。
回顾下来,张如耀校长的经历令人佩服,他为华文教育所做的努力让人感动。我的同事曾经这样评价:“生活中总掺杂苟且,谁都有过软弱、犹疑,就好像谁都曾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勇敢、坚定。生活的复杂与曲折远超想象,而那些诗和远方却像是在金边的太阳,遥远而滚烫。”
傍晚,中华学校的西方晚霞露红。张校长检查好门窗、锁好门、夹起文件包便骑上摩托车,在漫天晚霞的映照下,朝着家的方向骑去。
华文教育,来日方长。
(中华学校刘浩 王丹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