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531



学习华文的热与冷


2015/7/8 (砂拉越)联合日报/自由言论

~作者:吴嘉豪
 

华教族魂林连玉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失败后,又被剥夺公民权,就注定了在四季如夏国土生活的炎黄子孙,在受母语正规教育的路途上,将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多年来在维护华教上合作无间的董教总,现今已经分道扬镳。更让人心酸的是,董总内讧致使华教来到了发展史上的新冰点。

当年被派遣去风下之乡执教,整体而言,发现东马华裔对华文不重视的程度,会比西马高。身为一位热爱母语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当今华裔子弟不热衷于学习母语的情景,犹如身在神山之巅,感受到高处不胜寒。带着这种冷风飕飕的心情来到新山当起华文老师,看到华教乱局,内心的情绪就像兰瑙地震般,山崩地裂,心碎了。心碎了,不是校方不注重华文;心碎了,不是政府偏颇的政策;心碎了,是因为华社领袖仅懂得生气而不争气。

在朝的黄皮肤高官显要都会对华社指出,我国是中港台之外,华文教育最完整的地区。在自诩为全世界华文教育完整度排名第四的当儿,华裔生报考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华文科的人数逐年减少,反观非华裔报考华文科的人数却逐年增加,这不啻是莫大的讽刺。在中国被预测将会在21世纪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之际,各国非华裔已经掀起了学习华文的热潮。国际社会已经热情澎湃地学习汉语之余,也热衷于了解中华文化。令人纳闷的是,国内华裔莘莘学子基于各种理由拒绝报考华文。难道全球暖化造成热浪来袭,造成一些国家的人民丧命,也让华裔子弟丧失了学习母语的热忱?

由于地理位置异常靠近新加坡,新山华社普遍上都非常注重华文的学习。或许新加坡比新山更接近赤道,狮城人更加热衷于学习华语,因为他们对学习华语的火热程度,造成了华文补习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该地各地区。与之只有一水之隔的新山,华文补习中心却寥寥可数,这容或可折射出地理位置虽然同在赤道一带,但心态却有天壤之别。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曾云世界是不公平的。既然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就是尽可能让世界变得公平。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才造就今天出现了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期待我国华文教育能够从林连玉的“对付破坏最好的方法就是建设”,发展成“在国际舞台上别树一帜”的境界。

 

独中守业之路仍崎嶇

2015/7/13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周裔彪
 

学校假期回老家一趟,赴母校安顺三民独中拜见校长和老师同时也目睹了校园的建设。独中已经度过了发展的低潮期,可喜的是学校在校长和老师们积极经营下名声鹊起,学生数目因而年年增长。尤其以寄宿学生数目的增长最为耀眼。

据悉,寄宿学生除了来自安顺附近地区也远及雪隆一带。目前面对的挑战是寄宿学生暴增,学校急需扩建寄宿宿舍以应付暴增的寄宿生。

可是扩建寄宿宿舍所需款项居然有300万令吉的缺口。即便校友们和当地华社响应学校踊跃捐钱,由於安顺是半城乡地区,300万远非一个半城乡地区居民所能够负担的。应此校方必须远赴雪隆募款。

可虑的是近来国运不济,先是外围的影响,石油价格下降导致国家收入大减,令吉大贬值衝击了大马经济。再来內部的影响,消费税实行后百物腾长,瘦了消费者的荷包,百姓花钱更加小心谨慎了。这些因素將影响公眾捐款的意愿。能不能圆满筹足款项一直是校方心中的大石头。

三民独中是大马华文独中的缩影,华文独中是大马华文教育的缩影。独中不属於国家教育主流,长久以来不受国家关注,长期仰赖华社的捐助和学费维持独中的运转。近年来国家察觉到独中培育了许多人才,偶而才拨款独中,但是大部分时候独中的运转经费还是来自社会大眾捐款和学费。

因此筹款活动是每个独中生和师长们的必修课。笔者当年经歷的筹款活动如今还一直延续。最钦佩的是站在前线的校长和老师们,授课之余还须肩负筹款活动。过程辛苦自然不在话下。

大马何其幸运,有著完整的华文小学和华文独中教育系统。是中港台以外非华人为主国家,也是世上唯一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有了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华裔子弟华文的造诣毫不逊色於中港台的学子。马华作家闻名於世界华文文坛便是一个明证。在中国教育学院的教授都知道大马华人的华文程度优於新加坡华人。尤其当这个世人称讚的华文独中被知悉是数十年来是由社会而非国家资助的,获得外国人更多的掌声。

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前人胼手胝足苦心缔造的教育事业,终於看到了丰厚的果实。我们这一代人更要战战兢兢,把教育事业带上一个台阶,才不会白费了前人的苦心。前方的路仍然崎嶇,惟有勇者无惧前往

 

我们也须检討


2015/7/9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一位国民型中学董事长说,学校设衣著指南是避免家长穿得太隨便进入校园,是合情合理的事。

说来也不无道理,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家长的穿著端庄整齐,对孩子们就是身教,教导孩子要懂得看场合穿著,要懂得尊重场合,要孩子瞭解到学校去就不能好像在家里那样穿著。

大概是两三年前的事吧,多家华文报都报导以下新闻: 一名华裔女家长每天穿著超热衣装接送孩子,但见她上身穿低胸短腰单衣,衣长仅仅遮盖了肚脐,乳沟露出大半,几乎三分一乳房已“脱颖而出”;下身穿超短热裤,从后面看去,股沟尖已赫然可见,裤脚下露出最少四分一个屁股,其他家长看了也感到很尷尬,因为孩子们纷纷对她行“注目礼”。她则旁若无人,每天如此招摇,或许她认为她喜欢怎样穿就怎样穿,这是她的“人权”,你们管不著,因而没顾及旁人的感受。

根据单一宗教標准擬定

事实上,穿著类似衣装去政府部门办事的妇女也不少,確实引人反感,华人觉得她们在丟华人的脸,穆斯林则认为是在挑战他们的道德观,在那里工作的职员则认为对他们不尊重。

打个比喻,如果我们穿著短裤拖鞋出席宴会,主人家当然不便阻止,但这样的穿著一来显示我们没有礼貌和没有教养,二来是不尊重主人和其他宾客。

这种肉感型的穿著频频出现,是不是公共部门、学校、医院擬定衣著指南的导因?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可是“咎由自取”了,就因为少数人过分“自由”,不懂检点,害到我们的妇女今日连穿“短”裙短袖衣都在许多地方被禁足,甚至有“祸延”男性的跡象。

话说回来,公共部门的衣著指南是根据单一宗教的標准而擬定,没考虑到其他宗教信徒的穿著习惯,才產生今日的纷爭,儘管首相署部长南希已声明穿短裤短袖衣可到公共部门办事,但最能能否落实,则有待观察。

 

华小师资短缺

来源/作者:2015/7/7 诗巫省华人社团联合会·黄美霞



华小师资不足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但这问题尚未获得妥当的解决。教育部非但没有好好处理这问题,还谎报师资短缺的数据,这简直是成了国人饭后闲聊的话题,为马来西亚的笑话库增加了一则笑话。

教育部的《教育大蓝图》对华小相当不利,除了漠视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之外,还派了没有华文资格的教 师到华小教书。这种策略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华社应该更加齐心协力,因为只有声量够大,才能让领导人听到民声,从而得知正视此问题的重要性。再来,华人政府机构比如说马华,应该涉身教育部门,身为华人领袖,若他们积极为华社发言,一定会更有说 服力。

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一起捍卫我们的华小,为我们的下一代而努力吧!

(诗巫省华团实习生黄美霞评论)